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幽州台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的意思。2、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诗歌的语言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重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情感。学情分析 :七年级部分同学对古诗的兴趣不够浓厚,平时积累相关知识缺乏,能够自主的品读、欣赏的同学更是少之又少。课后大部分同学都能背诵,但对作者和诗歌背景、内涵能进一步挖掘的不多。一、导入(轻音乐) “登高”作为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描写。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高唱“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在登高里低吟:“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李白在登上金陵凤凰台后感慨“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唐代有一位文学家陈子昂,他登上了幽州台,又有什么样的感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登幽州台歌。 提醒学生注意州字的写法。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的。二、读诗韵 1、学生分组展示朗读。 2、学生评价,再朗读。 3、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了诗人内心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悲伤,孤独,难过)怎样才能读出那种悲伤、孤独呢?听听名家的朗读,播放视频。 4、再试着深情的读一遍,读出那种悲伤和孤独。学生配乐朗诵。三、释诗意1、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的表面意思。2人描述。2、古代圣贤之君,具体指的是哪个君王呢?学生讲燕昭王筑黄金台的故事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国国君燕昭王想振兴燕国,一心想招揽人才,但并没有多少人投奔他。于是,燕昭王就去向一个叫郭隗(葵)的人请教。郭隗对燕昭王说:“大王要是真心想得人才,你可以先从我开始,人们看到像我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就会来投奔你。”燕昭王就拜郭隗为师,给他优厚的俸禄。并让他修筑了“黄金台”,作为招纳天下贤士人才的地方。不久,就有很多有才干的名人贤士纷纷前来,燕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3、男儿有泪不轻弹,陈子昂为什么流泪了呢?结合背景说说陈子昂当时的境遇。 学生介绍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陈子昂内心无比痛苦,他独自一人来到附近的幽州台上,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写下了这首传世名作。衔接:当年的幽州台还在,可是招揽贤士的燕昭王却早已不见。自己空有满腹才华,却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怎能不让人心生感慨,落泪伤悲呢?请一位同学再来读一下这首诗,一起去体会诗人内心的悲伤。四、品诗味1、过渡:其实每一首诗字里行间中都隐藏着作者别样的情怀,让我们走进陈子昂的心里,一起去感受他的悲情。 2、幻灯片:说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喜欢它的理由。(提示:可以从炼字,内容、情感、意境、描写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提示:展示时,先把你喜欢的句子深情的朗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也可以独自展示。3、学生汇报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赏析小结:陈子昂活了41岁,他既看不到1000年前的招贤的英王,又看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真是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啊!4、学生汇报对“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赏析小结:时空无穷,人生有限。怀才不遇的诗人,面对辽阔的山河,前思古人,后念来者,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壮志难酬,怎么能不“怆然涕下”?让我们把诗人的情感宣泄出来吧,生齐读古诗。五、悟诗情 同学们感悟了这么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六、写作训练: 如果陈子昂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展示评价七、拓展延伸:曹操的观沧海,崔颢的黄鹤楼,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试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与登幽州台歌有什么不同。八、小结这些沉郁苍凉的登高望远悲歌,是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反复吟咏的结晶。陈子昂是不幸的,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但又是幸运的,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篇章,诗歌中表达出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至今熠熠生辉。让我们熟读精思,让这些美好的古诗成为滋养我们精神的营养,让我们在这些诗人的带领下乘风破浪,扬帆起航,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板书设计 登幽州台歌 前 后 (寂寞苦闷) 悠悠 怆然教后反思:登幽州台歌这首古诗,这是一首登高怀远、吊古伤今的精神悲曲,是一曲在悲愤中用泪和恨高呼的生命悲歌,这首诗篇幅短小,仅仅二十二个字,但却具有高度抽象性与巨大概括力,备课时就感觉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准备了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以及一些教材中没有的注释,帮助学生来理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以不同形式来说出或是表演展示他们的感悟体会。为了能使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我特地准备了朗诵视频,感觉学生听完稍有体会;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我播放了本诗作者写诗前的坎坷经历的动画视频,感觉学生看的津津有味。但是尽管我准备充分,上完后反思,还是觉得遗憾诸多:1、本节课我没有让学生提前预习,是我最大的失误。本以为一节课就学这么一首短诗,课上看书就能了解的,结果发现学生还是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课上有些迷茫。2、学生历史知识的缺乏是学生理解本诗一道高坎,而我在相关资料介绍时,可能有点仓促,使得学生在听讲时感觉茫然,思考问题不够积极。3、还是前面原因,导致学生不好理解,所以在讲课时我讲得时间还有些多,而留给学生体验的时间太少,没有达到让学生去感受诗文情境。4、部分环节时间安排不好,应该再节省3分钟时间,最后让各组学生上黑板默写古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给全诗划分朗读节奏。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的感慨,抒发了_的思想感情。4、请从“古人”和“悠悠”中选择一个进行解释。 5、“古人”“来者”指的是_ 。“独”字表现了作者_ 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 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的感情基调。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的“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什么人?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8、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2分)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10、“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11、“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12、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答案: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3、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三个词答对一个即给分)4、古人:贤明的君主(能礼贤下士的圣君);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5、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 孤独寂寞凄凉; 直抒胸臆;苍凉悲壮。6、“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7、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8、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9、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10、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11、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殡仪服务与社区公益项目合同
- 车辆抵押权登记及抵押物抵押合同
- 钢管混凝土拱桥泵送压力专题研究
- 地砖施工工艺流程
- 【课件】+弹力+-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 智慧园林云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智慧公园整体解决方案
- 2024年电力负荷控制员(技师)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非金属矿业数字化转型
- 2024年高考语文备考之教考结合: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Ⅱ题型
- 华为企业培训管理
- QData数据库一体机方案介绍
- 化工仓储管理系统方案
- 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一下学期期末文化水平测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优化》同步练习附答案
- (精心整理)初三数学几何的动点问题专题练习及答案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
- 核电工程施工隐患排查专项培训课件
- Q_SLB0402-2005 产品钢印及标记移植
- 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样板)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能力测试试题
- 空客A320-IPC手册使用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