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doc_第1页
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doc_第2页
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doc_第3页
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doc_第4页
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2002级研究生 刘霞光摘要: 本文从语篇中衔接和连贯的定义范畴出发,分析衔接和连贯在阅读中的作用,提出以语篇为中心进行阅读教学。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阅读教学一、引 言阅读一直被人们看成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提高阅读能力并非间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连贯和衔接在阅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揭示阅读中的连贯和衔接,提出传授连贯衔接知识比单纯地传授语法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的中心内容是语义连贯,使语篇达到整体上的语义连贯是各种语篇的共同要求。通过对语篇进行语言分析,解释人们如何构造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所读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蔽的深层意思和准确掌握文章的主题。因此,把涉及语篇的连贯和衔接的最基本的知识引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可加深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加强其语言能力的培养。二、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语篇是词汇、语法、连接词语围绕话题构成的形法和连接词语四因素的统一。语篇必具衔接和连贯特征语篇内的句与句之间在概念上有联系,在排列上符合逻辑。比如:1 Mary is a good waitress, but he is a bad wife. (不联系、连贯) 2 Whose is this pencil? Oh, its the one I lost. (联系、连贯) 连贯和衔接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连贯源于篇章的语义内容,而衔接则涉及篇章的结构形式。 衔接(cohesion)是指一段话中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语法和词汇这方面都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文章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与句,段与段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因此,篇章的话语主旨让接受者所能理解的程度大小,取决于衔接好坏。 衔接是篇章的有形网络,它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让语句文理通顺。句子连贯(coherence)是指句中的成分之间具有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句子的表述思路清晰,使交际对方容易得到要领。连贯是篇章的无形网络,原作作者以了解情景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达到语义的连贯,所以说语义连贯是话语组成的重要标志,读者要根据句内和句间的关系吃透文章的结构和题旨,才能充分理解该teaching.(5) Third, the job is very challenging.(6)Besides, teachers enjoy a long vacation which provides a good chance for reflection, research and writing.(7) 文。 篇章是由句子来实现的语义整体。构成篇章的句子既要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又要在语义上彼此衔接。语篇中根据各个意念之间的联络关系来组成的意义段或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现象就是连贯。在形式上用修辞手段把文字联结成语篇整体的现象就是衔接。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两个概念,请看下段文章: (1)I prefer teaching to any other jobs. (2)The chief reasons for the preference are as follows: (3) First, as a teacher I have the freedom to make my own decision in my work.(4)Second,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keep on learning .However, most important of all, teaching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students. 在上述段落里,(1 )和(2 )存在着表重复的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又是通过重复“the preference”一词而得到表现的。(3)(4)(5) 和(2)存在着表先后顺序的时间语义关系,通过衔接词“first”“ second”和 “third”在结构上表现出来;(6)和(2)存在着表附加的关系,通过衔接词“besides”表现出来;(7)和(2)之间存在着表对比和强调的语义关系,通过“however, most important of all”表现出来。我们可用下图表示文章中句与句间的语义联系和衔接手段。 衔接手段衔接词the preference 表重复关系(1)(2)衔接词first表时间关系(3)衔接词second 表时间关系(4)衔接词third表时间关系(5)衔接词besides表附加关系衔接词(6)however 表对比关系(7)衔接词most important of all 表强调语义关系(7)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句与句间意念的联络关系就是连贯,表现这种语义连贯的形式就是衔接。两者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即什么样的语义内容决定什么样的结构形式。研究文章的连贯和衔接对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衔接和连贯在阅读中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语言交际,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决不是消极地对书面字符进行识别和接受。读者对文章的字面意义的理解,是对文章的最低层次的理解。但读者如不具备对文章各个意念相互联系的逻辑判断能力,就无法达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标。二如果我们对文章各个意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弄得清楚的话,就能更好的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对文章的深层次的理解。由此可见,成功的阅读理解,不仅要求读者对语言知识(语法、词汇)有正确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求读者有一定的逻辑推理、理解能力。众所周知,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每篇文章都有它自己一定的中心思想,作者在安排语言材料的时候必须围绕着写作的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安排。所以说,文章的段与段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章的意念联络关系,而这种意念联络关系又必须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样,在每一段里,也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段中的每一句都必须要阐明本段的中心思想,句与句之间也必然有着内在的意念联络关系,而这种意念联络关系也必须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段落和段落之间、句与句间的意念联络关系,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文章或段落的连贯,而表现它的手段就是衔接。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的衔接手段和结构形式,推导出句与句间、段与段间逻辑关系,从而不仅达到对文章的字面理解,更重要的是达到对文章的释义理解。我们可以在阅读课里对课文中出现的连贯和衔接现象给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一般来说,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存在着下列10种语义连贯:例举、附加、对比、让步、重复、结论、时间、地点、和强调等语义联系。表达这10种语义联系的衔接词也有10类:1例举: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for one thing, to illustrate, in particular, in general, significantly, frequently, occasionally .2附加:again, in addition, too, besides, furthermore, as well, nest to3比较:similarly, likewi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way, likewise4对比: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still, conversely, whereas, though,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ct,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5让步:doubtless, surely, granted that, although this may be true, no doubt, I concede, I admit6重复:again, as has been pointed out, to repeat, in other words, as I have said above, once again.7结果:therefore, thus, hence, so,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all in all.8结论:thus, finally, hence, in conclusion, to sum up, to summarize, to conclude, in short.9时间:earlier, formerly, afterwards, later, presently, subsequently, meanwhile, after a while, at last, at that time, in the mean time, in the past, until now10强调:indeed, equally, chiefly, even more important除此之外,还可通过重复关键词组来实现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的语义连贯。 四、从语篇的角度谈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语篇的完整统一通过语言形式的衔接(cohesion)和语义的连贯(coherence)来实现。语篇能力也就是超句平面上组织语段的能力。目前在阅读训练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忽视对语篇结构的研究,忽视词汇、句型、语法和连接词语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学生往往感到某些语言现象与语法规则有些出入,这种死抠语法条条的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阻碍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因此我悟出,在教授语法时要结合语篇和语境来进行,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阅读课最能体现语篇整体教学的特点。结合语篇知识,理想的阅读教学步骤为:step1 Brainstorming A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background B Introduce the customs about the text The first reading (skimming) Decide if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step2 The second reading (scamming) Discuss the details or events.step3 Listen to the tape. Fill in the chartstep4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text. 通过这四个步骤,突出了阅读课的特点,加强了阅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口头交际作好准备。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运用能力. 在我们学过的单词中,有些词义不只一个,这就需要视具体情况来具体判定。比如下面这个段落:You might have helped me.Tom said, when he had go this breath again, instead of going mealecturem, you could have done that after I was safe on the bank. A helping hand is better than sermon. lecture”在我们所学过的词义中, 它是演讲”,而在这里则是遣责”。bank”:我们曾学过它有河岸”和银行”两个词义,而根据文章的含义可以推断出它是河岸”的意思。所以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一个环节“Gee,” said Tommy, “what a waste.(2) When you are through with the book, you just throw it away, I guess. (3)Our television screen must have had a million books on it and its good for plenty more. (4)I wouldnt throw it away.”在上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连贯和衔接的表现形式,比如句(3),很明显,句末 “plenty more” 应为“plenty more books”的省略形式。同样,作者使用关键词的重复以达到衔接的目的。句(2)中的 “it” 衔接于“the book”,句(4)中的“it”指代句(3)的“our television screen”.由此可见,只有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以及上下文之间的省略和指代关系,才能够取得满意的阅读效果。五、 结 语从过去以词汇和句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升到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教学侧重于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及各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研究语篇的构成,分析、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