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1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2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3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4页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II )卷(3)一、 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1. (3分)蜡烛在燃烧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 体积B . 质量C . 密度D . 长度2. (3分)雷雨天气,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 )A . 声速大于光速B . 光速大于声速C . 声速等于光速D . 声和光的传播介质不同3. (3分)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 A . 干燥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的漫发射B . 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色散C . 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亮D . 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 (3分)在大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先熔化,后凝固B . 先汽化,后液化C . 先升华,后凝华D . 先蒸发,后沸腾5. (3分)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而下降B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 .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D .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6. (3分)下列有关声音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 ) A . 闹市口通常会竖立一个噪声监测仪来监测该处的噪声响度B . 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组编钟里不同的编钟,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 . 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B超给病人检查身体,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 .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乐器种类,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7. (3分)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 ) A . 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B . 春天,冰雪消融C . 刚写的毛笔字一会变干了D . 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8. (3分)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容器,质量和底面积相同,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体积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液体中静止,此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放入小球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B . 两种液体的密度甲乙C . a、b两个小球的质量mambD . 若将a球放入乙液体中,b球放入甲液体中,静止时,a、b两个小球所受到的浮力FaFb9. (3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水中倒影是倒立、等大的实像B . 验钞机利用红外线使荧光物质发光C . 电影院银幕上的图案是放映机生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D .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产生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10. (3分)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 乙车的速度为6m/sC . 甲车越来越快D . 乙车不可能静止二、 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其中,作图题2分,共24分) (共4题;共24分)11. (6分)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_,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_;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2. (4分)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由于干冰_吸热而骤然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现象,从而在罐外壁结了一层白霜(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3. (8分)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南运动,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1)请你在图中画出甲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 (2)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运动。 14. (6分)PM2.5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m的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大。PM2.5在空气中_(受/不受)重力作用,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_(属于/不属于)扩散现象,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空气污染的指标之一是PM2.5的平均浓度不超过25g/m3 , 是指每立方米空气中PM2.5的_不超过25g。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各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共4题;共29分)15. (10.0分)如图所示,实验桌上有透明玻璃,还有一把刻度尺和相同大小的中国象棋棋子18个,9个为红色,9个为绿色。小军计划用这些器材探究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 小军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将两个叠放的红棋子作为物体放在平面镜前面的白纸上,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改变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面改变两个叠放的绿棋子的位置,使得从不同角度观察,两个绿棋子与物体的像均完全重合,并记录实验数据。再改变四次物体(两个叠放的红棋子)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做四次实验。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1)小军计划探究的方法是_法; (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军实际探究的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_的关系; (3)针对小军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中,应改变_。 16. (6.0分)为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和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 (1)为完成这个实验,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 (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把装有初温为_(如图乙所测)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等冰完全熔化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不断吸热,_。(4)小明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比100小的原因是_. 17. (6分)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正确安装并调节实验装置后,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2)接着小明在不改变各元件位置的情况下,将原凸透镜更换成一个焦距稍小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这是在模拟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形成原因;此时,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包括位置)的情况下,要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18. (7.0分)(2015成都)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如图1所示)获得了丰收 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1)小希的方法:(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2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_ kg(2)如图2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_ cm3 (3)枇杷的密度为_kg/m3 (2)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小明的方法:(1)在筐里随机挑选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量为m(2)任意选出其中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V(3)枇杷的密度=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四、 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两小题,共17分) (共2题;共17分)19. (8分)“三月三”又叫歌圩节,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也是民族之间进行经济交流的庆典。今年“三月三”放假期间,小张一家人驾驶汽车外出游玩。已知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的总重力为8104N,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48 km,用时0.6 h。若该车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汽车(包括车上的人和物品)总重力的0.05倍。求: (1)该汽车行驶的速度; (2)该汽车的总质量; (3)该汽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 20. (9分)小明家的晒场上有一堆小麦,体积为8m3 , 为了估测这堆小麦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装满小麦,压实后小麦恰好与桶口相平,测得桶中小麦的质量为1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水1.0103kg/m3)求: (1)桶的容积。 (2)小麦的密度。 (3)这堆小麦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本大题4小题,其中,作图题2分,共2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