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doc_第1页
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doc_第2页
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 作 总 结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民族文化进校园,旨在通过对广大小学生开展民族文化教学,增强青少年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承担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重任,培养青少年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是创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一、基本情况偶里,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文化之乡,是一个拥有一千二百多户的苗寨,素有“千家苗寨”之称,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历史,苗族文化源远流长。偶里民族小学,位于偶里乡寨先、寨霞、寨欧、皆阳四大村之中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前沿阵地。(1917)成为国立学校,几经易名,于1981年命名为锦屏县偶里民族小学至今。我校现有教职工45人,学生618名, 14个教学班。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配备了远程室、图书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等,现在正着手匹配多媒体室、微机室、舞蹈室、美术室。二、活动开展情况1、成立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杨璐(偶里民族小学校长)副组长:龙章贤(偶里民族小学教导主任)成 员:李贵成 吴会勇 龙正林 龙金圣 李翠英 龙本倩 吴厚英2、全面实施“双语”教学,从1984年起,学校采取自编教材和上级匹配教材相结合的形式,在低班开展“苗语”教学,只有掌握了本民族文字,才能更好的传承民族文化。我校现有4个班级开设“苗语”课,有专用教材200套,专任教师2人。学校每年安排双语专任教师到省、州培训学习。3、成立苗歌合唱队,邀请我乡“民歌协会”的歌手到校教学,刚学习苗歌是艰难的,我校苗歌合唱队一批批走出去,学员们积极参与,不泄气,不放弃;辅导员耐心地开导,剖心置腹的榜样示范,鼓足了学员干劲,致使这项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每年偶里乡“六月六”尝新节民歌赛上,我校苗歌合唱队20多人登台演唱,得到高度评价。4、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和挖掘民族文化,我校利用每周二、周三、周四课外活动时间开设以苗族特色为主的兴趣小组活动,各小组根据本地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特色的活动项目。如:苗族山歌、苗族敬酒歌、民族舞蹈、民族器乐、民族体育、剪纸、绘画、刺绣、蜡染、编织、苗汉双语教学等。5、大力营造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氛围,我校在操场四周、教学楼走道两侧、教室前后,随处可见师生的摄影、书画、手工刺绣作品,文化气息浓厚,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些作品的题材大多选自苗族文化的精髓,如“芦笙节”的来历、“斗马”的来历、“苗年”的来历、民族服饰等,许多苗族文化成为师生创作的源泉。学校成了继承和发展优秀少数民族文化的一块园地、圣地,以人文教育为主轴的少数民族办学特色进一步得到彰显。6、各级党政全力支持,几年来,省民委、州委宣传部、县政协、团县委、县民宗局等部门领导多次到我校调研,观看了我校双语教学活动,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取得的成绩。为我校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特色创建营造了浓郁的社会气氛和社会环境。三、今后努力方向1、结合学校学科特点,重点抓好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与制作,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2、加大校本教材的重新编排力度,开展民族音乐的编辑,舞蹈的编排,体育的开发和工艺制作的传承,使其有机地与学校各项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地方特色,安排调整课时计划。保证我校民族文化凸显本土特色。保证我校教育为地方发展融为一体。3、将民族民间文化引进校园,除了争取县委宣传部、县民宗局等部门的支持指导外,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除了将少数教师派出进行专门的短期培训外,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