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适用课程:中国古代数术文化(0600621)第一讲:从目录学看中国古代数术数术,又称术数,方术,阴阳五行,神秘文化,封建迷信,等等。说文:“数,计也”。当作计数讲的“数”读三声,“数术”之“数”应读四声,当作“历术”、“历数”讲,淮南子氾论训“周室之执数者也”,高诱注“历术也”。孙子兵法势篇“治乱,数也”,李荃注“历数也”。又为“天数”,史记律书“形然后数”,张守节正义“谓天数也”。进而引申为“道理”、“规律”,老子五章“多数数穷”,河上公注“谓理数也”。荀子正论“是不容妻子之数也”,王念孙读书杂志“数,犹道也。”古有天数、命数、气数、理数,等等,均应作此解。(故训汇纂说文“術1 简体字“术”多作“秫”讲。1,邑中道也。”引申为技术、艺术等。不过,在古汉语中,“数”和“术”也可以通用。剑桥中国先秦史将“数术”译作calculations and arts,未必恰当。史书中“数术”连称,最早似见于墨子节用上:“有与侵就?槖、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此非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圣人为政特无此,夫圣人为政,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不过,这里的“数”作形容词,修饰“术”,意为多种为政的手段(王焕镳墨子校释169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此外,见于先秦典籍中的“术数”一词,亦多指经国之术而言2 参看宋会群中国术数文化史2-3页,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2。汉书艺文志“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师古曰:“占卜之书。”这个意义上的“数术”,与我们今天要讲的相一致,所以不妨先从汉志开始,看看我国古代数术的类别及其盛衰消长。汉书艺文志分天下书为六类: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加上“辑略”,是为七分3 汉志来自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今七略已佚。见汉书艺文志总序,参看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余嘉锡说文献说80-8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按汉志,“数术略”在七略中原作“术数略”,今所见汉志本则作“数术略”,班固所改乎?3。数术类收书190家,2528卷,汉志收书596家,13269卷4 汉志也以称篇的。或以写在竹简上称篇,写在帛上的称卷,不确。4,以“家”5 汉人学问讲家法,故以“家”计,与后世称“种”称“部”不同。5计,数术占总数32%,以卷计,占19%6 以上数字均据汉志所载,未一一复按。下引数字例同此。6。其序“数术”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易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春秋时鲁有梓慎,郑有裨灶,晋有卜偃,宋有子韦。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汉有唐都,庶得粗略。盖有因而成易,无因而成难,故因旧书以序数术为六种。“数术略”分为6种:(1)天文(21家445卷,卷占18%):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然星事凶悍,非湛密者弗能由也。夫观景以谴形,非明王亦不能服听也。以不能由之臣,谏不能听之王,此其所以两有患也。(2)历谱(18家606卷24%):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凶阨之患,吉隆之喜,其术皆出焉。此圣人知命之术也,非天下之至材,其孰与焉。道之乱也,患出于小人而强欲知天道者,坏大以为小,削远以为近,是以道术破碎而难知也。(3)五行(31家652卷26%):五行者,五常之行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4)蓍龟(15家401卷16%):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书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卜筮。”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善于蓍龟。”“是故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及至衰世,解于齐戒,而娄烦卜筮,神明不应。故筮渎不告,易以为忌;龟厌不告,诗以为刺。(5)杂占(18家313卷13%):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易曰:“占事知来。”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而诗载熊罴虺蛇众鱼旐旟之梦,著明大人之占,以考吉凶,盖参卜筮。春秋之说妖也,曰:“人之所忌,其气炎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失常则妖兴,人无衅焉,妖不自作。”故曰:“德胜不祥,义厌不惠。”桑谷共生,大戊以兴;鸲雉登鼎,武丁为宗。然惑者不稽诸躬,而忌妖之见,是以诗刺“召彼故老,讯之占梦。”伤其舍本而忧末,不能胜凶咎也。(6)形法(6家122卷5%):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除上述6类外,诸子略中的阴阳家文献和兵书略中的兵阴阳类文献也多与数术有关7 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8-12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7。由此可见,数术在先秦两汉历史上实占有重要地位8 史记和后汉书均无“艺文志”之作,不过前者的天官书、日者列传、龟策列传等与数术有关,且与汉志所反映的以天文、卜筮为大端的情形亦相符;后者方术列传,所举有:卜筮,阴阳推步之学,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洪范五行阴阳之术),师旷之书(占灾异),纬候之部,钤决之符。以及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挺专、须臾、孤虚、望气等。8。遗憾的是,汉志所列诸书,除山海经外,无一完本存留。幸运地是,近年考古发现,出土大量战国秦汉时期的数术类文献,与汉志所记竟大体相符,详下表:考古发现主要简帛数术文献表类别简帛材料备注天文湖南长沙马王堆帛书五星占西汉文帝时马王堆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同上马王堆帛书星占书甲、乙本同上安徽阜阳汉简五星、星占西汉文帝时山东临沂银雀山汉简占书西汉武帝时历谱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算数书西汉文帝初年阜阳汉简算术书西汉文帝时五行湖北江陵九店楚简日书战国晚期甘肃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甲、乙种战末至秦初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日书战末至秦初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乙种战末至秦初湖北沙市周家台秦简日书秦初湖北江陵岳山秦牍日书秦初湖北随州孔家坡汉简日书汉初香港中文大学藏汉简日书汉初湖北江陵张家山汉简日书汉初阜阳汉简日书汉初河北定县八角廊汉简日书西汉宣帝时甘肃敦煌悬泉置汉简日书?甘肃武威磨嘴子汉简日书新莽居延汉简日书残片?额济纳汉简日书?马王堆帛书刑德甲、乙、丙三种西汉文帝马王堆帛书式法同上马王堆帛书出行占同上马王堆帛书阴阳五行同上阜阳汉简刑德西汉文帝江苏连云港尹湾汉简刑德行时蓍龟楚卜筮简战国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周易战国马王堆帛书周易汉文帝阜阳汉简周易文帝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秦杂占马王堆帛书木人占汉文帝香港中文大学藏序宁简东汉形法马王堆帛书相马经文帝阜阳汉简相狗文帝银雀山汉简相狗方武帝居延汉简相宝剑刀?据刘乐贤简帛数术文献探论15-51页,略有调整增补。另有各种历谱40多件未列入。表中统计不很完备,一则有其术未必有其书,二则考古发现不断有新材料,三则有些材料包含内容甚广,如睡简日书中的“相宅”就可能与“形法”有关,“诘咎”就与杂占中的变怪诰(诘)咎有关9 上揭刘乐贤书46页。9。但总体而言,如果考虑到殷期时期的卜筮情况,则先秦两汉时期的数术当以天象天文和蓍龟卜筮两大类为正宗,即如太史公司马迁所作之日者列传和龟策列传,这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固有的数术之大略。隋书经藉志改七分为经、史、子、集四分,有关数术的知识和书籍属子部,除兵书外(133部512卷,较之汉志,亦大为减少),另有“天文”97部675卷,“历数”100部263卷,“五行”272部1022卷,三者合计469部1960卷,隋志收书,凡四部经传3127部36708卷,分别占15%和6%,这还不包括道、佛经2329部7414卷(如计,则占9%和4.4%)。此后历代官私著录,数术书所占比例恐怕也是呈现下降趋势的,这表明这一类知识越来越被边缘化,反过来讲,也可以说人类的理性知识在不再进步。这是隋志所反映的第一个变化。其次,从分类的角度看,数术书虽被分为“天文”、“历数”、“五行”三类,实际上以五行为主,“五行”类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数术门类,仅从书名观察,五行类包括历占书,风角术,九宫式占,太一式,遁甲,卜筮,历忌择日,杂占,相书等。不仅包括了汉志中的蓍龟、杂占和形法,甚至也有部分天文、历谱方面的内容,如黄帝飞鸟历、黄帝四神历、黄帝地历、黄帝斗历、太史公万岁历、杂忌历、历忌新书、以及各种“堪余(舆)”书10余种10 早期堪舆与风水无关,是一种选择时日的方术,参看Michael Loewe, The Term Kan-yu堪舆and the Choice of the Moment, Early China,9-10(1983-1985), pp204217.10。这表明,天文、历法类知识已开始独立出数术的倾向。最后,印度天文历术对中国数术开始产生影响,在“天文”类中收录婆罗门天文经21卷,婆罗门竭伽仙人天文说30卷,婆罗门天文1卷,摩登伽经说星图1卷。“历数”类收婆罗门算法3卷,婆罗门阴阳算历1卷,婆罗门算经3卷,以及各种“七曜”历术22部55卷。“七曜”是指日11 参看江晓原天学真原323-355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1、月及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通常指源于印度的星占术及择吉占卜之术。据江绍原考证,七曜术约在东汉末年传入中土,唐宋时期大为流行,几乎渗透到各种方术之中。较显著的标志是在历书中注“密、莫、云汉、咥(嘀)、温没斯、那歇、鸡缓”等(由于是音译,汉字互有不同),又称“蜜”日注历。两唐书志的分类基本依照隋志,旧唐书经藉志总序云:丙部子录“十一曰天文,以纪星辰象纬;十二曰历数,以纪推步气朔;十三曰五行,以纪卜筮占候。”其中“五行”收书113部485卷,新唐书艺文志五行类收书五行60家160部647卷,失姓名65家,袁天纲以下不著录25家132二卷。两志易占均排在第一位。宋代官私目录学著作很多,我们没有必要一一列举,仅以通志为例,略作分析。艺文略依四部分类,数术书属诸子类,其分类如下表:大类中类小类收书备注天文天文天象67部168卷天文总占43部784卷竺国天文6部56卷五星占15部34卷杂星占10部25卷日月占18部28卷风气气候占19部33卷宝气4部10卷计8种182部1138卷历数正历63部367卷历术53部143卷七曜历30部67卷杂星历41部65卷刻漏15部25卷5种202部667卷算术算术62部229卷竺国算法3部7卷2种65部236卷五行卜筮12 五行中栏为笔者所加。12易占113部368卷易图12部15卷原列在堪余后婚嫁前轨革12部29卷筮占7部40卷龟卜24部75卷杂占射覆7部10卷占梦7部14卷杂占21部52卷风角风角32部145卷鸟情10部14卷逆刺4部6卷式占遁甲71部179卷太一式48部152卷九宫式18部25卷六壬式82部191卷式经22部56卷选择阴阳71部769卷堪余11部23卷原列在相字后元辰17部58卷或星命术星命三命101部164卷相术相法73部195卷相芴6部13卷相字2部2卷杂术婚嫁12部27卷产乳8部10卷风水登坛11部15卷宅经37部61卷葬书149部498卷凡五行30种1014部323卷郑樵的分类并不是很严谨,不过我们从表中仍然可以看出几点,首先是“天文”和“五行”的分立,这与我们前面所说“天文”类知识逐渐独立的趋势是一致的。其次是大量新数术书的涌现,如式占、星命和风水术。与先秦两汉时期相较,已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把先秦两汉看作我国古代数术发展的第一期的话,唐宋时期算作第二期。在敦煌等地出土文书中,有很多数术类书,可惜还缺乏系统综合地整理研究(法国学者马克主持的敦煌文献“占卜、宗教与社会”研究项目,惜未见),据黄正建研究13 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学苑出版社,2001年。13,敦煌占书大约可分为:易占、卜法、式法、占候、相书、梦书、宅经、葬书、择日、禄命以及各种杂占杂术。另有各种天文历法书,其中颇涉数术内容14 邓文宽: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江苏古藉出版社,1996年;邓文宽: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4,与两唐志和通志近似。明清则为第三期。明史艺文志天文类50部263卷,历数类31部291卷,五行类104部861卷。四库全书在子部有术数类,这大概是汉志之后,又一次将术数(即数术)单列为一类。下分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另有杂技术,存目无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术数序云:术数之兴,多在秦汉以后,要其旨不出乎阴阳五行生克制化,实皆易之支流,传以杂说耳。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学”。星土云物,见于经典,流传妖妄,寖失其真,然不可谓古无其说,是为“占候”。自是以外,末流猥杂,不可殚名,史志总槪以五行,今参验古书,旁稽近法,析而别之者三:曰“相宅相墓”,曰“占卜”,曰“命书相书”;并而合之者,一曰“阴阳五行”,“杂技术”之有成书者,亦别为一类附焉。收书情况为:(1) 数学之属:太玄经10卷,太玄本旨9卷,元包5卷附元包数总义2卷,潜虚1卷附潜虚发征论1卷,皇极经世书12卷,皇极经世索隐2卷,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9卷,易通变40卷,观物篇解5卷附皇极经世解起数诀1卷,皇极经世解14卷,易学1卷,洪范皇极内外篇5卷,天原发微5卷,大衍索隐3卷,易象图说内篇3卷外篇3卷,三易洞玑16卷,计16部147卷。另存目29部166卷。(2) 占候之属:灵台秘苑15卷,开元占经120卷,计2部135卷。另存目26部380卷。(3) 相宅相墓之属:宅经2卷,葬书1卷,撼龙经1卷,疑龙经1卷,葬法倒杖1卷,青囊奥语1卷,青囊序1卷,天玉经内传3卷外编1卷,灵城精义2卷,催官篇2卷,发微论1卷,计8部17卷。另有存目18部132卷附录1部6卷。(4) 占卜之属:灵棋经2卷,易林4卷,京氏易传3卷,六壬大全12卷,卜法详考4卷,计5部25卷。另存目24部53卷。(5) 命书相书之属:李虚中命书3卷,玉照定真经1卷,星命溯源5卷,珞琭子赋注2卷,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2卷,三命指迷赋1卷,星命总括3卷,演禽通纂2卷,星学大成10卷,三命通会12卷,月波洞中记2卷,玉管照神局3卷,太清神鉴6卷,人伦大统赋1卷,计14部53卷。另有存目18部29卷。(6) 阴阳五行之属:太乙金镜式经10卷,遁甲演义2卷,禽星易见1卷,星历考原6卷,协纪辨方书36卷,计5部55卷。另存目26部163卷。(7) 杂技术之属,6部52卷皆附存目。除“命书相书”外,其余未收书均多于已收书。今人辑有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15 刘永明主编增补四库未收术数类古籍大全,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年。15,可补四库未收之缺。此外,在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中也保存大量数术古籍,也有人辑出16 顾颉主编中国神秘文化典籍类编,重庆出版社,1994年。分卜筮、星命、选择、相术、堪舆、术数(主要是太乙式和六壬式)6大类。16。李零主编中国方术概观(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年)既收传世古书,也收出土文献,分占星、卜筮、式法、选择、相术、星命、杂术、服食、导引行气和房中,后三类属“方术”,不在我们讨论之列。我国古代的数术文献略备于此。以上我们从目录学的角度概略回顾了我国古代数术的发展,于此可得出如下初步认识17 从目录学考察古代数术的发展应注意:1、有其术不一定有其书,术总是先于书而发展的;2、著录目录之人往往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数术书有所贬抑、淘汰,很多数术书并未著录,或著录而未流传下来;3、不同时代对数术的认识不一样,导致同一本书的归属发生变异,如山海经在汉志属数术略形法类,隋志则属史部地理类,四库全书则属子部小说类。类似之例尚多。17:第一, 我国古代数术源远流长,至今传承不绝。第二, 我国古代数术渗透颇广,影响及于各层面。前已指出,数术书实际上还涉及兵学文献,除此之外,有关易占的数术与易学之间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古代数术以阴阳五行为基本框架,而阴阳五行也可视人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从今天研究的角度看,古代数术涉及自然科学(数术是古代的高科技)、哲学、宗教、人文社会学的诸方面。第三, 中国古代数术本身也有盛衰消长的变化。中国古代数术大略可分为与“天”有关的数术(星占、选择、式法等),与“地”有关的数术(堪舆风水、龟卜筮占)和与“人”有关的数术(星命、相术)三大类,从发展上看,先秦两汉以各种天占和卜筮最为发达,唐宋时期,各种式占和堪舆风水异军突起,明清时期各种数术综合发展,而尤其以风水和星命相术号为发达。而在各种数术中,以易为核心的筮占一直盛行不衰。第二讲 占星:与天文有关的数术一、人类的星空50多亿年以前,在巨大的宇宙气体和尘埃所形成的星云当中,形成了太阳和周围的行星,包括地球。150万年以前,猩猩和类人猿逐渐学会了直立行走,人类发展出直立的形态,开始抬头仰望星空。5万年以前,人类用红色赭石颜料装饰骨器,在洞穴中雕绘动物画像,以及其它“艺术品”,人类开始有了“思想”。人们仰望天空,看到一个个发光体,那是“星”。众星并不是孤立的,人们发挥着想象,把它们组织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于是就有了“象”。周易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天空的变化,原本就出于星象。当人类仰望星空、观测星象、思索其周期性变化时,会发现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会发现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如果是在北半球,还会发现头顶的北极星永远地闪烁着,而其它星辰则作着周天性的运动;如果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观察者,将会发现日月的运行与季节有着某种联系,而季节又与农业收成关联着然而,同样是观察星空,不同的人却看到不同的世界,得到不同的经验。有一部分人力求观测的精确,并加以数学的解释,于是形成了天文学。另一部分人则发挥想象的作用,并加以文字的说明,于是形成了神话,而这些神话往往演变为传奇、故事和民间习俗。当人们从神话学的角度来观测和解释自然天象时,他们显然是把星象当作神灵来看待的,浩瀚的苍穹就成了人们心目的万神殿:太阳有太阳神,月亮有月亮神,有风神、雨神,云神、虹神天空中有多少星象,就活跃着多少神灵。记录星空神灵的传说就是神话,许多民族学家都相信,有关天空星象的自然神话,是一切神话的源头,也是在世界各民族中最为流行的神话。所有的神话当然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类的活动为目的的。人们衷心信服天上的星辰是具有无上威力的神灵,可以赐福或降祸于人,于是便把许多天体和人们的命运联系起来,因此产生了预言灾祸的魔法师和僧侣,他们的职务是劝人献祭祀神,祈求福泽,避免天怒。这便是占星术的起源。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说出占星术出现在某年某月某天,但它一定是非常古老的,甚至要早于人类使用文字的历史。我们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古代人用于占星的遗迹和痕迹。在两河流域,古代美索不达米亚人把天象视为天命的显示,因此在非常古远的年代就已出现了相当复杂的天道观念和占星术。国家设有专职官吏“巴鲁”(Baru,天象预测官)观察、收集和解释天象征兆,并向帝王提供消灾免灾的方法。在公元前1816世纪的巴比伦第一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楔形文字写成的研究天象征兆和天道启示的书:恩努马安努恩利尔(Enuma Anu Enlil)。在古代埃及,大金字塔的北面主要隧道正指向天龙a星,这颗星在金字塔建造的年代公元前3400年正好是当时的极星,金字塔的建造显然离不开占星的背景。在开罗的一件纸草书上明确记载道:如果天狼星当木星位,从人马宫升起的时候,埃及之王将统治他的整个国家,他将遇到敌人但能将其摆脱。许多人将反判国王,一次本该到来的洪水也将如期而至在古代印度,人们将日、月及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合称七曜,专门以此占断国家命运和个人吉凶,后来传入中国,成为星命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国古代,占星术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在许多陶器上都有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图案,这是早期人类信仰、崇拜日月星辰的象征。1987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一位老年男性墓主人头朝南脚朝北仰卧墓中,在他的东侧是一条蚌塑的青龙,西侧是一头白虎,足下为北斗形象。他显然是古代的一位占星家(图1-2)。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大量的星象记录,其中包括日食、大火星和鸟星等;并且出现了专职的占星家,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就是巫咸。在周代,出现了专门的皇家占星官保章氏,据周礼记载,他掌管天上的众星,记录日月星辰的运动和变化,以考察人世的变迁,预测国家和人生的吉凶。他依照九州与某些特定天体的关联,划分它们的界线,使地上的区域与天上的星辰一一对应,从而占断各国的命运吉凶。所有的封地和君权分别与不同的星相关联,从这些星便可以确定各国的繁荣或灾难。他能根据木星的十二年周期,预言世间的善恶。他能从五种云彩的颜色,断定水涝或干旱、丰收或饥荒的来临。从十二种风出发,他能得出天地是否和谐的结论,并记下由于谐调或不谐调所造成的好坏现象。总之,他掌管五类现象,以便告诫皇帝让政府官员给予帮助,并根据情况变更各种礼仪。可以说,在人类历史的童年,当人们仰望头顶的星空,看到大致相同的星象,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的时候,星占学就和天文学就相伴而生了,它们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彼此纠结,难分高下18 在拉丁文中,astrologus一词兼有“天文学家”和“星占学家”两义。至于中国传统的所谓“天文学”,实际上也只是统治层用以通天的“星占学”。参考江晓原天学真原129132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18。星空对人类是如此熟悉和邻近:每天都能看到太阳的起落、月亮的盈缺以及满天的繁星;但星空对人类又是如此遥远和陌生:离人类最近的天体月球,距离人类生活的地球的平均距离也有38.44万千米,人类迟至1969年才登上月球,而且这还是迄今为止人类的足迹第一次离开地球,到达别的星球,也是人类所到达的除地球之外的唯一一个星球。面对如此邻近、熟悉而又陌生、遥远的星空,人类除了丰富的想象力,别无它法。法国哲人雨果说得好:“比大海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广阔的是人的头脑。”人类利用其丰富的想象力,构筑了一幅充满神奇魅力的星空图景。原始民族的想象其实很简单,他们只将很明白的自然现象加以简单的解释,例如看到地平线的形状,便把地球看成是平坦的圆形,埃及人甚至把大地看成是像田野的方形,他们以为大地漂浮在水面上,四周为海洋所包围,上面是帽形的天穹,神仙的车辇驶行其上,天穹上有水,下落为雨。有些民族如中国人和希伯来人以为地立在柱上,有些民族如印度人以为地负象上,地下有孔穴,是死人所居住的地狱。但是,任凭想象如何天马行空,总离不开人类实际生存的环境和具体的生活经验。星空的想象以人类的日常经验为出发点,同样,天空的事物也是人间世象的反映。有的时候,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尽管互相之间不通声讯,但他们的想象又表现得惊人的一致,如关于银河的想象,非洲苏丹境内的奥吉人(Oji)说这是精灵之路,灵魂就顺着这条路上天;北美的部族从它里面看到了生命的主宰之径、精灵之径、灵魂之路,灵魂顺着这条路走向冥国,而它们露宿的篝火就成了非常灿烂的星光。立陶宛神话中称为飞鸟之路,正直的人,死后作为鸟在这里自由而幸福地飞翔。毕达哥拉斯的门徒相信灵魂们居住在银河上,并常到人的睡梦中来。泰国人称白象之路,西班牙称圣地亚哥之路,土耳其为朝圣香客之路,叙利亚人和伊朗人称为稻草之路。在英国,古代有一条沃特灵大道,起自多福尔,穿过伦敦,抵达威尔士,乔叟在荣名的殿堂一诗中,将银河比拟为沃特灵大道。如此看来,想象或联想,就是占星术的第一大法宝。如果人类没有对遥远星空的想象力,我们将会失去阿波罗和普罗米修斯,也不会有牛郎和织女,哪将是一个多么沉闷的世界啊,人类与动物界、植物界又有什么区别呢。占星术的第二个法宝,就是模拟和互渗。人类的想象自然不会总是漫无目的的,人类的想象总是和人类自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星辰就是人死去后的神灵,它时刻都在影响着人世的生活,人的命运与星象的变化有了互渗,人们可以或者希望通过观察星象的变化来预测和把握人类自身的命运。且看下面的例子:1861年伦敦出版的扎德基尔陶塞著占星术手册第72页记载:第45页上的天文图,这是在一个姐姐因杀害了她的弟弟而被捕的时候的天文图。我在1860年7月23日中午12时24分读报纸时,知道这个CK小姐因为杀了她的年轻弟弟而被捕了。我想知道她是否有罪,因此在夜间画了这个图。我发现月亮运行到第12宫的时候,很清楚地表明这个女人是囚犯。这时月亮正处在移动的天宫里,在12小时之内,可以移动1417。因此,她的命运处在可以迅速变动之中。这些情况表明,这个囚犯很快会被释放。然后我们又发现移动天空处在第12宫的界限上。根据这一点上的规则,金星处于主动地位,但这时金星也处于移动天宫之内,这更进一步说明很快会被释放。因此,我们做出判断,并向朋友们讲明,这个女人会被释放,不久果然被释放了。为了判断罪犯是否确实有罪,我们参考占星术,发现月亮处在天秤座中,这个现象表示仁慈的含义,而且太阳也刚刚经过了*和4,这两种现象都是MC。我们可以确定,这个女人是仁慈的、有感情的和正直的姑娘,因此她不可能做出任何凶残的事情。我们可以说她是清白无辜的。由于月亮在这个时候受到第10宫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人们可以说,她的名誉很快可以完全恢复。19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8月版,第139140页。19 在这里,占星术士正是利用了星象与人的关联性,作了颇为牵强的解释,从而作出一系列的占断。旧唐书李淳风传记载了这样一件奇事:当初,唐太宗时有一本秘记的书上说,“唐朝三世之后,有女主武王代天下。”太宗秘密召见李淳风,询问此事,李淳风说:“臣从星象上推算,这兆头已经形成了。那个人已经出生,就在陛下的宫内,三世之后,当有天下,诛杀唐朝皇室子孙殆尽。”皇帝说:“将疑似之人统统杀掉,如何?”李淳风说:“上天的旨意,不得违抗。那样做恐怕会伤及无辜。况且根据星象,预兆已经形成,其人已在宫中,已是陛下的眷属。三十年之后,她将衰老,人一老就会变得仁慈,虽然最终改朝易姓,或许陛下的子孙,并不会受到太大的损伤。如果现在就大开杀戒,纵然杀死这个人,还会有其它人出现,以应天兆。而新出现之人必然年轻,年轻嗜杀,到时候只怕陛下的子孙惨遭屠杀,无一幸免了。”唐太宗认为李淳风的话有道理,打消了杀人的念头。后来果然有武则天登基,改国号周,但并未诛杀唐皇室子孙。李淳风的话全都应验了。在这个故事中,同样是应用了星象与人类的关联,作了一些互渗性的推测。其中当然不能排除事后诸葛亮式的传奇解释。正是凭借模拟和联想这两把利刃,占星术在古代和中世纪风靡全世界。古巴比伦占星术经希腊人的发展,对欧洲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15、16世纪欧洲占星术达到了鼎盛时期。研究占星术的学者根据人们企图测占天命的内容把占星术分为如下几类:生辰占星术:根据个人出生时或坐胎时行星的位置和黄道十二宫的位置,预言未来生活的历程;普通占星术:解释重要的天时(如春分、日蚀、月蚀或行星会合的时刻)与社会集团、国家或全人类的关系;行止占星术:判断某个时刻是否有利于从该时刻开始的某项行动取得成功;询问占星术:按询问时刻天空的情况,对询问者的问题作出回答。16世纪以后,由于哥白尼、刻卜勒、伽里略、笛卡尔和牛顿等为代表的天文学和自然科学的强大发展,占星术在文化知识界被视为骗术而日趋衰微。今天,我们沐浴在理性、科学的光辉下,自然不再会相信占星术的种种骗术。事实上,在科学的强大威力下,占星术也越来越边缘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民间游戏。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对于遥远而浩瀚的星空,人类的知识仍然是微不足道的。迄今为止,人类的足迹也仅仅是刚刚跨出地球,迈上月球;无人探测器也未能超出太阳系而更前进一步,我们对太阳系以外的星空,所知仍然不多,除了想象,似乎并不能得到更多的经验知识。在此背景下,让我们回过头去,回顾人类对星空的想象,聆听天空诸神的诉说,感受天空星象的种种预兆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否会有一种别样的滋味在心头?二、太阳和月亮1、太阳和月亮的神话太阳和月亮是与人类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两个星球,人们对这两个星球充满了好奇,产生许多联想,衍生出丰富的神话。墨西哥的印安地人认为,从前有四个太阳,但都毁灭了,现在是第五个太阳,它是由两个对立的神合作创造出来的。这两个神,一个是光明之神羽毛蛇科查尔阿特尔,另一个是黑暗之神特兹卡特利波卡,它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太阳的世界里,又黑暗又寒冷,所以神们决定创造太阳和月亮。但是,要造太阳和月亮得牺牲两个神,第一个神自愿跳到火堆中,立刻变成太阳;第二个神犹豫了四次才跳进去,所以月亮的光没有太阳强。不过,这个世界还不能运转。太阳和月亮停滞不前,会使地面燃烧,但要使它们运动,所有的神都得牺牲。科查尔阿特尔负责杀死所有的神,然后自杀。但它的死只是暂时的。当科查尔阿特尔复活之后,他就到地狱去寻找死者的骨头,把这些骨头弄成粉末,洒上自己的血,创造出了新人类。古代埃及是另一个崇拜太阳神最为全面的民族。太阳神在古代埃及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原来,古埃及的众神是独立的,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的神祇形象进行合并,当时埃及法老美尼斯(Menes)崇拜荷露斯(Horus),这是一个以太阳和月亮为双目的鹰隼神。美尼斯统一埃及后,先建都提尼斯(Thinis),位于丰产之神俄塞里斯(Osiris)的圣地阿比多斯(Abydos)附近。后来又在太阳神赫利奥波利斯(heliopolis)的圣地孟斐斯(Memphis)建立新都,于是,荷露斯、俄塞里斯、赫利奥波利斯逐渐融合,太阳神成为一国最重要的神。太阳神成为埃及的主神之后,拥有众多的名称:刚露出地平面的太阳叫阿吞(Aton),刚升上天空的太阳叫凯普里(Khepri),升到天顶的太阳就是赫利奥波利斯,又叫拉(Ra),太阳落山,成为老人阿图姆(Atoum)。不过,隐喻太阳移行天幕的行驶着的小船形象,还是埃及神话中最普遍的太阳形象。太阳神拉用来在天上航行的船共有两艘,白天用“百万年之舟”,夜晚使用“黑暗之舟”,又叫“死人之舟”。中国古代也有许多关于太阳的神话,最有名一个太阳神话是说:东方天帝帝俊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住在东方一个叫“旸谷”的地方,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叫“扶桑”,有几千丈长,一千多围粗。扶桑就是十个太阳的家。有九个太阳住在下面的枝条,一个太阳住在上面的枝条,他们轮流出现在天空。尧的时候,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中,他们嬉闹着,全然不顾人世间的痛苦。人们被十个太阳烧烤,简直忍受不了。地上的禾苗全都被烤焦了,发生了大规模的旱灾。人们忍无可忍,有一个叫羿,相传也是天上的神仙下凡,特别会射箭。只见他弯弓搭箭,对准天上的红球所在,飕的一箭射上去,天空中一团火球爆裂,流火乱飞,纷纷的金色羽毛四散,轰然落将下来,人们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硕大无朋的金黄色的三足乌鸦。羿一不做二不休,一连射下了九个太阳,只留了一个太阳在天空中。淮南子天文训中还记载了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神话,原文是这样的: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登于扶桑,爰始将行,是谓朏明。至于曲阿,是谓旦明。至于曾泉,是谓蚤食。至于桑野,是谓晏食。至于衡阳,是谓隅中。至于昆吾,是谓正中。至于鸟次,是谓小还。至于悲谷,是谓餔时。至于女纪,是谓大还。至于渊虞,是谓髙舂。至于连石,是谓下舂。至于悲泉,爰止其女,爰息其马,是谓县车。至于虞渊,是谓黄昏。至于蒙谷,是谓定昏。日入于虞渊之汜,曙于蒙谷之浦。行九州岛七舍,有五亿万七千三百九里,禹以为朝昼昏夜。在这个神话中,太阳从暘谷出来,到蒙谷消失,共走了15个“时辰”,有“五億萬七千三百九里”。15个时辰的名称是:晨明、朏明、旦明、蚤食(即早食)、晏食、隅中、正中、小还、餔时、大还、髙舂、下舂、县车、黄昏、定昏20 也有学者认为“小还”、“大还”当是“小迁”、“大迁”的误写,是说太阳过了昆吾正中之后,就向西迁去了。在天文训中,“定昏”之后,“晨明”之前的一段时间,还有“夜半”、“鸡鸣”等,属于夜间,不在叙述之列。参看陈梦家汉简缀述第244页,中华书局,1980年。20。其中象“黄昏”,至今仍在使用。相对与太阳的明亮和严酷,月亮则要清凉、温柔得多。早在公元前17世纪,在巴比伦文明中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文学作品创世史诗埃努玛埃立什(Enouma Elish),史诗写道:“在宇宙伊始,诸神安努(Anou)、恩利勒(Enlil)和伊亚(Ea)制定天地的守护神:太阳神欣(Sin)和月亮神沙玛什(Shamash)。他俩平分昼夜,令整个天界秩序进然。”太阳和月亮同时诞生于始初女神提阿玛特(Tiamat)的身体内。他们不但是白天和夜晚的光源,同时也主宰着时间:太阳将年和日赐予人类,主管这两种时间单位;月亮则节制月的度量,主管一种时间单位。在爱斯基摩人的神话中,太阳和月亮是海边的两个孩子,女孩不愿再被哥哥纠缠,就逃跑了,她爬上一个长梯,变成太阳。哥哥匆忙中没穿衣服,就去追赶妹妹,变成永远追不上太阳的月亮。变成月亮的男孩,饿肚子却没有东西吃。变成太阳的女孩,只有在月亮饿昏后才给他一点东西吃。然后月亮又得挨饿,直到再次昏倒。这是对月亮盈亏变化的一个巧妙的解释。在许多民族的神话中,太阳往往与男性联系在一起,月亮通常和女人联系在一起,但爱斯基摩人的看法却正好相反。我们看到的月亮永远是同一面,颜色灰白,上面有大大小小的黑点。现在我们知道,这些黑点就是月球表面著名的环形山。但在古人看来,这些黑点常被看成是人或动物。在西欧,那些黑点被说成是一个人和一捆柴。在法国,相传有一天,有一个贼正背着偷来的柴伙逃跑时,上帝突然降临。上帝对贼说:“为了惩罚你,我应该把你处死。但是,现在我决定让你活够天年,只不过你得选择个地方流放,你想去太阳还月亮?”“我宁愿去月亮,”那人答道,“月亮只在晚上出现,别人就不一定看到我了。”南非的霍屯督人(Hottentots)说,有一天,月亮叫虱子告诉人们,人将和虱子一样,可以死而复生。虱子在路上遇到一只野兔,野兔说它比虱子跑得快,可以先把消息告诉人们。但是,野兔奔跑时忘记了原来要说的话,它对人们说,人将像月亮一样会落下并且死亡。月亮知道后很是生气,拿起一块木头将野兔的嘴唇打裂了。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羿和常娥是一对夫妻,但感情却不大好。羿射完太阳后,听说住在西方昆仑山的西王母那里藏有不死药,于是西行向西王母讨不死药。西王母认为羿射日有功于民,就给他双份的不死药。羿高高兴兴地把药带回家,给妻子保管着,准备择一个好日子夫妻俩同吃。但常娥趁羿不在家的一个晚上,一个人偷吃了两份不死药。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常娥渐渐觉得身子轻飘飘的,不由自主地飞出了窗外,一直飘到月亮上去了。可是到了月宫之后,里面除了一只终年在那里捣药的白兔和一棵桂树外,什么也没有。直到许多年之后中,才又来了一位“学仙有过”,被罚到月宫里砍桂树的吴刚。桂树和他闹别扭,创口随砍随合,再也砍它不倒。2、日食和月食在日、月星象的占卜中,最有名的是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占卜。我们现在知道,日食(又称日蚀)是太阳、月亮和地球三大天体的运动组合的自然的不可避免的结果,当围绕地球运行的月球走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就造成了日食。至于月食(又称月蚀),那是月亮在地球背后被地球挡住了射到月面上的日光所造成的现象。日食的时候,因观测者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食的程度也不一样,有的地方可以看到日全食或环食,但有的地方只能看到日偏食,而且偏食的的成份又有多少的不同;有的地方甚至完全看不见日食。可是,在月食的情况下,因为月亮进入地影的时候,是全部或者一部分不被太阳光照着,所以在看得见月亮的半个地球上的人们看来,月食的现象都是相同的。换言之,在地球同一地方,看到月食的机会要远远大于看到日食的机会。今天,我们已经能够通过计算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行周期,从而准确地预知未来,甚至追溯过去发生的日、月食。但是,对于一般不具备天文学知识的古人来说,突然看到天空中的太阳或月亮的光轮逐渐缩小,乃至完全消失,该是何骇异的事情!他们感到不可理解,以为是天上的某种动物,比如龙或者狗,把太阳或月亮吞吃了,于是有了不祥之感。异常的天象,特别是日食与月食,被看作是恶魔在作怪,龙或蛇在和日神或月神战斗。因此,届时人们应该大声呼救,吓走妖魔来救赎维护我们的神灵。南大陆的奇基托人认为,有一些巨狗在天上追赶月亮,它们捉住了她并把它撕破了,这时她的光线就由于从伤口流出的血而变成了红色的和暗淡的。印第安人在发出可怕的号叫和哭声的同时,向天空射箭,以便把妖魔从她身边赶走。加勒比人认为,恶魔玛包依阿,一切光线的憎恶者,企图吞掉太阳和月亮,于是他们就整夜成群结队地跳舞和吼叫,以便把恶魔赶走。秘鲁人同样想象像怪兽样子的恶魔,他们在月食时也发出同样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奏乐声,打狗,让它们的嗥叫声也合到这可怕的鼓噪中来。在南太平洋诸岛,人们认为太阳和月亮是被一个发怒的神吞吃掉了,于是人们就用丰盛的供品引诱这个神,使它从肚子里把发光体放出来。印度人说,恶魔拉古钻进神界并获得了一部分阿姆利特即永生水,毗湿奴砍掉了他那已经开始不死的头,这个头从此就开始追逐太阳和月亮,因为是日和月的警惕的目光在神仙集会上发现了这个不速之客。另一种神话文本说,有两个恶魔,遍入天(R?hu)和计都(Ketu),它们分别吞吃了太阳和月亮,这就与日蚀月蚀的现象一致了。据说遍入天是黑色的,计都是红色的。老百姓通常大喊大叫驱赶它们,当它们的身子从脖根处被砍断时,它们吞咽的供品就自然而然从嘴里滑落出来,似乎真有其事。还有一说,遍入天和计都分别是一个被损伤的恶魔的头和身子。按这种概念,食妖之说就被非常巧妙地改编为先进天文学说,它的头和尾巴分别被定义为向天顶上升和向地面下垂的天文交点。在欧洲神话中,关于太阳或月亮跟天空敌人斗争,或者关于月亮虚弱、生病的概念,主要表现在为了保护或鼓舞不幸的发光体而发出的喧嚣声中。在中国古代,也有“天狗食日”的传说,把日食看作是天狗吞食了太阳,于是人们在地上想尽办法赶走那只贪吃的天狗,其方法也不外乎敲锣打鼓、大声呼叫,与外国并无两样。元朝人孔齐至正直记卷三说:“锣筛破了,鼓擂破了,谢天地早是明了。若还到不明时,黑洞洞几时是了?”拼了老命敲锣打鼓,总算又恢复了光明,真该谢天谢地了。古人又将太阳看作“阳”的象征(详下文),把日食看作是“阴盛阳衰”,于是在举行日食的禳解法术时,就务求“助阳”。唐朝著名的占星家李淳风编写的乙巳占卷一日蚀占说:“凡日蚀者,皆着赤中帻,以助阳也;日将蚀,天子素服避正殿,内外严警,太史灵台伺日有变,便伐鼓,闻鼓音作,侍臣皆着赤帻,带剑以助阳,顺之也。”可见日食时要穿戴红色头巾、击鼓带剑、内外戒严。上述种种,都是在日、月食发生时,用鼓噪、祈祷等的方法,驱逐天上的恶魔,祈求天上的神灵,不要危害人类,赐予人类以福祉。这种方法叫禳解术。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提前预知日、月食的发生,以便警告世人,预作防范,将危害减少到最低限度。这种方法就是占卜术。1560年8月21日欧洲将有日食的时候,有些人以为国家将有政变,罗马将要毁灭;有些人以为洪水将会重新淹没世界;还有人以为地上将有大火灾,至少空气里也会染上瘟疫。相信这些灾祸的人把自己关在密闭的、烧暖的、熏香的地下室里,以便躲避邪恶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太阳往往是皇帝的象征,如果发生日食,那将十分严重的现象,占星家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相传夏代仲康时,皇家天文学家兼占星家羲和酗酒误事,某年秋季第三月的朔日发生日食,羲和未能及时预报,导致人们的惊恐和混乱,结果“以干先王之诛”,以先王之法被诛杀。尚书胤征说“政典曰:先时者,杀无赦;不及时者,杀无赦。”预报得早了,杀无赦;预报不及时,也杀无赦。可见古人对日食预报是何等重视。正因为日食在星占学上的重要性,古人在这方面占卜就特别强调。乙巳占就说,日食是臣下犯君之象,人君应慎防权臣内戚、左右擅权者。若发生日食,失德之国亡。发生日偏食,如果是赤黄色,不出三年,发生日食时所当之国将亡。凡是发生日食的,没有不丧兵亡国的。日食从上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短文填空技巧:中考复习课教案
- 时间像小马车教学课件
- 纪念918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通信工程师考试通信信号与系统仿真技术研究试题
- 2025年美甲师(美甲专业知乎)考试试卷:美甲专业知乎内容创作与互动
- 青岛市中考数学试卷
- 培智一生活数学试卷
- 吉安市消防救援支队招聘政府专职消防员考试真题2024
- 年级语文下册数学试卷
- 曲阳六年级上册数学试卷
- 关于医院“十五五”发展规划(2026-2030)
- 民航气象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5亿粒性激素软胶囊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环评报告
- DB37/T 3658-2019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个体户餐饮股东协议书
- 云仓代发货合同协议书
- 本质安全培训课件
- 技术团队分红协议书
- 应聘个人简历标准版范文
- 2025年中国智慧养殖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全面深化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保护意识与能力水平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