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老师要看哪些书?一、教育理论1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1册)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推荐理由:书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内容充实,全面地反映了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书中的一百条建议,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 2杜威教育名篇赵祥麟、王承绪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07出版)推荐理由:作者杜威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现代西方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他继皮尔斯、詹姆斯之后,把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并结合自己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验,具体加以应用,形成一个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3我的教育理想(增补本) 朱永新 漓江出版社 (2009.04出版) 推荐理由:该书被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举荐为教师、校长、教育工作者必读名著。作者从十个方面阐述自己的理想教育,分别是: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用博大的教育理念深入探寻未来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用精辟的语言勾画21世纪教育理想的灿烂和辉煌,阐述教育的伟大使命和责任,使人们对未来的教育充满信心。4陶行知经典名篇(教师版) 方明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推荐理由:此书让人实实在在地感悟到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最常用的字词,最常见的语句,最常规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朴实无华,却清晰地让人体悟到连缀它们的是作者深深的赤子之情、浓浓的大师之爱。5课程文化 美约瑟夫等著,余强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本书有五位作者,但它并不是一本论文集;本书引述了很多案例,却非案例汇编。它是一部思想连贯的理论著作,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和探究课程,强调设计出“发自学习者内心”的课程,而且只有教师对课程的目的、所教授对象的需要有更为深刻、更为整体的思考,才能将课程设计好,才能圆满地实现课程目的。6陶行知教育文集 陶行知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打开这本书,你会发现,我们今天的教育批判与建设,几乎都没有超出陶行知当年的思考;今天的教育除了学校越来越漂亮,规模越来越宏大,在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等方面,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后退。当年陶行知所痛斥的一切,今天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陶行知的思想不能成为当今中国教育的主流思想呢?7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刘德儒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书中介绍了对教育教学有重要意义的心理学知识。通过介绍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描述生动的故事或鲜活的教学案例,演绎了64条教育效应法则。读来引人入胜,对观照改进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铜镜、警钟甚或路标的作用。8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 刘良华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教育研究方法指导用书,是教育研究入门的引导性作品:贴近实际而不空谈;别具一格,可读性较强;脉络分明,资料翔实。9民主主义与教育 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这部教育经典本着建立“更为平等和更为开明的社会秩序”的信念,分析了教育的一般特征,具体探讨了兴趣和训练、方法与教材、课程评价等最基本的教学问题。其中分析教育问题的立场、方法,以儿童发展为本,“摒弃理智上奴性”,“做中学”,培养“和谐精神”等主张,在今天仍富有鲜明的时代感。10.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帕克J帕尔默、吴国珍、余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10出版) 推荐理由:该书作者美国著名教师培训专家帕克帕尔默教授。他说:“这本书适合这样的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它能够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块基石,帮助教师更自觉、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认识到教育与自己生命复杂性的同一关系,帮助教师走上反思性成长的第一步。11一个称作学校的地方 美约翰I古得莱德著,苏智欣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出版 古得莱德认为学校对学生成长而言、对社会培养人才而言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地方。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切中肯綮,时有惊人之笔:“教育目标奢谈培养个人的灵活性、独立思维和创造力,而学校的实践却是另一回事。这就揭示出极大的虚伪。”“分班实际上是一种用来掩盖问题的组织手法,而不是一种纠正问题的教学方法。12被压迫者教育学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灌输式教育中学生处在怎样的状态中?对话教育的关键是什么?对这些教育中的重要话题,弗莱雷的回答是明白晓畅的。二、教学理论1走进语文教学之门 王尚文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初版) 推荐理由:此书在充分论证语文课程复合性(即语文课程是汉语和文学的复合)语文教学活动对话性的基础上,界定了汉语素养和文学素养的不同内涵,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了汉语教学与文学教学不同的教学理念、目标、原则、内容、方法等,初步构建了一个新的语文教学体系。2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 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填补我国语文课程论空白的力作。开阔的视野,严谨的学风,独特的眼光,建设的姿态注定会让这本著作成为许多语文教师的案头必备。全书以新的视角与思路、新的方法与框架,展示了语文学科研究新视野,尤其是对教材选文作“定篇”、“例文”、“样本”、“用件”的鉴别与划分,对于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学理基础王荣生 李海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语文教材建设新探:试教交流王荣生 郑桂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5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郑桂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文章讲话 夏丏尊、叶圣陶著,中华书局2007年8月北京第1版 作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一个持续多年的话题,两位先贤在20世纪30年代给出了一些回答。陈望道先生评价说,“不但处处说得具体,而且还能在几个问题上披露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夏先生在所谓文气中,指出有三种方法可以加强文气,操作性强。7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著,郝明义、朱衣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这本指导阅读的名作介绍了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所应具备的广阔视野。书中把阅读的目的分为“为娱乐而阅读”、“为获得资讯而阅读”、“为追求理解力而阅读”。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自身阅读知识的匮乏,同时对研究、改进阅读教学具有多方面的启迪。8旧文重读大家谈语文教育 赵志伟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本书选编了朱自清、夏丏尊、胡适等众多大家论语文教育、教学的精彩文章。这些文章涵盖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如文言文教学、古代文学欣赏和语文学科的考试、语文教学中的诵读、阅读与写作的训练等。许多观点至今仍有新意,不少做法至今仍可借鉴。9言语教学论 李海林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1版 作者行文冷静而温和,但冷静不等于冷漠,温和更不是温顺,正是在一步步不动声色而且看似琐碎的学术推演中,作者那框架宏大、逻辑严密的崭新理论体系瓜熟蒂落,并对传统语文教育权威理论产生了兵临城下般的批判力量。10.小说门 曹文轩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推荐理由:小说门是一部系统化的小说理论著作。作者从“古典”和“现代”的双重维度,探究了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的重大差异,在指出两者差异的同时又揭示了两者所共同遵循的小说艺术的基本面。书中若干富有新意的判断来自于对大量小说文本的精细阅读,也来自于对古今中外小说理论的吸纳与辨析。在坚持学理的同时,作者将自己在创作实践中所感悟到的若干小说艺术的奥秘,上升到理论层面,直接进入表述。三、文学文化1文学文本细读讲演录 王先霈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08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根据作者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文学文本解读”讲课录音整理而成。作者在本书中与学生讨论文学文本细读的原则、方法问题,帮助学生养成细读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文学专业的方式面对文学文本,感受它,领会它,理解它,独立地对它作出判断。2名作重读 钱理群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01出版) 推荐理由: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感于语文教学与学术界不该发生的隔膜,试图打破长期存在的学术研究与中学教学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连续两年为上海语文学习杂志开辟“名作重读”栏目,撰写了一系列重读鲁迅、重读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或教学参考性的文章。文章连载时引起较大反响,该栏目在年度读者评选中,被评为年度优秀栏目。3文学性讲演录(附盘) 孙绍振 广西师范大学 (2006.05出版) 推荐理由:作者以文学形象问题开篇,阐述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诸多理论,如表达力、想象力、审美价值、审美规范等。作者特别重视对文学文本的微观分析,从诗经到朦胧诗,从李白、杜甫到艾青、王蒙,从托尔斯泰到马尔克斯,古今中外的许多经典文本均有涉及。通过对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对一些传统的理论问题进行质疑与批判,揭示其不合理的因素,进而提出一些新的文学观点和审美范畴,体现批判与超越的魅力。全书幽默风趣,热情洋溢,嬉笑怒骂,皆成文章。4汉语与中国文化 申小龙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01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哲学和人类学思考入手,梳理在这一领域古今中外的思想和学术探索,由此展开对汉语、汉字的文化特征和建构规律的研究。作者在中国语言学领域创造一种将汉语、汉字结构和汉民族思维方式相互投射的“文化认同”的方法,以独特的文化视角感悟和把握汉语组织的格局,提出一系列具有很强的探索性的观点。过去被视为表达工具的汉语和汉字,在作者的论述中展示其与中国哲学、文学、绘画、音乐、建筑等各种文化形式融为一体,与中国社会、历史相互塑造的生动、丰富的样态。本书十多年来作为复旦大学“语言与文化”公选课的讲义和教材,一直深受读者欢迎。5与鲁迅相遇北大演讲录 钱理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08出版) 推荐理由:鲁迅,一代文学巨匠,不论喜欢还是不喜欢,鲁迅是20世纪中国不可回避的文化思想的遗产。有人抨击他,有人评论他,有人崇拜他,有人景仰他,但是不管怎样,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思想、中国骨气没有谁绕得开他。这就是本书所努力探讨和论证的中心所在。6蒋勋讲唐诗、蒋勋讲宋词。中信出版社。2012年7蒋勋说红楼梦蒋勋先生说:“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我是把它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书中以独特的青春视角、从心理学、文学、民俗等不同知识领域解读了另一种红楼梦。蒋勋说红楼梦是蒋勋老师倾注长达半个世纪反复阅读红楼梦数十多遍后的心血之作,也是蒋老师根据其对中国文化美学的精深研究,从人性的、文学的角度挖掘红楼梦独特的人文内涵,还原红楼梦真正的文学内蕴的震撼大作,他让读者不再陷入诸如考据、论证、红学派别的迷阵,以全新视角详解整部红楼梦。8中国文学概论 袁行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这本学术专著讨论文学研究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勾勒出各种文体演进的历史概貌。历史叙述清晰,理论探讨精辟深刻,透视多侧面,作品分析精到,文字流畅温馨,给读者以愉悦感,能助语文教师形成正确的文学史观。9古文观止新编 钱伯城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该书是在古文观止的基础上,调整、更新和增加一些篇目编写而成。书中加有作者小传、题解、注释,还采用今译的方式。古文观止两百多年来风行海内,历久不衰,与唐诗三百首堪称双璧。主要特点是简要而齐备,从简要的篇幅中显示古代散文发展的概貌。认真阅读,可增添文化积淀,提升理解和鉴赏古文的能力。10名作细读 孙绍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修订版推荐理由: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许多语文教师的软肋。孙绍振先生分析二月春风为什么似剪刀而不是似菜刀,锦心绣口。他的矛盾还原法是细读文本的一把金钥匙。11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 孙绍振 福建教育出版社12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 王岳川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当代西方文论流派众多,错综复杂,各种理论独标新说,不断创新和发展,相互排斥又彼此补充。本书梳理各流派思想,提纲挈领地从总体上描述其历史走向及基本特点,并详细分析了最有代表性的文论流派,如心理分析及其诗学模式、现象学文论、存在主义文论等等,能帮助语文教师开阔视野,增强文化判断力,并从中择其善者加以借鉴。四、人文思想1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 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于194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后整理成中国哲学史,20世纪80年代译成中文。该书是冯先生哲学与思想熔铸的结晶,打通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充满睿智与卓识,是一本教益丰厚的文化经典,能使语文教师站在哲学高度思考一些问题。2境界与文化:成人之道 张世英,人民出版社2007年3美学原理 叶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中国美学十五讲朱良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4月5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英弗兰克富里迪著,戴从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弗兰克富里迪认为,“定义知识分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