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永词两首【学习目标】1了解词的文体知识及词的几个发展阶段和两大流派。2有感情地吟诵两首诗词,品味语言,理解意境。3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学习过程】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第二课时任务三:整体感知雨霖铃1 在词中作者主要选用了哪些意象,请选出两个意象来分析它们的特点?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什么写法写出什么情状?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中的哪句诗来概括?3请你在雨霖铃一词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这种写法的作用与效果。4“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情感?5“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在全词中具有怎样的作用?(4分)6.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4分)(2)7简析这首词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8简析这首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描写离愁别恨的写作特色。9结合诗句,联系意象,简析这首词情景交融的写法。1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它们好在哪里?任务四:能力检测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参差(cn) 豪奢(sh) 暮蔼(i)钓叟莲娃(su)B天堑(qin)吟赏(yn) 都会(d)重湖叠巘(xin) C珠玑(j)罗绮(q) 嬉笑(x)因咽废食(y)D千骑(j)羌管(qin) 骤雨(zhu)良辰好景(ch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下,人们一方面对春节联欢晚会说三道四,有时甚至义愤填膺;另一方面,对各种评论,包括质疑、指责等等,却不比从前那么敏感了。B李克强总理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滨逊。”C翻检历史,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轨迹:艰难创业时往往背负使命感和危机感,不怕筚路蓝缕;一旦天下无事、承平日久往往会疏于律己,贪图奢华。D势不可挡的春节返乡大潮也带来了其他思索,那就是,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致使数以亿计的打工者不得不背井离乡。3对下列词句中加点词语,所含手法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霜雪:比喻,用白色的霜雪比喻卷起的浪涛,以静写动。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凤池:借代,凤池即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这里代指朝廷。C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借代。兰舟是木兰木做的船,对船的美称,这里代指舟子。D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清秋节:借代,用凄清的秋代指中秋节。4下面对词句的品评不恰当的一项是()A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乃千古写景丽句。先总说湖外有湖,山外有山,湖山清丽可嘉,再具体描绘“桂子”对应“重湖”,“荷花”对应“叠”,此先点后染之话也。B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此三句展太平盛世、百姓安乐之景,其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用了互文手法,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弄晴泛夜”,极言百姓生活富足,不分昼夜,歌舞升平。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骤雨刚歇,秋蝉长鸣、长亭晚照、悲凉、凄清。这是典型的哀景写哀情手法。D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句在整首词中属虚写,因为这是想象。“酒醒何处”写离别之苦,而后用想象中的“杨柳”“晓风”“残月”渲染了一种更加凄清的气氛,来烘托这离别之苦。5词的诵读不要读断,也就是不要把意思相连的词语读开,这是对词的诵读节奏的基本要求。下列词句,诵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B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C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D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为应对雨雪天气,铁路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保证线路设备状态良好,确保线路畅通。B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全体人民公平地享有基本养老保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进“新四化”建设的需要。C从民族层面来说,中国年反映的尽管是中国人民一直抱有的强烈的大团圆意愿,还有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形成的那种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D某种角度,学术批评乃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术进步的重要途径。二、课内阅读(一)阅读望海潮,完成78题。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都市生活图景?8请简要概括本词在艺术上的特点。(分点陈述) (二)阅读雨霖铃,完成910题。9实写与虚写相结合是本词的一大特点,请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10“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一句也运用了融情入景的写法,为什么特别动人呢?三、能力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112题。归朝欢 柳永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一望乡关烟水隔。转觉归心生羽翼。愁云恨雨两牵萦,新春残腊相催逼。岁华都瞬息。浪萍风梗诚何益。归去来,玉楼深处,有个人相忆。注只轮:代指车。梗:草本植物的枝茎。11这首词上片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词意简要赏析。1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4题。长相思 李煜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13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分析。14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分析。1.隋唐 宋朝 诗 诗余、曲子词、曲词、长短句 标题 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阙”或“片” 豪放派和婉约派 苏轼、辛弃疾等 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 豪放 婉约 3.三变 耆卿 柳屯田 专业词人 乐章集 任务二1望海潮描绘了一派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生活景象。2描绘角度相应诗句地理位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历史传统钱塘自古繁华自然景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市井面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玑,户盈罗琦,竞豪奢百姓生活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3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处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描写了一幅百姓富足的盛世象。4“卷”是翻卷的意思,“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的波滚浪翻的景象,“卷”可以形象地表现出钱塘江潮排山倒海的气势、浪花飞溅的情态。用“推”力度与气势均没有“卷”强,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5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6“重湖叠巘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任务三:1.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杨柳岸、晓风、残月等2白描手法(或细节描写);难分难舍(依依惜别);此时无声胜有声。3“念去去”点明离别之情,“千里烟波”“暮霭沉沉”用景来烘托离情之愁之苦。或“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点明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二句“着意染之”。4虚实相生,借景抒情,表达对离人的依依惜别之情5起首三句写别时之景,点明了地点和节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氛围的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为全词奠定了悲凉的感情基调,也为下文写离别的场面作铺垫。6词眼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它最能体现词的主旨,高度凝练,极富有概括性。7这首词是抒写离愁别恨的,为了表现离别之苦,作者不仅写出了男女双方的依依不舍的分手场面,而且把这个场面放在“冷落”的“清秋”时节,通过“寒蝉凄切”“骤雨初歇”的环境气氛加以渲染表现,突出了离别的难以忍受,这是第一层。在此基础上,作者又通过想象,设想离别后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让人感到,离别苦,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更苦,这是第二层。紧接着,作者又写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意思是离别后没有你的日子中,“良辰美景”尤其痛苦。这是第三层。这首词就是这样逐层深入地描写离愁别恨得逞的。8“实”主要表现在上片开头的环境描写和中间的细节描写,词作主要通过这些描写了离别的环境,渲染了气氛,表现男女恋人的依依不舍。“虚”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想象前路的空旷迷茫,表现作者的孤独和迷惘;第二个层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因情造景,设想酒醒之后的情景,表现作者离开恋人之后的痛苦;第三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设想在离开恋人后的漫长时间中,碰到“良辰美景”之时的感受,表现作者,又拓展了情感的表现空间,使感情进一步深化,增强了感染力。9为了抒发离别之苦,词人采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选取“寒蝉”“长亭”“骤雨”“都门”“兰舟”“烟波”“暮霭”“ 楚天”“ 杨柳”“ 晓风残月”等一系列意象,把离愁别绪的感受,通过景物描写表现出来,使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形象和谐统一,意与境会,创造出完美的意境,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1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它好在:第一,虚景实写,词人设想出次日酒醒时的时间(晓)、地点(杨柳岸)和特定环境氛围(寒风残月),渲染了悲凉凄冷的气氛,衬托出词人形单影只的古量孤零心境。第二,意象选择,词人选择“杨柳”“ 晓风”“ 残月”这三个意象,在古人心目中,都具有离别或相思的意味 用以描绘凄清孤寂的秋景,景中有情,把词人请了的感情融化在景物描写之中,耐人寻味。任务四:1D(A项,蔼霭;B项,yn;C项,咽噎)2A (A义愤填膺: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恨。B.离群索居:离开集体或群众,过孤独的生活。C.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D.背井离乡:离开故乡,多指不得已的在外地生活)3D(“清秋节”不含修辞,就是指凄清的秋季)4A(“桂子”应对应“叠”“荷花”应对应“重湖”)5C(应为“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6B(A语序不当,应是“组建打冰扫雪突击队,组织上线路除冰雪,检查维护设备”;C.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是“中国年反映的不仅是”;D.缺少介词,“从某种角度说”)7本词描绘了一幅太平、繁荣、富庶、美丽、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图景。8本词用层层铺叙的手法展开。作者抓住具有特征的景物,用饱蘸激情而又带有夸张的笔调,寥寥数语便把迷人的西湖与钱塘胜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写法上由概括到具体,逐步展开,步步深化。词的语言、音律、词调也与词的内容结合得恰到好处。9上片除“念去去”两句外,全是实写眼前的景、事、情,下片则是虚写别后生活。这样就虚实相济,虚写中所着意描绘的词人孤单寂寞的心情,连“良辰好景”,也不能排遣。读完下片再回过头来看上片,便会懂得“都门帐饮无绪”“无语凝噎”这两句的内涵了原来词人和他心爱的人之间感情竟如此深厚,的确是难舍难分啊!10(1)它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2)这幅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销愁愁更愁”,更何况是在“酒醒”之后。11交代了早行的典型环境,渲染一种荒寒的氛围;暗示行旅的艰辛;烘托旅人黯然的心情和对羁旅行役的厌倦之情。风声淅淅,白霜满地,说明时值初冬,天气寒冷;宿雁惊起,残月当空,天刚破晓,旅人就踏着白霜上路了,突出了早行之早;萧索清冷的晨景,更衬托出词人行旅的艰辛,心境的悲凉。12“转觉归心生羽翼”写词人恨不能立刻插翅飞回故乡,突出了归乡之情的迫切;而愁如云恨如雨,则突出了词人乡愁的浓重。“新春残腊相催逼”写出了时序代谢,日月相催,与“岁华都瞬息”一起表现出了词人对时光逼人、年华易逝的伤感。“浪萍风梗诚何益”用比喻的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无线火灾探测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贵阳市旅游公路加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知识培训新闻课件
- 防汛抢险队伍培训知识课件
- DB34-T 5037-2022 船闸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 国际贸易合同法律条款示例
- 商品质量保证合同的法律条款解析
- 住房租赁的合同详细版样书3篇
- 石棉安全标准修订-洞察及研究
- 横突融合技术优化-洞察及研究
- 学生心理健康一人一档、一人一案表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课件
- 2024年度企业员工信息安全培训内容
- 我国的宗教政策课件
-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
- 1、山东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表(A3正反面手填)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led显示屏售后服务承诺书
- 兽医药理学各论(抗微生物药物)课件(同名386)
- 作文-曼娜回忆录全文小说
- 广东省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