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单机械练习题简单机械练习题 1 如图所示的工具或仪器中 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 判断杠杆的种类是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最主要的问题是比较阻 力臂和费力臂 显然 A 行李车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是省力杠杆 B 晾衣竹竿的阻力臂大 于动力臂是费力杠杆 C 天平的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为等臂杠杆 D 踏脚板的动力臂小于 阻力臂 是费力杠杆 考点 杠杆种类的判断 2 在图所示的四种剪刀中 正常使用时 动力作用点在阻力作用点和支点之间的是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 ABC 三种剪子的支点位于中间轴上 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分别位于支点的两侧 故均不符合题意 D 中的剪子支点位于相连的尾端 动力作用点位于中间位置 阻力作用点位于剪子头 部 故 D 符合题意 故选 D 3 如图所示 在 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若实验时在杠杆的左端悬挂一个 物体 右端用弹簧秤拉着 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今握着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 虚线的位置 1 移动到 2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则以下关于弹簧秤示数的说 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不断增大 B 先增大 后减小 C 不断减小 D 先减小 后增大 答案 ABC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知 弹簧秤缓慢地沿图中虚线的位置 1 移动到 2 杠杆始终在水平位 置保持平衡 过程中 阻力与阻力臂保持不变 动力臂先变大 后变小 由杠杆的平 衡条件知动力先减小 后增大 D 选项是正确的 故本题就选 ABC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应用 4 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杠杆 如图所示 要剪开铁皮 应该用 最合适 剪纸 或布时 应该用 最合适 选填标号 答案 乙 甲 解析 试题分析 剪铁皮时需要省力 所以选择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 所以乙最合适 剪纸 或布时 主要是为了省距离 所以应选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 所以甲最合适 故答案为 乙 甲 考点 杠杆的分类 点评 剪刀是一种特殊杠杆 有时需要省力时 把柄就较长 有时需要省距离 刀口 就很长 5 如图所示的两种剪刀 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剪刀 填甲 乙 如图 所示 是表示人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的情况 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 桡骨及 茶杯的受力方向 从图上可知人的前臂是一个 杠杆 选填 省力 费 力 或 等臂 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 答案 甲 费力 省距离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剪刀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 乙剪刀的动力 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 人的前臂是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的好处是省距离 考点 杠杆类型的判断 6 如图中的起瓶器 它属于 杠杆 填 省力 或 费力 它的支点是 填 A B C 或 D 若沿竖直方向用力开启瓶盖 在图中 点用力最小 填 A B C 或 D 答案 省力 A D 解析 试题分析 先确定支点的位置 然后结合生活经验根据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判 断其杠杆的类型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找出更省力的原因 图中的起瓶器在打开 瓶盖时 阻力作用在 B 点 起瓶器绕 A 点转动 所以 A 点是支点 我们在使用起瓶器 时是为了省力 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所以它是省力杠杆 在图中 阻力臂一定 作用在 D 点的力臂要比作用在 A C 点的力臂长一些 根据杠杆的平衡 条件可知动力臂越长越省力 所以 在图中 D 点用力最小 考点 本题考查杠杆的分类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通过观察实物 体会支点的位置 从而进一步判断出动力臂 与阻力臂的长度关系 7 小张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使用斜面能省力但费距离 于是他猜想利用斜面做功和不 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可能相等 为了验证猜想 他用木块作为研究物体 在相同材 质 不同倾角的斜面上进行实验 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先用测力计测出木块的重力 G 并竖直向上使木块匀速上升一段高度 h 再将木块放在斜面底端 沿斜面用测力计 将木块匀速拉到相同高度 h 读出每次实验的拉力 F 的大小 量出木块上升的高度 h 和斜面的长度 L 并把实验数据分别记录在表一 表二 表三中 表一 斜面 A 实验 序号 重力 G 牛 拉力 F 牛 木块上升 距离 h 米 斜面的长度 L 米 直接提起木块 做功 WG 焦 拉力通过斜面 做功 WF 焦 12 51 50 31 20 751 8 2530 20 81 02 4 37 54 50 20 81 53 6 表二 斜面 B 实验 序号 重力 G 牛 拉力 F 牛 木块上升 距离 h 米 斜面的长度 L 米 直接提起木块 做功 WG 焦 拉力通过斜面 做功 WF 焦 42 520 30 60 751 2 5540 20 41 01 6 67 560 20 41 52 4 表三 斜面 C 实验 序号 重力 G 牛 拉力 F 牛 木块上升 距离 h 米 斜面的长度 L 米 直接提起木块 做功 WG 焦 拉力通过斜面 做功 WF 焦 72 52 250 30 420 750 95 854 50 20 281 01 26 97 56 750 20 281 51 89 1 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斜面对物体做功 不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 选填 大于 等于 或 小于 2 请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 表二 表三中的最后两列相关数据并归纳得出结论 a 分析表一或表二或表三中 WG和 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b 分析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 WG和 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 小张同学为寻找更普遍性的实验结论 应该选择 继续进行实验 答案 1 大于 2 a 沿相同材质 相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 拉力所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值 相同 b 沿相同材质 不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 拉力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值不 同 斜面倾角越大 WF与WG比值越小 3 不同的物体 不同材质的斜面 不同倾角的斜面 解析 试题分析 1 根据表格中最后两列相关数据可知 如果对重物做同样的功 利 用斜面做功大于不用斜面直接对物体做功 2 1 2 3 或 4 5 6 中 WG和 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 是 沿相同材质 相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 拉力所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 功的比值相同 分析表一和表二和表三中WG和 WF的数据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沿相同材质 不同倾角的斜面拉物体 拉力做的功与直接提起重物所做的功的比 值不同 斜面倾角越大 WF与 WG比值越小 3 为了寻找更普遍性的实验结论 还应该选择不同的物体 不同材质的斜面 不同倾角的斜面继续实验 考点 发现规律 总结规律的能力 8 在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的实验中 7 分 1 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 甲 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应 将杠杆右端螺母向 边旋一些 选填 左 或 右 2 调好后 第一组按图 乙 进行实验 第二组按图 丙 进行实验 图 丙 中 的弹簧秤示数比图 乙 的示数要 理由是 3 小明认为按图 乙 进行实验更好 理由是 4 小红认为按图 丙 进行实验更好 理由是 答案 1 右 2 小 丙图中的动力臂大 3 更具普遍性 4 便于测量力臂 解析 1 如图 杠杆的右端上翘 使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 乙丙两图中 杠杆都在水平位置平衡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 乙图 当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动杠杆时 力臂为 OD 丙图 当弹簧测力计垂直杠杆时 力臂为 OB 倾斜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 力臂变小 动力变大 所以图 丙 中的弹簧秤示 数比图 乙 的示数要小 3 乙图 弹簧测力计可以沿不同方向拉动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使实验更具有普遍 性 4 丙图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并且力垂直作用在杠杆上 力臂在杠杆上 便于测 量力臂大小 9 如图所示 均匀杠杆可绕 O 转动 在力 F 作用下静止在水平位置 L 为 F 的力臂 请在图中作出杠杆重力 G 和力 F 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知道重力的三要素 作用点在重心上 方向竖直向下 不要忘记标上字 母符号 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按定义作出力F 从重心竖直向下作出重力示意图 标上符号G 从力臂的端点作垂线与杠杆的交 点为力 F 的作用点 标上符号 F 如图所示 考点 杠杆的力臂 10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 每个钩码重力均为 0 5N 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静止 然后在 A 点悬挂两个钩码 如图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需在 B 点悬挂 个钩码 取走悬挂在 B 点的钩码 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竖直向上拉 使杠杆 水平位置平衡 测力计的拉力为 N 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使之斜向右 上方 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 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变大 变小 不变 答案 3 0 75 变大 解析 试题分析 设杠杆上的一个格长度为 L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1N 3L F 4L 解得 1 5N 所以应该挂 3 个钩码 改用弹簧测力计在 C 点竖直向1N 3L G2L 上拉 使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此力的力臂为 4L 所以 解得1N 3L F 4L F 0 75N 若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 使之斜向右上方 杠杆仍然水平位置平衡 则 F 的力臂变小 所以力 F 变大 考点 杠杆 11 杠杆 OA 处于平衡状态 请在图中画出动力 F 对支点 O 的力臂 L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解决此题 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 知道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 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力臂 首先沿力 F 的方向作出 F 的作 用线 由支点 O 向 F 的作用线做垂线 垂线段的长度为 F 的力臂 如下图所示 考点 本题考查力臂的画法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知力臂的画法 首先要掌握力臂的概念 找出支点和力的 作用线 从而正确地画出力臂 12 2 分 如图所示 铡刀工作时的动力 F1 O 为支点 请在图中作出动力臂 L1和铡 刀受到的阻力 F2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 动力臂是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阻力是弹力 应垂直于接触面 解答 解 沿 F1作出动力的作用线 从 O 点向力动力 F1的作用线引垂线 即为动力臂 L1 如图 铡刀受到的阻力 F2的作用点在物体与铡刀接触处 方向垂直铡刀斜向上 所以阻力 F2 的示意图如图 13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作图 1 图 A 用软绳悬挂的杠杆 请画出重物 G 所受重力示意图 并在A点画出能使杠杆 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拉力的示意图 2 标出图 B 开关闭合后 小磁针静止时的N S极 3 画出图 C 中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 B A G ABC 答案 解析 1 该题中 B 端物体的重力不变 即阻力不变 且阻力臂不变 故要想使得 A 端的动力最小 即要求此时的动力臂最大 即以该段杠杆的长度为力臂时动力臂最 大 故过 A 点作垂直于 OA 的斜向下的作用力 即最小拉力 即可 2 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 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螺线管的 N 极 同名磁极相互 排斥 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因此靠近螺线管 N 极的小磁针一端为 S 极 另一端则为 N 极 3 过折射点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 14 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质量的 托盘秤 图 甲 是其原理示意图 其中托盘 上放置物体 压力传感器 R 的电阻值会随所受压力大小发生变化 杠杆 ABO 可绕 0 点 转动 电压表的量程为 O 3V 可显示质量大小 已知 OB BA 1 2 电阻 R0 100 压力传感器 R 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 400N 压杆与压力传感器的接触面 积为 2cm2 压力传感器 R 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 乙 所示 电源电压 恒定不变 秤达到最大称量时 电压表的示数也达到最大值 托盘和杠杆组件的质量 忽略不计 求 1 该压力传感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 2 电源电压 3 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1 5V 时 托盘上被测物体的质量 g 10N kg 答案 1 2 106Pa 2 分 2 4 5V 3 分 3 75Kg 3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 最大压强 6 max max 42 F400N P2 10 Pa S2 10 m 2 杆秤到最大称量时 电阻 R0两端的电压 U0 3V 由图象可知 此时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 50 电路中的电流 0 0 U3V I0 03A R100 电源电压 0 UIRR0 03A100504 5V 3 当电压表示数为 1 5V 时 电路中电流 1 1 0 U1 5V I0 015A R100 压力传感器两端的电压 R1 UUU4 5V 1 5V3V 压力传感器的电阻 R U3V R200 I0 015A 由图象可知压力传感器受到的压力 F250N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F OAGOB F OA G250N 3750N OB A 所以托盘上物体的质量 G750N m75kg g10N kg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欧姆定律的应 用 点评 本题考查压强 电阻 电压 重力 质量等的计算 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 活运用 还要回分析电路的连接 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院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方案
- 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实施方案
- 2025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整合计划
- 润滑油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方案
- 桥梁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方案
- 二年级语文线上线下复习巩固计划
- 光伏生产边角料回收利用方案
- 精神科护士伦理规范职责
- 塑料再生生产线设备选型方案
- 夜间景观亮化效果优化方案
- 2025居间服务合同范本(合同版本)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考试大纲
- 中老年唱歌教学课件下载
- 主城区积水易涝点排水防涝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早期现代舞课件
- 碳固持效应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北师大新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除法的应用(二)》教案
- 口腔医保政策解读
- 2024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精练)
- 油菜病虫害防治课件
- 农民农机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