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语文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拮据(ji) 收敛 苦心孤诣(y) 人声顶沸B . 臆测(y) 凋零 义愤填膺(yng) 长途跋涉C . 躯壳(k) 地窖 惟妙惟肖(xio) 深恶痛嫉D . 黝黑(yu) 狼籍 浩瀚无垠(hn) 吹毛求疵2. (2分)认真观察,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 A . 栅栏 褒贬 清冽 参差不齐B . 烘托 抖擞 推崇 异曲同工C . 竣工 琉璃 山麓 变幻无穷D . 荟萃 暑名 澎湃 措落有致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B . 这片文章立意新颖,分析问题鞭辟入里 , 很是发人深省。C .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D . 杂技演员一套探骊得珠的难度动作,引来观众们持久的掌声。4. (2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次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历史性深刻变革。这次变革要求学生_、_、学会办事、学会健体、_、_,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知情意行和谐统一,最终实现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目的。A .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B .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审美 学会创造C . 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D . 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学会审美5. (2分)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中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在人生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至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悄无声息的暗示眼神 不停的絮絮叨叨。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学生是青少年学习的重要阶段。B . 这篇文章塑造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英雄事迹。C . 通过学习竹影,使我们明白了中西方绘画的区别。D . 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7. (4分)请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补充完整,使之与前面句子构成排比。大自然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_ , _;_ , _。三、 名著导读 (共1题;共21分)8. (21分)本学期同学们在“家国天下”主题学习中配合阅读了红岩一书。在阅读中,同学们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辅助加强了阅读学习。请结合你的阅读,完成下列任务。 (1)请阅读人物档案卡,将资料填写完整。 人物档案姓名(全名):_身份:中共重庆市委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关押地点:_人物事迹:_人物精神:_(提示:人物精神应结合人物事迹。)(2)在红岩一书中,地下党围绕不同地点展开复杂斗争,请阅读思维导图表,将下表补充完整。 斗争地点长江兵工总厂修配厂重庆大学沙坪书店华蓥山根据地_渣滓洞代表人物_成瑶陈松林_齐晓轩余新江斗争方式团结工人恢复生产组织罢课学生代表伸张权益利用书店隐藏,建立联络组组织游击战秘密开会组织越狱欢庆新年狱中斗争组织越狱(3)阅读完红岩一书后,有同学观看了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烈火中永生。请你结合本书具体内容谈谈对电影名字的理解,不少于50字。 (4)本学期同学们在“星辰大海”主题学习中配合阅读了海底两万里一书。请你阅读某同学的读书笔记,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将读书笔记一中横线处按要求填写清楚。读书笔记一(文学常识)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_(国别)的作家_(人名),他是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变为现实,他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海底两万里是他的“海洋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这部书描述了由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名称)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读书笔记二中整理的情节中有一个不属于海底两万里,请你将它挑出来_(只填序号)读书笔记二中其他的四个情节请你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好序:_(只填序号)读书笔记二(重要情节)A船长带领大家穿上潜水服,在海底森林里打猎。B海上发现一种种类不明的怪物,科学家猜测是独角鲸。C船在海上遇到了大风暴,仅剩一人幸存,独自漂流到了荒岛。D潜水艇被困在南极冰层之下,全体船员奋力凿冰,最终脱离危险。E潜水艇被卷入了北冰洋大漩涡,无人知晓最终的结局。请你根据读书笔记三中的描述,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人名。读书笔记三(重点人物)A他,性格温和,心地善良,是一位博古通今的科学家,富有探究精神。他是_。B他,性情忧郁,知识渊博,遇事沉着冷静,对受压迫的人民和民族怀有深深的同情。他是_。C他,性格开朗幽默,遇事看得开,忠心耿耿,对分类学非常着迷。他是_。D他,性格直爽,遇事鲁莽急躁,虽然贪吃,但在关键时刻能显示出不凡的身手。他是_。四、 默写 (共1题;共7分)9. (7分)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潮平两岸阔,_。(次北固山下)_ ,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学而不思则罔,_。(论语为政)_ , 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亲小人,远贤臣,_。(出师表)梅兰竹菊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请从古诗中选出一个含有“菊”字的完整诗句:_ , _。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0. (20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一)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巨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政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选自出师表(二)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於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1)解释下面加线同语在句中的意思躬耕于南阳躬: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联系出师表上下文,你认为诸葛亮自述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4)根据文段(一)(二)的内容,分析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成功的原因,分别从刘备和诸葛亮的角度回答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11. (1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传诵的末尾两句,这两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2. (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拔下钥匙纳兰泽芸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淡云。微风。令人微醺的阳光。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满满一车的乘客,有的在小声交谈,更多的是在打瞌睡,由车窗透进来的初冬暖阳,像一只只温柔的手抚摸着人们的脸。他从后视镜里看到,一对小夫妻在逗着怀里的婴儿,那婴儿长得白白胖胖的,惹人喜爱。他微笑了。他想到了自己并不富有却温暖的家。过几天休息时要把老父亲推出来晒晒太阳了,别看老人神志不太清醒,可就是喜欢晒太阳,喜欢听人聊天。父母亲都八十多岁高龄了,自己还能孝敬几年呢?这辈子自己最亏欠的要算妻子了。别的不说,单说她一嫁进门就照顾患病卧床、神志不清的公公,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没半句怨言。5年前妻子患上了脑瘤,妻子觉得天都要塌了,但他告诉妻子说:“不要怕,有我在,天就不会塌,我就是你的天!”终于,他陪着妻子一起战胜了病魔。他又想到正在读大二的女儿,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女儿是他的骄傲,他因为家庭和时代的关系没读多少书,吃尽了读书少的苦头,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大学。懂事的女儿很体贴爸爸的不易,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来不在物质上与人攀比,成绩上却一直是佼佼者。每次从学校回来,还用勤工俭学的钱为他买东西。他驾驶座上的小枕头就是女儿送的,女儿说爸爸颈椎不好,垫个小枕头会舒服些,还带红外线按摩呢。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动了动脖子,感到后脖子那里很温暖。现在,车要下高架路了,下了高架再开一段路就到终点站了忽然,他感觉眼前一阵模糊,头剧烈地眩晕起来,接着又剧烈地疼起来,他感到很恶心,胃里翻江倒海不好,可能是突发脑溢血!他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他的父亲就是因脑溢血40来岁就瘫痪了,他自己40来岁时也患上了高血压。他清楚突发脑溢血会很快失去意识。下了高架后的这段路是一条繁忙的交通要道,车辆、行人密集,稍有疏忽,这么大的公交车极有可能失去控制,造成群死群伤的恶性交通事故!他感觉自己的腿、手和身体都已经不听使唤了,意识也渐渐模糊。他似乎听到遥远的地方传来隐隐约约的歌声不能,绝不能,我一定要挺住!他咬紧牙关对抗着,对抗着终于,他已经模糊的视野里出现了终点站那熟悉的蓝色候车亭坚持不到终点站了,提前停车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渺茫的歌声有强大的力量,吸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坠落、坠落那深渊太深,36小时的抢救后,他没能爬上来。当人们从他的口袋里找到公交车钥匙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流泪了这是一辆自动档的公交车,他担心自己昏迷后,脚可能会无意识地碰到油门导致车辆失控,因此,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拔下钥匙,牢牢锁住那扇通往死亡的门。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1)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划线短语的不同含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2)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划线短语的不同含义。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初冬午后。他驾驶着一辆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7路无人售票公交车,行驶在高架路上。他叫陈乐平,上海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交车司机。(3)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4)段是插叙文字,结合全文分析这几段文字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5)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他打右转向灯,靠边,平稳停车,开门,熄火,拔下钥匙。(7)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8)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13. (20分)阅读陈立君的人生支点,回答小题。人生支点人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有许多支撑点,就像那火车之所以能在铁轨上前进,是因为有许多根枕木支撑着一样。只有一根枕木的铁路是没有的,只有一个支撑点的人生也是没有的。人生可以有很多支撑点,事业、升官、发财、爱情都可以成为人生某一个时期的支撑点,让你有滋有味地活下去,觉得天很蓝,草很绿,每个人的笑容都很美好。但我要告诉你,任何一个支撑点都不可能是永恒的,事业无穷尽,官做大了做久了也很乏味,钱挣得太多也是个累赘,山盟海誓的情人也终会有一天离你而去。所以我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泛点论。简而言之,即让你的人生多一些支撑点,其中的某一些点坍塌了,会有另一些支撑点支撑着你的人生构筑,让你在慢慢人生路上走下去。这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水路不通走旱路。谁也不可能把你的人生隧道构筑得那么牢固,因为这不单是你个人的问题,有些情况你不可能把握,你想得到的不一定都能得到,你期望得到的不一定都能成为现实。好些事和大环境有关,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更和一种叫做“数”的东西有关。所谓“数”,就是机遇。我欣赏一首流行歌曲里唱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人生不打拼不可能成功,但你打足了七分,那三分老天不给你,你仍然不能得到一个完美的人生。炒股者都知道这样一句名言: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筐里。甲筐让一个骑自行车的撞了,乙筐被冰雹砸了,丙筐还可以保住三分之一。再广而言之,甲筐里放草莓,乙筐里放枇杷,丙筐里放荔枝,则不管行情如何变化,你至少扳个平手,而不至于赔得吐血跳楼。人生亦如此。让你的人生多几个支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请为文章第段补充一个道理依据,写在下面。 (4)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作文: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 值得记忆”为题 写一篇文章。要求: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