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心球教学研究与教学技巧.doc_第1页
实心球教学研究与教学技巧.doc_第2页
实心球教学研究与教学技巧.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心球教学研究与教学技巧 江高二中 罗云楚摘要:实心球的教学过程中非常容易误入歧途!这就是所谓的实心球学习易学难精了!如何把实心球技术学好,如何发挥百分之95以上的能力是我要讲的实心球技巧的重点内容!关键词:实心球教学、研究、技巧、易学难精前言:我是一位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我留意升学体育考试的实心球填报有多年了:我发现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不鼓励自己的学生把实心球作为选项!这是为什么呢?是1、实心球120分的标准定得太高;2、体育教师的实心球水平一般!3、对于体重100斤以下的学生来说实心球的100分实在是太高了!4、大个子学生如果爆发力不好、技术不好也不容易拿100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5、实心球学习易学难精。6、技术的成分比其他体育项目都要高!我测试了部分不会掷的老师和学生,他们的力气不比我小,但却掷不过9.5米,而我却能掷14-15米!你说这实心球的技术重要吗?!放眼全中国教坛,体育老师中,以60公斤的体重,原地掷实心球能打14-15米的也廖若晨星吧!技术、力量、爆发力、腰部柔韧一样都不能少!如果你是和我同行,我相信你会对本文发生兴趣的!如果你有这方面的经验,那你更要看看,你强还是我强!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广州市白云区江高二中(11-13岁)的学生,人数为540人,其中男生290人,女生250人。1.2实验日期2006年3月1日至6月28日,按实验班组和对照班组,两组采用普通教法和实验新教法进行对比,另加人常规班组进行比较。1.3研究方法进行了6课次的上课,前后约2个月的教学以后实验组班和对照组班学生的实心球成绩对照如表1考试成绩对比表1:组别人数平均年龄平均实心球成绩优分人数比率对照班组男5012.37.516实验班组男5012.18.630常规班级男19012.57.415对照班组女5012.24.813实验班组女5012.26.122常规班级女15012.44.6121.3.1对照班组的教学方法:(实行男女生分开教学)教学顺序:教师示范动作3-6遍,徒手模仿动作20遍,教正确的持球动作持球轻力量练习,持球中等力量练习完整动作和爆发力的运用分小组学习动作的纠正前抛、后抛辅助练习考试或测验(注:表示课次)。1.3.2实验班组的教学方法:(男女生合并教学)教学顺序:观看多媒体课件老师讲解分析动作25分钟(其中闭目想掷球动作3次*1分钟,),徒手模仿30遍,持球及准备动作20遍持球轻力量练习30-50次,(按体重限定远度)体会腰力的运用,对练的同学指出缺点商量如何纠正,每小组选出最好和最差的两位学生出来示范大家进行评价持球中等力量练习30-50次(按体重限定远度+1.5米)体会腰力的运用,对练的同学指出缺点商量如何纠正,每小组选出最好和最差的两位学生出来示范大家进行评价完整动作及爆发力的运用和实心球对墙练习(分小组学习)小组推选出最好和最差的各两位同学出来示范同学们进行评价、然后老师进行评价,对考试的状态调整进行示范及比较考试或测验(注:表示课次)。1.3.3实验组班和对照组班的教法上的区别:(1)实验组班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对动作进行详细分析;(2)实验组班进行了冥想掷实心球教学法;(3)实验组班从头到尾强调评价教学,不断评价和不断纠正错误动作,;(4)实验组班强调正确动作的形成;(5)实验组班的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比较清晰、到位。2实验结果与分析2.1实验结果从总成绩和优分率来看对照组班比常规班好一点,实验组班比对照组班好一大截!他们对掷实心球的动作的理解和评价,完整动作爆发力的运用人数如表2组别人数能理解正确动作会评价动作完整动作(较好)对照班组男5015人(30)10人(20)12人(24)实验班组男5048人(96)49人(98)36人(72)常规班级男19048人(25)31人(16.3)28人(14.7)对照班组女5018人(36)12人(24)10人(20)实验班组女5049人(98)49人(98)33人(66)常规班级女15050人(33.3)29人(19.3)23人(15.3)从上表可以看出实验班组对正确动作的理解较强,实验班组的学生绝大部分都会对动作进行比较正确的评价,实验班组的学生完整动作的优秀率很高!从上表还看出对照班组和常规班组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a、常规班组的人数多,而且参差不齐;b、对照班组和实验班组是由我教,常规班组是由另一位体育老师教的。C、对照班组和常规班组教法、步骤可能有小小差异。2.2.1评价纠正学习法的重要性通过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实验班组的成绩比对照班组的成绩要高出许多,而对照班组的成绩又比常规班组高,对动作的理解、评价、完整动作的掌握也拉开了较大的距离!这是评价纠正学习法在起作用,以及老师的实心球水平和教学水平起作用!新课标强调体育课要学生重参与轻技术以及轻评价,我则认为这是一群猪脑想出来的:如果每个教师和学生都这样祥和这样做,我看真正的技术会逐渐消失!学生在上一节很有组织性、很有参与性的体育课不见得会闷!如果场地器材都不足,我看你怎么去重参与?我国的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在我国绝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不到标准的1/6,我只能培养出1/3的学生有终身体育的习惯,你呢?!其实,“科学=效率”这等式在很多方面适用,体育也不例外!在体育课中谁的效率最高,我就表扬谁!并不是等于谁最快、高、远!你明白吗?不明白,回家好好想想!我的成功除了把多媒体教学运用到体育课中(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象)以外,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评价纠正,使每个学生形成正确动作、理解动作要领、会评价!2.2.2评价纠正学习法的具体运作学生在学习单项技术的初期,大脑没什么正确的动作概念,很容易误入歧途!所以,教学要按部就班的逐步教!在实心球教学的初期,你给个球学生,绝大部分学生会比谁掷得远,而忘记技术、要领的重要性!这样开课,大部分学生就完了误入歧途!当从形成表象以后进行:40次徒手练习评价40次徒手练习评价40次徒手练习评价以后学生的动作就差不多定型了!下一步骤是持球轻力量练习:按身高体重分组,老师在课前划好3、4、5、6、7米的线,把学生体形相当的配对好、站好,按要求持球轻力量练习20次评价持球轻力量练习20次评价持球轻力量练习20次评价以后,这出手和腰力的运用已经差不多了!再下一步骤是臂、腰、腿力的协调运用:同上次课的分组,每组的距离比上次课远一米;徒手做跳起掷球30次评价徒手做跳起掷球20次评价持球跳起轻力量练习20次评价持球跳起轻力量练习20次,完成以后,臂、腰、腿力的协调运用已经掌握的差不多了!最后一步是中等力量掷球和爆发力的运用:持球跳起中等力量练习20次小组选出最好和最差的出来示范大家评价持球跳起中等力量练习20次小组选出较差的2、3名出来示范老师评价运用爆发力掷球练习20次小组选出最好和最差的出来示范大家评价运用爆发力掷球练习20次,到此全课的技术学习完毕!完成以后还要针对个别学生进行纠正,和对大家进行一些增强腰腹力量的训练。2.2.3评价纠正学习法有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课堂上创造的学习氛围!如果没有学生表现空间,这节课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无法体现!用评价纠正学习法上课时,无论是在练习还是看或评价学生都在动脑,都是主动的,因为老师创设了互相观摩、评价、学习、纠正的教学氛围!2.2.4实心球相关技术的问答(问卷调查)1、掷实心球是能否助跑、侧身?答案是不能!实验班组绝大部分能答对;对照班组和常规班组答对的比率为18。2、原地掷实心球的准备动作超越器械是否越后越好?做此动作时双手肘关节能否向后弯曲?答案是“不是!不能”本题实验班组有81的人做对,对照班组有26答对,常规班组有21的人答对。3、掷实心球时的出手点在哪里?答案是:额头上方;本题实验班组有98的人做对,对照班组有23答对,常规班组有17的人答对。4、掷实心球时,腰和手臂是同时用力还是先后用力?答案是:同时用力;本题实验班组有97的人做对,对照班组有19答对,常规班组有17的人答对。5、掷实心球时,球的运行弧度怎样才对?答案是中等偏高弧度才对;本题实验班组有99的人做对,对照班组有28答对,常规班组有24的人答对。6、掷实心球时,出手快好还是慢好?答案是快好;本题实验班组有100的人做对,对照班组有90答对,常规班组有79的人答对。从上面的数据表明,实验班组对正确动作的概念理解比较透彻!对照班组比常规班组好一点表明老师教学的上的侧重点不同,上课风格不同。2.2.5常规教学和评价纠正教学的真正差距常规教学中强调重参与轻技术,学生有近八成误入歧途动作存在比较严重的错误,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评价纠正教学能够从一开始重视学生正确动作的养成,及时作出纠正,边学边纠正,使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正确动作及要领,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于实心球来说,力气大未必能掷得远,只要技术得当小力的学生可能更远!所以,实心球的技术掌握比其他体育项目显得重要!所以,常规教学和评价纠正教学的真正差距就在于技术和效率!3.0结论与建议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