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doc_第1页
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doc_第2页
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doc_第3页
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doc_第4页
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昆明大学(综合版)2005,(2A):6163JournalofKunmingUniversityCN531144/G4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王丽萍,刘艳萍(昆明大学旅游系,云南昆明650118;第一作者:30岁,女,讲师,硕士)摘要:乡村生态旅游是兼具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特点的旅游形式.其实质为生态旅游.文章分析了云南省洱源县梨园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基本环境和其所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优势;劣势1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实质1.1乡村旅游的概念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作了多种界定,但无一个统一定义.造成乡村旅游概念模糊不清,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把握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应注意认识以下几点:(1)从地理角度看,乡村是一个空间概念,它所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们所居住的地方.或称乡间聚集地,与都市是相对的.乡村旅游也只能是发生在”乡村”这个特定空间里的旅游,与都市旅游,城市旅游是不同的.(2)乡村旅游的资源是存在于乡村,因其具有审美愉悦价值而使旅游者为之向往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迹和社会现象的综合.因此,乡村旅游资源范围较广,而不仅仅限于农业旅游资源.它不仅包括乡野农村的自然风光,乡村建筑,乡村民俗,乡村节事,乡村饮食等,还包括乡村生活,生产,农事活动等资源.(3)乡村旅游有别于农业旅游,前者是按旅游的地域空间来划分的一种旅游形式,后者是按旅游活动的内容来划分的旅游形式,农业旅游应是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4)乡村旅游的特色是乡土性,必须保持乡土意向的真实性,其目标市场定位于生存环境与乡村有较大差距的城市居民,所以应分析,把握城市居民出游动机,提供满足其心理需求的乡村旅游产品.收稿日期:20050730概括来说,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乡村文化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形式.它具有乡土性,参与性,娱乐性,高效益性,低风险性及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等需求的特点.1.2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概念比较生态旅游是一项特殊的自然旅游形式,旨在强调保护自然环境和当地的文化资源,游客可从中学到有关自然环境和文化知识.生态旅游是有目的的解自然区的自然和文化,注意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同时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当地居民的福利创造经济条件.乡村旅游是以观赏乡村自然风光,体验乡村生活为载体.以农业资源为依托,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超短距离旅游方式.经比较可见,生态旅游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使当地居民得到福利,旅游者必须是生态旅游者;乡村旅游可以包括乡村生态旅游,但不强调生态系统的保护.旅游者也不一定是生态旅游者.乡村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紧密结合的旅游形式.其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乡村旅游也是促进原始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佳方式,实质上乡村旅游归属于生态62昆明大学(综合版)第16卷旅游.2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2.1梨园村生态环境概况2.1.1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洱源县政府所在地玉湖镇距离省会昆明市471公里,距离州府所在地大理市73公里.梨园村是洱源县茈碧乡海口村委会所辖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洱海之源着名的风景区茈碧湖畔,它南距洱源县城约10公里,北与三营镇国道214线相通.梨园村总面积10000亩,东经99.56度,北纬26度.海拔2056.2米,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平均气温14,年平均降雨量为700800毫米,无霜期260天左右,日照时间10个+n,-t.村东侧有一温泉.外溢水温3842,水质含硫磺,村边湖畔多生落洞.洱源县梨园村属于以山水园林景观,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资源为主体的低纬度高山湖泊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梨园村南滨茈碧湖,依山傍水,古朴幽静,近千亩的梨树林覆盖了整个村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梨园村东北西三面环山,山麓500多亩梅树,而南面的茈碧湖中更有非常珍贵的茈碧花.每年三,四月间,整个梨园村成r白色梨花的世界,与茈碧湖景色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到了7,8月问,梨园硕果累累,又是一派别样的景象.一年四季,梨园都幽静美丽,花果飘香.梨园村自成一体.船只是村民外出的主要交通工具,由于地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地理特点,加之长期以来交通阻塞,村民与外界来往不多,村民以大自然生态为依存,开发建设着梨园,同时又精心保护着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正是如此才得以保存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郁郁葱葱的梨树园,错落有致的房舍,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古朴的白族习俗与文化,与养鱼,放羊,养牛,采摘梅梨瓜果等活动共同组成了梨园村独特的自耕自种,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乡村风景,可以说,梨园是一个集悠久历史,自然景观,民族文化为一体的得天独厚的原始林园,被人们誉为”世外梨园”.2.1.2社会经济环境状况洱源县的旅游业从1993年开始起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旅游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初具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洱源县政府于1999年请有关专家制定T洱源县旅游业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方针,实现旅游业由一般产业型向支柱产业型,由山水自然观光型向游览与康体疗养相结合型的转变;将湖泊与温泉结合,农业与生态结合,自然与人文结合等等一系列的发展思路,决定集中力量,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尽快把旅游业培植成为洱源县继烤烟之后的一大支柱产业.梨园村是洱源县十大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洱源县旅游业发展重点培养的对象之一,加上现今旅游业发展趋于生态,环保,原始乡土的特征.因此,梨园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宏观大环境都较为成熟.梨园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白族聚居村,全村108户人家,436人,属典型的白族村.村民世代以种植梨树为主兼种农作物为生,特别是梨树种植是村民的支柱产业,他们也以农业,渔业,林果业的经济收入维持生产与生活,人均纯收入约1400元.梨园村自然生态保护完好,主要取决于与当地老百姓的生存息息相关,他们极力保护的山,水,果,林.随着社会的进步,旅游业进一步的发展,梨园村人的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他们也在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2.2梨园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优势2.2.1政府重视洱源县政府,茈碧乡政府都把旅游业列为支柱产业予以大力发展,政府部门在强化领导管理职能的同时也加大r对旅游发展的人,财,物的投入以及环境的保护工作,着重协调解决梨园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切实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2.2.2农户发展旅游意识强烈根据对当地农户的调查发现,当地绝大部分农民都具有较为强烈的旅游发展意识,愿望十分明显.可见,他们都已经切身感受到发展旅游给他们带来的实惠,生活环境,条件的改善.2.2.3区位条件优越梨园村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距洱源县城约10公里,北与三营镇国道214线相通,可到香格里拉,丽江,石宝山风景区,处于优势旅游资源的交通要道,现今昆明至大理,大理市至洱源县的公路等级提升,这些都是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基础条第2A期王丽萍,等:洱源县梨园村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63件.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使得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不再遥远,城市自驾车旅游者越来越多,为梨园村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广阔的客源市场.2.2.4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突出通过梨园生态文化保护村与其他乡村生态旅游示范点,省内其他相类似的旅游资源的比较分析,结合目前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梨园村旅游资源的特色主要表现为古朴幽静的果木园林,景色旖旎的高原湖泊,底蕴深厚的白族文化,组合良好的资源类型等几个方面.2.3梨园村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劣势2.3.1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机制有待形成虽然为保护山水树木,梨园村世世代代也曾立过一些乡规民约.但随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乡规民约已逐渐不能适应,村里也逐渐发生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在梨树林中居然也开始修建度假村,这不仅破坏r梨园的景色,也污染了茈碧湖的湖水.这些都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大忌.尽管梨园具有古朴,美丽的自然环境,但与发展生态旅游所要求的优美,洁净,卫生,环保,舒适的环境条件相比,梨园村还有一定差距,尚须加强建设,特别是社区吉净,厕所卫生等方面.可见,随着游客的快速增长,环境负荷逐渐加重,以正式的环境保护法规为主,乡规民约为辅,村民以身作则,游客宣传实施的生态保护机制的形成对于保护梨园的生态环境十分紧迫,且至关重要.2.3.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够尽管现今洱源县有大丽高速和滇藏公路穿境而过,但洱源的内部交通与外部交通相比,还比较差,公路等级低,目前,梨园村还只是通毛路,路况差,梨园的旅游基础接待设施也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需要,这些都成为制约梨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瓶颈”,因而,必须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状况.2.3.3旅游人才建设滞后梨园村旅游起步较晚.村民普遍没有旅游服务知识,因此,梨园村要发展生态旅游.就要相应的进行一些必要的旅游人才培养,培训,加强村民的旅游服务知识和意识,改善发展旅游的软环境,使旅游软件建设跟上旅游设施的硬件建设,从而更好地为来梨园旅游的国内外游客服务.2.3.4旅游资源开发与宣传不足虽然梨园村的最大特色就是其古朴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但是,仅仅靠这一点已不能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而梨园村的其它旅游资源尚未开发,因而,需要加大开发旅游资源的力度,增加资源类型,增强梨园村的吸引力.根据对当地村民的调查访问,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梨园村的开发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政府重视之下,增加对外宣传推广的途径和措施.2.3.5旅游投资环境尚须改善对于发展高投入的旅游业来说,资金对于基础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