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一课小桃树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一课小桃树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一课小桃树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一课小桃树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一课小桃树 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棵小桃树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梳理小桃树的生长过程。(2)了解本文通过对一棵小桃树生长过程的描写来表现它的特点以及凭借小桃树的形象寄托感情理想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勾画法、合作探究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梳理对人生理想执着追求的信念,和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用于和困难作斗争的勇气。【教学重点】1、品析描写小桃树的语句,体会作者对小桃树的独特感情。2、托物言志的写法和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明暗线索,把握作者思路,理解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方法】勾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媒介】多媒体、黑板、粉笔【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PPT展示图片,回顾上学期所学课文猫。在郑振铎先生的笔下,我们认识了一只毛色花白、性情抑郁的小猫,在家中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它的结果如何呢?(死去)同为生命的弱小者,贾平凹笔下的小桃树的命运是否和这只小猫相同呢?(板书:课题、作者)【设计意图】联系已学知识,便于后面启发性比较。2、 纠正贾平名字的读音,并解释其原因。【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凹(w)”这一读音的来历,从而理解两代人不同的愿景。3、 展示学习目标并解读【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学习本篇文章的目标、任务。4、 检测预习1、 作者简介贾平凹,当代作家,1953年出生于陕西农村。197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字。1982年后从事专业创作。主要作品有小说古炉秦腔,散文月迹丑石等。2、字音矜持( jn ) 纤纤(xin ) 恍然( hun ) 忏悔(chn ) 欲绽( zhn ) 猥琐( wi su )幼稚( zh ) 赤裸( lu ) 服侍( sh )淅淅沥沥( x l ) 拱( n ) 马嵬坡( wi )【设计意图】明确字音,方面阅读,齐读加深记忆,做好词汇积累。3、 词语解释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猥琐:(容貌、举动)庸俗不大方。【设计意图】方便理解文章。5、 整体感知迅速浏览文章,回答一下问题。1、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小桃树的来历。小桃树是“我”吃完桃子后,种在院子的角落里长出来的。【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本概括能力。2、我和小桃树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用文中的话来回答。“想让它在那儿蓄着我的梦”。【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任务地从文中寻找有用的信息,略读的同时,又能找到关键信息。3、作者的梦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的梦有了些什么变化?幸福希望轰轰烈烈干一番大事【设计意图】略读之中见准确。4、文中结尾提到感激小桃树,作者为什么要感激小桃树?因为小桃树顽强生长的精神打动了“我”。5、 说说:这是一棵 的小桃树?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在发现中表达,在表达中感悟。6、用横线画出表明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词语,试着连起来。埋在角落萌芽长上二尺来高有院墙高了开花枝儿上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设计意图】通过小桃树的成长过程,来凸显小桃树意志的坚定,对待命运的不屈不挠,以及生命的顽强。7、在小桃树的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辛与磨难?(1)生长环境恶劣(2)无人关心,除了奶奶(3)大家的嘲笑(4)孤独寂寞(5)被猪拱折过【设计意图】将小桃树生长过程的艰辛与磨难,和小桃树生长过程相比,更彰显其生命力的顽强,无形之中,向学生传递一种观念:生命不息,奋斗不止。8、文章仅仅是在写小桃树吗?这是运用了什么写法?(1)不是,也是在写自己的经历。(2)由物及人,托物言志。【设计意图】托物言志手法讲解,达到知识目标。9、本文以小桃树的成长过程贯穿全文,这是文章的线索,贯穿本篇文章的仅仅就这一条线索吗?不是。双线结构:明线小桃树的成长过程;暗线自己的经历。【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双线结构的同时,进行写作指导。【补充背景】贾平凹出生在偏僻落后的山村小院,生活贫苦。天地狭小,孤陋寡闻。后来离家出山,进城读书,感到自己渺小,但想干一番事业。长大成人后,方知人世复杂,自感幼稚天真了。十年文革在极左路线的重压下,他遭受了种种不幸。但像小桃树一样,他心里“到底还有一朵花呢”,对理想对幸福的追求更加坚定了。10、你从小桃树身上获得什么启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得,进一步帮助其培养客服困难的坚定信念。绝不气馁的贾平凹 贾平凹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开始进行文学创作,他连连在校报上发表诗作,并逐步将作品投向社会上的大小报刊,尽管那时他收到的退稿单比稿费单要多得多,但他毫不气馁,一如既往地看书、写作、投稿,终于获得成功。20年来,他以一枝灵秀之笔,写下了七八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六七十部著作,数十次获得国内外各种文学奖。六、问题反馈合作探究小桃树的生长历程是十分感人的,那么在读这篇课文的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呢?问题预设:1、 如何理解“人世原来有人世的大书,我却连第一行文字还读不懂呢”?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人世比作大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对人世的认识肤浅,表现了社会的复杂和自己的天真幼稚。【引导】人生道路上既有鲜花,同样也布满荆棘。只有坚持不懈,顽强不屈、追求梦想、不屈不挠才能读懂人世的大书。2、 对于“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你是如何理解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花苞比作“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光,表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予作者希望和信念。3、 文章多处写到“奶奶”,其作用是什么?是突出了小桃树与奶奶的密切关系:奶奶买来桃子才种下桃树,奶奶打扫卫生才发现桃树,奶奶的保护才留存桃树。是奶奶是作者感恩的对象,文章在歌颂小桃树的过程中,也暗含了作者对奶奶的感激、思念之情。【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反馈心中的疑惑,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七、拓展延伸1、请将文中的小桃树与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第三只小猫作对比,同为弱者,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2、谈谈自己的理想,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就目前自身情况来看,你会做出哪些改变呢?【设计意图】让课堂充满启发与思考,进一步帮助学生达到情感价值观的目标。八、小结本文描写了一棵在逆境中诞生并成长的小桃树,虽历经风雨仍顽强生存,赞颂了小桃树顽强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揭示了一个生活的哲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