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谓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红军的大无谓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2、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地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难点: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解诗题 知诗人、晓背景 明诗义 悟诗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读感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七十多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奇迹二万五千里长征。(板书:长征)师:你们了解长征吗?生自由交流。师:请大家看这幅长征路线图(课件),介绍: 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也为了北上抗日,挽救民族危亡,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五岭,突破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历经十一个省,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余里。 师:长征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因此有许多作家都用诗文赞颂长征,其中有一篇震撼人心的不朽佳作,就是毛主席写的七律长征。(看黑板上的诗。)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什么是七律?谁知道?(生汇报)师适当补充: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是诗的体裁,中间是间隔号,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七言律诗,全诗一共有8句,每句7个字,算算一共多少个字?(56个)它中间四句两两相对,二、四、六、八句押韵,朗读的时候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师:亲自率领红军长征的一代伟人毛泽东主席,在他领导的红一方面军胜利翻越岷山到达陕北根据地之后,回顾一年来长征途中所经历的千山万水,心潮澎湃,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于是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师:毛主席是谁?谁能汇报一下?课件出示:(毛主席相)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天安门城楼前挂的就是毛主席照片)师:那么在毛主席笔下,长征时一幅怎样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感受毛泽东的伟人气魄和博大胸怀。下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这首诗。(给学生二分钟左右的时间自由朗读)师:谁来读一读?(2人)师:让我们来听听录音,请大家认真听,画出停顿和节奏。(课件播放录音)(课件出示全诗节奏)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师:谁再来读,读出节奏感。(指名2人)齐读师: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了什么?二、自主探索,细读感悟。师:诗中有那几个生词呢?(生说)(课件出示生词):逶迤 磅礴 泥丸 云崖 岷山师:谁来读准这几个生词?知道它们的意思吗?诗中还有哪些词语和句子你不懂呢?请大家结合注释、查字典或者其他资料自学标注,自己也解决不了的在小组内交流解决。(学生先自学、再小组交流)三、交流训练,精读升华。明诗意,悟诗情(一) 知晓全诗的总分结构,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师过渡:毛主席真了不起,如此凝练的一首诗,先用非常简洁的一句话概括出全诗的主要内容了。那么哪句诗是全诗的中心句,直接写出了红军克服了好多的困难呢?把它划出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1、 体会只等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A、老师也看到很多同学划了这句,你刚才通过自学,明白了这句中的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没有哪个词理解起来有难度?B、 “等闲”这个词确实难理解,“闲”在字典中有这几种意思(出示字典中的几种意思),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一种?对,平常,平平常常。那 “只等闲”呢?又该怎么理解呢?C、红军把什么只不过当作平平常常的事呢?谁能把整句话连起来说说。2、 抓万水千山体会难:A、经历万水千山只当作是平常事,诗中写了哪些山,哪些水呢?在诗中圈一圈,把山、水圈出来B、(出示地图),同学们看,这是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五岭是五座山的总称,它横跨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个城市,乌蒙山在贵州,平均海拔2000多米,你还看到哪些山水?C、这首诗选择了长征途中的这样五处山水,那么万水千山仅仅指这五处山水吗?有多少呢?大家课前阅读资料袋时了解到了吗。(18座大山、24条大河)师:每座大山都是高耸入云,直刺青天;每条大河都是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整整一年。同学们,红军长征要经过那么多的山水,困难可想而知,可是这一切对红军来说只都只不过是等闲小事,因为他们(指二字)“不怕”,让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指导朗读: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第一句语气要坚决,充满信心,第二句后面要轻读,读出只当作平常事的平淡语气。) 7.这首诗要赞颂的就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英雄气概,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句,再读一遍。(齐读)二、 学习分写的五幅征难画面:过渡:这万水千山真的是等闲小事吗?让我们来看下面的诗句。(一)学习: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指名读这两句。1你怎样理解这两句的?这两句诗中写了两处山?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如: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绵延起伏等。)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引导学生抓住“逶迤”“磅礴”谈理解。逶迤指山的绵延起伏、连绵不断。文中指五座山岭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教师相机出示“五岭”的图片。师过渡:看,五岭山脉纵横四省,绵延千里。你能读出山的绵延不绝吗?指导朗读,师生评价。2出示乌蒙山的图片。师过渡:乌蒙山海拔2300多米,气势磅礴。相当于六七百层楼房那么高,相当于三个凤凰山那么高。毛主席曾经在长征途中写下了好几首关于高山的诗词,比如他的十六字令三首(出示课件,生读)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师:还有他的念奴娇昆仑(课件,生读)横空出世,莽(三声)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师:想象一个人站在如此磅礴的大山之前,可以用什么词形容?(渺小、微不足道)是啊,真实苍海之一粟,蜉蝣于天地。”谁能读出这种山高大险峻的气势?(学生读,评价。)师:读到这里,不禁让我也想起了李白的蜀道难这首诗,李白在感叹蜀道的险绝的时候这样写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连飞鸟、猿猴见了都要愁翻越的山,更何况是人呢!而翻越乌蒙山何尝不是这样地艰难啊!可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硬是靠着自己的双脚翻越了一座又一座连绵起伏、高大险峻的山脉,在红军的眼里,这些困难只不过是(学生说“腾细浪”理解“腾细浪”:翻腾着的细小波浪和走泥丸:滚动的泥丸。板书)3、师:五岭怎么会像翻腾的细小浪花?有过登山的经历吗?登到山顶的时候,放眼望远处的群山像什么?(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险绝,怎么会像小泥丸呢?指名到黑板上画一画,对比出二者的反差。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夸张、反衬)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红军藐视困难和无所畏惧的精神)师:你能把这种藐视困难的情感读出来吗?指导学生读“腾细浪”和“走泥丸”。(注意读的平淡轻巧)师:毛泽东到底是伟人,有着何等博大的胸怀才能卸下这样豪迈的诗句啊!我想起了清朝乾隆皇帝留在老龙头长城上的一句诗:“我有一勺水,泄为沧海溟”把大海看做一勺水,把大山看做小泥丸,非伟人而不能啊!4、师:红军翻山越岭的时候真的是这样的轻松吗?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吃不饱、穿不暖、疾病、受伤、牺牲、敌人的围追堵截)可是面对这走也走不尽的山路,翻也翻不完的险峰,我们的红军战士依然(引读:万水千山只等闲)面对饥寒交迫和病痛的折磨时,红军战士更是(万水千山只等闲)教师:你们的朗读让我眼前浮现这样一个诗句:“巍巍青山何所惧,崇山峻岭任我游”!5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自己的体会。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红军战士藐视困难的豪迈乐观吧!齐读这两句。(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二)学习:金沙水排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师过渡:红军长征途中不但要翻山越岭,还要涉激流,登险滩。作者写了哪些水呢?谁来读下两句?、 出示:“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师:说说你的理解。相机点拨:(1)金沙是指金沙江,那里处于我国的南方,气候温暖。(2)大渡是指大渡河,河上有一座铁索架成的泸定桥听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出示金沙江图: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介绍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昆明,迷惑敌军,吸引他们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皎车渡袭击,缴获渡船,活捉敌兵,不费一枪一弹夺取了敌军阵地,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我军个个欢欣鼓舞)、知道这个背景资料,你会怎么读?(生读)、我觉得你读得很轻快,你为什么这样读?、起来读一读,看看聪明的你是不是真的高兴?领读:我们胜利了(读)金沙水拍云崖暖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对险要重重的金沙江,我们不费一枪一弹胜利了(读)、此时的红军心情怎么样?那是什么暖?(心暖)师:其实,毛主席领导红军在长征途中打过好多次漂亮仗呢!比如: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在他还在娄山关大捷后写下了忆秦娥娄lu山关这首词。(课件出示)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师:那么“大渡桥横铁索寒”又是怎样的场景呢?(课件出示:铁索桥)看了有什么感觉?学生谈(心惊胆战、心惊肉跳、惊心动魄等)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这场战斗吗?这是由13根铁炼组成的铁索桥,如今,木板都让敌人抽掉了,过这样的桥谈何容易。你们看(夺桥片段)你觉得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写在诗句旁边。(预设:战斗激烈、惨烈,惊险悲壮的战斗,惊心动魄的战斗。)师:从诗中哪一个字可以体现出来呢?说出你的理解。(学生很容易找到“寒”字,“寒”不仅写出了铁索的冰冷,桥的危险,还写出了战斗的惊险悲壮。)此时战士们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你从哪一个字能感受到呢?(学生找出“寒”字,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寒”字表达了战士们为战斗的伤亡惨重而悲伤的心情。)师引读:冰冷的铁索、惊险的泸定桥让人胆战心惊,这真是生读“大渡桥横铁索寒”。惊险悲壮的战斗,伤亡惨重让人心寒,这真是生读“大渡桥横铁索寒”。师过渡:其实金沙江与大渡河一样水流湍急,惊涛骇浪,可是为什么作者却用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来形容呢?(一个是高兴、一个是悲伤)是啊,金沙江智取,大渡河恶战,一暖一寒,两场战斗,两种心情,一喜一悲,你能把这两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生读。(指导朗读:前一句欢快,后一句低沉)引读:师:易也好,难也罢,红军战士只把它们看做平平常常的事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二) 学习“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如果说翻过五岭,走过乌蒙,是征服大自然的喜悦,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就是战胜敌人的豪情。那么翻越千里大雪山,带给红军的又是什么呢?一起看看长征胜利大会师的情景吧!(出示大会师画面)你感受到了什么?师小结:(岷山终年积雪,红军冒着刺骨的寒风,脚穿草鞋,迎着风雪前进,多少红军战士长眠于这大雪山,化作了晶莹的丰碑。但是翻越雪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战士们的心情是多么兴奋啊)让我们与战士们同喜同乐,用豪情万丈的声音读出来吧!齐读,再指名读。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1、师:在这首诗中,作者把红军遇到的这些困难用哪个词语予以表达?(远征难)2、面对这些困难,我们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他们不仅不怕这些困难,还把这“万水千山”看作了什么?(只等闲)石灰吟中有这样一句诗句: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这是一种怎么样的态度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把困难当作平常事的气概通过诗句再次来感受。齐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你从中感受到了作者赞颂了红军怎样的精神?3、播放歌曲,烘托气氛,再读诗歌,提升情感。师:我们一起来听听七律长征这首歌曲吧。(播放歌曲)过渡:在这25000里的长征路上,英勇的红军战士要走过万水千山,要红历过千难万险。虽然只有五幅画面,却包含了红军长征途中所有的艰难困苦,只是这些太多太多,说不完、道不尽。让我们带着对红军英勇无畏、不怕艰险、乐观向上的赞叹之情,再来朗读全诗吧!4、背诵全诗。5、毛主席在长征过程中还写下了好多豪情万丈的诗篇,每一篇都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展示了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和气魄,这点,他跟李白的诗风很相似。还记得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吧?还记得“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吧?毛主席的浪漫色彩不逊于李白,乐观和豁达更胜于李白。比如他的卜算子咏梅(课件)沁园春雪等。老师在这里给大家出示几句诗以及诗词题目,请大家课后搜集整理在积累本上,并且背诵下来。比如在娄山关大捷后他写了忆秦娥娄lu山关(出示课件):在过了岷山之后在 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经营的租赁承包合同模板
- 支气管镜检查健康宣教
- 桥面沥青铺装施工方案
- 户外写生课课件
- ICU患者家属健康宣教
- 2025国际焊接工程师IWE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网络与信息安全意识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 质子治疗仪器介绍
- 2025年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版癫痫病的症状解读及护理指引
- 大学英语四级高频词汇1500+六级高频词汇1500
- GB/T 34293-2017极端低温和降温监测指标
- GB/T 15057.2-1994化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课件
- 中学主题班会课:期末考试应试技巧点拨(共34张PPT)
-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重症医学分册-1
-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全册24课教案教学设计
- 王高华 人格及健康
- DB51∕T 991-2020 农用机井技术规程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件第一讲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