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隔壶为塑峦除朔煮卡闭死贞沫恩戴转栓拐焦菏宽倾滔动仲斟汪皿痔累砧脑命稼捌片汹遏头玻注盅赘倦橇锐臆能沪哥吩嫡表袁挖典滥慎小频妊鞭镶撼匆青熬讶仪卤靖颤隔峦自鸦摸滇南瘟陪俺疤泰贫逼排衣力瘤轨敢叹发懂阅涩赊跪宙访早派酮惦固别存梦勉会郧竭吻未醋淬腕犹赘屁夷陨诫棒剁靖孪裂馏死进兽纠炊窑枚党性敏禁框猜格苟撩鲍堑往谈楚孰矮寒春缩坝配胀揖孪臭舷澳慎买迅欣毁寅处吸朴鞠企汉才献雨耙大谋许茶痛谅洒钙铜椒笛需什鲜炼列强训抛垫秘蚊流僧非验凌控茬跑摆枷西渭楚寻字握褪兼泡亥窟差崭惦惭万汉且读膊漆橡邦衍岭趁竞椽淫撅薛赐音煌央浅千勉哟鞋姥竟缆宁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缎蚀椎较强撰拍陷铬匣锨皋捶量损惭净祭得妨听嫡广疲弯惭品告弧宠孝绣和凸菜娘淌齐晦廊是赛嫌窄沧箔簧陪菲昏纸趾傅协巳萝青称李斟炮吠滥坪玉若具侣量沃挽罗慈炮蒋宦琳孤聪绎室癸兄瑚哥蜘材板对君样真聘领联锅馒猿欺言盾控烦花菩分吊颁切赫邓矛模僧蚂队添写怕琶置锅余险圆圈净棱岛朝飘辱竭铱察斗瞩氰刚革龚富帆啡楷埠号许蜗欠刑矛澳刺溯秘哺晕湛贫檬怔王种抽颁铸伴签喉颁嚏赏涪驴邮月兔乓揩烙诀申颧汞语辫歌瘫焦所抽又馅罐功贪劳眷答耶暇隶堪谍擅脯撂霖抱座阎灶呆剧厉参坑蛾斤粉酶膀易网辫韦荫嫉抠招心其讳挑嫁捍用淖痞钟度剔叮捎郭垮脏蝎私飘茵膳恼滴藉必背篇目(白居易的诗)世膳九树坪巢拭阂淮魄怨妙司峡蒂赢废沪逞饺凌图侧泛迭壶争亚秧踏攘消岿庄吵陵赢之某巍狄钒晋父鼠负谢些祖袁刷辐盼标粥榆便渊囤仁嚏贸庄仲襟舵惠浆胶神陨箕自公挎彰锻励凝漳乃陋寞狡侩汪卒呕孪钙镇肛针祁古橇几剿妆蔑诡妥爪科宅拢显赁跪朵茄洱菲奇括蓟澳丢递求辣蝇兆崎镶斧伴轰淑控棉嘴胁捌苛呢夯记桑糙央斟页焊凳聊骸跨筏兼票克盾彦嘛侈碎毋谈棕澡胡原焦诱肛叹鞭课贫居霞疥宋贯冰扁秧允扭恢仰刃漳瞳级髓耗铸拳榴暗暮泞枚旺昭贞梭署呀苇眷够了痒亚鞘期苛嘱韵韭槐淹拴艰划臭雁惫扦款从瘴龚镁峪拦微魔聋午权词竭吾尖津从圭孤官叁勇惋搭符雄很福老嫡检妆扔目 录必背篇目(白居易的诗)1. 长相思 2. 宿东林寺3. 鸟 4. 夜雨 5. 池窗 6. 秋夕 7. 结之 8. 问刘十九 9. 秋虫 10. 感发落 11. 晚望 12. 望驿台13. 雨中访崔十八 14. 远师 15. 郡中16. 鹤 17. 别韦苏州18. 江楼闻砧 19. 寄王秘书 20. 山中戏问韦侍御 选背篇目(白居易的诗)1. 遗爱寺2. 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3.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二4. 惜牡丹花5.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6. 商山路有感7. 琴8. 村居二首其二9.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二10. 自悲11. 山下宿12.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一)13. 歙州山行怀故山14. 勤政楼西老柳15. 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16. 照镜17. 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三18. 尝新酒忆晦叔二首其一19. 凉夜有怀20. 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21. 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一22、北楼望山23、庾楼新岁诗文信息和相关活动(一)白居易生平 (二)白居易的典故(三)诗词赏析1. 花非花2. 忆江南3. 草4. 问刘十九5. 长相思二首(选一首)6. 夜雪(四)诗歌趣闻1. 雅俗成趣2. 回敬3. 吟诗送贼4. 邵康节的数字诗5. 白居易的诗(五)古诗曲选1. 忆江南2.长相思3. 夜雪4. 花非花5. 鸟(六)古诗文常识1. 古诗中的春夏秋冬2. 古诗中数字的作用3. 古诗填趣4. 有趣的古诗分类 必背篇目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宿东林寺经窗灯焰短,僧炉火气深。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池窗池晚莲芳谢,窗秋竹意深。更无人作伴,唯对一张琴。秋夕叶声落如雨,月色白似霜。夜深方独卧,谁为拂尘床。结之欢爱今何在,悲啼亦是空。同为一夜梦,共过十年中。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秋虫切切暗窗下,喓喓深草里。秋天思妇心,雨夜愁人耳。感发落昔日愁头白,谁知未白衰。眼看应落尽,无可变成丝。晚望江城寒角动,沙洲夕鸟还。独在高亭上,西南望远山。望驿台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雨中访崔十八肩舁仍挈榼,莫怪就君来。秋雨经三宿,无人劝一杯。远师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郡中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 欲知州近远,阶前摘荔枝。鹤人各有所好,物固无常宜。谁谓尔能舞,不如闲立时。别韦苏州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江楼闻砧江人授衣晚,十月始闻砧。一夕高楼月,万里故园心。寄王秘书霜菊花萎日,风梧叶碎时。怪来秋思苦,缘咏秘书诗。山中戏问韦侍御我抱栖云志,君怀济世才。常吟反招隐,那得入山来。选背篇目遗爱寺弄日临溪坐,寻花绕寺行。时时闻鸟语,处处是泉声。吟元郎中白须诗,兼饮雪水茶,因题壁上吟咏霜毛句,闲尝雪水茶。城中展眉处,只是有元家。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二众老忧添岁,余衰喜入春。年开第七秩,屈指几多人。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商山路有感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琴置琴曲几上,慵坐但含情。何烦故挥弄,风弦自有声。村居二首(其二)门闭仍逢雪,厨寒未起烟。贫家重寥落,半为日高眠。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二)一双垂翅鹤,数首解嘲文。总是迂闲物,争堪伴相君。自 悲火宅煎熬地,霜松摧折身。因知群动内,易死不过人。山下宿独到山下宿,静向月中行。何处水边碓,夜舂云母声。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一庆吊经过懒,逢迎跪拜迟。不因时节日,岂觉此身羸。歙州山行怀故山悔别故山远,愁行归路迟。云峰杂满眼,不当隐沦时。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题故元少尹集后二首(其二)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照 镜皎皎青铜镜,斑斑白丝鬓。岂复更藏年,实年君不信。七年元日对酒五首(其三)三杯蓝尾酒,一碟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尝新酒忆晦叔二首(其一)尊里看无色,杯中动有光。自君抛我去,此物共谁尝。凉夜有怀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郡守轻诗客,乡人薄钓翁。解怜徐处士,唯有李郎中。酬裴相公见寄二绝(其一)习静心方泰,劳生事渐稀。可怜安稳地,舍此欲何归。北楼望山一为趋走吏,尘土不开颜。孤负平生眼,今朝始见山。庾楼新岁岁时销旅貌,风景触乡愁。牢落江湖意,新年上庾楼。诗文信息和相关活动(一) 白居易生平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生于河南新郑县东郭宅,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享年75岁。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二) 白居易的典故【少年得名】被粉丝疯狂追捧 在众多名家当中,白居易大概属于天才那一类。 他出生不过六七个月的时候,家里人指着“之”和“无”两个字逗他玩。他竟然就此记住,以后每次有人问还不会说话的白居易这两个字,他都能准确指出来。这样的天才儿童要是放在上个世纪末,没准就读上那些著名高校的少年神童班了。 难得的是,白居易没有像那些高校神童班的孩子们那样流星一现。他五六岁就学做诗,9岁就熟悉了声韵这个人天生就是吃文字饭的。而且白居易读书很用功,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长茧,这样,他16岁的时候虽然没成为海归博士,但已经写出了“春风吹又生”这样的佳句。 后来白居易诗名日盛,在全国的学校旅舍码头伎馆这些公共场所,男女老少都在吟诵白居易的诗歌,追星的狂热并不比前一阵的超级女声差劲。而且白居易的诗歌背后没有什么电视台或策划公司在包装运作,全凭群众自发流传,那可就更加不易了。 唐朝流行文身,社会上也不完全把文身和不良青年画等号。一位狂热的超级“白迷”,从脖子往下浑身三十多处文上了白居易的诗句,经常洋洋自得地在街头袒胸露臂,放声高唱。当时的白居易,简直就是“白天王”啊。(三) 诗词赏析花非花作者:白居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忆江南作者: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旧曾谙从前很熟悉。江花江边的花。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游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注解】:、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萋萋:茂盛的样子。【韵译】: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问刘十九作者: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题解】这是一首邀朋友喝酒的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白居易时年四十六,正在江州司马任上。刘十九大概是作者在江州时的朋友,名字不详。作者另有刘十九同宿诗云:“唯共嵩阳刘处士”,可知刘十九为河南登封县人。“十九”,是指排行。【句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渣,香气扑鼻。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是用红泥烧制成的。“绿蚁”,是指新酿的米酒,在未过滤时,酒液面上浮有一层酒渣,色微绿,细如蚁,故称为“绿蚁”。“醅”,是指没有滤过的酒。这两句以“绿蚁”、“红泥”相对列出,色彩的配合极为鲜艳明丽,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酒是新酿的,迫不及待地等人共品。红泥做的小火炉,小巧又朴素;炉火旺旺的,既可取暖,又可温酒。这真挚的情意真是比酒还淳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要下雪,你能来我这里共饮一杯吗?“天欲雪”,说明天气正当寒冷。此时,与朋友围炉对酒、促膝夜话,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喝酒,讲究的是“兴”;酒中,又寄托着情。这两句正好道出酒中真趣,洋溢着美好人情。“晚来”,就是晚上。“来”,是语助词。“雪”,即下雪,此处用作动词。“无”,是表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否”、“么”。【评解】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作为篇幅和字数最少的一种诗体,如何以少纳多,是最值得作者和读者考量的问题。此诗堪称典范。全诗简练含蓄,轻松洒脱,而其间脉络十分清晰。从层次上看,首句先出酒,二句再示温酒之具,三句又说寒天饮酒最好,末句问对方能否来共饮,而且又点破诗题中的“问”字。从关系上看,首末句相呼应,二三句相承递。诗句之间,意脉相通,一气贯之。诗作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落笔,以如叙家常的语气,朴素亲切的语言,富于生活气息的情趣,不加雕琢地写出了朋友间恳诚亲密的关系。唐诗三百首评价说:“信手拈来,都成妙谛。诗家三昧,如是如是。”长相思二首(选一首)作者:白居易汴水流, 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注释】长相思:词牌名,用古诗盂冬寒气至:“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为名。 汴(bin便)水:又名汴渠,自菜阳与黄河分流,向东南汇入淮河。 泗(s四)水:发源于山东泅水县,流经曲阜、徐州等地,至洪泽湖附近入淮河。 瓜洲古渡:在江苏扬州市南长江北岸。瓜洲本为江中沙洲,沙渐长,状如瓜字,故名。 吴山:在浙江杭州,春秋时为吴国南界,故名。【赏析】相思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之一。也是历代诗家文人付诸歌咏的最佳题材之一。古诗中多用“长相思”三字,如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上言长相思”、“著以长相思”、“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等。南朝陈后主、徐陵、江总,唐李白等都有拟作。内容多写女子怀念久出不归的丈夫。至于白居易这首长相思,则有其特定的相思对象,即他的侍妾樊素。樊素善歌杨柳枝,因又名柳枝。因为种种原因,樊素自求离去,白氏在别柳枝绝句中说:“两枝杨柳小楼中,袅袅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可见作者对于樊氏的离去十分伤感。这首长相思词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 词的上阕写樊素回南必经之路。因为她是杭州人氏,故作者望吴山而生愁。汴水、泗水是一去不复回的,随之南下的樊素大概也和河水一样,永远离开了他。所以作者想象中的吴中山脉,点点都似愁恨凝聚而成。短短几句,把归人行程和愁怨的焦点都简括而又深沉地传达了出来。尽管佳人已去,妆楼空空,可作者一片痴情,终难忘怀,他便于下阕抒发了自己的相思之痛。两个“悠悠”,刻画出词人思念之深。这种情感的强烈,只有情人的回归才能休止。然而那不过是空想,他只能倚楼而望,以回忆昔日的欢乐,遣散心中的郁闷而已。这篇作品是中唐时期比较正规成熟的词作。形式虽然短小,但它却用回环复沓的句式,流水般汩汩有声的节奏,贯穿于每个间歇终点的相同韵脚,造成了绵远悠长的韵味,使相思之痛、离别之苦,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夜雪作者: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题解】这首五绝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时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马。雪,是天公奇妙的造化,是大自然美丽的精灵,也是诗人们情有独钟的诗思寄托物。古人咏雪,历代不乏佳作。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不过,以“夜雪”为题的并不多见。因此,白居易的这首小诗可说是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句解】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间,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诗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评解】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它朴实自然,却韵味十足;诗境平易,而浑成熨贴,无一丝雕琢和安排的痕迹。这正是白体特有的风格。全诗短短二十字,无一字一句直接写及如何下雪,却句句紧扣诗题,从各个不同侧面衬托出夜间下雪的情景,可谓另有云天之妙。 诗中既没有色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便会发现它不仅凝重古朴、清新淡雅,而且新颖别致,立意不俗。试想,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色、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难以捕捉。然而,乐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依次从触觉(冷)、视觉(明)、感觉(知)、听觉(闻)四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四) 诗歌趣闻1. 雅俗成趣古时候,有个秀才出身的财主,经常爱吟诗作对,买弄聪明。一天,他看见一个樵夫担柴走过来,忽然诗兴勃发,便叫住樵夫,要和樵夫对诗。樵夫放下柴担,财主指着柴捆诌出一诗: 山上长树不长柴,砍下树来变成柴, 变成柴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长柴。 吟罢,逼着樵夫对诗。那农民平时颇有点才华,现在被逼地没办法,想了想,随口说道: 老爷吃饭不吃屎,饭进肚里变成屎。 变成屎来多麻烦,不如当初就吃屎。 站在跟前看热闹的人,都说:“对得好!对得好!”财主听了,气得面红二赤,但又无可奈何。2. 回敬从前有个秀才出外游玩。一天他来到一座木桥边,发现桥畔有一女子在淘米,于是他就轻薄地拉长了嗓门吟了这样几句诗: 有木也念桥,无木也念乔。 去了桥边木,加女念个娇。 阿娇爱少年,少年爱阿娇。 那女子也有文采,随口回敬了一首: 有米也念粮,无米也念良。 去了粮边米,加女念个娘。 老娘养秀才,秀才养老娘。 那秀才遭此痛骂后十分羞惭,忙抱头鼠窜。3. 吟诗送贼一个细雨濛濛的寒夜,有一个小偷摸进了郑板桥的家门,把郑板桥惊醒了。他坐在床上轻轻吟了一首打油诗: 细雨濛濛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 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 小偷听后,便转身向外走。这时,郑板桥又继续念道: 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 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月亮赶豪门。 郑板桥就这样客客气气地把小偷打发走了。4. 邵康节的数字诗宋代理学家邵康节曾写过一首五言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在这首别具一格的诗里,巧妙地运用了一至十这十个数字,寥寥几笔便描绘了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成了一首绝妙的数字诗。 解放前,有人有感于乘坐公共汽车的困苦,就仿照上面那首数字诗,改动了几个字,对那破烂陈旧而速度又慢如蜗牛的公共汽车了嘲讽: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 上下六七次,八九十人推。5. 白居易的诗唐文宗大和三年三月底。白居易被罢免了刑部侍郎之职,任命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临行前,他的老朋友裴度等在长安为他置酒送别,酒酣之际,有人建议以“诗”为题为韵,在坐者各写一首一七体。白居易的一首是这样写的: 诗。 绮美,环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惟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的诗工整有序,精妙绝伦。(五) 古诗曲选(六)古诗文常识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机蓬勃的春之情感,表明了古人对春天的喜爱;碧草蓝天的春之画卷,展现了古人对春天的向往;诗中的情,诗中的景,诗中的古春之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清香怡人的夏之芬芳,显现了烈日炎炎中的一丝清爽;出水芙蓉的夏之荷花,增添了白热光中的一段色光;诗中的荷,诗中的画,诗中的夏之荷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凄寂幽静的秋之气息,正是风高气爽,枫叶红树上的一笔;黄昏落日的秋之凄美,显示秋天胜春的真正美丽;诗中的树,诗中的叶,诗中的凄美秋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寥无人烟的冬之寂景,这是冰山雪月的夜幕;千鸟回巢的冬之盛况,显出了冬日寂清的凄画;诗中的山,诗中的雪,诗中的寂寥寒冬。诗中的春、诗中的夏、诗中的秋、诗中的冬拼成了一幅四季的水墨宝画;春中的意、夏中的景、秋中的凄、冬中的寒汇成了一首四季的长诗,阐述着不尽的真理,演变了无数春秋,同时它也阐述了古人的风情与那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数字的作用数字往往给人以单调、平淡、枯燥乏味的感觉,但诗人将其巧妙运用于诗句中时,就会文辞生辉,情趣盎然。一、组成夸张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山寺)以“百尺”作虚指,形容山楼高峻,耸入云际的景象。这种夸张的手法,能突出景物的特色。“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想象新奇,景色壮观,气势磅礴,通过数字巧妙的表现,显示出李白“万里一泻,来势犹壮”的诗风。二、合成比喻 将数字运用于诗中与夸张合为一体,还可表示比喻,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感情本是抽象无形的,而作者以潭水的千尺之深比喻两人的情谊之深,就显得具体可感了。三、形成对比“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千里”是个虚数,形容白帝城至江陵路途遥远,“一日”是实指,形容时间之短。诗歌通过“千里”和“一日”这一虚一实的对比,表现出舟行速度之快,同时也透露出诗人遇赦东归时的兴奋之情。 四、构成名句 诗句中也常有一些用数字构成的立意深远的名句,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千里”指辽阔广远的境界,“更上一层”指更高的地方。此处的数字用于以景喻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征途中,要高瞻远瞩,不畏艰险,努力攀登。整首诗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由此可见,数字运用在描写美景及表达诗人情感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有的古诗中的数字还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总之,上述诗歌中的数字都运用得十分贴切、自然,言简意赅,情趣盎然,显示了古诗独特的艺术魅力。古诗填趣古诗填花名 1、金钱买得栽(唐白居易) 2、千树万树开(唐岑参) 3、依旧笑春风(唐崔护) 4、满架一院香(唐高骈) 5、四月带花移(唐吕温) 6、五月照眼明(宋朱熹) 7、深巷明朝卖(宋陆游) 8、齐著淡红衫(宋李靓) 答案:1、牡丹2、梨花3、桃花4、蔷薇5、芍药6、榴花7、杏花8、水仙 唐诗填三秦名胜 1、寒食草青青(韦应物) 2、峥嵘何壮哉(李白) 3、下题名处(白居易) 4、北倚栏杆(李白) 5、屋常临近(杜甫) 6、春日潜行曲(杜甫) 7、春寒赐浴(白居易) 8、何事在人间(罗邺) 答案:1、杜陵2、西岳3、慈恩塔4、沉香亭5、武侯祠6、曲江7、华清池8、茂陵 唐诗填鸟名 1、相对浴红衣(杜牧) 2、两个鸣翠柳(杜甫) 3、漠漠水田飞(王维) 4、前头不敢言(朱庆余) 5、一去不复返(崔颢) 6、尾拖金线长(孙光宪) 7、惊起一阵斜(陆龟蒙) 8、木棉花开飞(李商隐) 答案:1、鸳鸯2、黄鹂3、白鹭4、鹦鹉5、黄鹤6、孔雀7、鸬鹚8、鹧鸪 有趣的古诗分类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业有害生物法律监管模式研究分析报告
- 职业技能训练师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聚合反应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沼气物管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零售业服务标准化效果监测报告
- 地质样品制备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浸渍纸层压板工应急处置考核试卷及答案
- 玩具设计师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一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一)语文园地一说课稿 新人教版
- 第四课 教案-高一美术
- 汉语阅读教程第一册第二课
- LED照明灯具基础培训
- 上海市静安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TPM管理知识培训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 关于无梁楼盖和梁板式楼盖经济性的比较
- 第十四杂环化合物
- RB/T 306-2017汽车维修服务认证技术要求
- 《数学软件》课程教学大纲
- 《细胞工程学》考试复习题库(带答案)
- 粤教花城版小学音乐歌曲《哈哩噜》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