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小说主题、细节描写,教学小结。教学步骤:一、温故知新,承上启下(12分钟) 1老师: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段朗读,并分析其形象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来谈谈。(先提问让学生相互讨论再提示) 提示:A、韩麦尔先生是一个普通的人:镇上的一位普普通通的教师。平平常常工作了40年,课堂教学的管理水平不大高。有时还“玩忽职守”“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我去钓鱼的时候,不是干脆就放你们一天假吗?” B、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可怜”的人:这是他给孩子们及镇上的人上的最后一次课,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离开他工作40年的地方,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而且再也不能教法语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教一节课又一节课,恨不得把全部知识都教给我们。这个可怜的人异常的难受,他一动也不动地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脸色惨白,话也说不下去。”C、韩麦尔是一个爱国者:换上礼服,纪念这最后一课,以表示对失去国土的敬意;对自己从前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反省,对阿尔萨斯人进行了直率的批评;赞美法语,说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说明语言好比开监狱大门的钥匙;面对即将要丧失的祖国语言内心的极大悲痛,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两个大字。这些都足以证明韩麦尔先生对于祖国的热爱。2老师:作为一个普通而又伟大的爱国者,最后一部分,作者是从人物描写的哪些方面来刻画韩麦尔先生? 提示:a、语言:“我的朋友们啊”、“我我”;“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比喻: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和统治;“打开监狱大门”比喻:赶走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钥匙”比喻:法语。全句含义是: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不忘祖国语言,就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赶走侵略者,求得民族解放。 b、神态:“脸色惨白”“呆在那里”。 c、动作:“转、拿、使、写、靠、做手势。”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强烈的愤恨和丧失国土给他的沉重的打击,表明他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3老师小结:刻画韩麦尔先生形象,作者用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他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具有高贵的气度,且恪尽职守,道德高尚,他对祖国爱得深沉、对侵略者无比痛恨。最后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 的一面。二、探究主题,升华感情(4分钟) 老师:最后一堂法语课上,无论是本来贪玩的小弗郎士还是原本普通的韩麦尔先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者如此深入刻画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的形象想要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抽答)提示:作者借助于对最后一课的描述,深入的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的形象,以小见大的表达了法国人民对于祖国的热爱,对于侵略者的仇恨。三、精读课文,细节理解(17分钟)老师:环境描写是小说不可或缺的一要素,它又分为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自然坏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此文也是一样,有着极强的环境描写,画出小说中描写环境的语句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后师生一起讨论理解) 提示:1“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明确: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下文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可以激发人们对破坏人们美好和平生活的侵略者的痛恨。 2“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镇公所布告牌前边,许多人看布告。”明确:巧妙地交代时代背景。 3“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明确:烘托出“今天”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总”说明喧闹的一贯性;“偏”说明安静得异乎寻常。4“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明确:烘托孩子们学习的专心和对祖国文字及祖国的热爱。5“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明确: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四、教学小结(4分钟)老师: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们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普鲁士侵略者也是想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他们的祖国,他们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禁止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手段奴役法国人民。 在我们国家也同样出现过这样文化侵略的现象,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为了奴役中国人民,日本人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的奴役中国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当然日本人的阴险用心并没有得逞,否则今天我们就不能够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 所以,同学们,我们学完这篇课文后应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热爱我们祖国的一切,拥护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我们伟大 “中国梦”献出一点绵薄之力。五、拓展延伸(3分钟) 1请以“我的母语”或“我的祖国”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限) 2查找资料,看看国内外还有哪些地方、人民被迫学过他国(他人)语言。六、板书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