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2007年度水资源公报一、综述2007年,湖北省平均降水量1183.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2199.48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增加0.3%,为平水年份。全省地表水资源量984.11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2.2%;地下水资源量282.81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2.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30.95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1015.0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2.0%。2007年,从外省、市流入我省境内的水量为5831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少8.8%;从省内流出省境的水量为6638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9.2%。2007年,全省共统计了63座大型水库和244座中型水库蓄水状况,其年末蓄水量为252.86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50.91亿立方米;共统计了13个湖泊蓄水状况,其年末蓄水量为19.39亿立方米,比年初减少2.17亿立方米。2007年,全省总供水量和总用水量均为258.73亿立方米。在供水量中,地表水源占96.4 %,地下水源占3.3 %,其他水源占0.3 %;在用水量中,生活用水占11.4 %,工业用水占37.3 %(含火电用水量),农业用水占51.3 %。全省用水消耗总量为120.08亿立方米,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46.4%。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6.72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第二产业占77.1%,城镇生活污水占16.5%,第三产业废污水占6.4%。2007年,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426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用水量287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为38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格)用水量281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为163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为45升/日。2007年,对全省5530.5公里河流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82.4 %,比2006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全年共评价了进出我省河流的7个省界断面水质,水质符合和优于类水标准的断面数为4个,占 57.1%。对8个湖泊和21 座水库进行水质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类水的湖泊和水库分别为4个和19 座。对上述湖泊和水库营养状态评价结果为富营养湖泊5个、中营养湖泊3个、中营养水库21个。2007年全省共评价93个水功能区水质,其中65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达标率69.9,未达标水功能区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和溶解氧。总体而言2007年湖北省重点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良好。2007年全省46个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水质合格率为100的水源地为27个,水质合格率80100的水源地为8个;水质合格率5080的水源地为8个;水质合格率低于50的为3个。水源地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氨氮、溶解氧和高锰酸盐指数。2007年就全省范围而言我省为平水年份,降水与常年持平。但局部降水偏少,干旱灾害较为严重;局部大暴雨突发,洪涝灾害较为严重。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183.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2199.57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增加0.3%,比上年值增加 27.2%,为平水年份。从全省2007年年降水量等值线图(图1)可以看出:2007年全省年降水高值分布区域为随州、荆门、宜昌、恩施一线带状区域。鄂东南降水变化在10001400毫米,鄂西南降水变化在12002400毫米,江汉平原降水变化在8001300毫米之间,鄂东北降水变化在8001400毫米,鄂西北降水变化在7001700毫米,鄂北降水变化在7001800毫米,鄂中降水变化在12001800毫米。全省年降水量最大值为恩施自治州太平镇雨量站,其年降水量为2482.0毫米,年降水量最小值是十堰市上津雨量站,其年降水量为609.0毫米。从2007年降水量距平图可以看出(图2),全省降水除鄂东北、鄂东南及江汉平原降水偏少1030,鄂西北降水与常年基本持平外,其余区域降水都比常年有所增加,鄂北、鄂中降水比常年偏多1050%,鄂西、鄂西南降水比常年偏多1030%。2007年降水年内时程分配,汛期410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8.7%,尤以7月降水量为最多,占年降水量的23.8%,其次是6月,占年降水量的15.3%;非汛期的13月、1112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1.3%,以12月降水量为最少,占年降水量的2.1%,1月次之,占年降水量的2.7%。全省十七个市州2007年年降水量与常年值比较,孝感市、十堰市与常年基本持平;荆门、随州降水增加较多,分别比常年增加28.6%和25.9,其次是襄樊市、宜昌市,分别比常年增加15.1%、12.4%,神农架林区、恩施自治州比常年降水增加9.0%、7.7%;黄石市、咸宁市、仙桃市降水减少较多,分别比常年减少27.1%、24.4%、20.7%,其次是潜江市、鄂州市和黄冈市,分别比常年将少17.2%、17.1%、16.5%,武汉市、荆州市、天门市比常年降水减少14.1%、12.2%、6.5%,2007年全省各市州降水量与常年值、与2006年值比较结果见图3和表1。表1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降水量级行政分区年降水量(毫米)与上年比较(%)与多年平均比较(%)丰枯等级武汉市1068.523.7-14.1偏枯黄石市1055.6-10.1-27.1枯襄樊市1040.836.715.1偏丰荆州市1036.0-1.5-12.2偏枯宜昌市1371.135.912.4偏丰十堰市881.624.7-0.8平孝感市1120.735.20.8平黄冈市1112.722.5-16.5偏枯鄂州市1097.34.1-17.1偏枯荆门市1284.041.128.6丰仙桃市932.1-7.0-20.7偏枯天门市1026.66.2-6.5平潜江市927.0-18.0-17.2偏枯随州市1237.848.225.9丰咸宁市1151.0-9.2-24.4枯恩施自治州1662.255.17.7偏丰神农架林区1216.752.49.0偏丰全省1183.227.20.3平(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2007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984.11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529.4毫米,比2006年增加61.6%,比常年值偏少2.2 %。全省十七个市州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值比较,鄂州市、黄石市及咸宁市偏少在4060%,武汉市、黄冈市、仙桃市偏少程度在3040%,十堰市、荆州市、潜江市及神农架林区偏少程度在15%以内;随州市、荆门市偏多程度在7090%,襄樊市、孝感市偏多程度在2040%,恩施自治州、天门市及宜昌市偏多程度在7%以内,全省各市州2007年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常年比较见表2。表2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级行政分区年地表水资源量(毫米)与上年比较(%)与多年平均比较(%)武汉市324.940.6-37.3黄石市397.2-20.3-47.8襄樊市414.379.139.1荆州市431.24.9-6.4宜昌市681.077.85.8十堰市309.934-12.7孝感市499.912421.2黄冈市431.851.5-33.1鄂州市284.38.4-55.1荆门市569.2142.472.2仙桃市286.3-12.5-30.1天门市409.639.15.9潜江市350.6-7.5-5.3随州市569.1221.389.3咸宁市432.5-24-46.8恩施自治州1001.5105.97神农架林区644.390.9-2.4全省529.461.6-2.22007年全省入境水量583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9.4%,比常年偏少8.8%,其中长江干流入境水量为3861亿立方米,汉江水系入境为291亿立方米,洞庭湖水系入境为1670亿立方米,富水、倒水等五条中小河流入境水量为9亿立方米;全省出境水量为663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1.9%,比常年偏少9.2%。其中自长江干流出境6626亿立方米,淮河水系出境7亿立方米,华阳河水系出境5亿立方米。(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降水、地表水体(河道、湖库、渠系和渠灌田间)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在确定各市州的地下水资源量时,扣除了山丘区与平原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007年全省地下水资源量282.81亿立方米,比2006年增加27.7%,比常年偏少2.3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63.21亿立方米,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221.14亿立方米,山丘区与平原区地下水重复计算量为1.54亿立方米。各市州地下水资源量见表3。(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由地表水资源量加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而得。2007年全省水资源总量1015.06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8.7%,比常年偏少2.0%。全省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6.1%,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量为54.6万立方米。2007年全省人均水资源总量1673立方米,亩均水资源总量2099立方米。2007年全省各市州水资源总量见表3。表3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总水资源量 级行政分区年降水量(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亿立方米)产水模数(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亩均(立方米)人均(立方米)武汉市91.12 27.71 10.29 31.02 36.4 994 374 黄石市48.06 18.09 5.90 18.86 41.4 1438 738 襄樊市205.21 81.68 25.63 86.63 43.9 1416 1488 荆州市145.65 60.62 15.08 68.48 48.7 988 1066 宜昌市292.56 145.32 43.88 146.15 68.5 4275 3640 十堰市208.41 73.25 25.80 73.25 31.0 3094 2100 孝感市99.77 44.50 8.87 45.98 51.7 1246 882 黄冈市194.04 75.29 27.70 78.03 44.7 1635 1068 鄂州市17.57 4.55 1.70 5.65 35.3 913 528 荆门市158.33 70.18 15.07 71.36 57.9 1892 2390 仙桃市23.63 7.26 2.78 9.10 35.9 672 614 天门市26.89 10.73 3.17 12.12 46.3 755 748 潜江市18.53 7.01 1.81 8.31 41.5 832 829 随州市119.15 54.78 9.80 54.78 56.9 2661 2155 咸宁市113.35 42.59 14.13 44.79 45.5 1954 1566 恩施自治州397.97 239.77 62.68 239.77 100.1 6268 6131 神农架林区39.24 20.78 8.52 20.78 64.4 22295 25974 全省2199.48 984.11 282.81 1015.06 54.6 2099 1673 三、蓄水动态2007年全省共统计63座大型水库和244座中型水库,与2006年相比新增统计大中型水库6座,减少统计中型水库1座。其中新增统计大型水库1座,为十堰市竹溪县鄂坪水库;新增统计中型水库5座,分别为十堰市竹溪县石庙子水库、竹山县松树岭水库、郧县梅铺水库、房县六里峡水库和神农架林区坪堑水库,减少统计中型水库1座,为恩施自治州来凤县塘口水库。全省年末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252.86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50.91亿立方米,增加幅度为25.24%。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223.33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46.03亿立方米,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量为29.53亿立方米,比年初增加4.88亿立方米。2007年全省13个主要湖泊年末蓄水总量为19.39亿立方米,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2.17亿立方米,减少幅度为10.1%。表4 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水库蓄水量级行政分区大型水库中型水库合 计水库座数(座)年末蓄水总量(亿立方米)水库座数(座)年末蓄水总量(亿立方米)水库座数(座)年末蓄水总量(亿立方米)与年初蓄水比较(亿立方米)武汉市32.1860.6292.800.71黄石市27.4360.3487.76-0.78襄樊市129.54587.667017.202.42荆州市22.6950.4073.090.71宜昌市534.83233.312838.1311.77十堰市5116.25171.6122117.8626.55孝感市21.77132.39154.160.32黄冈市128.60342.944611.542.87鄂州市10.0310.030.00荆门市622.47293.063525.534.82随州市88.73213.022911.750.62咸宁市45.56180.90226.46-0.36恩施自治州23.30123.20146.501.26神农架林区10.0610.060全省63223.3324429.53307252.8650.91表5 2007年湖北省主要湖泊蓄水量级行政分区湖泊年末蓄水总量(亿立方米)年末蓄水总量(亿立方米)蓄水变量(亿立方米)武汉市鲁湖0.56 0.52 -0.04 武汉市汤逊湖0.66 0.59 -0.07 黄石市大冶湖0.36 0.31 -0.05 黄石市张家湖0.26 0.29 0.03 黄石市保安湖0.82 0.81 -0.01 荆州市长湖3.31 3.07 -0.24 荆州市洪湖3.95 3.27 -0.68 黄冈市武山湖0.25 0.27 0.02 鄂州市梁子湖9.11 7.85 -1.26 鄂州市三山湖0.51 0.50 -0.01 鄂州市鸭儿湖0.38 0.37 -0.01 咸宁市西凉湖0.52 0.58 0.06 咸宁市斧头湖0.87 0.96 0.09 合计21.5619.39 -2.17四、供用耗排水量(一)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按受水区分地表水源、地下水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再利用量)统计。2007年全省总供水量258.73 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249.41亿立方米,占96.4%,地下水源供水量8.43亿立方米,占3.3%,其它水源供水量0.89亿立方米,占0.3%,。各市州2007年供水量见表6。与2006年比较,总供水量持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增加0.47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减少0.70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增加0.17亿立方米。地表水源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占31.9%,引水工程供水占24.4%,提水工程供水占43.6%,人工载运水量占0.1%;在地下水供水量中,浅层地下水供水占85.6%,深层承压水供水占14.4%。表6 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供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级行政分区供水量地表地下其它总供水量当年值与上年比较(%)武汉市36.00 0.41 36.41 -1.3 黄石市15.09 0.32 15.40 14.9 襄樊市26.00 2.11 28.11 -11.5 荆州市35.32 0.32 35.64 8.1 宜昌市12.51 0.59 0.25 13.35 -7.9 十堰市9.01 0.11 9.12 2.2 孝感市20.76 1.09 0.64 22.49 -8.4 黄冈市24.32 2.05 26.37 11.6 鄂州市8.52 0.11 8.63 27.4 荆门市15.02 0.36 15.38 -10.2 仙桃市9.61 0.24 9.85 5.4 天门市6.81 0.07 6.88 4.2 潜江市4.90 0.06 4.96 14.6 随州市8.26 0.09 8.35 -22.0 咸宁市13.60 0.37 13.97 5.3 恩施自治州3.57 3.57 -6.2 神农架林区0.11 0.12 0.23 18.9 全省249.41 8.43 0.89 258.73 0.0 (二)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水量。老口径按农业、工业、生活三大类用户统计,农业用水包括农田灌溉用水和林牧渔用水;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居民、城镇公共、农村居民及牲畜用水;工业用水为取用的新水量,不包括企业内部的重复利用量。新口径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其中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 2007年全省总用水量258.73亿立方米。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用水 132.65亿立方米,占 51.3 %,工业用水 96.62亿立方米,占 37.3%,生活用水 29.46亿立方米,占 11.4%。与上年比较,农业用水减少10.31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9.69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 0.56亿立方米。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用水 237.68亿立方米,占91.86%,生活用水 20.97亿立方米,占8.11 %,生态用水 0.08亿立方米,占 0.03%,各市州2007年用水量见表7。表7 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用水量 单位:亿立方米地级行政区老口径新口径总用水量工业农业生活生产生活生态当年值与上年比较(%)武汉市18.62 11.89 5.90 32.56 3.81 0.0371 36.41 -1.4 黄石市10.28 3.68 1.45 14.26 1.14 0.0041 15.40 14.9 襄樊市13.69 11.57 2.85 26.09 2.01 0.0061 28.11 -11.5 荆州市7.11 25.65 2.89 33.39 2.25 0.0063 35.64 8.1 宜昌市7.67 3.40 2.28 11.97 1.37 0.0052 13.35 -7.9 十堰市3.09 4.58 1.46 8.10 1.02 0.0028 9.12 2.2 孝感市6.11 14.20 2.19 20.84 1.65 0.0034 22.49 -8.4 黄冈市4.49 19.26 2.62 24.39 1.98 0.0038 26.37 11.6 鄂州市5.87 2.10 0.65 8.13 0.49 0.0020 8.63 27.5 荆门市6.27 7.67 1.44 14.34 1.04 0.0026 15.38 -10.2 仙桃市2.97 6.17 0.72 9.30 0.55 0.0019 9.85 5.4 天门市1.42 4.80 0.66 6.36 0.52 0.0013 6.88 4.2 潜江市2.46 2.03 0.47 4.61 0.35 0.0011 4.96 14.5 随州市2.26 5.10 1.00 7.62 0.73 0.0017 8.35 -22.0 咸宁市3.24 9.32 1.41 12.92 1.05 0.0033 13.97 5.3 恩施自治州1.00 1.14 1.43 2.59 0.98 0.0029 3.57 -6.2 神农架林区0.09 0.09 0.04 0.20 0.03 0.0001 0.23 17.6 总计96.62 132.65 29.46 237.68 20.97 0.0857 258.73 0.0 (三)用水消耗量用水消耗量指在输水、用水过程中,通过蒸腾蒸发、土壤吸收、产品带走,居民和牲畜饮用等各种形式消耗掉,而不能回归到地表水体或地下含水层的水量。2007年全省用水消耗总量 120.08亿立方米,耗水率(消耗量占用水量的百分比)为46.4%。按老口径统计,其中农业耗水量75.40亿立方米,工业耗水量 28.05亿立方米,生活耗水量 16.63亿立方米,分别占用水消耗总量的 62.8%、 23.4%和13.8%。按新口径统计,其中生产耗水量 108.86亿立方米,占90.6 %,生活耗水量 11.14亿立方米,占 9.3%,生态耗水量 0.08亿立方米,占0.1%。表8 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耗水量 水量:亿立方米 耗水率:%地级行政区工业农业生活总耗水量耗水量耗水率耗水量耗水率耗水量耗水率当年值与上年比较(%)武汉市5.25 28.2 6.93 58.3 2.41 40.9 14.60 0.5 黄石市2.83 27.6 2.21 60.2 0.64 44.4 5.69 11.6 襄樊市3.44 25.1 6.61 57.1 1.62 56.6 11.67 -14.7 荆州市2.34 32.9 14.45 56.3 1.66 57.5 18.45 -0.8 宜昌市2.68 35.0 2.39 70.4 1.51 66.3 6.59 -9.9 十堰市0.98 31.9 2.27 49.6 0.86 59.0 4.12 10.3 孝感市1.53 25.1 8.65 60.9 1.47 67.3 11.65 1.4 黄冈市1.20 26.7 10.54 54.7 1.79 68.3 13.53 15.1 鄂州市1.42 24.2 1.26 59.8 0.30 46.3 2.98 13.8 荆门市2.11 33.7 4.10 53.4 0.88 61.3 7.09 -18.9 仙桃市1.01 34.1 3.69 59.8 0.39 54.8 5.10 6.9 天门市0.49 34.7 2.67 55.6 0.43 65.4 3.60 -4.9 潜江市0.85 34.7 1.13 55.8 0.28 60.1 2.27 10.9 随州市0.69 30.3 2.90 56.8 0.66 66.3 4.24 -1.9 咸宁市0.88 27.2 4.92 52.8 0.81 57.3 6.61 3.6 恩施自治州0.29 28.9 0.64 56.0 0.87 60.8 1.80 -8.9 神农架林区0.03 33.0 0.05 55.2 0.03 66.4 0.11 35.4 总计28.05 29.0 75.40 56.9 16.63 56.4 120.08 -0.7 (四)废污水排放量废污水排放量是指工业、第三产业和城镇居民生活等用水户排放的水量,但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和矿坑排水量。2007年全省废污水排放总量46.72亿吨(不包括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废水)为36.02亿吨,占77.1%,城镇生活污水7.73亿吨,占16.5%,第三产业废污水2.97亿吨,占6.4%。全省废污水入河量为32.71亿吨,火电直流冷却水排放量为20.58亿吨。各市州中,废污水排放量大于3.0亿吨的有武汉市(7.45亿吨)、黄石市(3.88亿吨)、襄樊市(5.69亿吨)、荆州市(4.24亿吨)、宜昌市(4.39亿吨)、黄冈市(3.16亿吨)、荆门市(3.42亿吨),见表9。表9 2007年湖北省行政区废污水排放量 单位:(万吨/年)级行政分区用户废污水排放量入河排污量城镇居民生活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武汉市16482-10.1 45193-1.3128536.0 52171-2.2黄石市53291.1 32062-18.313961.3 27151-15.5襄樊市81731.9 46601-0.621391.7 39839-0.1荆州市8077-3.7 3218523.121412.1 2968315.8宜昌市46900.4 37409-0.517980.4 30727-0.4十堰市39610.3 14527-4.310280.5 13664-3.1孝感市4772-0.1 1700841.31190-0.6 1608127.6黄冈市5657-2.2 2467528.51219-2.1 2208920.3鄂州市22580.5 13589-15.66830.4 11571-13.1荆门市3684-3.0 2954532.69552.8 2393026.6仙桃市20660.9 1466721.16606.6 1217517.7天门市14510.5 6959104646.4 62128.1潜江市1201-22.0 1207723.3383-17.8 956315.8随州市21906.1 118123.26135.7 102313.7咸宁市39593.4 1613313.310673.1 1481310.8恩施自治州32887.6 5338-7.610657.9 6784-1.3神农架林区952.2 45819.9190.0 40015.6全省77333-2.5 3602385.8296733.4 3270844.2五、用水指标2007年全省人均用水量426立方米,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用水量287立方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382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含火电)用水量为281立方米,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163升/日,农村人均生活用水量45升/日。因受人口密度、经济结构、作物组成、工业结构、节水水平、水资源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市州用水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人均用水量大于500立方米的有黄石市、荆州市、鄂州市、荆门市、仙桃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大于500立方米有荆州市、黄冈市、仙桃市。各市州用水指标见表10。表10 2007年湖北省行政分区用水指标II级行政分区人均总用水量(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升)农村生活日均用水量(升)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当年值与上年比较(%)武汉市439 -2.7 116 -18.3 409 -6.2 155 -16.7 143 -11.2 73 5.8 黄石市603 14.2 330 0 404 0.5 435 3.8 175 0 52 -1.9 襄樊市483 -11.4 360 -23.4 340 -29.5 391 -7.1 172 0 41 0 荆州市555 7.8 686 -8.8 396 -1.2 462 6.0 161 -5.8 48 -4.0 宜昌市332 -8.3 163 -22.0 260 -26.3 249 -25.2 163 040 0十堰市262 1.6 222 -14.3 497 -20.5 166-19.0 174 0 40 0 孝感市431 -9.6 434 -34.4 420 -13.4 322 -28.6 178 052 -1.9 黄冈市361 11.4 559 -7.0 449 3.5 364 2.5 160 0 42 -4.5 鄂州市807 26.9 413 2.7 410 3.3 567 16.7 190 0 51 0荆门市515 -10.9 366 -25.5 253 -34.1 428 -0.2 159 -5.9 45 -2.2 仙桃市665 6.9 518 -9.9 387 4.9 380 1.3 180 -5.3 49 0 天门市424 4.2 454 -15.9 360 2.9 277 -11.2 180 -5.3 50 -5.7 潜江市495 14.3 317 -8.4 338 13.8 388 1.0 180 -5.3 47 -2.1 随州市328 -22.8 324 -33.9 284 -34.9 228 -9.2 184 043 -2.3 咸宁市488 3.6 487 -13.8 583 2.6 290 -10.8 170 0 51 -3.8 恩施自治州91 -7.1 170 -15.4 180 -10.0 250 -3.5 160 0 29 -3.3 神农架林区283 16.9 325 4.8 628 24.4 533 0 160 0 44 0 总计426 -0.7 287 -17.1 382 -10.3 281 -8.1 163 -3.6 45 -2.2 自2000年以来,全省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人均用水量和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则呈震荡下降趋势,见表11和图6。表11 湖北省近年用水指标 单位:立方米 年份 项目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人均用水量457472407411416423429426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53758344944541943242638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63662547644238738234628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462415362349347325307281六、江河湖库水质(一)河流水质2007年,根据湖北省水资源水环境监测网水质监测资料和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长江、汉江干流湖北段及省内41条中小河流的水质进行了评价。2007年全年期评价河长5530.5公里,其中类水河长2688.7公里,占48.6%;类水河长1828.6公里,占33.1%;类水河长209.5公里,占3.8%;污染较重的类水河长271.0公里,占4.9%;污染严重,丧失使用功能的劣类水河长532.7公里,占9.6%。劣于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8.3%。劣于类的水体主要集中在城市河段和部分支流,主要污染物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溶解氧、粪大肠菌群等。其中长江干流和汉江干流共评价1815.7公里,类水河长占40.5%,类水河长占52.6%,类水河长占0.9%,类水河长占5.9%,劣类水河长占0.1%。主要污染物为粪大肠菌群。中小河流水质污染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所改善,在3714.8公里的评价河长中类水553.2公里占14.9%,类水1399.5公里,占37.7,类水873.4公里,占23.5%。受污染的类水193.5公里,占5.2%,污染较重的类水164公里,占4.4%,严重污染的劣类水531.2公里,占14.3%。2007年超标(超类)河段长度888.7公里,占23.9%。主要污染河流为涢水、府澴河、黄渠河、滚河、竹皮河、神定河、新河、巴水、蛮河等,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二)省界水体水质2007年全年期省界水体评价7个断面,其中乌江水系的唐岩河朝阳寺、洈水乌溪沟为类,洞庭湖水系的松西河杨家垱为类;长江干流武穴闸为类;龙感湖为类;黄盖湖、唐白河水系的黄渠河为劣类,其中受到污染的黄盖湖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氨氮,表现为湖泊富营养化。而黄渠河以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为主。龙感湖总氮超标,湖泊富营养化。表12 2007年进、出湖北省河流省界水体水质状况 河流名称测站名称流向全年期流出省份流入省份水质类别主要超标项目当年上年唐岩河朝阳寺湖北重庆松西河杨家垱湖北湖南洈水乌溪沟湖北湖南黄渠河黄渠河河南湖北劣V劣V氨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黄盖湖黄盖湖农场湖南湖北劣V劣V总氮长江干流武穴闸湖北江西龙感湖龙感湖湖北安徽总氮(三)湖泊水质2007年全年期共评价8个湖泊,评价面积为1058.8平方公里;其中类水湖泊4个,评价面积为817.1平方公里,占77.2%,类水湖泊3个,评价面积为216平方公里,占20.4%,劣类水湖泊1个,评价面积为26平方公里,占2.4%。主要污染湖泊为咸宁的黄盖湖、黄石的大冶湖、黄冈的武山湖和龙感湖;主要污染项目为氨氮、总氮、总磷等;从湖泊富营养化的角度评价,其中富营养湖泊5个,评价面积503平方公里,占47.5%,中营养湖泊3个,评价面积为556平方公里,占52.5%。表13 2007年湖北省主要湖泊水质状况和营养化程度湖泊名称水质类别主要超标项目营养化程度当年上年当年上年洪湖中营养中营养长湖中营养中营养黄盖湖劣劣氨氮、总氮富营养富营养斧头湖中营养中营养梁子湖富营养中营养大冶湖总氮富营养中营养武山湖劣氨氮、总氮、总磷富营养富营养龙感湖总氮富营养富营养(四)水库水质2007年全年期共评价大型水库21个,年平均蓄水量149.2854亿立方米,其中类水水库4个,年平均蓄水量为8.8702亿立方米,占5.9%,其中类水水库7个,年平均蓄水量为116.291亿立方米,占77.9%,类水水库8个,年平均蓄水量为22.8542亿立方米,占15.3%;类水水库2个,年平均蓄水量为1.27亿立方米,占0.9%。受到污染的水库为咸宁的三湖连江水库和恩施的大龙潭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总氮。从三湖连江的各项超标参数分析,污染物超标浓度有大幅下降;其中总氮从去年的2.03/L(超标1.03倍)降到今年的1.63/L(超标0.63倍),整体水质持续好转,治污达到一定效果;大龙潭水库今年首次开始监测,总氮1.87/L(超标2.74倍)。从水库富营养化程度分析,21个水库均为中营养。表14 2007年湖北省代表性水库水质状况和营养化程度水库名称水质类别营养化程度(主要超标项目)当年上年当年上年西北口中营养中营养汤渡河水库中营养中营养洈水水库中营养中营养丹江口水库中营养中营养黄龙滩水库中营养中营养刘桥水库中营养中营养北郊水库中营养中营养三道河中营养中营养高坝洲中营养中营养大龙潭水库未监测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TR 6277:2025 EN Blockchain and 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ies (DLT) - Data flow models for blockchain and DLT use cases
- 【正版授权】 ISO/IEC 15444-1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JPEG 2000 image coding system - Part 16: Enhanced encapsulation of JPEG 2000 images into ISO/IEC 14496-12
- 【正版授权】 ISO 17744:2025 EN Plastics - Determination of specific volume as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pvT diagram - Piston apparatus method
- 【正版授权】 ISO 10286:2025 EN Gas cylinders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ISO 1382:2025 EN Rubber - Vocabulary
- 【正版授权】 CISPR 12:2025 FR Vehicles,boats and devices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or traction batteries –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f
- 古代武学考试题及答案
- java各种排序面试题及答案
- 基护标本试题及答案
- 医学饮片考试题及答案
- 广西2025年公需科目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4
- 代加工板材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
- 肝炎的分型及护理
- 高中语文38篇课内文言文挖空一遍过(教师版)
- 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四川卷)-2
- 企业负责人财税知识培训
- 【前程无忧】2025校招人才素质洞察白皮书
- 船舶制造公司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产业发展动态及未来趋势预测报告
- T-CRHA 028-2023 成人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