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太原五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第卷(单选题,共25小题,计50分)1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有二意义:一是说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记录是正确的,一是说关于曾经遭遇过的事的解喻是正确的。前者比较的变动少,后者则时时变动。”这是因为北京四中网校A历史学是人文学科,具有不确定性B历史学家阐述历史,难免主观因素C人类知识不断增长与历史观的变化D历史认识总是越来越接近历史真实2右图是网络流传的一幅图片,内容据称为法兰西第二帝国时期为某次军事行动颁发的奖章,如属实,则该军事行动最有可能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驻军使馆界3资产阶级革命家章太炎曾作逐满歌:“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依旧猢狲做帝王;我今苦口劝兄弟,要把死仇心里记。”此作品的主要意图在于A制造民族仇恨,提高太平天国的历史地位B宣传人民革命,号召民众推翻清朝腐朽统治C打击汉族反动官僚,组织反清朝的统一战线D揭示太平天国政权后来完全封建化的本质4以下信息最能说明观点“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偏离轨道的插曲”的是A天王洪秀全玉玺B天朝田亩制度C资政新篇D太平天国设女营、女官5日本倒幕派领袖久玄端曾言:“英法之所以未能随心所欲地对皇国大动干戈,就是因为中国的太平军声威雷震所致,万一的万一,太平军屈服于英法,英法必将入寇我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A把反西方列强入侵作为主要斗争内容B牵制了西方列强对日本倒幕运动的干涉C促使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日本D与日本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6某条约规定:“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条约突出体现的时代特征是A倾销商品掠夺原料B大规模资本输出C控制中国经济命脉D分割世界,掠夺殖民地7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中说,一旦怯弱温和的中国人的热情被激发,也可能变成世上最轻率的赌徒。19世纪末中国民众的那次“最轻率”的“赌博”产生的社会效果是A使民族文化受到空前冲击B迫使列强放弃了侵略中国的计划C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D推动中国各阶层走向革命联合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9“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能够反映二十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C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D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101912年4月22日大总统袁世凯命令中强调:“现在五族共和,凡蒙、藏、回疆各地方同为我中华民国领土,则蒙、藏、回疆各民族,即同为我中华民国国民,蒙、藏、回疆与内地各省平等,将来各该地方一切政治,俱属内务行政范围。”这主要表明,北洋政府A坚持维护共和制度B坚决维护国家主权C实行民族平等政策D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施政纲领11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国旗及其图案的变迁记载着历史的演变历程。从下图所示的三幅中国国旗的演变中,最能深刻体现的是A中国领土的变化B人民地位的变化C思想文化的变化D国家观念的变化12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对这次革命的评价,梁启超曾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13当代学者提出“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则主要是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完成的标志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14“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对此话理解不正确的是A巴黎公社斗争水平偏低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C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是历史必然D当时无产阶级专政客观条件不具备15全球通史说:“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的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A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C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D立即展开暴力革命斗争16就如何看待中国近代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某班举行了一场辩论会,你认为哪一方同学的观点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甲方同学: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出发,认为只有先进行近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才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乙方同学: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探索的结果看,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近代化。A甲方符合B乙方符合C甲乙双方都符合D甲乙双方都不符合17大公报载文: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在西北小山村的土坯墙上,写着醒目的黑字标语:“打倒喝我们血的军阀!”“打倒把中国出卖给日本的汉奸!”“欢迎一切抗日军队结成统一战线!”“中国红军万岁!”这一历史场景最早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前后B一二八事变以前C西安事变前后D八一三事变以后19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抗战局面,保障工农割据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大解放D坚持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20“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清除古代旧有的阶级贵贱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有利实现这两个梦想是在A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1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22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幕词中毛泽东说:“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材料中的“里程碑”表现在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新的国家领导人的选举C共产党核心地位的确定D民主政治新起点的到来23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这里的“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它A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B曾具有国家临时宪法的职能C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D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24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代表西方社会发表了香港已死的预言文章。12年后,财富的姊妹杂志时代以25页的专辑否定了财富的预言。这从根本上说明A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C“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252006年5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发表讲话批评俄罗斯现状。部分评论家认为切尼此举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A杜鲁门的国会咨文B丘吉尔的福尔敦演说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D戴高乐的就职致词太 原 五 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历史答题纸第I卷 (共25小题,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第卷(非选择题,共计50分)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甲寅四年五月,英吉利总督包令遣麦华陀,鲍林等往天京探虚实,于其所询“愿通商否?答以“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天下之内兄弟也。立埠之事候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不准贩购鸦片)。”又言“万国亦许往来通商,但通商者务凛遵天令。”太平军很喜欢欧洲的东西,如百音盒、手套、雨伞、钟表和手枪。我们时常见到好的外国表在南京街上出售,几乎每条街上都有钟表修理店。天王对于引进欧洲进步事物,诸如铁路、蒸汽机等类东西,极为赞成。有一年间,太平军仅在新加坡就购买“三千尊各种口径的大炮”,“上海一家洋行在1862年4月这一个月内,就供给叛乱军七百九十五门炮和一万一千磅弹药;1862年前后,太平军至少在吴淞、苏州,昆山三处设立过兵工厂制造西式枪炮弹药。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只学西方宗教说辨白材料二:“义和团的志愿是反对洋人、洋教、洋货、洋职员、洋生产工具,凡带洋字的一概反对。就连衣服上的板扣子都拆下来换上旧式的。声势之大,前所未有。”材料三:时至今日,吾人所当努力者,惟在如何以吸收西洋文明之长,以济吾东洋文明之穷。断不许以义和团的思想,欲以吾陈死寂灭之气象腐化世界。断不许舍己芸人,但指摘西洋物质文明之疲穷,不自反东洋精神文明之颓废。李大钊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太平天国与义和团对外政策与态度的异同。(5分)(2)试分析二者对外态度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依据三则材料总结近代应对外来文化冲击的经验教训。(2分)27(13分)“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写下了这句名言,创立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一 新和谐公社蓝图 图二 共产党宣言书影 图三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1)上述三幅图片代表的历史现象反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材料二: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的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的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图四 攻打冬宫材料三:图五 井冈山会师(2)材料二列宁所说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什么?中国的革命道路与俄国道路又存在怎样的差异?(3分)(3)试分析中俄选择各自革命道路的必然性,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8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一九五三年起,我国已经按照社会主义的目标进入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因此,我们有完全的必要在共同纲领的基础上前进一步,制定一个像现在向各位代表提出的这样的宪法,用法律的形式把我国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肯定下来。刘少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1954年9月)材料二: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三:(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展;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共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1)结合材料一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的?这部宪法具有什么样的性质?(3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实质及制定依据、实施目的。(7分)(3)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政治建设中还确立了哪些政治制度,各自地位如何?(4分)29(12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他一生的坎坷经历也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探索救国道路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1)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的孙中山思想有了怎样的显著变化?(4分)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NSS 007-2021易食食品
- 2025云南临沧市华旭幼儿园招聘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湄潭县城镇公益性岗位第三期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9月广东中山市坦洲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蚌埠五河县县直机关幼儿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合肥庐江县择优招聘部分紧缺学科临聘教师35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阜阳市市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27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秋统编版(五四制)(2018)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6中建四局国际公司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语文学习秘籍
- 学校教代会代表换届选举方案
- 现代交换原理第二章
- 2024版工业润滑油销售协议范例版
- 企业级智能数据分析系统开发与服务合同
- 2024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 Unit 3 She has long hair.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鲁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部编版初中语文书下注释(全六册)
- 职业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 油漆作业风险和隐患辨识、评估分级与控制措施一览表
- 高血压知识水平量表
- 海南省2023年中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