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2016中石油安全工程 张益人一、环境标准体系结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国家级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国家环境基础标准以及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方级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是一定时期内衡量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控制标准);是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以及适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并考虑经济承受能力,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污染的各种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控制的标准。(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为监测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规范采样、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等所做的统一规定(是指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试验方法、检验方法、产方法、操作方法等所做的统一规定)。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是分析方法、测定方法、采样方法。 (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为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对用于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材料、实物样品,而制定的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在环境管理中起着特别的作用:可用来评价分析仪器、鉴别其灵敏度;评价分析者的技术,使操作技术规范化。 (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对环境标准工作中需要统一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代码)、图形、指南、导则、量纲单位及信息编码等所做的统一规定。(6)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除上述环境标准外,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对还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所制定的标准(包括: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监测技术、环境区划、规划的技术要求、规范、导则等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分为各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各专项或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 2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标准是对国家环境标准的补充和完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近年来为控制环境质量的恶化趋势,一些地方已将总量控制指标纳入地方环境标准。(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出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并报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地方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已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须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其它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强制性标准以外的环境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采用推荐性环境标准,推荐性环境标准被强制标准引用,也必须强制执行。二、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1国家环境标准与地方环境标准的关系执行上,地方环境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标准执行。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关系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跨行业综合性排放标准(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综合性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即:有行业性排放标准的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没有行业排放标准的执行综合排放标准。3环境标准体系的体系要素一方面,由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这使得在环境保护领域中需要建立针对不同对象的环境标准,因而它们各具有不同的内容用途、性质特点等;另一方面,为使不同种类的环境标准有效地完成环境管理的总体目标,又需要科学地从环境管理的目的对象、作用方式出发,合理地组织协调各种标准,使其互相支持,相互匹配以发挥标准系统的综合作用。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它们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从环境监督管理的要求上集中体现了环境标准体系的基本功能,是实现环境标准体系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表现。环境基础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础。是环境标准的“标准”,它对统一、规范环境标准的制定、执行具有指导的作用,是环境标准体系的基石。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构成环境标准体系的支持系统。它们直接服务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内容上的配套补充以及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有效执行的技术保证。三、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功能区之间的关系过去,对于水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部分是分级别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严格的排放限值,处在低功能区的污染源执行宽松的排放限值。目前,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订思路有所调整。首先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基础上,不分级别。制定国家排放标准时,明确以技术为依据,采用“污染物达标技术”,即现有源以现阶段所能达到的经济可行的最佳实用控制技术为标准的制定依据。国家排放标准不分级别,不再根据污染源所在地区环境功能不同而不同,而是根据不同工业行业的工艺技术、污染物产生量水平、清洁生产水平、处理技术等因素确定各种污染物排放限值。排放标准以减少单位产品或单位原料消耗量的污染物排放量为目标,根据行业工艺的进步和污染治理技术的发展,适时对排放标准进行修订,逐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实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标。其次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逐步改变目前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对应的关系,超前时间段不分级别,现时间段可以维持,以便管理部门的逐步过渡。排放标准的作用对象是污染源,污染源排污量水平与生产工艺和处理技术密切相关,而目前这种根据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来制订相应级别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过于勉强,因为单个排放源与环境质量不具有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一个地方的环境质量受到诸如污染源数量、种类、分布、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环境背景及环境容量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必须采取综合整治措施才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但地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管理需要,对位于特殊功能区的污染源制定更为严格的控制标准。四、对石化企业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所需要法律法规标准名录l 法律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环境保护法律环境保护综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单行法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生态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相关法是指涉及环境保护的一些自然资源保护和其他有关部门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l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国务院制定或批准(见下表)法律层次类别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名称法规/标准文号颁布日期实施日期颁布部门1行政法规环境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令641号2013-10-22014-1-1国务院2环境两高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司法解释法释201315号2013-6-172013-6-17最高人民法院 、检察院3危化品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2-162011-12-1国务院4危化品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5号2005-8-172005-11-1国务院5环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53号1998-11-291998-11-29国务院6资源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2007-6-32007-6-3国务院7环境全国污染源普查条例国务院令第508号2007-10-92007-10-9国务院8环境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369号2002-1-302003-7-1国务院9部门规章环境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办法环境保护部30号令2014-12-192015-1-1环境保护部10环境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环境保护部31号令2014-12-192015-1-1环境保护部11环境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按日连续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28号令2014-12-192015-1-1环境保护部12环境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实施查封、扣押办法环境保护部29号令2014-12-192015-1-1环境保护部13应急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1-82015-1-8环境保护部14环境关于执行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政策有关具体问题的通知环办201510号2015-1-222015-1-22环境保护部15环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环发201520号2015-2-52015-2-5环境保护部16环境突发环境事件调查处理办法环境保护部32号令2014-12-192015-3-1环境保护部17环境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4151号2014-12-312015-3-1财政部 国家发改委 建设部18环境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21号2015-1-222015-3-1住房城乡建设部19危化品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版)十部门公告2015-第5号2015-2-272015-5-1安监总局20环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2014-12-302014-12-30环境保护部21环境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2004-8-162004-10-1环境保护部22环境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号2005-8-302005-10-1环保总局23环境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5号1999-6-221999-10-1环保总局24环境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发改委31号令2003-2-282003-7-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5部门规章能源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2004-5-152004-5-15国家经贸委员26环境环境监测报告制度国家环保总局 环监 1996 914 号1996-11-271996-11-27环保总局27环境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号1999-1-51999-4-1环保总局28环境环境保护法规解释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号1998-12-81998-12-8环保总局29环境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令1号2008-8-12008-8-1环境保护部30环境关于加强排污申报与核定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497号2004-10-192004-10-19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31环境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环办200634号2006-3-172006-3-17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32环境环境行政处罚办法环境保护部令8号2009-12-302010-3-1环境保护部33环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程序规定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29 号2005-10-272006-1-1环保总局34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2005-7-72005-11-1环保总局35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危险废物收集、储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2012-12-242013-3-1国家环保部36环境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2001-12-272002-2-1环保总局37劳动保护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劳部发1996423号1996-12-201997-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38地方法规地方法规消防山东省消防条例山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修订2011-1-142011-3-1山东省人大39危化品山东省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实施细则鲁安监发2014184号2014-12-292015-2-1山东省安监局40环境山东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8号2000-12-12000-12-1山东省人大41资源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8号2005-11-252006-1-1山东省人大42环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山东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002-9-282003-1-1山东省人大43环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2001-4-62001-6-1山东省人大44环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7号2005-11-252006-3-1山东省人大45环境山东省人民政府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60号2006-7-102006-7-10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46资源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2009-7-242009-7-24山东省人大47环境山东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2003-11-282004-1-1山东省人大48环境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九届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001-12-72001-12-7山东省人大49环境山东省防治环境污染设施监督管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12号2000-5-232000-6-1山东省人民政府50资源青岛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若干规定青岛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2011-11-152011-11-15修订青岛市人大51环境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青岛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2001-5-192001-5-19青岛市人大52环境青岛市城市污水排放管理办法青岛市政府令第138号2002-7-12002-7-1青岛市政府53环境青岛市城市排水条例青岛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2010-7-302010-10-1青岛市人大54环境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2010-7-302010-11-1山东省人大55环境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山东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2005-11-252006-3-1山东省人大l 环境影响评价规范(一)大气环境标准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2)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04(2)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 18483-2001(4)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5)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6)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1996(7)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8)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二)水环境标准1水环境质量标准(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2)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1997(3)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92(5)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2污染物排放标准(1)柠檬酸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430-2004(2)味精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943l-2004(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4)(6)兵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470.13-2002(7)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8)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8-2001(9)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1(10)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6-2001(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2)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0-1995(13)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1995(14)航天推进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374-93(15)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7-92(16)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456-92(17)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18)海洋石油开发工业含油污水排放标准GB 4914-85(19)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6-84(20)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52-83(三)噪声标准1质量标准(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2)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3)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2排放标准(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2)建筑施工厂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3)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 12525-90(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T 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T 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T 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6)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7)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3l-200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HJ/T 88-2003(9)环境影响技术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