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气瓶剩余残气量的探讨.doc_第1页
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气瓶剩余残气量的探讨.doc_第2页
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气瓶剩余残气量的探讨.doc_第3页
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气瓶剩余残气量的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气瓶剩余残气量的探讨【关键词】:液氯钢瓶;液相;残气量【摘要】: 分析了液氯钢瓶液氯不同导出方式及其特点,液相导出时正常情况下残气量,非正常情况下,瓶内氯气残余量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液氯钢瓶是充装液氯的移动式压力容器。液氯钢瓶使用过程中,瓶内的液氯有两种导出方式:一种是液相导出(即从钢瓶的液相阀直接导出液态氯气),瓶内的液氯受气相压力压出后进入汽化器汽化成气态氯气,进入后续使用装置使用;一种是气相导出(即将接管接在钢瓶的气相阀上),瓶内气相压力将气态氯气压出,进入后续装置中使用,在使用的全过程中,液氯在钢瓶内进行汽化。根据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的6.1.4款“1000kg的气瓶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的要求,过量使用会带来安全隐患,而残存过多会造成使用者生产成本的增大,因此应采用安全合理的使用方式。 一、液氯钢瓶使用不同导出方式的特点液相导出的优点是:导出的速度快,且一般情况下无需对气瓶进行加热,适合于用氯气量较大的场合。而气相导出时,因液氯必须在钢瓶内进行汽化,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就必须给钢瓶的外壁喷淋40以下的温水,或将钢瓶浸入40以下的温水中,对钢瓶进行加热以提供瓶内液氯汽化的潜热。气相导出的速度慢且流量、压力不稳定,一般适合于氯气用量较小的场合。液相导出虽然有很大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钢瓶的摆放位置不正确或钢瓶的内管存在一定缺陷,当钢瓶的液氯液位低于液相导管出口或液相导管的穿孔处,瓶内液氯将无法导出,这时钢瓶内就会残余较多的氯气无法使用。二、液相导出时瓶内残余量的计算液相导出时,因为钢瓶在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气相导出,钢瓶内的压力始终为外壁温度下液氯的饱和蒸汽压。在最理想的状态下,钢瓶内液相全部导出,残余量全部是气相重量。液氯在不同温度下,饱和蒸汽压是不同的,如附表1所示。在不同温度下以液相导出法使用液氯钢瓶,瓶内的残余量是不相同的。表1: 液氯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温度( )-20-10-50510152025303540液氯饱和蒸汽压(bar)(表压)1.812.63.083.644.254.965.696.577.498.69.8111.14以下将瓶内的氯气近似为理想气体,根据理想气体克拉伯龙方程:对钢瓶内的剩余量进行测算。pV=nRT (克拉伯龙方程)p为气体压强,单位Pa。V为气体体积,单位m3。n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T为体系热力学温度,单位KR为比例系数,数值不同状况下有所不同,单位是J/(molK) 在摩尔表示的状态方程中,R为比例常数,对任意理想气体而言,R是一定的,约为8.314410.00026J/(molK)。 假设液氯使用完后,瓶内的温度为20,钢瓶的内部容积为830L,钢瓶内的压力为6.57bar(表压),计算瓶内残余氯气量为表2 不同温度下钢瓶内残余量的计算结果温度( )-20-10-50510152025303540液氯饱和蒸汽压(bar )(表压)1.812.63.083.644.254.965.696.577.498.69.8111.14绝压(bar)2.813.64.084.645.255.966.697.578.499.610.8112.14物质的量110.81136.57151.90169.58188.43210.13231.78257.79284.28316.14350.21387.02残留氯气的质量7.879.7010.7812.0413.3814.9216.4618.3020.1822.4524.8727.48从以上计算结果可知,液氯钢瓶以液相导出的方式使用,当钢瓶使用完后,在理想的使用状态下,即钢瓶内管完好、钢瓶摆放位置正确,根据瓶内环境的温度,钢瓶可能存在1020Kg的残余气体无法使用。三、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瓶内氯气残余量大的原因及解决方法。首先,因钢瓶内导管的缺陷,造成液相导出时残余量大。从液氯钢瓶的结构图(图1)我们可知,液氯钢瓶使用中,气相或液相导出是通过内部导管实现的,如果钢瓶内液相导管有穿孔的现象,当钢瓶的液位低于导管穿孔处,将会造成液相导出困难。从而造成瓶内大量 图1:液氯钢瓶结构图的液氯无法使用。这种故障是由钢瓶本身的缺陷造成的,其特征是,残余量大,且现象可以反复出现。即如果钢瓶液相导管有问题,在使用此钢瓶同一液相导管导出时都会出现残余量大的现象。 再者,如果钢瓶的内管没有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因为钢瓶的位置摆放不正确,也会造成钢瓶使用完后有较大的残余量。由钢瓶摆放截面示意图可以发现,,如果两只阀门的连线不垂直于地面(见放置示意圈),当瓶内液氯液位低于导管入口时,会有相应液位的残留液无法导出。所以在液氯钢瓶液相导出的使用过程中,要保证钢瓶中的液氯全部导出,就要保证甁阀的中心连线垂直于地面。同时将钢瓶尾端微微翘起,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图2:钢瓶摆放截面示意图气相管液相管残余液位在液氯钢瓶液相导出时,瓶内的液氯能否完全导出受钢瓶内的内管缺陷、使用中的操作方法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为了使液氯钢瓶内的液氯得到充分利用,降低残余量。可以在使用工艺上做一个小小的变动,增加一个气相导出的流程,如图3 所示,当钢甁内部余氯量较大又无法导出时,将钢瓶的瓶阀跟氯气缓冲罐直接连通,当钢瓶瓶内压力大于缓冲罐压力时,钢瓶内的氯气就会排入缓冲罐。随着瓶内压力的减小,里面残余的液氯蒸发,从而达到减小瓶内氯气残余量的目的。图3: 液氯汽化工艺简图1、 液氯钢瓶(液相):2、排管式汽化器:3、氯气缓冲罐:4、温度计:5压力表:6 安全阀:7液氯钢瓶(气相)在钢瓶气相导出时应遵照氯气安全规程(GB11984-2008)6.1.4的要求,保证瓶内应保留5Kg以上的余氯。依据理想气体克拉伯龙方程在使用温度为20,瓶内保留5Kg余氯的情况下可以测算瓶内的压力应该不低于0.21MPapV=nRT同理我们也可以算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保证有5Kg余氯的条件,瓶内压力的要求值,其计算结果如下表温度( )-20-10-50510152025303540瓶内压力要求(MPa)绝压0.180.190.190.190.200.200.200.210.210.210.220.22所以在使用气相导出残氯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瓶内压力及钢瓶的重量。使得钢瓶使用完后,瓶内保留5Kg以上的余氯,同时瓶内压力的控制还受一个最关键的安全因素的限制,那就是缓冲罐的压力必须小于瓶内压力并且留有一定的安全余量。这样就能够保证缓冲罐的物流不能倒灌入钢瓶内。(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