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燃 烧 的 条 件 一、燃烧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一:开水中白磷、试管中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燃烧现象的对比;用试管罩在水中的白磷上方及对试管中红磷加热的现象再对比。由此得出结论: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活动与探究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点燃的方式?点燃火柴有哪些方法?不同的点燃方式有相同的目的吗?还有哪些点燃可燃物的方式有哪些?点燃火柴的方法:摩擦、明火点燃、加热(放铜片上);由此得出结论:升高温度,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点燃可燃物的方式:摩擦,明火,加热,电火花,放大镜聚焦,做功,利用化学反应放热等;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活动与探究三: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实践后归纳灭火的主要三种方法:三、影响燃烧的因素活动与探究四:1、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可用铜线圈罩在火焰上,是什么原因?试一试卷两个相同的滤纸卷,其中一个卷紧在铁棒上,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2、点燃火柴一根竖直向上,一根向下,那种情况燃烧的快?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以燃烧,铁粉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说明燃烧的现象与什么有关?4、镁带燃烧后伸入CO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5、用棉花分别沾水、2:1酒精溶液、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6、比较不同的打火机的燃烧情况。7、在不同浓度氧气中木条的燃烧情况。总结:影响燃烧的因素:(二)研讨发言记录 设计思想:燃烧和灭火是沪教版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完全自主的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充分应用和发挥。因为新知 识的获得过程或表现为从收集科学事实开始过渡到得出科学结论,或表现为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就学生“已有的知识”而言:其一:燃烧是学生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现象,对此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其二:学生在前三章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第一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 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在第二章空气、氧气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燃烧的现象;在二氧化碳、水的学习中了解 了与灭火相关的知识,加之第三章对微粒的认识,让学生感悟到物质的性质与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使学生能从各种变化的表象中抽象出其本质规律。本课题是对 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教学内容分析:探究实验的设计在实验设计上,从提出的一个问题,到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探究。使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出“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是燃烧条件中温度需达到着火点。为解决这一问题继而做了以下实验设计。设计方案: 摩擦(1)点燃火柴的方式有哪些? 火柴点燃的方式 明火加热(火柴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 设计目的:其一、不管用哪种方式点燃,其目的都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尤其是隔着铜片加热,不是马上燃烧而是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引发燃烧。其二、为后续学生讨 论面对火灾如何进行安全避险作铺垫,来说明在易燃易爆场所哪些因素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例如:家中煤气泄漏了应该怎么做?)(2)分别点燃滤纸、木条、煤,比较点燃的难易。设计目的:其中学生会发现煤在酒精灯火焰上无法点燃,与学生已有认知发生冲突。教师再演示可以用酒精喷灯点燃煤块。说明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3)松节油的燃烧设计目的:在半截易拉罐中放松节油,用火柴点燃;再放入冷水中,火焰慢慢熄灭;最后将易拉罐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又重新发生燃烧。进一步证明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也为后续灭火的方法做铺垫。二、灭火的原理及方法探究一、燃烧的条件:活动与探究一:开水中白磷、试管中白磷和试管中的红磷燃烧现象的对比;用试管罩在水中的白磷上方及对试管中红磷加热的现象再对比。由此得出结论: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活动与探究二: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点燃的方式?点燃火柴有哪些方法?不同的点燃方式有相同的目的吗?还有哪些点燃可燃物的方式有哪些?点燃火柴的方法:摩擦、明火点燃、加热(放铜片上);由此得出结论:升高温度,使温度达到着火点。点燃可燃物的方式:摩擦,明火,加热,电火花,放大镜聚焦,做功,利用化学反应放热等;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活动与探究三: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实践后归纳灭火的主要三种方法:三、影响燃烧的因素1、熄灭蜡烛火焰的方法中可用铜线圈罩在火焰上,是什么原因?试一试卷两个相同的滤纸卷,其中一个卷紧在铁棒上,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2、点燃火柴一根竖直向上,一根向下,那种情况燃烧的快?3、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纯氧中可以燃烧,铁粉在空气中就能燃烧,说明燃烧的现象与什么有关?4、镁带燃烧后伸入CO2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5、用棉花分别沾水、2:1酒精溶液、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6、比较不同的打火机的燃烧情况。7、在不同浓度氧气中木条的燃烧情况。总结:影响燃烧的因素:( :燃烧和灭火是沪教版教材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完全自主的把科学探究的方法充分应用和发挥。因为新知 识的获得过程或表现为从收集科学事实开始过渡到得出科学结论,或表现为从已有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就学生“已有的知识”而言:其一:燃烧是学生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现象,对此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其二:学生在前三章的学习中积累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化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在第一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 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在第二章空气、氧气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燃烧的现象;在二氧化碳、水的学习中了解 了与灭火相关的知识,加之第三章对微粒的认识,让学生感悟到物质的性质与其组成和结构密切相关,使学生能从各种变化的表象中抽象出其本质规律。本课题是对 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教学内容分析:探究实验的设计在实验设计上,从提出的一个问题,到学生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探究。使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一、燃烧条件的探究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归纳出“燃烧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探究过程中的难点是燃烧条件中温度需达到着火点。为解决这一问题继而做了以下实验设计。设计方案: 摩擦(1)点燃火柴的方式有哪些? 火柴点燃的方式 明火加热(火柴放在铜片上,用酒精灯加热) 设计目的:其一、不管用哪种方式点燃,其目的都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尤其是隔着铜片加热,不是马上燃烧而是加热到一定温度才引发燃烧。其二、为后续学生讨 论面对火灾如何进行安全避险作铺垫,来说明在易燃易爆场所哪些因素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例如:家中煤气泄漏了应该怎么做?)(2)分别点燃滤纸、木条、煤,比较点燃的难易。设计目的:其中学生会发现煤在酒精灯火焰上无法点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型环保材料在锂电池隔膜微孔调控技术创新报告
- 南昌市烟草公司2025秋招仓储管理岗位高频笔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管理智能化升级策略与效益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
- 济南市烟草公司2025特色知识题库速记含答案口诀
- 中国邮政集团2025海南藏族自治州秋招笔试综合知识题专练含答案
- 中国邮政2025内蒙古省秋招采购管理岗位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所属公司公开招聘(42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双沙中学招聘初中语文临聘教师1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云南省安宁市中考物理通关考试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18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一例重症肺炎的个案护理案例报告6000字(论文)】
- 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
-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课件
- 传热学全套PPT完整教学课件
-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5课《国家机构有哪些》优秀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高二全册第6课《温故知新》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 瑞美检验医生工作站操作手册
- 欧美电影文化(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答案
- 双人心肺复苏
-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大纲
- T-GDPA 3-2021 奥利司他胶囊质量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