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始的农耕生活 目录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大汶口原始居民 探究活动 课堂练习 退出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时间 距今约7000年 地点 浙江余姚 社会形态 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发明了弓箭 以原始农业生产为主 文化发展状况 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表明其审美艺术已达到相当水平 下一页 河姆渡遗址 下一页 河姆渡文化的骨耜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骨镰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鹤嘴锄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稻谷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骨簇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猪纹长圆形钵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陶猪 下一页 河姆渡出土的人首塑 返回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时间 距今约5000 6000年 地点 陕西西安 社会形态 母系氏族社会 生产力发展状况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发明了弓箭 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渔猎劳动 文化发展状况 能制作彩陶 上面绘有精美的图案 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被认为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下一页 半坡博物馆 下一页 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 下一页 半坡人面网纹盆 下一页 彩绘船形壶 下一页 彩绘船形壶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高15 6厘米 长24厘米 陕西宝鸡北首岭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此壶形状像船 头尾尖尖 杯口 短颈 平肩 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 在船腹处用黑彩绘有网状纹饰 像张挂鱼网 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 半坡人使用的劳动工具 视频 返回 大汶口原始居民 时间 距今约4000 5000年 地点 山东泰安大汶口 社会形态 父系氏族社会 中晚期 生产力发展状况 农耕生产有了很大发展 原始手工业更加进步 以黑白陶为代表 文化发展状况 能加工精美的玉器等工艺品 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已经出现 下一页 大汶口富人墓葬 下一页 大汶口出土的骨镰 下一页 红陶兽形壶 下一页 彩陶钵形鼎 下一页 彩陶小口壶 下一页 黑陶镂孔高柄杯 返回 探究活动 返回 活动主题 陶器图案反映的生活内容活动背景 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居民们相继发明了陶器 从大量的陶器图案中我们可以推想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活动安排 自行组织课外活动小组 选择特定的陶器图案 研究这些图案表达的生活内容 每个小组出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或者电子读物 课堂练习 1 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他们是a 山顶洞人b 半坡原始居民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大汶口原始居民 c 下一页 课堂练习 2 半坡氏族人们生产的陶器主要是a 彩陶b 青陶c 白陶d 黑陶3 不能反映大汶口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居民生活比以前进步的是 a 农耕已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b 墓葬里有随葬品c 有了黑陶和白陶d 已经种植粮食 a 下一页 d 课堂练习 4 氏族公社繁荣时期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是a 山顶洞人b 半坡原始居民c 河姆渡原始居民d 大汶口原始居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物流行业运营优化策略
- 实际问题七上题目及答案
- 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措施指南
- 标准数字书写练习册0-20阿拉伯数字
- 幼儿园班级管理与教学经验分享
- 电信客户服务投诉处理流程模板
- 实习生劳动协议常见问题解析
- 智能制造车间设备监控方案
- 高考物理机械能专题复习资料
-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2025年佛山危险品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居家护理服务标准化操作手册
- 2025年山西省中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省级质控中心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安保服务市场现状动态与前景方向分析报告
- 2024年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 医院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 林科院面试题库及答案
- 催收公司成本管理制度
- T/CSIQ 8014.1-2018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