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3.3 促进民族大融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依据教材内容 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依据教材内容 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依据教材内容 自主梳理本知识点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的关系材料研读近代有学者认为北魏的衰落根源于孝文帝 深慕华风 锐意模仿改革 崇尚文治之故 消灭雄武之风 对此吕思勉指出 北魏孝文帝的励行改革 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 这种观察 也是误谬了的 议论他的人 不过说他是 从此以后就同化于汉族 失掉本来雄武的特质 然而不如此 难道想永远凭借着武力和汉族相持么 总而言之 以塞外游牧的民族 侵入中国 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互动探究你认为吕思勉驳斥对孝文帝指责的言论是否合理 简要说明理由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材料解读 材料中有史学家抨击孝文帝的汉化措施 认为其造成鲜卑族民族特色的消失 对这种观点我们应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 在客观分析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族自身影响的同时 明确民族大融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孝文帝改革顺应了这一趋势 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性 参考答案 合理 孝文帝改革用汉族文化取代鲜卑族的传统文化 客观上使其丢弃了民族特色 导致了鲜卑族军事力量的衰退和统治力量的削弱 加速了北魏的衰亡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鲜卑族政权政治 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北方民族之间的融合与交流 具有历史进步性 这是历史的主流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名师精讲 1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潮流的推动下出现的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时 已经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鲜卑族自身经济 政治制度较为落后 靠武力统一后 落后的制度导致了尖锐的民族矛盾 要平息尖锐复杂的民族矛盾 稳固北魏统治 就必须进行社会改革 顺应民族融合的潮流 2 孝文帝在改革中采取了许多推动民族融合的措施 颁布均田令 采用汉族先进的封建生产方式 整顿吏治 采用俸禄制 迁都洛阳 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改革社会习俗 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3 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形成高潮 孝文帝改革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同时 北方游牧民族也把他们的优秀成果带到中原 与中原文化融合 探究点 当堂检测 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变法 尚文明 魏国以治 此变而得者也 张之洞 劝学篇 变法第七 材料二盖帝优于文学 恶本俗之陋 欲以华风变之 故不惮为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 实始于此 赵翼 廿二史劄记 1 材料一中张之洞是怎样评价孝文帝改革的 为何有此评价 2 你认为材料二中赵翼对北魏 汉化 政策的观点是否合理 请简要说明理由 思路解析 回答第 1 问 明确张之洞的观点 然后结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回答即可 第 2 问属开放性问题 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即可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参考答案 1 评价 认为北魏发展源于孝文帝改革 原因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加速了政权的封建化 巩固了统治 推动了民族大融合 为隋唐国家重新统一奠定了基础 2 赞同赵翼认为北魏衰落是由于孝文帝移风易俗造成的观点 北魏移风易俗 学习汉族生活方式 放弃了鲜卑族勇猛善战等传统 使政权失去统治根基 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 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招致本国贵族的反抗 不赞同赵翼认为北魏衰落是由于孝文帝移风易俗造成的观点 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 汉化 举措的积极作用 北魏 汉化 政策有利于推动北魏经济 文化的发展 促进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 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 北魏政权的败亡与 汉化 措施无关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在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 两次改革不囿于传统 除旧布新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1 面对社会转型 两次改革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各是什么 举例说明 2 依据改革的措施 概括说明两次改革 除旧布新 的形式有何不同 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 思路解析 本题通过对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比较 考查对改革与社会转型之间关系的理解 第 1 问 要结合两次改革的背景判断改革前商鞅和孝文帝所面临的社会矛盾是什么 再举例说明两次改革如何解决矛盾的 第 2 问实际上是从改革的方式 作用的角度比较两者的异同 探究点 当堂检测 参考答案 1 商鞅变法 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如 废井田 开阡陌 废分封 行县制 等 北魏孝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