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大酱的制作方法大酱的发明,可以说对东北人是一种杰出的贡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据说是,下酱的传统起源于东北的满族。从前东北的满族先民在森林和草原上东奔西走,南征北战,常常把谷物炒熟,或者磨成面子做成炒面,这样再食用起来比较方便(比如大豆等等)。但有时在野外行走时被雨水淋湿了,就常常发酵,可是又舍不得丢掉,于是掺水用盐一搅当菜来食用。这其实就是最早时期的大酱了。这只是传说中的一种说法。但无论哪种说法都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发明,这一点决不会错。上面说的满族先人发明的,后来完善工艺,制作的酱就叫盘酱。为什么叫盘酱呢?由于这种食物多在营盘中食用,所以,至今满族还把下酱称为“盘酱”。后来,由于文化的融合,不光是满族人做盘酱,汉族人也有做盘酱的。只是由于个人喜好的口味不同罢了,已不是早期的观念了。东北大酱制作方法:东北大酱的传统制作做法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豆子炒熟碾碎发酵制作的酱为盘酱,一种是将豆子烀熟后储存发酵制作的酱为大酱。盘酱的做法:将精选上好的黄豆,用锅文火炒熟,出锅晾凉后,磨成粉,然后用水活好备用。大酱的做法:将精选上好的黄豆,在大锅内烀熟,火停后焖上一宿,次日揭锅,把豆子煨得软软的、烂烂的,备用。其余的做法如下基本一致。做酱坯子要做一尺来长半尺来宽成长方体的酱块,不能做得太大或太小,太大则容易伤热;太小则容易失水而发不透;发不透则没有油儿,将来作出的酱,品质不好,也不好吃。做好后,先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晾至酱坯外面干燥(约三、五日),然后在酱坯外裹以一层牛皮纸或报纸包好(防止蝇虫腐蚀、灰尘沾污等)。然后用绳子捆扎好。或挂在房梁上,或在炕稍锅台的犄角找个热乎地方放在哪里,等待发酵。每块之间距约一寸,人口多的人家,酱块多时可以分层摞起,但以细木条隔开,约一周时间将酱块调换位置继续贮放如前。发到一定的程度,里面都长白毛了才好。等到农历四月二十八。这时把发酵好了的酱块子洗刷干净。掰开成一小块一小块的。要在太阳下暴晒,这为了消毒杀菌。这时酱块发酵好了,里面会有油泛出。这时就是准备要下酱了。下酱时,酱块和盐的比例,一般都是黄豆5斤,盐2斤(东北是1斤豆加3两盐),这样咸度正好。把咸盐用开水化成盐水,这时可以放一个包着大料和花椒粒的纱布包放在开水里,溶解出来香味儿。再把酱缸在院子里,或园子里固定好,刷洗干净。在下午四五点钟时候,先把“酱耙”洗干净,放到缸底,倒进酱块,然后再把融化好的咸盐水倒进缸里。下好酱后,用一块白布蒙上酱缸,用绳子绑好了。白布上要订上一个红布条。据说是为了保护酱缸里的酱不生虫,有避邪的作用。另外,在制作东北大酱的过程中还有不少的讲究。比如,酱坯子闰年做单数,平年做双数。还有,没过月的酱缸,是不许别人家的生人来看的,由其女人。大家似乎都懂,一般都很自觉。上面再盖上一个“酱帽子”,一般都是铁皮做的圆锥形的。下酱之后三天之内不动酱缸。为的是让酱块里充分融进盐水,将来更容易碎。三天之后开始打耙,就是打开“酱帽子”开始用手拿着酱耙在酱缸里按一定的方向搅动酱。这是为了,让酱块充分的溶解,融碎。同时,也会把酱块里的杂质,发酵时长的一些白毛,漂浮在上面,好用饭勺子把那些沫子撇出来扔掉。这活儿,要有耐心,一次都要打一百下左右的耙。由老太太或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来做。过一周左右,酱开始发酵了。这时,再打酱缸,会飘出阵阵酱香。有的人家的酱会飘出很远,惹得左右四邻都称赞。这时,酱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会呈现出诱人的黄红色。一般,发酵后一周或十天,就可以食用了。但此时,只能生吃。切不可用来炸酱或者爆锅儿。据说,那样就会把酱缸里的酱颜色改变,会黑缸头。其实我想这本没道理,只是人们的一种习惯,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没过月的酱,一定要从门进屋里,不可从窗户进屋,为什么,至今我也不知道,只是从老辈儿人那里继承来的规矩吧。没什么道理。打酱缸,撇酱沫,这活儿每日一次一直做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不必天天打酱缸了。三两天一次,就可以了。还有,每次到酱缸里盛酱时(东北叫刀酱),人们也是习惯的打俩下酱耙。以后的日子里,每天好天气时,一定要揭开酱帽子,让阳光晒着酱缸,保持酱缸通风透气。这样酱缸就不会出现“捂了酱头”酱液发酵过劲儿而产生异味的问题。这里介绍一下“酱耙”,是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一个直杆比酱缸略高一点,另一端按上一个边长十公分的正方形木板就成了。记住,一定要做成“卯榫”的,切不可用钉子钉的,因为铁钉子在盐里会生锈。哪为什么强调一定用杨木或者椴木做的呢,因为这两种木料本身没有异味儿。切不可用松木做,那会有松木的怪味儿,将来酱不好吃。酱缸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冬天不怕冻。在滴水成冰的东北的隆冬,酱缸也可以安然的放在室外,不必担心会冻坏了。因为里面有极高浓度的盐分。所以,东北有一句俗话说:“小孩的屁股大酱缸”。意思是,这两样东西最耐寒。东北大酱的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隐藏很多技巧和秘诀。其间既有代代相传的因素,又有自我理解、适当发挥和与时俱进的因素,同样是炒豆、烀豆、做酱块儿、摔酱块子、封酱块儿、洗酱块儿、下酱,这一系列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温度、湿度、力度的掌握,井水与自来水的选用。碘盐与不加碘盐的区别,盐和水的比例等等,都要把握得恰到好处,处理得一丝不苟。待到上述一系列工作逐项完成,头一两个月里,还得需要一位有耐心的专人,每天至少一次坐在酱缸旁“打耙”、“撇沫儿”。满月后,还要“滤酱”拽来铁网眼筛子,架在酱缸之上,捞出缸里未完全融化的“酱块子”,用筛子一遍遍地挤压,直至将缸内所有的“酱块子”过滤成粥状,用布蒙住酱缸一周左右,便可以上餐桌了.二大酱制作方法:这盘酱和大酱都各有优缺点。盘酱,由于炒过黄豆,所以盘酱的颜色好看,深黄红色,所说的酱色,但酱香味儿和细腻方面要逊色于大酱。但是,大酱由于没经过炒熟这道工序,所以,颜色要略显得淡黄色,很不好看。所以,人们随着汉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的融合,发明了一种叫“二大酱”的酱。就是先把黄豆炒至八成熟,然后再用锅烀烂。用搅酱机搅成糊状,再做成酱块子。其他的程序和前面说的一样。这就是大酱的制作程序。后来,大酱也随着儒家文化传进了邻国,日本和韩国。以至于,现在韩国人以能吃到美味儿的“大酱汤”而自豪。但他们不知道,中国才是酱文化的发源地。中国拥有着这项非物质文化的所属权。豆瓣酱的做法:材料:黄豆、曲子(一种用来发酵的菌)、盐、水。先把黄豆用锅煮熟,然后用搅肉机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参入曲子。(十斤黄豆放两小把曲子)墩成二个立方体,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当六个面都晒好了,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里面基本上也是干的了)。到下酱的日子,以前有特定的日子,现在你想什么时候都可以,把晒好的酱块弄成小块,你会看到有好多毛,就是长毛了,放到坛子里后放水放盐(尝一下)。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发酵)。最后就还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酱黄豆的制作及具体做法:调料:盐250克,甜面酱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一文科物理试卷及答案
- 液压机买卖合同3篇
- 2025年自来水管道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教师招聘真题套题及答案
- 2025年板栗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幸运咖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内科三基题目及答案2025年必考版护士
- 药学专业专科试题及答案
- 银行承兑汇票购销合同3篇
- 学生营养餐工作责任追究制度模版
- 第一单元 第2课《童真时光》 【人教版】美术 三年级上册
- 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招聘辅警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全国货运驾驶员职业技能资格考试试题(基础知识)含答案
- GB/T 46150.2-2025锅炉和压力容器第2部分:GB/T 46150.1的符合性检查程序要求
- 2025年甘肃省高考历史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 中华优传统文化(慕课版)教案
- 2025广东广州市国资委选调公务员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美容美发店2025年营销方案创新解析
- 档案知识培训课件
- 肱骨髁上骨折
- 2025年中药师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