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0课三峡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0题;共26分)1. (2分)加线字意思相同的是(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 / 故人不独亲其亲B . 大道之行 / 复前行C . 讲信修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D . 女有归 / 壮士十年归 2. (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之”的词性相同的一项( )能以径寸之木 箬篷覆之 闭之 , 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石青修之 左臂挂念珠倚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A . B . C . D . 3. (2分)选出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 )A . 君将哀而生之乎?B .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C .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D .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4. (2分)读课文三峡,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A .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B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C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D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5. (2分)下列对文章三峡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B . 第三段写景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C . 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清。D . 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6. (2分)翻译句子(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A . 好像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B . 如果你是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那么怎么能够富贵呢?C . 你是一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来的富贵呢?D . 你是一个给人家耕田种地的,哪懂得什么是富贵呢?7. (2分)对本文马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间接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B . 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作者强调伯乐的重要性。C . 文章以“马”为喻,抒发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别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行为的愤慨之情。D .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两句,前一句表示反问语气,后一句表示推测语气,揭示了问题的实质。8. (2分)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停顿有错的一项是( )A . 或/王命急宣B . 至于/夏水襄陵C . 其间/千二百里D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9. (2分)名著阅读。骆驼样子通过描写正直好强的青年车夫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_的悲惨遭遇。揭露了_ , 表达了_深切同情,批判了_。10. (8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 (4)_,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5)年少万兜鍪,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子曰:“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7)女子写词气魄绝不输男子。李清照在渔家傲里用“_,_。”两句写出了她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却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的苦闷;秋瑾在满江红里用“_?_。”道尽女子的豪迈与面对挫折的自信。 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11. (16分)(2015湖北鄂州)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5题。【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乙】曹玮用兵曹玮知镇戎军日,尝出战小捷,虏兵引去。玮侦虏兵去已远,乃驱所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部伍。其下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縻军。不若弃之,整众而归。”玮不答,使人候。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玮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以待之。虏军将至,迎使人谓之曰:“蕃军远来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士马,少选决战。”虏方苦疲甚,皆欣然,严军歇良久。玮又使人谕之:“歇定可相驰矣。”于是各鼓军而进,一战大破虏师,遂弃牛羊而还。徐谓其下曰: “吾知虏已疲,故为贪利以诱之”。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远行之人,若小憩,则足痹不能立,人气亦阑。吾以此取之。”(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知:主管。镇戎军:地名,今宁夏固原,宋时边地重镇。日:的时候。虏兵:敌军。辎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等的统称。部伍:兵士的队伍行列。縻(m):束缚。少选:一会儿。几:接近。痹:麻痹。阑:残,尽。13(1(每个词1分,共4分。)14(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限加两处)。虏兵去数十里闻玮利牛羊而师不整遽还袭之。(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公将鼓之 不若弃之B . 可以一战 故为贪利以诱之C . 乃入见 乃止以待之D . 战于长勺 言于玮曰(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小惠未徧 _(2)神弗福也_ (3)玮侦虏兵去已远_ (4)玮又使人谕之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5)这两篇短文中,曹刿和曹玮都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从文中他们的相关论述看,甲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各是什么?乙文中战斗取得胜利的原因最关键的又是什么?12.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 , 同平章事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选自涉史随笔)【注】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允:符合。(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及为相 _上或宫中宴乐 _辄谓左右曰 _上常临镜 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不逐之A .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B . 无丝竹之乱耳C . 持就火炀之D . 何陋之有(3)翻译下列句子。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且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