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钢筋 、模板、混凝土施工.doc_第1页
第七章 钢筋 、模板、混凝土施工.doc_第2页
第七章 钢筋 、模板、混凝土施工.doc_第3页
第七章 钢筋 、模板、混凝土施工.doc_第4页
第七章 钢筋 、模板、混凝土施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鋼筋、模板、混凝土施工一、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須知1.有拉應力處,止水帶須使用三球型。1.3 鋼筋之腐蝕與保護層厚度以及水灰比、養護之關係1.鋼筋在混凝土中受到高鹼性混凝土包裹,基本上是很難生銹的。圖1-4鋼筋相對腐蝕率與保護層及水灰比關係1.4 冷縫之弊病1在氣溫25以下,澆置混凝土,如停頓120分鐘再接,或氣25以上停頓100分鐘再接,其接縫稱為冷縫。2.混凝土冷縫有兩個缺點,一是會漏水,二是沒有混凝土剪應力度。3.施工縫宜與主鋼筋垂直。4.版或梁之施工縫應設置於其跨度中央三分之一範圍內,若大梁跨度中央與梁相交時,則大梁上之施工縫應設置於至少離跨度中央兩倍深寬之處。5.牆或柱之施工縫應設於其下版或梁之底面,或其基腳與樓版之頂面。6.梁、托架、柱冠、托肩及柱頭版須與樓版同時澆置。二、鋼筋作業注意要點及對策2.1 鋼筋之保護層1. 鋼筋保護層厚度若不夠易造成混凝土內之鋼筋腐蝕。2. 垂直向鋼筋墊塊,宜採用圓洞型者,以免掉落,以確保護層厚度。2.2.4 方形柱角筋與箍筋密度 1. 較佳之作法可於搭接後,以1:6斜彎恢復原位。2. 柱四角主筋加工成1:6斜角後,可使柱主筋與箍筋緊密結合圖2-7鋼筋彎紮標準圖圖2-8非耐震結構柱鋼筋搭接參考範例(參考日本標準施工圖)三、模板作業注意要點及對策3.1 模板各構材之尺寸及間距,應依應力計算決定之1. 為配合實際以及考量安全性,所使用模板構材之尺寸以及間距,應經應力計算決定之。2. 般模板最經濟符合安全之組模方式為四層模。3. 四層模所受各種公式列出包含:(1)彎曲應力或壓縮應力檢討。(2)撓度檢討。(3)剪應力檢討。3.3 板縫漏漿,不可使用普通(不具耐水性)三夾板板條補縫1. 不准用不具耐水性三夾板板條補縫,限使用耐水性三夾板板條。3.4 模板支柱,不可以兩支搭接使用1. 模板支柱不夠長時,不可以兩根支柱搭接使用。3.6.1 清水模板表面接縫線條,必須事先規劃,達成整齊、對稱、對縫原則。4.1.4 擬訂澆築順序、時程,檢討是否形成冷縫等缺失 1. 以所準備之人力、機械及澆置順序,估算先後澆置混凝土之接縫是否形成冷縫。如屬超逾冷縫時間者,相隔不超過100分鐘。4.2 分層澆築、搗實1. 牆、柱等結構體之混凝土,應分層澆築,每層高度約45公分。4.4 嚴格管制水灰比及坍度1. 而坍度關係到施工軟度,在強度不變之情形下,卻增加混凝土之軟度,必須增加同水灰比之水泥漿。4.5 新、舊混凝土接縫先舖墊同水灰比之水泥砂漿35公分 1. 混凝土蜂窩最容易發生的地方,往往是新、舊混凝土接縫,防止之方法是在澆置混凝土之前,先舖墊同水灰比之水泥砂漿35公分厚,就可避免此等缺失。4.7 樓版澆築過程中裂縫之補救1. 可在混凝土初凝前,亦即澆置一個半時內,以木製饅刀用力推抹,使之密合即可,超逾初凝時間則無效。4.8 斜面混凝土澆置要領1. 斜屋頂或樓梯等,應由下往上澆築混凝土。4.9 梁版與柱、牆分開澆置 1. 若梁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