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17).doc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17).doc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17).doc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爱莲说教学设计 (17).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 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理解赏析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并朗读,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多数同学在字音、词义、疏通文意上基本有所掌握,具有一定的预习能力。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提前预习本课,这样在课堂上可减轻学生负担。使其扎实学习本课。三、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难点: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在理解分析基础上体会作者情感并朗读,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四、教学过程 1、调查导入 人们常说现在的五月正值初夏,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在这美丽的景色中一定少不了花朵的点缀。开课伊始老师做一个小调查:谁的家里养花了?(生答)看来大家都是爱花之人。大家看屏幕是什么花?(生答)莲花又称为荷花、芙蓉。在遥远的北宋时期也有一位爱花人,他对莲花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大家知道他是谁吗?(生答)相传周敦颐曾率部下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筑一亭名曰:“爱莲亭”,随后作千古名篇刻于壁上大家知道是哪篇吗?(生答)今天我们师生就一同穿越到北宋,游池赏莲,看看周敦颐如何用说这一文体诠释对莲花的喜爱。(板书课题和作者)2、目标出示 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在此基础上有感情朗读。 2)结合莲、菊、牡丹的象征意义,体会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体会作者的人格魅力,做一个洁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3、预习检测 1)什么是“说”? 2)交流收集的作者情况。 3)检查生字词,尝试朗读。 (读前指导:与现代文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字,既让上下语气贯通,又使全句语气舒缓,富有节奏。还要读出抑扬顿挫。“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读起来要一顿一挫,一抑一扬,读出节奏和韵味来。“染”和“妖”一扬一抑。)4、莲花三弄 1)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利用手中的工具书解释重点词句并试着翻译。 2)莲花一弄(了解莲花的外形) 在文中找出描写“莲”的句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的? 3)莲花二弄(了解莲花的品质) 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中赋予了莲花哪些品质?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而且又直接在文中点出来,那这种写法叫什么? 4)莲花三弄(菊、牡丹的作用) 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 此环节让孩子们交流、合作、探究。学生会找出描写莲的语句,并从其生长环境、体态外形、气味、风度气质等方面解读出莲所具有的品质:不同流合污、正直质朴、美名远播、受人尊敬等。随后继续引导学生,这种表面赞美莲花实则处处都赞美莲花的品质,从而表达作者的志向,要像莲一样做一个正直受人敬仰的君子。这种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叙述或议论等来表达志向的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除此之外,在描写莲的同时还写了菊和牡丹,象征隐士及富贵者从而突出莲花的君子形象,这种写法叫做:衬托,此外,对于菊一样的隐士作者不会效仿但觉“陶后鲜有闻”还是难得有之,因此为正衬,但对追求富贵之人作者是绝不会与之同流合污的,因此为:反衬。 5、各抒己见 师:周敦颐一生爱莲,赏莲,做官做人也克己奉公。史料记载,周敦颐在江西洪州南昌县做知县时,殚精竭虑、日夜操劳,终于昏死过去,好友赶来为他料理后事,检点家产,衣服杂物全部叠起来不足一箱,而钱不过一百文,要知道那时他已经做了十多年的地方官员。生:畅所欲言,表达观点。可以延伸拓展,结合反腐倡廉的热剧人民的名义积极发言。 在充分了解周敦颐其人其神的基础上,再次齐读文章。要读出情感,读出对周敦颐的崇敬。争取当堂成诵。6、教师寄语 周敦颐赞美莲花为君子,愿大家也能做君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