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第1页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第2页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第3页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第4页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会计教案第三章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学习目标 1、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借贷记账法的特点、记账规则 3、掌握借贷记账法下“T”型账户的结构和记账规律 4、学会编制基本会计分录、登记“T”型账户并进行试算平衡 5、了解总账与明细账的平行登记第一节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则成为会计核算中用于连续的、系统的、分类的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础方法。 一、会计科目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 设置会计科目,就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管理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和标志的一种专门方法。 企业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一般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统一规定为基准,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增加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会计核算工作将逐步实行在会计准则统一规范下由各单位自行组织的模式,企业对会计科目的选择和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 但是,这并不是说企业可以随意使用甚至滥用会计科目,应当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一是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其核算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二是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应当能够满足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要求,保证财务会计报告数据的真实、完整。 目前,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图表3-1所示图表3-1常用会计科目名称顺序号128101213编号100110021101112211231131名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股利107顺序号869495100编号2241250125022701名称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三、共同类3101衍生工具141819262830442846475051626365691132122112311401140314051511151115211531160116021701170217111901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材料采购原材料库存商品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商誉待处理财产损溢1081093xx202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 四、所有者权益类11011111211411540014002410141034104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五、成本类117118120500151015301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研发支出 六、损益类124129132136600160516111630164016402640366016602660367116801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二、负债类707980818283xx2xx20222032211222122312232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137138139149150151154155 二、账户的涵义和设置原则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用以分类核算和监督会计主体各项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和由此而引起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的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方式,是对会计信息进行记录、加工的载体。 知识链接账户与会计科目既相联系,又有所区别。 账户是对会计事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每个账户都应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账户与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是相同的,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 然而从理论上分析,账户与科目也有一定的区别。 会计科目只表明某项经济内容,而账户不仅表明相同的经济内容,且账户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格式,用以反映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数量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情况。 为了正确设置账户,充分发挥账户在会计核算中的作用,设置账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设置账户,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满足会计核算的要求。 不同性质的企业,其生产经营各具特色。 企业在设置账户时,要充分结合本单位的具体经济活动的特点。 举例说明制造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分为供、产、销三个阶段,因此相对应的账户设置中就有“材料采购”、“生产成本”、“主营业务收入”等账户。 重要提示企业设置的账户,一方面要有其明确的、独特的核算内容;另一方面,企业会计账户所构成的账户体系,应该涵盖所有会计要素的内容,反映会计对象的全貌。 2、设置账户,要结合会计核算对象的特点,满足经济管理的要求。 设置账户的目的是用来分类处理与传输有关的会计信息,因此账户的设置必须结合各单位会计核算对象的特点。 举例说明在选择以权责发生制为会计基础的企业,就应相应地设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账户。 重要提示账户的设置,还应充分考虑到会计核算信息的输出,满足宏观经济的管理、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信息使用者,以及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的需要。 3、设置账户,要结合记账方法的特点,满足会计工作内部分工的要求。 不同的记账方法对账户设置的要求不完全相同,因此,账户的设置必须考虑所运用的记账方法。 同时,账户的设置还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的岗位责任制的实施,满足会计核算工作内部分工的需求。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的基础上登记经济业务事项的工具和载体,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这也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的根本性区别之所在。 如前所述,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所引起的数量变动,不外乎两种情况增加,或是减少。 因此,账户也需要相应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面用于登记减少额。 这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结构。 此外,还需要设置若干辅助栏目,用以登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和账簿记录详细情况的其他内容。 所以,作为账户的基本结构,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账户所要记录的经济业务事项内容; 2、日期记录经济业务事项日期; 3、凭证号标明账户记录所依据的会计凭证; 4、摘要简要说明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 5、金额增加金额、减少金额和余额。 账户的基本结构格式如图表3-2所示图表3-2账户名称(会计科目)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日期凭证号摘要金额上述格式是账户的基本格式,也是手工记账通常采用的格式。 账户左右两方的金额栏,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 增减相抵后的差额作为账户的余额。 余额按其列示的时间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 所以,账户中所记录的金额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 知识链接本期增加额,又称本期增加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在账户中记录的增加金额。 本期减少额,又称本期减少发生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在账户中记录的减少金额。 期初余额和本期增加发生额之和与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就是期末余额。 本期的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这种金额的数量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重要提示教学与科研中,为了方便起见,可将上述的账户格式简化为“”字型格式,即只保留账户的金额栏,其余栏目予以删去。 如图表3-3所示图表3-3左方账户名称右方账户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额,其余额在哪一方,均取决于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 四、账户的分类按用途分类是按内容分类的细化,反过来说按经济内容分类是按用途分类的基础。 两总分类方法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借贷记账法下记账方向是一致的。 账户按其经济内容是为满足管理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实质是账户在会计核算中所起的作用和账户在使用中能够反映的什样的经济指标进行的分类,即对具有相同核算特点的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实质是按照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 如前所述,经济组织的会计对象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归结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会计要素。 由于利润一般隐含在收入与费用的配比中。 因此,从满足管理和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角度考虑,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可以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等五类。 1、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按照反映流动性快慢的不同可以再分为流动资产类账户和非流动资产类账户。 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有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等;非流动资产类账户主要有长期投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2、负债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按照反映流动性强弱的不同可以再分为流动性负债类账户和长期负债类账户。 流动负债类账户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金税费等;长期负债率账户主要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按照和构成的不同可以再分为投入资本类所有者权益账户和资本积累类所有者权益账户。 投入资本类所有者权益账户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资本积累类账户主要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按照是否需要分配可以再分为直接计入类成本账户和分配计入类成本账户。 直接计入类成本账户主要有生产成本(包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分配计入类成本账户主要有制造费用等。 5、损益类账户损益类账户按照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可以再分为营业损益类账户和非营业损益类账户。 营业损益类账户主要有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损益类账户主要有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等。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账户的用途是指通过账户记录能够提供什么核算指标,即设置和运用账户的目的。 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以取得各种必要的核算指标。 具体是指账户的借方核算什么内容,贷方核算什么内容,期末余额在那一方,表示什么内容。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可以分为盘存账户、结算账户、所有者投资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跨期摊提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收入账户、费用账户、财务成果账户、计价对比账户和调整账户等十一类。 1、盘存账户 (1)含义:盘存账户是用来核算、监督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增减变动及其实存数额的账户。 (2)盘存账户的特点1)盘存类账户所反映的内容属于资产性质;2)盘存类账户的结构,其借方登记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减少数,期末余额总是在借方,表示期末各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结存数额。 3)盘存类账户仅是资产类账户中的一部分,即表示有实物形体的资产部分,除货币资金账户外,其他可通过设置和运用明细帐,提供数量和金额两项指标。 (3)分类:盘存类账户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4)结构:盘存类账户期初余额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本期增加额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财产物资、货币资金的期末结存额 2、结算类账户 (1)含义结算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本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结算业务的账户。 (2)结算类账户的特点1)反映的内容是企业的各种债权债务业务;2)由于结算业务的不同,结算类账户可分为债权结算类账户、债务结算类账户、债权债务结算类账户。 (3)分类1)债权结算账户A、含义债权结算类账户,亦称资产结算类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本企业与其他债务单位及个人的债权结算业务的账户。 B、特点一是反映的内容均属于资产性质;二是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数,贷方登记债权的减少数,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债权的实有数。 C、分类债权结算类账户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2)债务结算类账户A、含义债务结算类账户,亦称负债结算类账户,用来反映和监督本企业与其他债权单位或个人之间的债务结算业务的账户。 B、特点反映的内容均属负债性质;帐户的结构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数,借方登记债务的减少数,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债务的实有数。 C、分类债务类结算账户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等账户。 3)债权债务类结算账户A、含义债权债务类结算账户,亦称往来结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同其他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往来结算业务的账户。 B、特点所反映的内容兼具资产、负债双重性质;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债权的增加数和债务的减少数,贷方登记债务的增加数和债权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债权净额(尚未收回的债权大于尚未偿还的债务的差额);期末余额如在贷方,表示尚未偿还的债务净额(尚未偿还的债务大于尚未收回的债权的差额)当本企业反映债权账户“其他应收款”与反映债务账户“其他应付款”账户同属于一个反映对象,即可合二为一,设置“其他往来”账户。 C、结构债权债务结算账户期初余额债权净额本期发生额债权的增加额;债务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债权净额 3、资本类账户 (1)含义:资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所有者资本的增减变化及其实有情况的账户。 (2)特点1)反映的内容是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或经营中形成的资本,即所有者权益的性质;2)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的增加数,借方登记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减少数,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期末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资本类账户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3)结构资本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有者资本的减少数期初余额所有者资本的增加数 4、集合分配类账户 (1)含义集合分配类账户是用来归集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方面所发生的费用,并按一期末余额所有者资本的实有数期初余额债务净额本期发生额债权的减少数;债务的增加数期末余额债务净额定标准将其分配给各成本计算对象的账户。 (2)特点1)反映的内容是费用类性质;2)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费用的发生数,贷方登记费用的分配数,一般情况下,该类账户一般期末无余额。 集合分配类账户包括“制造费用”账户。 (3)结构集合分配账户本期发生额本期某种费用的发生额 5、跨期摊提类账户 (1)含义跨期摊提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在相连几个会计报告期摊配的费用,以便正确地确定属于各该会计报告期的费用数额,从而正确地计算成本和盈亏的账户。 (2)特点1)反映费用的支付或使用比较集中,且数额较大,而费用的摊销或预提比较分散,分期计入各期成本。 2)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费用的实际支出数或发生数,贷方登记应由各期负担的费用摊提数,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期末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数,期末余额如在贷方,表示期末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数。 跨期摊提类账户包括“长期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账户。 (3)结构跨期摊提类账户期初余额已经支付但尚未摊销的待摊费用数本期发生额待摊费用支出数或预提费用支付数期末发生额已经支出但尚待摊销的费用 6、成本计算类账户期初余额已预提但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本期发生额待摊费用摊销数或预提费用预提数期末余额已经预提但尚未支付的预提费用本期发生额本期某种费用的分配额 (1)含义成本计算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全部费用,并确定该阶段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2)特点1)既可提供某一计算对象的金额指标,又可提供其实物指标;2)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转出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尚未完成某一阶段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成本计算类账户包括“物资采购”、“生产成本”等账户。 (3)结构成本计算类账户期初余额尚未完成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本期发生额生产经营过程所发生的全部费用期末余额尚未完成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7、收入结结转类账户 (1)含义收入结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某一时期(月份、季度或年度)内所取得的各种收入的账户。 (2)特点1)反映的内容是收入性质;2)期末需要将其贷方发生额结转到财务成果账户中;3)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取得的收入数,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数和期末转出数,由于当期实现的全部收入都已结转到有关账户中去,所以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收入结转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账户。 (3)结构收入结转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收入或收益的减少数;本期发生额收入或收益的增加数本期发生额结转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期末结转到“本年利润”账户的收入或收益数 8、费用结转类账户 (1)含义费用结转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某一时期(月份、季度或年度)内所发生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成本、支出的账户。 (2)特点1)该类账户所反映的发生额只与某一特定时期有关,且期末需将其借方发生额结转到财务成果账户,所以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2)账户的结构借方登记费用、成本、支出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成本、支出的减少额。 费用结转类账户包括“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账户。 (3)结构:费用汇转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本期费用、成本、支出的增加额 9、财务成果类账户 (1)含义财务成果类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在一定时期(月份、季度或年度)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最终财务成果的账户。 (2)特点1)反映的内容是从年初到报告期末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亏损;2)账户的结构贷方登记期末从各收入或收益类账户转入的数额,借方登记期末从各费用、成本、支出类结转的数额,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企业发生的亏损总额,如在贷方,表示实现的净利润额。 财务成果类账户包括“本年利润”账户。 (3)结构财务成果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发生额本期费用、成本、支出的减少额;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应计入本期损益的各项费用、成本、支出期末余额发生的亏损总额 10、计价对比类账户本期实现的各项收入和收益数期末余额实现的净利润额 (1)含义计价对比类账户是用来对某项经济业务按照两种不同的计价标准进行对比,借以确定其业务成果的账户。 (2)特点该类账户借贷方采用两种计价,其差额反映业务成果。 计价对比类账户包括“物资采购”账户(材料日常核算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企业使用)。 (3)结构计价对比类账户本期发生额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差 11、调整类账户 (1)含义调整类账户是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以确定被调整账户实际数额的账户。 (2)特点1)此类账户应与被调整账户结合起来,才能提供管理上所需要的某些特定指标;2)调整类账户按其调整被调整账户方式的不同分备抵调整账户,附加调整账户和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3)分类1)备抵调整账户备抵调整账户亦称抵减调整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A、备抵调整账户的特点备抵调整账户的性质与被调整账户的性质相反;备抵调整账户的分类资产备抵调整账户;权益备抵调整账户。 一是资产备抵调整账户含义是用来抵减某一资产账户(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资产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特点被调整账户的性质是资产类账户。 本期发生额外购材料的计划成本借差C包括调整帐户是“累计折旧”、“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等账户;被调整账户是“固定资产”、“短期投资”、“存货”等账户。 二是权益备抵调整账户含义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账户(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确定该权益类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特点被调整账户的性质是权益类账户。 包括调整账户“利润分配”账户;被调整的账户是“本年利润”账户。 2)附加调整账户附加调整账户是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附加调整账户的特点是它与被调整账户的性质相同。 其公式表示被调整账户的余额+附加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金额3)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备抵附加调整账户是既用来抵减又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 公式表示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备抵附加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备抵附加调整账户包括“材料成本差异”、“产品成本差异”等账户,其被调整账户分别为“原材料”和“库存商品”账户,“利润分配”账户也可视为备抵附加调整账户。 第二节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方法的历史沿革在设置了会计科目与账户以后,就有了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信息载体。 在账户中进行登记,则涉及到记账方法的选用。 从会计发展的初期至今,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记账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 知识链接单式记账法下,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只作单方面的登记,通常只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款业务和债权、债务等往来结算业务在账户中进行登记,而对实物的收付业务一般不作登记。 比如,以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账簿记录中一般只反映银行存款的减少,而不反映机器设备的增加。 因此,单式记账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单方面记录的弊病,难以从会计记录中考察经济业务事项的全貌,无法形成连续、系统且又严密的会计信息记录,所以单式记账法一般已很少使用。 复式记账法由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 由于任何各项会计事项都会引起有关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增减变动,因此,对每一笔会计事项,以相等的金额,在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同时进行登记的复式记账方法,就能全面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所引起的资金变动。 以上例用银行存款购买机器设备,复式记账法不仅记录了银行存款的减少,同时也指明了银行存款的用途,即由此所带来的企业机器设备的增加,因而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整个经济业务事项的来龙去脉。 从会计实践的历史看,我国会计实务所采用的复式记账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三种。 其中,借贷记账法产生于公元14世纪的欧洲,后广泛流传于欧美国家,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我国,目前是我国会计规范规定唯一可以采用的记账方法。 因此,本节着重介绍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 二、借贷记账法(一)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 因此,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即“借”方,账户的右方即“贷”方。 如图表3-4所示图表3-4借方账户名称贷方在这里,“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已不再具有其本身的含义,只用来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数量变化,“借”方和“贷”方所反映的经济业务事项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是不固定的,完全视具体账户的性质而定。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对于任何一个账户,“借”和“贷”所反映的数量增减性质是相反的,即一方反映增加,则另一方必定反映其减少。 (二)账户结构账户结构是反映账户内容的组成要素,账户的结构是由账户的性质,换言之,也就是由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所决定的。 不同性质的账户其结构中所反映的资金数量的增减方向也有所不同。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主要体现在资产的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借方余额,表示期初或期末资产的结存金额。 其计算公式是资产类期末=期初+本期借方-本期贷方借方余额借方余额发生额发生额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5所示图表3-5借方资产类账户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发生额 2、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同属于权益类账户,由于资产与权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因而作为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正好相反,即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账户若有余额,一般为贷方余额,表示期初或期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结存金额。 其计算公式是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期末=期初+本期贷方-本期借方贷方余额贷方余额发生额发生额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6所示图表3-6借方本期减少额本期发生额负债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名称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贷方期末余额在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中,包括利润计算账户。 企业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是利润,利润属于所有者权益,因此利润计算账户归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从账户结构分析,利润计算账户的贷方发生额为本期收入的总额,借方的发生额为本期费用的总额,贷方发生额与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即本期实现的利润(或亏损)。 期末的贷方余额表示截止至本期末企业实现的累计利润;期末的借方余额则表示截止至本期末发生的累计亏损。 该账户年末因结转而无余额。 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7所示图表3-7借方利润计算账户名称贷方本期费用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期末余额 3、损益类账户。 损益类账户包括损益收入类和损益费用类账户。 (1)损益收入类。 收入的取得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从而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因此,损益收入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相似,即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减少或转销的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 由于本期发生的损益,在期末全额结转到利润计算账户,因此损益收入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8所示图表3-8借方损益收入类账户名称贷方本期减少或转销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 (2)损益费用类。 费用的发生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从而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因此,损益费用类账户的结构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正好相反,即增加金额记入账户的借方,减少或转销的金额记入账户的贷方。 由于本期发生的损益,在期末全额结转到利润计算账户,因此损益费用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9所示图表3-9借方损益费用类账户名称贷方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本期减少或转销额本期发生额 4、成本类账户。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兼有损益费用类账户和资产类账户的特征。 其发生额的记录与损益费用类账户结构相同;其余额的反映与资产类账户相同。 即成本的增加记入账户的借方,成本的减少或结转记入账户的贷方;借方的余额反映期初或期末的结存成本。 其账户结构如图表3-10所示图表3-10借方成本类账户名称贷方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减少或结转额本期发生额根据上述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类账户结构的描述,可以将账户借、贷方发生额的基本特点归纳如下,如图表3-11所示图表3-11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的增加收入的减少(三)记账规则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费用的减少收入的增加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一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同时进行等额登记。 借贷记账法在具体运用时,可分三步进行首先判断具体经济业务事项的类型;其次判断具体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账户及增减变动情况;最后根据账户的结构,判断应借应贷的账户名称及金额。 以上一章第三节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例,具体分析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运用【例3-1】企业以银行存款30000元购入设备一台。 该笔经济业务的类型属于资产内部项目的此增彼减,其中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银行存款减少。 根据资产增加记借方,资产减少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固定资产”3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3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2所示图表3-12单位元借方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借方资产类账户固定资产30000贷方贷方30000【例3-2】企业赊购材料1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类型属于资产与负债同增,其中资产中的原材料增加,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增加。 根据资产增加记借方,负债增加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原材料”10000元,贷记“应付账款”1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3所示图表3-13单位元借方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贷方借方资产类账户原材料10000贷方10000【例3-3】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资金100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的类型属于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增,其中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 根据资产增加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银行存款”1000000元,贷记“实收资本”100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4所示图表3-14单位元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贷方1000000借方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贷方100000030000【例3-4】企业以银行存款40000元偿还前欠的材料购货款。 该笔经济业务的类型属于资产与负债同减,其中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 根据资产减少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应付账款”4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4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5所示图表3-15单位元借方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1000000贷方借方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贷方1000030000【例3-5】企业以银行存款20000元回购股权。 该笔经济业务的类型属于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减,其中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利润分配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根据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资产减少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实收资本”20000元,贷记“银行存款”2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6所示图表3-16单位元借方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1000000贷方借方20000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贷方1000000300004000020000【例3-6】企业宣告分派股利25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类型属于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其中负债中的应付股利增加,利润分配增加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根据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负债增加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利润分配”25000元,贷记“应付股利”25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7所示图表3-17单位元借方负债类账户应付股利贷方借方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分配25000贷方25000【例3-7】企业与某债权人达成协议,将其100000元应付账款转为对本企业的投资。 该笔经济业务属于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其中负债中的应付账款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 根据负债减少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应付账款”100000元,贷记“实收资本”10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8所示图表3-18借方20000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实收资本贷方借方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40000贷方100001000000100000100000【例3-8】企业向银行取得短期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80000元。 该笔经济业务类型属于负债内部项目此增彼减,其中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根据负债减少记借方,负债增加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短期借款”80000元,贷记“应付账款”8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19所示图表3-19借方负债类账户短期借款贷方借方负债类账户应付账款4000010000080000贷方8000010000【例3-9】企业以盈余公积300000元转增资本。 该笔经济业务属于所有者权益内部项目此增彼减,其中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款减少,实收资本增加。 根据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盈余公积”300000元,贷记“实收资本”30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20所示图表3-20借方所有者权益账户实收资本贷方1000000100000300000借方所有者权益账户盈余公积贷方30000020000【例3-10】企业购买机器设备一台,价值50500元,其中50000元以转账支票支付,余款以库存现金付讫。 该笔经济业务的类型属于资产内部项目此增彼减,涉及有关账户三个,其中资产项目中的固定资产增加,银行存款减少,现金减少。 根据资产增加记借方,资产减少记贷方,这笔业务应借记“固定资产”50500元,贷记“银行存款”50000元,贷记“库存现金”5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21所示图表3-21借方借方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1000000库存现金贷方30000400002000050000贷方500借方资产类账户固定资产3000050500贷方【例3-11】企业向银行取得600000元的长期借款,其中500000元直接用于偿还短期借款,余款存入银行。 该笔经济义务属于复合型业务类型,涉及负债内部项目此增彼减和资产与负债同增,其中负债项目中的长期借款增加,短期借款减少,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 根据负债增加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资产增加记借方,这笔业务应借记“短期借款”500000元,借记“银行存款”100000元,贷记“长期借款”600000元。 具体登记如图表3-22所示图表3-22借方负债类账户长期借款贷方600000借方借方负债类账户短期借款500000贷方80000贷方资产类账户银行存款100000010000030000400002000050000由此可见,运用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任何一笔会计事项,都可以分析为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和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借方和记入贷方的金额相等。 由此每笔会计事项所形成的有关账户之间特定的应借、应贷关系,称之为账户的“对应关系”。 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则称为“对应账户”。 在借贷记账法下,会计事项的内容就是通过账户的这种对应关系表现出来,只有正确地确定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才能如实地反映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 实际工作中,根据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将账户的对应关系以会计分录的形式,在记账凭证或是普通日记账中记录下来。 所谓的会计分录,又称记账公式,是根据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账户及借贷方向和金额所编制的一种记录。 以下是根据上述十一笔会计事项的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例3-1】借固定资产3000030000贷银行存款【例3-2】借原材料1000010000贷应付账款【例3-3】借银行存款10000001000000贷实收资本【例3-4】借应付账款40000贷银行存款【例3-5】借实收资本4000020000贷银行存款【例3-6】借利润分配2000025000贷应付股利【例3-7】借应付账款25000100000100000贷实收资本【例3-8】借应付账款80000贷短期借款80000【例3-9】借盈余公积300000贷实收资本300000【例3-10】借固定资产50500贷银行存款50000库存现金500【例3-11】借短期借款500000银行存款100000贷长期借款600000会计分录有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两种。 在借贷记账法下,简单分录是指只涉及两个对应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分录,如上述例3-1至3-9的会计分录。 复合分录则是指涉及两个以上对应账户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以及根据特殊经济业务事项的要求所做的多借多贷的分录,如上述例3-10和3-11的会计分录。 按借贷记账法“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每一项会计事项都会导致等额的借方和贷方,也就是说,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所有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同时,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期初)余额合计也等于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期初)余额合计。 以公式表示如下所有账户的所有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期初贷方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所有账户的所有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利用上述平衡公式,可以用以检查日常账户的记录及结果是否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