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凄凄离别情——《别董大》.doc_第1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凄凄离别情——《别董大》.doc_第2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凄凄离别情——《别董大》.doc_第3页
语文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凄凄离别情——《别董大》.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凄凄离别情别董大教学设计执教人:赣州市南康区第四小学 朱贤琼教学目标:1、学会“曛”这个生字。2、理解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诗境,读中悟情。教学重难点:品味诗境,读中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一“别”揭题1、 出示“别”,体会离别之情,揭题2、 指名读题 (指导读出“别”的感觉)3、 指名介绍高适和董大4、 有感情地再读诗题二、整体读诗1、 自读古诗,要求把字音读准,古诗读通读顺2、 指名读,师评3、 小组交流重点词语、诗句意思4、 师生交流重点词语意思“黄云”、“知己”等5、 指名说诗意6、 齐读三、诗之韵味1、 平长仄短师:古诗是有韵味的,古人读诗往往能读出这种韵味,那是因为他们是按照一种规律来读的。这种规律我们称之为“平长仄短”。“平仄”是古汉字的声调,现在普通话里一、二声的字就是平声字;三、四声的字就是仄声字。平长仄短就是把一、二声的字拖长音读,三、四声的字短促地读。看,标好平仄,它就是这样一首诗。2、 生自由练读3、 指名读3、师生配合读诗四、送别之景1、圈出诗中的景师:(播放音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呢?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汇报,师生共交流2、引读:茫茫大漠,昏暗无光;纷纷大雪,寸步难行。这是何等的凄凉的啊!读“千里”3、点愁师:此时别董大,心里又是怎样一番滋味呢?你认为诗中哪个字最能概括别时的心情?生汇报(愁)4、了解“借景抒情”的写法师:同学们,诗的前两句没有一个“愁”字,我们却能体会到浓浓的愁情。诗人把“愁”藏在哪里呢?生汇报师小结:表面似乎在写景,但所有的景都蕴含着情,这种写法就叫做“借景抒情”。没有一个“愁”字,却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借景抒情之美,古诗之美!过渡:“一切景语皆情语”。高适和董大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愁情呢?难道仅仅是因为眼前凄冷的景物吗?还有什么原因呢?五、离别之情(一)愁介绍董大:出示:“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师:同学们,凭着出神入化的琴艺,你觉得董大的生活里会有什么?(生汇报)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出示资料)当时唐玄宗时代盛行胡乐,而董大擅长谈古琴,所以他当时倍受朝廷冷落,知音难寻,非常失意。相传就连唯一赏识他的当朝宰相也被贬官。董大不得已离开京城。师:如果你是即将离开京城的董大,你的心里想说些什么呢?生汇报,引读:引读:是啊!北风吹冷的仅仅是身子吗?还有这颗受伤的心啊!读“千里”愁的仅仅是眼前这荒凉的世界吗?还有那渺茫的前途啊!再读“千里”(二)莫愁1、 师:离别在即,难道就让董大带着这浓浓的愁情离开吗?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高适,你会对董大说什么呢? 生汇报,引读:你琴艺高超,一定会有人赏识你的!莫愁不如意只是暂时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莫愁2、 如果你是董大,你还愁吗?生:不愁了(对前路,对前途充满了希望)六、回复全诗1、自信、乐观师:高适在别董大之二这样写道:(出示)丈夫贫贱应为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别董大之二。可见高适当时也处在极度贫困潦倒之中,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他却能写出那样昂扬的豪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