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案 1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公开课教案 一、课题第三节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二、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理解汽油机正常燃烧的三个阶段及每个阶段的特点2,使学生掌握汽油机爆震的概念及爆震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3,使学生掌握表面点火的概念及其对发动机的影响4,使学生理解各个使用因素对发动机燃烧的影响5,使学生了解发动机各种燃烧室的形式以及各自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重点1,使学生掌握汽油机爆震的概念及爆震对汽车发动机的影响2,使学生掌握表面点火的概念及其对发动机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化油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了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是如何形成可燃混合气的,那么被吸入发动机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体是如何进行燃烧的呢?燃烧过程对发动机的性能有什么影响呢? 一、正常燃烧 1、点火提前角的概念火花塞跳火时刻到活塞行程上止点的曲轴转角称为点火提前角。 2、正常燃烧的三个阶段第阶段着火延迟(落后)期或滞燃期;第阶段速燃期或急燃期第阶段后燃期或补燃期 二、不正常燃烧汽油机的不正常燃烧主要是爆震和表面点火。 1,爆震的概念2火花塞点火后,火焰相前推进时,末端混合气(最后燃烧的混合气)在压缩终了的基础上进一步受到已燃气体的压缩和热辐射,在火焰到达之前,出现一个或数个火焰中心,迅速将末端混合气燃烧完毕,使缸内的局部压力大大升高,形成爆炸性的冲击波和尖锐的金属敲缸声。 2,爆震产生的原因-末端混合气自燃 (1)正常燃烧有明显的火焰前锋,且逐层向外传播,直至燃烧完毕。 (2)爆震火焰前锋未到,未燃混合气的温度达到其自燃温度而着火燃烧,形成新的火焰中心,产生新的火焰传播。 3,爆震的外部特征 (1)气缸内发出尖锐的金属敲缸声,爆震噪声; (2)发动机过热(冷却液温度迅速升高); (3)示功图上的压力线出现锯齿形高频、大幅度波动4,爆震对发动机的危害 (1)机件(活塞、连杆、曲轴、轴承等)过载、变形、磨损加剧,寿命下降 (2)机件(活塞顶、气缸盖底面、缸壁等)烧损; (3)动力性、经济性下降 (4)促使积碳的产生; (5)燃烧产物高温分解出游离炭冒黑烟。 5,表面点火的概念凡是不靠电火花点火,而由燃烧室炽热表面(排气门头部、火花塞绝缘体或电极,燃烧室表面炽热的沉积物如积碳)点燃混合气的现象称为表面点火6,表面点火的两种类型 (1)发生在火花塞点火以前称为早火 (2)发生在火花塞点火以后称为后火 三、使用因素对汽油机燃烧的影响1,汽油品质;2,混合气浓度;3,点火提前角;4,发动机转速;5,发动机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发票类型培训课件名称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玻璃钢渔船行业竞争状况与运营趋势预测报告
- DB61T 874-2014 玉米 濮玉9号规范
- 委托持股合同(标准版)
- 水库堤坝修复与防渗方案
- 2025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蒙古族幼儿园招聘教师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陕西兴业交通集团招聘(4人)备考练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A)(含答案)
- 2025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财政局公益性岗位人员招聘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茶壶课件教学课件
- 孟良崮战役课件
- 幼儿园物资采购应急预案(3篇)
- 卫生院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南中考数学试卷及标准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2026学年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医学检验职称评审答辩
- 医药药品采购平台建设方案
-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指导手册(20130703)
- 钢筋加工机械技术状况常检查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