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江中心小学张旭媛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江中心小学张旭媛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江中心小学张旭媛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江中心小学张旭媛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14《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陈江中心小学张旭媛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第一篇课文 陈江中心小学 张旭媛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解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文中实写和虚写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令人动容的地方。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写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火柴取暖,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了的火柴梗冻死了。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安徒生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该篇课文是精读课文,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全文内容。基于此,在第二课时的学习中,通过体会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进一步分析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感受作者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走进安徒生童话的阅读兴趣。【课时目标】1、深入品读,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表达效果。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学重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感情,学习文中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完成导学案。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分享幸福 同学们,有人说幸福的三大标准是:有事干、有期待和有人爱。老师认为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尤其在“有人爱”这一方面。前段时间,我和大家说道: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这不,有的同学从家乡带来了李子,请我品尝;有的同学给我送来桃子,祝愿我“桃李满天下”。你们的善意使我感动,也让我深感幸福。那么,你眼中的幸福又是什么摸样呢?(学生举手发言)【设计理念:“幸福”是什么?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我们今天的幸福却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可望不可即的。联系实际生活,从分享自身的经历去感知幸福,能唤起学生对幸福的情感体验,为后面分析小女孩的“幸福”进行预热。】二、回顾旧知,体会写法1、回想课文内容相信每个小孩都期盼新年,但在本应感到高兴、喜悦的大年夜里,可怜的小女孩却遭遇悲惨的命运,最终冻死在街头。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有谁能简单复述这篇童话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出示问题: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你能简单复述吗?(预设答案: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的晚上外出卖火柴,共擦燃五次火柴、看到美丽的幻象后最终冻死在街头。) 2、填表理清脉络(1)小女孩是在美丽的幻象中死去的,那么她在五次擦燃火柴前后分别看到了什么呢?请拿出表格填一填。出示表格:擦火柴美好的幻想幸福(虚写)残酷的现实痛苦(实写)层层递进升华情感第一次暖和的火炉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第二次喷香的烤鹅 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第三次美丽的圣诞树一颗星落下来,一个人要死了 第四次奶奶出现在亮光里第五次(赶紧)和奶奶飞走了冻死街头表达手法: 虚实结合 鲜明对比 (小组交流汇报,预设答案:红色字体部分。)板书:美好的幻想(虚)、残酷的现实(实)(2)美好的幻想让小女孩感觉幸福,残酷的现实让她感觉痛苦,安徒生在这里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么写有什么好处?(预设答案:用美好的幻想与现实的残酷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作者对小孩深切的同情和关爱,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 板书:同情、关爱、憎恨【设计理念:通过回顾旧知,运用填写表格的方式直观的检验学生对课文脉络的把握程度,再次回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的过程,进而引导其对虚实结合这种表达方法的理解和体会。借此在教学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三、关注命运,感悟“幸福” 对于小女孩悲惨的命运,善良的安徒生深感同情。对此,你又有何感触呢?请大家齐读我们的学习任务:1、用你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划出来,并谈谈你的体会。2、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联系上文,说说你怎么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两个“幸福”。3、文中提及的人物对小女孩的态度是怎样的?对此你有何感想?(预设汇报:1、感触最深的是小女孩看见了朝思暮想的奶奶,这里表现了小女孩对亲情的渴望,她生活的现实社会太冷酷无情了,她渴望摆脱这个又冷又饿的现实。2、第一个“幸福”指她曾经拥有过的幸福,即擦着火柴时出现的美好幻象 。第二个“幸福”指在新的一年里,她摆脱了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通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内心的悲愤,以及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和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3、原文语句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冷漠无情。)【设计理念: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整理自己的体会进行汇报,符合新课标理念。在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紧扣对文中“幸福”背后的探讨,从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对小女孩的态度中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助于学生深入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四、品读诗歌,手写我心1、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9岁儿童刘倩倩为小女孩写了一首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刘倩倩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爸爸给我穿上新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我要把蛋糕送给她,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2、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出倩倩对小女孩的关心和同情,富有爱心的你们又想对小女孩说写什么呢?再拿起笔来,也为小女孩送上你的心里话(可写诗歌)。 (组内先交流,再推荐组员发言)【设计理念:在上一册书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中已有创作诗歌这一学习要求,此时结合课后习题,鼓励学生从诗歌中品读关爱,再运用诗歌的方式手写感悟,能达到知识技能的融合汇通。】五、水到渠成,情感小结在安徒生的笔下,我们目睹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死亡成全了她的幸福。我们今天的生活更是她可望不可即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善待他人,并珍惜拥有,心存感恩。六、布置作业1、 把这篇课文分享给你的家人。2、 阅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如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等。【设计理念:分享童话故事有利于学生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本课的阅读延伸,即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板书设计】14 卖火柴的小女孩美好的幻想(虚) 残酷的现实(实) 幸福 痛苦 同情、关爱 憎恨【教学反思】选编本文的主要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进安徒生,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在这堂课中,较为成功的有以下三点:一、导入部分从学生身上取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