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叶提取物.doc_第1页
银杏叶提取物.doc_第2页
银杏叶提取物.doc_第3页
银杏叶提取物.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银杏叶提取物(CBE)的提取工艺一、概述银杏Ginkgo biloba L.古代孑遗植物,又名公孙树或白果树,是我国特有树种,主产广西、四川、河南、山东、湖北、辽宁、江苏等地。其叶和果具有重要药用价值,它的提取物(GBE,Gb,Extrector of Ginkgo biloba),具有相当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生物体内过剩的自由基,阻止体内脂质过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许多国家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药理实验和临床验证,发现银杏叶的多方面生物活性与其特定化学成分有关。迄今为止,从银杏叶中已经发现l00多种化学成分。这些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苷类(flavonoidglycosides)、萜内酯类(terpenoids)、聚异戊稀醇类(polyprenols)、6-羟基犬尿亏磷酸(6-hydroxykykynurenic acid,6HKA)、有机酸、银杏酚酸类(phenolic acids)、4-甲氧基吡哆醇(4-O-methypyridoxine)等。1. GBE( Ginkgo biloba L 1 ext ract, GbE) GBE是以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叶为原料,采用适当的溶剂,提取的有效成分富集的一类产品 。GBE对常见污染菌种具有良好的抑制生长作用,且抑菌浓度较低,热稳定性强,它的强抑菌作用是因为其中含有多种苦味素,主要成分有长链酚类及内酷类、多豆酸、多草酸、咖啡酸等,这些物质具有抗细菌和消炎作用,其抑菌强度与其浓度大小有关。(雷天堑,2002)2. 银杏叶的提取通过溶剂(如乙醇)处理、蒸馏、脱水、经受压力或离心力作用,或通过其他化学或机械工艺过程从物质中制取(如组成成分或汁液),得到银杏叶提取物,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研究。3.银杏叶提取物主要成分有五种:3.1黄酮苷类:对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显著的疗效,是目前世界上治疗该类疾病最显著的药物。3.2银杏内酯A、B、C、M类:是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是银杏叶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效药物。3.3白果内酯类:白果内酯有很强的生物活性,为神经精神病药物,对因年老的呆傻症有奇异的疗效,它能抗神经末梢的衰老,被誉为真正抗衰老化学物质。3.4银杏酚酸类:可促进胃液和胆汗的分泌;具有抗细菌和消炎的作用;制成无残留农药;含有抗真菌物质,能够真正刺激神经中枢系统的作用。4.项目的意义:随着对银杏的利用、开发、研究,特别是国际市场对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制品的需求,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做了大量的探讨研究,目前已成为国际植物药理研究的“热点”课题。对我国的医药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杨义方,1995)二、GBE的提取工艺1.银杏叶的提取方法1.1有机溶剂提取法:有机溶剂提取法国内外最广泛的银杏叶提取方法,其关键就在于提取溶剂的选择。目前常用的溶剂系统主要有乙醇水溶液(60左右)或丙酮水溶液(60左右)进行浸提,国内厂家多采用醇提水沉法浸提。以乙醇-水为提取溶剂,其主要步骤为:银杏叶干燥粉碎后,加适量溶剂,控制温度,浸提数次,回收乙醇,加水沉降,过滤,上大孔树脂,用水及不同浓度的乙醇进行洗脱,将收集的洗脱液减压回收溶剂,即得银杏叶浸膏。(张富捐,2002) 有机溶剂萃取法选择性高,产晶得率高,但成本也高,且存在溶剂残留效应,对人类和环境有不良的影响。1.2水蒸气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将银杏叶干燥粉碎后,水蒸气减压浸提,提液浓缩,过滤,上大孔树脂,然后用乙醇洗脱,蒸干,即得。该法设备简单,成本低,且符合环保要求,但由于目前水提法提取效率低,杂质含量高,后处理工艺难度大,因此应用较少。(程绍玲,2005)水蒸气蒸馏法具有设备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和人类无毒害的优点,但得率低、杂质含量较高,且后处理难度大。1.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中提取某种高沸点成分,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有人已经通过实验,提取得到黄酮含量为28,内酯含量72。此法提取效率高,但成本太高,操作较困难,所以目前尚未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克服了以上两种提取方法的缺点,具有提取效率高、无溶剂残留、无毒性、天然植物中活性成分和热小稳定成分不易被分解破坏而保持其天然特性等优点,同时还可以通过控制临界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来达到选择性提取和分离纯化的目的。但是这种提取方法设备要求高,在我国的应用还未普及。1.4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提取法、细胞和组织培养合成法、酶法等提取方法:这些方法收率较高,特别是酶提取法能达到2,而且无污染。但由于成本、技术 等原因,还处在实验阶段,不够成熟。2.银杏叶提取工艺路线 参考文献:1 雷天堑,高林。银杏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11):536-538。2 陈富强。银杏叶的提取工艺研究J.科技创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5-15。3 杨义方,颜 锋。银杏叶及其制剂开发近况J.中成药,1995,17(11):40。4 韩振明,葛梅,王建学。银杏叶提取工艺研究J.山东医药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