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01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20.一副名扬中外的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粗知课文描写的画面的大概内容,领会课文总分总式的写法。2通过阅读课文快速获取信息,通过制作资料卡学习提取有效信息。通过默读、圈划发现列举、特写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3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激起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学情分析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共包括四篇课文,分别从古代的思想家、古代神话故事、古代建筑和绘画几个角度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只通过课文的描述来感受名画的魅力是有很大难度的,而且这还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教学中我一方面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一方面把握住中年级略读的教学要求,在教学时将语言文字训练有机融合,主要通过“合作探究”和“朗读感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多方位合作方式,引导有步骤、按计划地学习。3重点难点通过阅读和观察画面,领会课文总分总式的写法。通过默读、圈划发现列举、特写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内容和艺术价值。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揭题质疑1.揭题解题: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新的课文,(板书课题) 谁来读读课题?(一生读题。正音:幅)一起正确地读课题。 2.什么叫名扬中外?换词(闻名中外、举世闻名、名扬四海。不仅在中国很有名,在国外也很有名。) 3.生读题,提出疑问。(预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什么画?是谁画的?画了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 二、检查预习,自主填写资料卡,总体了解“名画概况”(一)预习检查 1.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同学们也完成了预习单,通过预习单的检查,同学们觉得这三个带多音字的词语有点难读。出示词语:溜达 作坊 一乘轿子,指导读准多音字。在预习单上,有同学提出“作坊”的意思不太明白。谁来解释一下,你用什么办法理解的?(作坊:手工业工厂。联系生活实际:豆腐作坊、陶泥作坊)2.我们再来交流一下预学单上的“资料卡” 交流、讨论资料卡:(1)画名:清明上河图(2)年代:北宋 距今多少年?(800多年)(3)作者:张择端(4)大小:长528厘米,高24、8厘米,(引导学生与黑板的长宽比较)画出大小,有什么感受?(又长又窄。)(5)保存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而且还保存得十分完整。 小结: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中获得这些信息的?(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是介绍了这幅画的总体情况。)三、梳理具体描写名画内容,领会总分写法 1.清明上河图是怎样的一幅画呢?让我们按课文前面的学习提示中来读读课文吧! 出示学习提示:齐读 让我们对照图画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再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 2.交流: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画面内容?(第2-4段) 3.请你读读第2、3、4自然段,想一想,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呢? 4.先看第二自然段,这段介绍了画面上的什么内容呢? (交流板书:“人物 多”。) 小结:我们用找关键字词的方法概括画面内容。 学法总结 5.请你尝试用这种方法概括其余的画面内容。(交流板书: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传神是什么意思?能换个词理解吗? 6.刚才圈出的关键字词分别在自然段的哪里?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有的段落,前面或后面的句子是有概括性的,找到这些句子就能很快概括出这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四、发现“列举、特写”等写作方法,感受“名扬中外”(一)列举1.课文写了画面上的三个内容,让我们走进第一个画面内容人物多,出示: 第一个画面:请同学们读读第二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人物多,可以括出句子,标出关键词语。2.交流预设:五百多个 (从数字中感受到人物多。随机朗读)三百六十行 (感受到行业多。随机朗读。)“有”“”(1)读一读,文中写了哪些行业呢?(2)(飘红“有官吏和读书人”)和前面的“有”相比,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3)我们来展开想象,用上“有”来列举一下吧!(板书: 列举)比如:有( )的官吏 有( )的读书人 有( )的( ) 运用3.小小的画面上竟然有这么多不同行业的人物,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一段。4.读着这一段,再看看这些画面,除了感受到人物多,你还有什么感受要说吗?5.作者用列举的方法让我们看到了画面上不同的人物,其实在第二个画面内容中也用到了列举的方法。出示:第二个画面:(1)默读第三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用到了列举,把它括出来。 (2)从这些列举中你又感受到什么?6.交流预设:店铺多 (列举了店铺多,街上很热闹。)人物很小 (用两个“有的”来列举画上的人虽然很小,却画得清清楚楚,张择端可真厉害啊!)人物形态 (用“有的”列举不同的形态,都活灵活现。)7.小结:在这些列举中,我们看到了热闹的街市,看到了一座繁华的汴梁都城。(二)特写1.过渡:第4个画面和前面的不同,它主要抓住一个情景描写。出示:第三个画面:1.读读第四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把情景写传神的呢? 2.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2.交流预设:(有细致的动作描写。写得很具体详细。)小结:这个画面就像是一个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现了画中有趣的生活场景。(板书:特写)3.哪位同学能看着画面,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传神的一幕?可以用上这些词语:骑、走、拽住、又踢又跳、赶。(一生边指着画边介绍。)4.小结:谢谢这位同学,你的讲解让原本静止的画面都动起来了,真有意思呀!五、运用表达方法,迁移写话1.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很多有趣的情景,让我们再来关注另一个特写画面,你观察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交流,出示:忙碌、叫喊、跨、挥舞、撑、站) 语言文字运用2.小练笔: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把当时的情景写具体。虹桥下,有一艘船正要通过虹桥,船上的桅杆快要碰到桥顶了,在这危急的时刻(船上的船夫,有的站在甲板上忙碌着,有的站在船顶上叫喊着。桥上的热心人不顾自己的安慰,跨到栏杆外面,一手拉着栏杆,一手挥舞着,就像交通警察似的,指挥着船只顺利通过。)3.交流,评议。六、名画视频欣赏,感受价值1.让我们像作者一样一边观察一边想象着欣赏这幅画吧!(视频:清明上河图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汴京郊野的风光,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