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3.2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学期 3.2 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俗话说“贼偷偷一半,火烧烧精光”,形象地说明了火灾的无情。若在火灾发生的早期处置得当,则可大大减轻火灾带来的危害。下列火灾早期处置不当的是( ) A . 电器着火时先用水扑灭B .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C . 打翻的酒精灯着火,用湿布盖灭D . 及时拨打119电话报警2. (2分)华为公司自主研发的芯片麒麟980处理器的应用,摆脱了对美国产品的依赖。芯片主要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原料制成,在半导体硅元件生产中,常用氢氟酸(HF)来清除硅表面的氧化膜,反应原理可表示为SiO2+6HF=H2SiF6+2x。已知硅元素在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H2OB . H2SiF6中氟元素显-1价C . 单质硅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属于氧化反应D . 因为单质硅是半导体,所以硅元素既不属于金属元素也不属于非金属元素3. (2分)消防安全,人人有责。下列有关灭火器使用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提灭火器时,手靠近瓶口,容易提起B . 拔保险销时,放开手柄,有利于拔出C . 用力压手柄时,手靠近瓶口,容易压下D . 对准火源根部扫射,灭火物质覆盖可燃物,快速灭火4. (2分)为探究物质的燃烧条件,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现象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B . 现象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C . 现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D . 现象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5. (2分)如图,在密封的纸盒上挖一个直径的圆形小洞,并在洞口前方约米的位置,放置一根点燃的蜡烛,用双手在纸盒两侧拍击,蜡烛熄灭,蜡烛熄灭的主要原因是( )。 A . 缺乏可燃物B . 缺乏O2C . 排出的气流中CO2的含量高D . 温度降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6. (2分)分析和推理是科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 A . 水能灭火,所以烧菜时锅里的油一旦燃烧应立即用水浇灭B .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 .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说明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D . 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7. (2分)学校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实验。 (1)先挤压右侧滴管并微热燃烧管,发现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原因是_。 (2)再挤压左侧滴管,发现白磷停止燃烧,原因是_。 (3)双球管中发生的分解反应是 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 中档题 (共5题;共9分)8. (2分)如图是我国古代使用的火折子,竹筒帽盖上时,内部可燃物保留火星。使用时,只需打开竹筒帽,对着火星轻轻一吹,可燃物就燃烧起来,其原因是( ) A . 提供了充足的助燃剂B . 可燃物的温度变高了竹简C . 可燃物的温度变低了D . 可燃物的着火点变高了9. (2分)如图将一根铜丝烧成螺旋状网罩罩在一支燃着蜡烛的火焰处,不多久蜡烛火焰熄灭,其熄灭的原因是( ) A .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B . 清除了可燃物C . 降低了着火点D . 隔绝了氧气10. (2分)据统计,我国仅20世纪90年代就发生火灾约89万起,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针对下表中的灭火实例,相关灭火方法及原理不正确的是( ) 选项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及原理A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空气或氧气B油锅着火用水浇灭,以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住宅失火用水枪浇灭,以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D草原火灾设置隔离带,以隔离可燃物与燃烧物A . AB . BC . CD . D11. (1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通入N2 , 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 , 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后产物的化学式为_。 (2)实验过程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 (3)点燃酒精灯前先通入N2的目的是_。12. (2分)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根据如图回答:(1)属于单质的是_(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_(2)属于单质的是_(只选填一种物质编号,下同),属于有机物的是_(3)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_.(4)通风口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由此说明燃烧需要_.(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_(6)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打火机气体丁烷能被压缩成液体的原因_三、 拓展题 (共3题;共6分)13. (2分)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 钢铁生锈B . 动物的呼吸作用C . 食物腐败D . 火药爆炸14. (2分)可乐是一种常见的碳酸饮料,近日,一段“可乐灭火”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中,消防员手持一瓶可乐,拧开瓶盖,捂住瓶口使劲摇晃后将喷溅而出的可乐泡沫对准火焰进行喷射,很快火就被扑灭,下列对可乐及“可乐灭火”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乐泡沫”使可燃物隔绝了氧气B . 可乐能“喷溅而出”是由于压强改变所致C . 可乐瓶中如果装水也能产生“可乐灭火”的效果D . 消防员“使劲摇晃”的目的是加快二氧化碳逸出15. (2分)用下列微型实验进行氧气、二氧化碳气体相关性质研究。 (1)同时挤压滴管B和C,控制相同液体量于球形容器中,有关上述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 . MnO2加快反应速率B . 半分钟内球形中产生气体少C . 反应过程中球形比球形内反应剧烈D . MnO2一定分解产生气体(2)微热燃烧器,蜡烛b、c燃烧,蜡烛a不燃烧。关于燃烧器中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 A .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B . 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C . 说明红磷与白磷是性质相似D . 可以比较白磷、红磷着火点的高低(3)挤压滴管A,将足量稀盐酸滴于球形中,一段时间后,蜡烛c熄灭,然后蜡烛b也熄灭了,其原因是_。 (4)蜡烛熄灭后,将玻璃尖嘴管对着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内,烧杯内壁变模糊,此反应_(选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一定含有碳元素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