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件.ppt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件.ppt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件.ppt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件.ppt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7.12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 一 发达的古代农业1 耕作方式 1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使用石刀 石斧 石犁 依肥力变化而迁徙 2 石器锄耕 商周出现 农具 但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 和石锄 石犁 青铜 耒耜 3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铁农具和 出现并推广 今其子孙将耕于齐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 晋语九 两汉 西汉赵过发明 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 江东出现 安装犁评 犁耕技术日渐完善 牛耕 耦犁 曲辕犁 2 耕作技术 1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2 汉朝 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 3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 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采用耕耙技术 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垄作法 代田法 耕耙耱 名师指津 2 正确理解精耕细作 1 含义 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 2 基础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 总目标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 4 作用 改变了农业环境 提高了土地生产率 3 耕作制度 1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 的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 水利灌溉 1 水利工程 战国时期的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等 2 灌溉工具 曹魏时改制翻车 唐朝创制 翻倒 翻倒 喝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 停否 停否 禾苗待我灌醉 唐 徐来军 调笑令 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出现 稻麦轮作 都江堰 筒车 风力水车 名师指津 1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1 政治环境 国家统一 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 2 统治阶级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重视兴修水利 改良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3 人民群众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5 生产方式 1 集体劳作 商周时期 土地归国家所有 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在工具简陋 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工效 2 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 原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 确立 生产力 封建土地私有制 特点 以 为单位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一家一户 易错提醒 2 正确区分 自给自足 与富足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自给自足 其中 足 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 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事实上 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 为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生产积极性 图示记忆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易错提醒 1 正确区分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 但自然经济却包含着更多的内容 如井田制下的奴隶制农业 也属于自然经济 但这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劳动 不是小农经济 二 古代手工业1 官营手工业 1 特点 经营方式 由 直接经营 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产品质量 凭借国家权力 生产不计成本 产品大多精美 政府 2 概况 冶金业 铁器 杜诗 灌钢法 制瓷业 南青北白 纺织业 花鸟画 织造局 2 民间手工业 1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 产品用于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剩余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 民营手工业 民间私人经营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明中叶以后甚至超过 明朝中后期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副业 官营手工业 资本主义萌芽 图示记忆 理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 易错提醒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能说明封建社会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因为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表明 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 名师指津 资本主义萌芽的两个条件和四个阻碍 1 两个条件 农业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繁荣 2 四个阻碍 自然经济的抵制 封建政府的压制 重农抑商 政策的阻碍 海禁 闭关锁国 政策的阻碍 3 手工业的地位 长期领先于世界 很早就远销亚 非 欧许多国家 史论要旨 1 中国古代农业起源早 耕作技术先进 居于古代世界的领先地位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的历程 2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近代以后 小农经济已经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 3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就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代表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的则是官营和专业的私营手工业生产 本课小结 重难点一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 史料探究 1 小农经济形成的条件美金以铸剑戟 试诸狗马 恶金以铸 夷 斤 斸 试诸壤土 春秋 左丘明 国语 齐语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时 提出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的主张 聂玉海 中国古代史 探究 依据材料 概括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确立小农经济的有利条件 提示 1 生产力 出现了铁制农具 2 生产关系 摧毁了旧贵族的土地世袭制 承认土地私有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起来 2 小农经济的发展特点 王景 迁庐江太守 先是 百姓不知牛耕 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 修起芜废 教用犁耕 由是垦辟倍多 境内丰给 是岁 年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 诏勿收兖 豫 徐州田租 刍稿 汉代的一种税收 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卷七十六 卷三 探究 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提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3 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吴郡力田者 以锄代耜 不蓄牛力 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 窃盗死痛之变 不若人力之便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探究 依据材料 分析古代中国农耕技术发展的缺点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其根源 提示 农耕技术发展缓慢 根源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封闭性 史论总结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 生产组织形式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 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 2 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国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并存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最主要的形式 3 农业生产结构 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 以种植业为主 家畜饲养业为辅 4 生产模式 不断改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重视水利的兴修 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5 历史地位 封建农业在封建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历史影响1 进步性 1 农民拥有部分土地 生产积极性较高 在小块土地上集约经营 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促进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高度繁荣 2 小农是中国古代封建政府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农民的辛勤劳动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2 局限性 1 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很难扩大再生产 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 2 明朝中期以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进入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名家评史 观点 中国传统农业是以家庭型的个体小生产为主要经营形式的 即使是大地主田产 绝大多数都不直接经营 采取分散租佃的方式 收取地租 耕作形式也是小农类型的田圃农业 王家范 中国历史通论 解读 作者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因为 1 自耕农是家庭型的个体小生产 2 大地主的田产 也是通过分散租佃的形式 采取家庭型的个体小生产 原创例证 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 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 经济的衰荣 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这句话强调了 a 农业的重要性b 小农经济的重要性c 家庭手工业的重要性d 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解析 选b 依据材料中 小农们 约束力 直接决定 最重要的变量 等信息可以看出 材料描述的是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中的重要性 故选b a c d都比较片面 排除 观点 傅筑夫说 由于地主阶级及其国家的剥削非常残酷 农民不能完全依靠租来的或自有的少量土地来维持生活 而必须经营一些可能经营的家庭副业 用以一方面满足自己的需要 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多余的一点产品出卖 来补助生活 于是这种由小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形态 遂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核心 传统农业与小农经济研究述评 解读 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史学家傅筑夫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特点的评论 他认为 1 小农经济下男耕女织是一种自然分工 耕织结合 以种植业为基础 家庭手工业的出现与地主阶级的剥削有关 2 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形态 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核心 重难点二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史料探究 1 古代手工业的成就通邑大都酤 买卖 一岁千酿 其帛絮细布千钧 说文 钧 三十斤也 文采千匹 布皮革千石 汉书 货殖传 及汉通西域 中国的丝绸 大量地运到中亚乃至地中海沿岸一带 成为国际市场上最著名的商品 中国的商人 并因此而有 丝绸人 之称 翦伯赞 秦汉史 探究 依据材料 概括汉代纺织业繁荣与发展的表现 提示 1 产品交易量大 2 质量高 3 纺织品通过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2 官营与民营手工业地位的变化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府奴婢 刑徒和征调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 在强制劳动 囚徒式管理下 工匠常常怠工 逃亡和起义 明清时期 棉花 茶叶 甘蔗 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作商帮 万历年间 镇上佣工 皆聚四方无籍游徒 每日不下数万人 探究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从明朝中叶开始被民营手工业超越的原因 提示 1 官营手工业自身的弊端 2 明清时期生产力及商品经济的发展 原料 市场扩大 经营方式变化 3 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 提供劳动力 3 影响手工业发展的因素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 使定窑 龙泉窑等陆续衰落 相对安定的景德镇 遂成 天下窑器所聚 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 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 这时创制的青花瓷 釉里红和卵白釉 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 嘉靖至万历年间 商品经济大发展 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 景瓷 销量大增 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 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 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 叶喆民 中国陶瓷史纲要 等 探究 依据材料 归纳景德镇瓷器得以发展的原因 提示 1 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2 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 不断细化分工 3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 4 政府的重视 史论总结 一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1 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 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长期领先世界 3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 4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 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二 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1 发展动力 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 规模小 社会需求不大 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2 技术水平 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 技术发明不能向社会推广 而民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技术传承的封闭性 使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3 劳动者 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 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 4 统治者 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往往加以限制 阻碍了生产的发展 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名家评史 观点 官营手工业拥有充沛的物资原料和西域 中原各地的能工巧匠 并通过集中生产 分类置局 技能培训和 给之食 复其户 等措施 基本保证工匠 专于其艺 因而不仅为手工业增添了一些新的品种 而且生产出许多精美的产品 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解读 材料论述了古代官营手工业发展的原因 白寿彝认为 官营手工业拥有丰富的人力和物力 管理比较严格有序 官营手工业的生产水平高 产品质量高 种类丰富 原创例证 它 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 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 这里的 它 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小农经济 解析 选b 依据材料中 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 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 等信息 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的特点 故选b 观点 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 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 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 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从元稹 织女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 为解挑纹嫁不得 可见一斑 一直到不久以前 各地还有所谓 祖传秘方 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 第一卷 解读 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白寿彝对手工业中技术传播问题的论述 他认为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是有原因的 1 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 2 手工业市场狭小 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1 手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 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 使新技术难以推广 2 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 往往导致失传 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规范答题 类比对比类非选择题 典题例证 2014 四川文综 t13 节选 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景德镇位于昌江畔 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 北宋景德年间 其生产的影青瓷成为贡品 景德镇因此得名 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 使定窑 龙泉窑等陆续衰落 相对安定的景德镇 遂成 天下窑器所聚 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 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 这时创制的青花瓷 釉里红和卵白釉 至今仍享有崇高声誉 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 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 共计一坯工力 过手七十二 方克成器 宣德 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 嘉靖至万历年间 商品经济大发展 加之西欧等海外市场的扩大 景瓷 销量大增 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 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 使康乾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 嘉庆后 因 墨守旧法 且有粗制滥造之弊 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 据叶喆民 中国陶瓷史纲要 等 材料二1708年 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 1710年 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专利 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 1722年 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 经过不断研发与创新 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 被誉为 白色金子 和欧洲第一名瓷 后来受工业化冲击 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 1864年新厂建成 为保护手工技艺 他们将原厂改为博物馆 专门保存模具 300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 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