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本原因 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现实原因 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政治因素 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思想因素 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关键因素 法德宿敌的和解 遭受战争的严重伤害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盟 1 原因 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 必须联合起来 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 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1967年欧洲共同体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 共同的农业政策 2 欧洲一体化进程 统一关税与外贸 趋向货币一体化 趋向政治一体化 共同的外交政策 趋向军事一体化 发展 1993年欧盟成立 3 影响 政治上 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 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 经济上 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 日 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经济实力增强 相对独立的外交 渐成世界一极 1 原因 20世纪50 80年代 民主化改革 铲除了封建残余 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 朝鲜战争的军需刺激 重视科技与教育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二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发展外向型经济 实施 贸易立国 出口第一 美国大力扶植 削减免除赔偿 返还工业设备 提供资金物质 朝鲜战争向日本订货 材料一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有力的竞争对手 朋友 是的 盟国 是的 但是 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 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 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非常激烈 引自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二1972年7月7日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 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田中内阁主张实行自主的外交路线 提出以 以美协调为主轴 以恢复日中邦交为 首要课题 的处 等距离多边外交政策 强调以日美关系为轴心 发展日中友好合作 加强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合作 材料三日本首相小泉在谈到安理会改革的问题时 在后面干脆点明 日本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 日本所发挥的作用已经为它取得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民日报 2004年9月30日 2 影响 崛起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形成了美 日 西欧三足鼎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冲击了两极格局 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格局发展 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 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标志 二战后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 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许多国家独立 新独立的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主张团结起来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 倡导者 铁托 纳赛尔 尼赫鲁等 独立 自主 非集团 不结盟 反对新老殖民主义 反对霸权主义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结盟运动真的不结盟吗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 而只是不和与美苏两大军事集团结盟的国家结成联盟 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 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 冷战 实现全面彻底裁军 2 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3 标志广大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促使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不结盟运动的意义 1 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 并在国际政治舞台发挥巨大作用 新中国建立 经济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经济腾飞 科技成就突出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中国成为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一五计划的完成 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冲击两极格局 促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四 中国的振兴 西欧的联合 日本的崛起 不结盟运动 中国的振兴 强大的美国 强大的苏联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小结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易错点 多极化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 多极化格局尚未定型 世界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 而不是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差距缩小 1 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a 联合起来抗衡美苏b 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联系的加强c 摆脱美国的控制d 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2 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a 发展教育b 力保天皇c 发展经济d 民主改革 巩固练习 b c 3 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a 西欧 日本崛起b 第三世界崛起c 中国的改革开放d 亚太经合组织4 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a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d 中国加入联合国 a b 5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世界经济的多极化b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c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d 不结盟运动兴起6 二战后初期 西欧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主要原因是a 对抗苏联的需要b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c 国力衰退 国际地位下降d 恢复经济的需要 a c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 苏联的解体 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 经济上的冲击 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苏联的解体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 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向发展 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1991年12月25日19时32分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降落 第二十五课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 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背景 20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政治经济困境 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受阻 转向政治改革 指导思想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义 路线 内容 1990年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 实行多党制和总统制 影响 引起国内思想混乱 局势动荡 党派林立 民族矛盾爆发 苏联迅速走向解体 对东欧剧变产生重大影响 二 东欧剧变 实质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表现 1989年波兰社会性质剧变 1990两德统一 华约解散 原因 历史 长期受制于苏联 照搬其模式 内部 经济发展缓慢 导致经济危机 苏联 戈尔巴乔夫改革思想的影响 西方 西方 和平演变 的影响 1989年11月9日下午6点57分 民主德国宣布从即时起开启边境 柏林墙第一次被凿开一条缝 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很快被推倒 三 苏联解体 1991年 八一九事件 戈辞职 加速苏联瓦解 独联体 建立 1991年12月 11个加盟共和国组建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解体 3 影响 两极格局瓦解 冷战结束 东欧新政权向西方靠拢 2 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造成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西方国家的 和平演变 1 过程 认识 这是苏联模式的失败 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 二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格局 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超多强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试图建立 单级世界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地位 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中国国际地位与影响的日益提高 出现五个中心力量 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有利于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形势 总趋势是走向缓和 但缓和与紧张 和平与动荡并存 冷战结束后 东西方力量对比失衡 一些国家和地区长期压抑的矛盾爆发 民族 种族 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会议组织及纪要制作工具
- 2025-2030中医药保健品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与投融资策略分析报告
- 固定资产管理台账资产清查与处置指南
- 2025至2030防火门B级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娱乐产业发展趋势研究统计表
- 2025年广东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 高三上学期期末审题训练详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教育管理史-学前心理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教育简史-幼儿文学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Q1起重机指挥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政府部门文秘岗位笔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理论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中药材种植与采购合同标准范本
- 2025年测绘专业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新租房合同范本(标准)
- 仓库盘点流程与库存管理技巧
- (高清版)DB11∕T 1455-2025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电化学储能电站设计标准
- 消除母婴三病传播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