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 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 皇帝制度与三公九卿制1 皇帝制度 1 形成背景 自夏朝起实行王位世袭制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 废除了分封制 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先后灭掉韩 赵 魏 楚 燕 齐六国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秦朝 2 内容 权力高度集中 是秦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大权 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 集于皇帝 皇权至上 是皇权高度集中的标志 皇帝总揽全国政治 经济 军事 立法 司法等一切大权 且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皇帝独尊 创制 皇帝 等一系列专用称号 皇帝自称 朕 皇帝的命令称 制 或 诏 皇帝所用的玉印称 玺 皇位世袭 3 评价 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建的用以维护最高封建统治者尊严和权威的一项政治制度 以皇位世袭显示权力不可转移 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 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 是维护 家天下 的重要保障 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看 在我国封建社会的特定时期 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 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 是起过进步作用的 但是 皇帝制度的发展 形成了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 加强了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对人民的精神束缚 桎梏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又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2 三公九卿制的设置及其职能 3 三公九卿的地位及其关系 秦统一后 建立起一套在中央政权机构中实行的政治制度 以三公九卿为主 是秦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 是绝对受制于皇帝并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高权力机关 三公 是中央机关的首脑 九卿 为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 三公九卿在地位 职责上互不相属 互相牵制 最终使军国大权集中在皇帝一人手中 二 郡县制1 郡县制的由来和推行 1 春秋战国时期 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商鞅变法时 废分封 行县制 2 秦统一后 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2 郡县的职能 1 郡 为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 对上承受中央命令 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2 郡下设县 县的长官叫县令或县长 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 管理财政 司法 狱讼和兵役 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 县以下是乡 里等基层行政机构 3 郡守和县令 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他们直接管理人民 收取赋税 征发兵役和徭役 3 郡县制的主要作用 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巩固国家的统一 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都起了重大作用 三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 背景 1 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 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强 国家局部统一局面的出现 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 2 变法运动的进行 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 确立了封建制度 适应了新兴地主加强专制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 例如商鞅变法中废除奴隶主享受爵禄的特权和建立县制的规定 3 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 法治 思想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崭新的思想风貌 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 2 特点 1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出现是与封建制度的产生同步的 是中国封建社会一开始就有别于西欧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 2 权力高度集中 皇权至高无上 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中央无条件服从皇帝 3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削弱 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最后被取消 4 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3 历史作用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历史作用具有双重性 一般而言 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 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 到封建社会的后期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具体表现在 1 积极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防止分裂割据 抵御外来侵略 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 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 兴建大型工程 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世界的基础 有利于各地区 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 消极作用 经济上 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政治上 空前强化的封建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 长期以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地位 民主政治无从发展 早期的资产阶级亦受到压制和打击 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 派生了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思想上 君主专制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 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 更使得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 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考点1 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 1 1 韩非子说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方来效 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a 封邦建国b 确立皇帝制度c 置 三公 九卿 d 全国郡县化 解析 b 韩非子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 c d都是秦朝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采取的措施 事在四方 的 事 指的是全国的政治 经济 军事的一切大权 圣人 指皇帝 执要 就是总揽 意思是由皇帝一人来总揽全国的政治 经济 军事大权 这是皇帝制度的内容 故选b项 1 2 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 中央设三公九卿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 颁布秦律 严刑峻法 解析 a 本题考查识图和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图中可以看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皇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度是建立起以皇帝独裁统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 考点2 郡县制 2 1 2013 北京文综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 九域守令图 石碑 其中一段碑文是 至于 国 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 变易古制 始为 县 更 分裂 至 灭陈 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 周b 秦c 汉d 唐 解析 b 由材料中 并四海 县 天下合一 等信息可知是秦朝 2 2 柳宗元在 封建论 中说 汉兴 天子之政行于郡 不行于国 制其守 郡守 宰 不制其侯王 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郡国并行制b 要求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c 设立刺史巡行郡县d 分封同姓诸侯国 解析 b 从材料看 汉代的郡国并行制导致封国尾大不掉 对中央权力构成威胁 七国之乱 平定后 王国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削弱王国势力 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要求诸侯王将封地继续分封给子弟 王国势力于是逐渐分散 再也无法与中央抗衡 a d与题意相反 c项并非针对王国问题 故选b 考点3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3 1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 格鲁塞的 东方的文明 中写道 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 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 集中起来 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说法是 a 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 实现了国家统一c 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 创立三公九卿制 解析 a 从材料中 集中起来 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这一信息可以判断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 b项不能体现 权力的顶峰 秦代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时期 故c项不正确 三公九卿只是加强君权 不全面 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 包括中央与地方力量 故a项正确 3 2 政治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漫长而艰难的演进过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琅琊刻石记载 古之五帝三王 知教不同 法度不明 今皇帝并一海内 以为郡县 天下和平 昭明宗庙 体道行德 尊号大成 材料二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 那是千真万确的 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古希腊 伯利克里 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 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 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某政治文献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 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2 雅典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主要机构有哪些 简要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在参与范围上有何局限性 3 材料三出自哪部政治文献 这部文献的制定有何重要意义 4 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毕生奋斗 请写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所作的两大贡献 参考答案 1 中央 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地方 推行郡县制 积极影响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 防止分裂割据 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