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临行时我_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日子像雪白的面粉,毫无变化的_过去。家是游子梦魂_的永远的岸。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_。A . 珍重 流泻 萦绕 赞誉B . 郑重 流逝 缠绕 赞颂C . 珍重 流逝 缠绕 赞誉D . 郑重 流泻 萦绕 赞颂2. (2分)俗话说“化干戈为玉帛”,干戈都是武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 A . 干B . 戈C . 都不指D . 都是3. (2分)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天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霄;有的像彩屏般屹立在前,恰似巨汉挡住去路。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翳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修长如梭。A . B . C . D . 4. (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如“觥筹交错”中的“觥”,“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白”,“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B .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如西游记镜花缘水浒传等。C . 古代的很多诗文都是作者遭贬谪时所作,如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给侄儿孙湘以示勉励之意的一首诗;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被贬谪巴陵郡时写给朋友藤子京的一篇文章。虽是被贬,他们却是共同表达出一种对理想、志节的执着和持守。D . 句子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这是并列复句。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5. (7分)古诗文默写。 (1)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山坡羊潼关怀古) (2)纷纷暮雪下辕门,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中庭生旅谷,_。(十五从军征) (4)_,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卖炭得钱何所营?_。(卖炭翁) (6)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故克之。(曹刿论战) (7)过零丁洋一诗中以比喻来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6. (1分)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我们要积极培育和jin_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rng_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hu j_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7. (10分)名著阅读 下面的一段话节选自西游记第五十九回,读后回答问题。裙钗本是修成怪,为子怀仇恨泼猴。行者虽然生狠怒,因师路阻让娥流。罗刹无知轮剑砍,猴王有意说亲由。女流怎与男儿斗,到底男刚压女流。这个金箍铁棒多凶猛,那个霜刃青锋甚紧稠。劈面打,照头丢,恨苦相持不罢休。(1) 这段文字节选自_(人名)创作的_(作品)。 (2) 补全回目名:唐三藏路阻火焰山,_。 (3)文中的“裙钗”指的是谁,她因何“为子怀仇恨泼猴”?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敝帚自珍文人相轻 , 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日:“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 , 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日:“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注】轻,轻视。武仲:即傅毅。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里话:俗语,民间谚语。(1)解释下列句子划线的词语。 而固小之_武仲以能属文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3)文中认为“文人相轻”的原因是什么?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定风波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结合这首词,展开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上阙内容所展示的画面。 (2)这首词作者以风趣幽默的笔调,写出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0.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好家风传承重在“教”王晶晶孟子有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好家风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一个“教”字。怎么“教”呢?我们要塑造典型来教、营造氛围来教、以身为本来教,以形成“效仿”的习惯、掀起“效仿”之风尚,达到全社会文明之“效果”。塑造典型来教。典型是什么?典型是发生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典范。全国文明家庭中,那些出自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跨越不同的年龄层,所展现出的优秀品德、所践行的家风文化正是最好的范本,这样的典型容易被模仿、被学习、被传播,更好地达到“效”的目的。营造氛围来教。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称道的优秀品德,一个人的优秀固然是好的,如何带动全社会发扬这些优秀的品德,便是对社会风气的考量。在大时代下,各种各样的信息交融着,社会的风尚不再是统一的,而是交错的、纷杂的,人们对新事物敢于说“不”,也乐于说“不”,这便很难在一个大群体中掀起一种思想革新,但是人们内心深处还是有向善向上的一面。他们在八卦社会负面信息的同时,也期待听闻正能量的故事。那么讲好家风故事,便是营造氛围的第一步。通过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故事,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多种媒体传播开来,那么好的氛围自然就以润物之势蔓延开来,形成“效仿”之风尚。以身为本来教。“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往往是孩子;礼貌用语说得最多的,是孩子;乐于分享的,也是孩子。而孩子却容易在成长的过程中,被不好的行为影响,被社会环境影响,变得“不好意思”去做好事,从而习惯了冷漠麻木。家风亦如此。所以,当我们要求孩子继承家风的时候,不应泛泛而谈让他们背诵石碑家谱上的古文短句,而应当放低姿态,躬身垂范,哪怕是孝敬父母、邻里和睦,都能最直接有效地把良善的一面传递给后辈。当每个人都能做到以身为本,那便是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社会的良效。陶行知先生曾说:“以教人者教己。”所谓人无完人,家风的“教”,除了教他人,更要学会反思,学会教己。千千万万的家庭,有千千万万种家风,如若能像全国文明家庭中那些典型人物一般,践行家风的同时还在刷新这个时代的家风,将“小家大爱”拧成一股绳、汇成一种力量,定能带动文明前行一大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用“/”给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3)文章第段引用孟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1. (20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戴花的祖父萧红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 , 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也怕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支持的能力再插上去。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的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垅上的草。我跑得很远的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边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看见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笑。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他把帽子放下,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过一会儿一想起来,又笑了。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着说:“爷爷今年春天雨水大呀”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也在炕上打起滚来。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节选自呼兰河传)菜花孙犁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鼓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慢慢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安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净。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今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了一个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了。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不少蜜蜂儿。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长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地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帮菜根修了修,放在水盂里。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二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蜂群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一九四六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的。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幅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院卖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菜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选自孙犁散文)(1)在朗读戴花的祖父时,小文和小涵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请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对话。 小文:我认为朗读划线句“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厌”字要重读。小涵:是的,这样可以把“我”贪玩的样子生动地体现出来。不过,我觉得“别的”这个词也要重读。因为_(2)批注是以简洁的语言对文章进行评论和注释。请把戴花的祖父一文中批注(2)和批注(3)补充完整。 (3)在大卫主编的给孩子读的美文中,收录的菜花一文是删掉了第段的。你赞同编者的做法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4)阅读菜花第段,说说菜花后来为什么在我眼里又成了“天赐之物”。 (5)菜花第段划线句中,“宏伟的文章”指的是怎样的人生?你认为呼兰河传中祖父写出的是“宏伟的文章”还是“小文章”?请结合呼兰河传相关情节简要分析。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生有些日子是要设法留住的,在这种日子里,人总在失去很多的同时得到更多,并因之受益一生。请以“我要留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有真情实感;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得套作抄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1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