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doc_第1页
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doc_第2页
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doc_第3页
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狼疮肾炎疗效观察李贵安 杜娟丽 王颖 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科(710082)摘 要:目的:为了观察西药常规加中药治疗狼疮肾炎(L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LN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50例,西医对照组41例。对照组以糖皮质激素加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等)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以黄芪四物汤加味为主并随证加减。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常规加中药治疗LN疗效好,副作用发生少,值得探索。主题词:红斑狼疮,系统性 狼疮肾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四物汤/治疗应用 强的松/治疗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的广泛使用,预后得到大大改善。但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存在严重的药物副作用而难以继续治疗1。因此我们采用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LN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032006年在我科就诊的LN患者,共91例。符合以下入选标准: 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2; 24h尿蛋白0.5g; 血清肌酐水平140 umol.L-1; 无严重心、脑、肝、肺并发症。LN患者91例,随机分为两组:西医对照组41例,男3例,女38例。急性肾炎型15例,肾病综合征型17例,慢性肾炎型9例。病程半月10年,平均3.5年;中西医治疗组50例,男2例,女48例。急性肾炎型18例,肾病综合征型19例,慢性肾炎型13例。病程1月9年,平均3年。治疗方法 西医对照组: 急性肾炎型:首以激素(1mg.kg-1.d-1)+环磷酰胺(CTX)冲击(CTX-)。激素用8周后按病情稳定情况渐减至强的松片510mg/d长期维持。CTX按812mg/kg静脉输注,连用2d,每隔2周冲击一次,累积剂量150mg/kg为1个疗程。以后每3个月冲击1次,共4次,后改为每0.5年冲击1次,共2次。如病情稳定则考虑停CTX3。) 肾病综合征型:CTX冲击疗法同上,同时给予激素标准疗程。在维持治疗阶段,每隔3个月以CTX静点1次。慢性肾炎型:用激素标准疗程同上,有明显LN活动时配合CTX冲击治疗(方法同上)。中西医治疗组:在以上西医治疗的同时以黄芪四物汤加味(生黄芪3060g,雷公藤、当归、生白芍、生地、丹参各15g,川芎10g)为基础方,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睥肾阳虚证:去生地、当归加制附子8g,肉桂10g。阴虚内热证:加知母15g,黄柏10g。气阴两虚证:加太子参15g,怀山药15g。热毒伤营证:加栀子12g,二花10g,竹叶9g。伴心悸者合桂枝甘草汤。大量蛋白尿加金樱子15g。均以3个月为1疗程。疗效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结合文献48。完全缓解:治疗3个月内主症、兼症消失,检验指标完全符合缓解条件,24h尿蛋白0.5g并持续2个月以上。显效:治疗3个月内主症好转,兼症大部分消失,检验指标基本符合缓解条件,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50%。有效:治疗3个月内主症、兼症有所好转,检验指标部分符合缓解条件。尿蛋白定量下降幅度50%、25%。无效:治疗3个月内主症、兼症虽有改善但不稳定,偶见活动指标,尿蛋白定量无改变甚至加重。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两组疗效比较 例(%)组别例数完全缓解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中西治疗组50161318394.00西医对照组4197141173.17注:两组经统计学分析,X2检验P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西医对照组出现副作用者25例(62.5%),主要为白细胞减少,脱发,恶心呕吐,骨质疏松,感染,闭经,股骨头坏死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副作用18例(36.0%),主要有脱发,食欲减退等。讨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中医文献中无相似的病名,但对其临床表现有类似描述。如“周痹”,“蝴蝶疮”,“瘟毒发斑”等5。沈氏通过对500例SLE的临床分析,提出本病为一本虚标实之证。肾虚(阴虚、阳虚)为本,郁热、火旺、风湿、血瘀、积饮、水湿为标6。素体虚弱或后天过劳,致真阴不足,热毒内蕴,肾络痹阻,开阖失司,下元不固,精微下泄,形成泡沫尿,即蛋白尿。故LN的病机关键为热毒内蕴,脉络瘀阻7。日久真阴暗耗,水亏火旺,或更感邪热之毒,又耗阴津,使不足之阴重伤,造成恶性循环。LN急性活动期,热毒炽盛,燔灼阴血而致血瘀;病久阴血亏耗,血行不畅,或气虚血少,血行无力,血脉凝涩。故在本病的各个时期均有瘀血发生8。因此作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以黄芪四物汤为主,用生黄芪为君益气固表,升清消肿。四物配黄芪以气血双补扶正祛邪;四物配丹参活血化瘀以消除瘀血。并随证加减,寓攻于补,攻补兼施,标本兼顾,即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又符合当前主张治疗本病以基础方随证加减的思想。更与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为全身性的广泛的栓塞性血管炎9的观点一致,故用则有效。现代研究证实雷公藤有很好的抑制免疫的作用,为治疗多种肾炎蛋白尿的良药9。黄芪除了有利尿、提高血清蛋白、减少尿蛋白、降低血压等作用外,还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加强循环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减少B细胞的增殖和自身抗体的产生,减少补体C3、免疫球蛋白及细胞粘附分子在肾脏的沉积,保护肾上腺皮质,改善肾功能10。当归有效成份的提取制成的当归注射液,可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且对CTX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有提升作用,并拮抗CTX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丹参与CTX同用时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既能减少CTX的用量,又能降低其毒副作用11。川芎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过敏作用,还可扩张肾脏入球动脉,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变性等作用12。当归、川芎有抑制抗体生成等免疫抑制作用,并抑制免疫反应所造成的多种损害13。因此中药加西药治疗LN有增效减毒的益处,因而本组病例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且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减少,而且激素剂量易减,用量较小,而不致于引起病情反弹。综上述可见,西药常规加中医辨证治疗LN临床疗效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张江林,马丽,等.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12:406.2 施桂英,主编.关节炎概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40.3 尹培达.狼疮肾炎的治疗与展望.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4:77.4 苏晓,陈薇薇,杨旭鸣.中药组方治疗SLE增效减毒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2006,3.4:19.5 路志正,焦树德,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66.6 沈丕安.红斑狼疮中医病证名称的探讨.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2006,3.4:1.7 王柏丁,熊绍权,易雪冰.中西医结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疗效观察.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6:372.8 陈湘君,母小真,顾军花,等.补肾固精方对狼疮性肾炎中医症候的影响.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2004,3.4:39.9 沈丕安.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的思路、治则和方案.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2004,3.4:2.10 苏励.大剂量黄芪莪术为主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风湿病学杂志,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