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多极化 指的就是多个具有较强大的综合实力且对国际事务有较大影响力 作用力和协调力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如欧盟 日本 中国等 20世纪60 70年代 促使世界多极化因素 1 欧共体的形成2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3 不结盟运动兴起4 中国的振兴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 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1 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2 经济发展的需要 3 欧洲共同的心理 1967年欧洲共同体建立 1950年舒曼计划 煤钢共同体 经济共同体 原子能共同体 1993年欧盟建立 2 西欧走向联合的过程 提议把法国 德国的全部煤矿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实现法德煤钢的共同生产 材料11950年西方主要国家经济实力对比 材料2美国与欧共体gdp占世界总额的比重 经济 使欧共体经济实力大增 3 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 材料31974年 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 在商谈有关政治行动 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张谈判桌上 我们不能保障都有美国的座位 岳麓版历史必修1 政治 摆脱美国的控制 冲击两极格局 促使多极化趋势出现 3 西欧走向联合的影响 二 日本的崛起 1 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表现 原因 进行民主改革 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加强政府投资 重视科技教育 主要因素 内因 外因 美国的大力扶植 朝鲜战争的刺激 2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材料 2004年联合国大会期间 日本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 积极要求改革联合国安理会 增加安理会席位 明确提出日本要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为此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联合国大会发表演讲 阐述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理由与愿望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 印度总理尼赫鲁 埃及总统纳赛尔 三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许多国家相继获得独立 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1961年 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 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非集团 不结盟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重要任务 反对美苏争霸行动纲领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新中国建立 恢复发展 文革挫折 改革开放 和平崛起 四 中国的振兴 1 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美苏冷战背景下的欧洲 材料1 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2 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面对经济凋谢 政治危机 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 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 发展经济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2 经济发展的需要 日本 日本投降时 国家经济陷于破产 战争中物质财富损失率达36 全国有119座城市被美国的飞机炸为废墟 236万户住房被烧毁 但到80年代 日本已经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1987年 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 9万美元 超过美国 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材料一日本经济计划一览表 重视科技和教育 日本小学生在上 生活 课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 以修改宪法 改革农地 解散财阀 劳动立法和革新教育为主要内容 通过改革 日本社会的封建因素几乎被一扫而光 经济方面的地主制 社会方面的父家长制 政治方面的专制天皇制 思想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