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_第1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_第2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_第3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_第4页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6:文言文阅读(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文言文阅读 (共16题;共207分)1. (5分)课外阅读。 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下面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俄而雪骤。翻译:不一会儿雪突然停了。B . 撒盐空中差可拟。翻译:跟在空中撒盐。C . 与儿女讲论文义。翻译:与子侄辈一起讨论诗文。(2)写出文中的比喻句。把“_”比作“_”和“_”。 (3)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B . 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C . “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D . “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句有着深刻的意蕴。(4)这则小古文主要想告诉我们的是( )。 A . 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儿女们从生活中学习。B . 谢太傅的兄女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C . 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2. (15分)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乎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 伯牙鼓琴 鼓:_。汤汤乎若流水 汤汤:_。巍巍乎若太山 巍巍: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少选:_。(2)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什么? 3. (14分)阅读两小儿辩日,回答后面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这篇文言文选自_ (2)解释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并翻译句子。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以:_ 去:_译:_(3)用原文语句填空。 第一个小孩子的观点是:_。他的理由是:_。(4)孔子竟被两小儿“笑”,请你恰当运用名言警句,为孔子辩护。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下列字注音。 _盂沧孰汝(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_及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也_孰为汝多知乎_、_(3)翻译两小儿辩日全文。 (4)从文中哪一句话可见两小儿辩论内容的复杂性? (5)“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6)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7)两个小孩对太阳的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他们分别从什么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8)这两个小孩对太阳的探究,体现了一种什么态度? (9)两小儿的说理角度分别是:_。 5. (2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问题。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给划线字注音。 _盂沧孰汝知乎(2)解释下列划线词。 两小儿辩斗_我以_日始出时去_人近及_其日中如探汤_孔子不能决_也孰_为汝多知_乎(3)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直接引用句。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4)“孰为汝多知乎?”你觉得这能怪孔子吗?这说明了什么?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请联系实际谈谈。 6. (8分)课外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期”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待B . 期望C . 一起D . 约定(2)“元方入门不顾”中“顾”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 理睬B . 顾虑C . 回头看D . 照顾(3)“待君久不至,已去”的正确翻译是( ) A . 等你很久都没来,他已经先去了。B . 等了你很久,你都没到,他已经离开了。C .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先走了。D . 招待你这么长时间不走,他已经离开了。(4)下面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5)这则小古文告诉我们_的道理。( ) A . 待人有礼貌B . 做人要守信C . 说话要有理D . 知错要改正7. (12分)文言文阅读 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巳暮矣。”师旷曰:“暮,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1)解释文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暮:_ 闻:_ 善:_(2)用“/”划分画线句子的朗读节奏。 盲 臣 安 敢 戏 其 君 乎?(3)文中师旷连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_8. (13分)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玉,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就为汝多知乎?”(1)用“/”画出朗读时的停顿处。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2)两小儿辩日时,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大如车盖”;一儿从_的角度来看,认为“日初出沧沧凉凉”。他们看太阳的角度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不同。 (3)从上面短文中,你体会到孔子和两小儿各有哪些美好的品质? 孔子:_两小儿:_(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听了两个小儿的话,孔子又会说什么呢?(可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可用文言文来说) 9. (10分)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晏子使楚晏子使楚。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日:“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令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傧者更(gng gng)道,从大门入。见楚王,王日:“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予对日:“齐之临淄三百闾(l),张抉(mi)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日:“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日:“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xio xio)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1)为文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更_(gng gng)道 不肖_(xio xio)主(2)用自己的话来理解画线句子。 (3)出自本文的三个成语是_、_、_,这三个成语用了_的修辞手法来表现齐国人多。 (4)这则古文告诉我们,晏子是一个_的人。(请用两个四字词语回答) 10. (5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译文: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 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昔者:_争:_触:_折:_(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_。 (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11. (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 , 而疑邻人之父。(韩非子说难)【注】雨(y)的:下雨。盗:小偷。父(f):老人。智其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1)朗读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是( ) A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B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C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部人之父。D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翻译: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毁坏了墙。B . 暮而果大亡其财。 翻译: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钱财。C . 不筑,必将有盗。 翻译:不把它修好,一定会被偷。D .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翻译:他家人以为儿子很聪明,却怀疑偷盗是隔壁那个老人干的。(3)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 ) A . 听取意见要看对方是否亲近B . 富人儿子非常聪明C . 做人不要多管闲事D . 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12.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有王告大臣:“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时彼众各以手触,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象类何物?”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萝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 , 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注】萝菔:萝卜。箕: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杵(ch):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用于舂(chn)米等。臼(ji):用石或木制成的舂(chn)米的器具。脊:这里指背部。瓮(wn):一种盛东西的陶器,腹部较大。(1)用“/”标出后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汝牵一象来示众盲者。(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象类何物?_时彼众盲各以手触。_(3)解释后面句子。其触耳者言象“如箕”。(4)给本故事拟一个标题,应当是:_。 (5)本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13. (27分)课外阅读。 铁杵磨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注释:媪(o):年老的妇人。杵(ch):棒槌。卒业:完成学业。(1)解释文中划线字的意思。 去:_。 方:_。欲:_。 还:_。(2)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磨_还_(3)用“是”与“否”判断下面的划线字是否意思相同?( )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4)翻译下面的句子。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_太白感其意,还卒业。_(5)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_14.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1)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誉之曰(称赞)B . 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 . 吾矛之利(好处)D . 其人弗能应也(不)(2)自相矛盾选自_,它比喻_。 15.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_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 ,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1)将课文内容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 )A . 乐器B . 弹奏C . 发动(3)洋洋乎若江河( )A . 如果B . 好像C . 你(4)志在流水( )A . 志向B . 记住C . 记号(5)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16. (8分)阅读理解。 欧阳修苦读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