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妙用绿字绘春色——《泊船瓜洲》教学案例.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妙用绿字绘春色——《泊船瓜洲》教学案例.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妙用绿字绘春色——《泊船瓜洲》教学案例.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妙用绿字绘春色——《泊船瓜洲》教学案例.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妙用绿字绘春色——《泊船瓜洲》教学案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妙用“绿”字绘春色泊船瓜洲绿字的妙用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第三小学 马艳茵情境描述: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是脍炙人口的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其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尤其被人们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好就好在妙用“绿”字绘春色,使人顿觉江南春好,生机盎然。 这一“绿”字正是诗人反复锤炼的结果。“绿”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最精炼传神的字。讲古诗,不可不讲诗眼。 一、品味“绿”字,咬文嚼字,体会诗人用词之精妙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首诗中有句诗因某个字用得特别妙而成为千古绝句,有谁知道是哪两句诗、哪一个字吗?生(-绿-。)(1)读了这个“绿”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仿佛还听到了什么?生1:用“绿”,有春天的色彩感觉,让人满目绿色,春天气息感受无遗。 生2:也有动感,好像春风将绿色带到江南,吹过,然后江南便开始变绿。生3:好像春风有了人情味,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萧条后,把生机带给了大地。 生4:把春风写的像一位仙女,她一飞过,她的衣裙就把大地染绿了,染得到处都是,一眼望去,满眼翠绿。生5:读来有看一幅画的感觉,仿佛绿色的春天就在眼前。师:大家都说的很有道理,一个“绿”字不仅使我们看到了成行的碧树,荡漾的春水,还让我们看到了烂漫的桃花,各色的野花,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2)这个“绿”字还让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或诗句?(师生朗读描写春天的诗句)比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 2、体会诗人用词的传神(1)、体会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师: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关于这个字,还有一段小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相信你会更进一步的感受出诗人对词的推敲及用词的准确传神。 师:对,据说王安石为了这个“绿”字,推敲了很久,进行了十多次修改,最后才决定用“绿”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诗人可能用过哪些字?(到、过、入、满、)师:把这些字填进去读读,与“绿”字比一比,“绿”字好在什么地方?(2)、这么多的字,作者为什么最后用了“绿”字呢?究竟妙在哪里? 师:“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以及后来的“过”“入”“满”等等,不是不能用,而是比较平板,不够鲜活,只是一般叙述,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不够生动形象,而“绿”字色彩鲜明,使人联想到江南的春色是满眼碧绿,充满生机,字里行间透露出春天的气息,给人境界一新的具体感受,“绿”字写活了初春江南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色。“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是吹绿的意思,用得绝妙。春风所到之处无不染绿,这就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春风被拟人化了,正是“绿”的妙处。 3、教师总结: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王安石,推敲一下以下的句子该用什么字好。 二、选字练习,尝试推敲。体会“推敲”的妙处 现在,老师让你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推敲推敲,琢磨琢磨,该用哪个字合适?并说说为什么。1、选择最恰当的字填入括号内,并说说理由。旺、 浓、 闹红杏枝头春意()。起、 动、 翻、 皱、 拂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2、自由填字:春风吹( )了树梢,吹( )了小草,吹( )了河水,吹( )了花苞。 三、拓展相传,贾岛想出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一时不知用“推”还是用“敲”字,就伸手做推敲的姿势,韩愈得知后,建议用敲字。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师小结:困难有,可是他并没有草草的结束创作,而是推敲再推敲。贾岛的这种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希望以后大家在自己的创作中也可以做到“推敲”二字,尝试一下,并不是那么难。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写作上要字斟句酌,千锤百炼,才能写出这么精髓的千古名句。多读书对写作的益处:可以借鉴和模仿。泊船瓜洲教学案例评析 在五年级小语(上)第二组的课文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是最具嚼味的一首诗歌。而里边又属“绿”字可以令人回味无穷。料想经过王安石数十次修改的字眼,必定具有很深的内涵,此可谓“诗眼”。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情感之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除了参考教参里面提及的“表明作者离乡的季节”和“形象表明作者的愁思像春草一样蔓延、滋生”外。根据本单元的“缠绵乡愁”主题,和整首诗歌给我们第一阅读感觉,我们可以读到王安石在经过瓜洲这个地方时候的愁闷心情。正是这样的苦闷、挠心的思乡之情,让我们从这“绿”字中形象的看到早春小草萌发的勃勃生机。也正是教参里说到的会滋长和蔓延的乡愁。此乃“绿”字的第一功效。让学生去联想春草萌发的生机勃勃,就能体验出作者那种破土而张的愁绪了。而再将整片的绿色用多媒体以“渐变覆盖”屏幕的形式,就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愁思那种滋长的状态。使得学生更容易明白“愁思滋长、蔓延”之写法功效。其次,“绿”字除了给予学生一个简单的提示“诗人触春景伤思乡情”外,我认为还可以从下面的角度去解读。首先我们要根据课文的插图与诗句的提示去构建一幅阳光明媚、草长莺飞的美满春光图。再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美好的景色自然会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可是作者去无心恋景,没有将早春的江南美景收尽心底,反倒是触景伤情,仰天问月“何时照我还?”。这就构成了一种反差,视觉美景以及内心冷淡的对比。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原因之所在:思乡的愁绪过于浓重,对美景已是熟视无睹。再美的江南早春在作者的眼里也只是过眼云烟。这种“美景于我于浮云”的境界,也是作者乡愁的境界。唯有家乡于心的愁绪程度正好在这种美景中反衬了出来。再次,“绿”字确实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鲜活感。学生不难想象到绿色所具有的催发生命的作用。他们也可以从绿中想象着一种鲜活感。把作者年复一年的思乡之情给复活,使之更加的鲜活,活灵活现的现在读者的眼前。此“绿”字,确是诗眼。透过这个眼睛,我们或许还可以窥见更多的心灵世界。五年级小语(上)第二组的课文古诗三首中,泊船瓜洲是最具嚼味的一首诗歌。而里边又属“绿”字可以令人回味无穷。料想经过王安石数十次修改的字眼,必定具有很深的内涵,此可谓“诗眼”。泊船瓜洲这首诗能广为流传,诗中的思乡之情是其一,“绿”字的推敲与活用也是重要因素。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人反复研究最终使用“绿”字,我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了贾岛“推”“敲”的故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王安石对“绿”字的活用,也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学积累。在品读“绿”字的时候,学生纷纷用“到”“入”“满”“染”等字进行朗读,区别各自的好处,学生通过讨论,认为“染”字比较好。这时我又运用课件出示一张江南春景的图片,图上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并引导学生们背诵白居易的忆江南,这时候,学生都纷纷说:“用绿字好。”接着又乘机发问:“用绿字为什么好?”学生的回答也十分精彩:“因为这样既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到来,还能够让我们看到绿油油的田野。”“因为这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