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适用学科高中历史适用年级高中三年级 适用区域人民版课时时长 分钟 60 知识点 1 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2 西周的分封制 3 西周的宗法制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 识记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2 识记西周分封制的目的 对象 内容及影响 3 识记西周宗法制的目的 含义 内容 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 分封制 宗法制 教学难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 复习预习 同学们都知道遗产继承和遗产继承的顺序 一般而言 除了遗嘱外 遗产继承的顺序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进行的 那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决定继承顺序 这与历史有没有关系 此外 既然个人财产可以作为遗产来继承 那 么当国家成为财产后可不可以继承呢 这样的继承关系又是怎样的 今天开始 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古代中国是何时开始 家天下 一代又一代的君主又是如何统治和管理属于自己的 天下 通过探讨 不是仅仅希望各位同学记住书本上的 知识点 而是要通过探讨来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形成如此特点的政治制度 这种政治制度是否又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不过 今 天这节课我们探讨的问题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内容和特点 即第一单元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二 知识讲解 考点1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一 王位世袭制 禅让制 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内部民主选举首领的制度 选贤与能 禹虽然按照传统的禅让制推举伯益为继承人 却不给他实权 相反 禹把实权给了自己的儿子启 启杀掉益而继承 王位 这说明我国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已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中国社会也由 天下为公 的时代进入到了 家天下 的时代 二 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1 王权承袭 采用王位世袭制 王位传承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 王权特点 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 具有神秘色彩 3 行政管理 中央设有相 卿士等 地方封侯和伯 侯和伯作为方国首领 臣服于商朝 举例 夏商时期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制定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以商朝为例说明 在中央 最高统治者为王 设相 卿士参与商王决策 卜 祝 史负责占卜 祭祀和记录王朝大事 武官师执掌军权 各类官职的主 要职能划分非常清楚 在地方 商时期方国林立 方国首领被商王封赐为 侯 伯 等 他们对方国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力 同时对商王效忠 定期纳贡 朝见 并奉命征伐 考点2 分封制 1 目的 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2 对象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 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3 内容 义务 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 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权利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可以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可以设置官员 建立武装 征派赋役等 4 影响 前期 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巩固了王权 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 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后期 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 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西周后期 王权衰弱 分封制遭到破坏 教师总结 认识分封制的影响 要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 周王室力量是否强大 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成反比 当周王室力 量强大时 就能保持对诸侯国的震慑力 并能通过诸侯国强化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当周王室力量衰弱时 诸侯国独立性就会 增强 并威胁到周王的统治地位 第二 分封制在西周时期对周王朝统治的巩固起了积极作用 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明显地 削弱了周王室的统治 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我们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 也不能用后者掩盖前者 误区警示 西周的分封制又称 封建 指 封邦建国 只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 和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 不同 西周分封制不仅分封王族 还分封异性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而异性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与周王并无血缘关系 考点3 宗法制 1 目的 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利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含义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 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3 内容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形成相对的大宗和小宗 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 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4 特点 血缘和政治相结合 形成 家 和 国 一体的统治 5 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保障分封制推行 考点4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的表现 作为国家地方政治制度重要举措的分封制 通过层层分封 表现出了宗法制的亲疏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涵和纽带 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西周礼乐制度成为维护宗法制 分封制等级制度的工具 有利于统治的稳定 三 例题精析 例题1 题干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 B 解析 从题意可知 百姓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呼民众 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 说明贵族地位下降 只有宗法制的衰落 符合 例题2 题干 周礼 考工记 载 建造王城 九里见方 四周各三门 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 宫城之左为宗庙 右为社稷 前为朝 后为市 它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中央集权 B 中正有序 C 敬天法祖 D 君权神授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提取有效解题信息 建造的王城大小 形状 门 路和设臵都清晰明确 体现中正有序 故选B 中央集 权到秦朝才形成 排除 材料中虽然有宗庙和社稷 但没有体现 法祖 排除C 材料仅仅是对王城的建造进行描述没有 体现君权神授 明确的提出君权神授是董仲舒 排除D 例题3 题干 在周代分封制下 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 考古显示 战国时期 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 在 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 卿大夫 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 这表明 A 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 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 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 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考古墓葬等级差别为切入点 考查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情况 战国时期秦 国墓葬的特点是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没有等级差别 这是商鞅变法后 秦国中央集权加强的突出表现 而六国墓葬等级差别明 显 反映出分封制的影响依然存在 A项题干中未涉及 故排除 B项本身表述错误 故排除 D项本身表述错误 战国时期的战争本 身就是对分封制的破坏 课 堂 运 用 过关演练 1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 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 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 立嫡不以长 方国联盟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 门当户对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 调用知识 深刻理解历史概念 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题干主要涉及到的概念是宗法制 宗法制度除了血缘关系的特征外 还有政治等级的核心特征 在分析选项时要把这两点考虑进去 选项中A项中的习俗与两 处特点没有关系 B项中的 嫡 反映了血缘关系 长 反映了等级关系 C项没有体现等级关系 D项只强调了身份 地位 门第的对等 不能完全反映政治等级关系 2 有学者认为 自中国古代进入文明社会 先后出现了 方国联盟 等三种政治统治模式 据此 与下图匹配的正确选项 是 A 郡县制度 封邦建国 B 行省制度 封邦建国 C 行省制度 郡县制度 D 封邦建国 郡县制度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 称为 方国联盟 西周建立 后 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 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 广建封国 称为 封邦建国 秦朝统一后 在全国范围内实 行郡县制度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故选D 3 以下为周代世系略图 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禅让制 分封制 世官制 宗法制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禅让制于夏启时期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 所以 不选 故选D 4 战国以前 百姓 是对贵族的总称 战国以后 百姓 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分封制的加强 B 宗法制的衰落 C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 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 D 解析 从题意可知 百姓 一词从称呼贵族到称 呼民众 从贵族专有到与平民共有 说明贵族地位下降 只有宗法制 的衰落符合 5 周礼 考工记 载 建造王城 九里见方 四周各三门 南北和东西大道各九条 宫城之左为宗庙 右为社稷 前为朝 后为市 它 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 中央集权 B 中正有序 C 敬天法祖 D 君权神授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出处 周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3篇)
- 修整墙面施工方案(3篇)
- 国风文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宁波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忻州联考题目及答案解析
- 心理气质类型题目及答案
- 心理门诊测试题目及答案
- 归来三峡人:诗意理解与语言赏析教案
- 2025至2030医学混合成像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年云南省高校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央供料系统介绍
- 输液泵/微量注射泵使用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国家科学技术奖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简表
- PWM控制技术的最新科技成果-介绍ISL6752
- GB 25192-202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再制干酪和干酪制品
- 泰州市海军小学食堂劳务外包
- 数学新课标新旧对比变化
- 江苏译林英语9上Unit-1-4课文翻译
- 列车牵规正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