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管理.ppt_第1页
水资源管理.ppt_第2页
水资源管理.ppt_第3页
水资源管理.ppt_第4页
水资源管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资源管理 2 主要内容 水资源管理概念水资源管理任务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技术措施 3 水资源管理概念水资源管理是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 协调 监督和调度 运用行政 法律 经济 技术和教育等手段 组织各种社会力量开发水利和防治水害 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 处理各地区 各部门之间的用水矛盾 监督 限制不合理的开发水资源和危害水源的行为 制定供水系统和水库工程的优化调度方案 科学分配水量 陈家琦等 水利卷 4 水资源管理任务 1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 水资源质量管理 以及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综合管理 2 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 是通过法律手段强制性管理水资源行为 5 3 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学的重要内容 包括水权的分配 交易 管理等 4 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是通过行政手段对水资源管理的行为 是以水资源管理行政体制为研究核心 重点研究中央和地方行政关系 以及涉水管理部门协调管理的问题 实现政府管理 到位 而不 越位 等 6 5 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规划 是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未来科学描述 6 水资源配置管理以水资源承载力为基础平台的水的的分配 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 由于我们长期挤占了生态用水 必须给予认真的考虑和回补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能为水资源配置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南 7 7 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就是通过经济手段对水资源利用进行调节和干预 包括水资源价值理论 水资源经济管理体系 节水效益分析 水资源折旧 排污收费等等 8 8 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投资是维护水资源的重要保障 水资源投资管理主要包括与水资源投资有关的资金的筹措 资金的利用效率 资金的回收 资金的增 保 殖 资金投入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等 9 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既有自然风险 如干旱 洪水等 也有由于人为的作用产生的人为的风险 如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供水中断等 水资源风险管理研究这些风险的产生 降低甚至消除 提出风险发生情况下采取的应急对策措施 10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城市节水技术管理 工业 城镇生活节水 农业节水技术管理 污水处理技术管理以及水资源配置技术等等 9 11 水资源工程管理我国的水利工程遍布江河南北 这些工程布局是否合理缺乏全局性的分析和研究 水资源工程管理就是结合社会 经济 环境等特点 研究水资源工程如何布局的理论与方法 在水资源工程布局过程中 要将产业布局 产业结构 产业制度和产业规模等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谋划优化的水资源工程布局 取得高的综合效益 12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水资源的管理必将有传统的管理走向数字化管理 3s 技术在水资源管理中将日益普及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就是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水资源 提高水资源管理的效率 数字河流 湖泊 工程仿真模拟 遥感监测 决策支持系统等是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的重要内容 13 行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具有多种功能 不同行业由于水资源利用方式 利用技术 利用效益等诸多因素的差异 对水资源管理也不相同 水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行业特点 行业水资源管理就是分行业研究水资源管理 如农业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景观管理 工业水资源管理等等 10 14 国际水资源管理世界有众多的国际河流 国际河流的开发利用 由于涉及到相关的国家 上下游之间的矛盾处理更加复杂 水资源管理更具有特殊性 国际水资源管理 是以国际河流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开发 利用 保护和协调等相关问题 15 水资源综合管理涉及到水资源部门 行业和领域极其广阔 对水资源管理不能就就水论水 必须将其放在社会 经济 环境等复合体系中进行处理 森林管理 湿地管理 妇女在水资源管理中作用 wto条件下水资源管理等等都应包括在其中 16 水资源安全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是水资源管理最终目标 通过水资源管理 实现水资源安全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11 一 用水管理概念用水管理 指国家对社会经济各地区 各部门及各单位和个人使用水资源活动的手段 通常包括由国家授权的部门或单位通过法律 政策 行政 经济及技术要求等于段对用水活动进行管理 用水管理的任务是实行计划用水 厉行节约用水 妥善解决水事纠纷 保护公共的用水利益和用水考的合法权益 从而实现有效控制用水 实现合理闻水 使有限的水资源尽可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最大限度发挥水的综合效益 用水管理 12 二 用水管理意义用水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巾重要的基本管理活动之一 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安定的客观要求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 我国目前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 而我国又是一个水资源并不丰富的国家 不仅数量少 且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匀及严重的水土流失 给水资源充分利用带来极大闲难 而且国民经济各用水部分的需水要求急剧增加 解决月水个足问题已成为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工作 其次 我国的用水水平比较低 这是过去对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用水无计划 水污染和浪费严重 用水管理措施不落实 缺乏统一管理或管理不力造成的 第三 备用水部门之间 地区之间 单位之间都存在着需要协调的用水矛盾 13 三 用水管理的基本政策解决供用水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节流 尤其对缺水地区和城市 节流更具有突出作用 所以 国家实行计划用水 厉行节约用水 是一切水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成为用水管理的基本政策 我国各用水部门 农业节水是重点 搞好水土保持 涵养水分 减少蒸发 调整种植业结构 有效利用降水发展旱作农业 加强灌区技术改造 改进灌溉制度和灌水方 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不但可以起到节约水量 同时也可避免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 可以说农业节水潜力巨大 工业用水应采取依据水资源条件调整工业布局 控制用水标准 改革用水工艺 实行一水多用和循环使用 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此外要加强污废水处理回用 工业节水大有可为 不仅可节约水量而且减少污水排放 有利于水污染防治 综合效益显著 生活用水虽然目前标准较低 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用水比重将有较大增加 因此也必须大力提倡节水 14 四 用水管理制度用水管理制度是关于用水的法律制度 是国家为贯彻用水政策和原则 保证用水管理任务的顺利完成 通过水立法而制定的 一切用水和用水管理活动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程 它调整的是使用的行政法律关系 亦即用水管理部门与一切用水地区 部门 单位及个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用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计划用水制度 用水许可制度和征收水费 水资源费制度 15 1 计划用水制度计划用水 是根据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水资源条件 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要求等客观情况 科学合理地制定用水计划 并在国家或地方的用水计划指导下使用水资源 计划用水制度包括了用水计划编制 审批程序 计划用水主要内容要求 以及计划的执行和监督等方面的系统的法律规定 实行计划用水制度的目的在于 通过科学合理地分配使用水资源 有效控制用水 加强节约用水 提高用水效率 减少用水矛盾并切实保护水资源 使水资源得以循环再生 永续利用 16 2 取水许可制度用水许可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确定的 取水单位和个人只有在获得用水管理机关的取水许可 并遵守取水许可所规定的条件 才能使用水资源的一项用水管理制度 广义而言 取水许可制度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循的制度 取水许可制度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 对直接从地下或江河 湖泊取水的 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2 其他用水实行不需要申请许呵而直接用水的制度用水许可制度 是国家现代水立法普遍采用的一种用水管理制度 虽然各国在具体形式上有所差异 但总体应当包括 申请取得用水许可的程序和范围 许可用水条件和期限等 17 3 水费和水资源费制度水费制度 指凡使用供水工程供水的单位和个人 必须按规定的标准 方法 数量和期限 向供水单位缴纳水费 供水单位必须在计划供水前提下 依法合理征收 使用管理水费的用水管理制度 水资源费制度则指依法对城市冲直接从地下取水的单位征收水资源费 并依地方性法规对直接从地下或江河 湖泊取水的单位和个人征收水资源费 18 这两项制度既有联系但又不同 区别在于 征费的直接权利主体不同 水费纳直接权利主体是供水单位 而水资源费只能是国家或地方的人民政府 征收的义务主体不 征收水费的义务主体是一切使用供水工程供应水的单位或个人 而水资源费的义务主体则是直接从地下 江河 湖泊中取水的单位 水费包括丁人的劳动 而水资源费的标的为直接提取的天然水资源 具体内容下同 二者在计收标准 方法和管理使用方面均不同 19 实行水费和水资源费的用水管理制度 应明确以下面两点 第一 用水征费必须服从国家的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管理 第二 供用水关系并非买卖关系 水资源归国家所有 无论是供水单位 用水单位 个人 部只有水的使用和收益权 虽然水资源经由供水单位而具有商品属性 但用水征费只是国家为鼓励有效用水 减少浪费 保证供水工程必要的运行管理 更新改造而采取利用经济规律和杠杆作用的有偿用水措施 20 一 加强水资源保护立法 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一 设立行政管理机构很多国家建立了国家 联邦 级和区域 或流域 级的二级机构 如加拿大 美国和德国等 为了进行较好的协作和规划 都建立了统一的机构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技术措施 21 1 加拿大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 主要由地方一级进行水质管理 在1971年 政府成立了环境部 开始进行统一管理 区域级的管理机构包括地方 地区及流域的管理机构 这些机构主要负责国家政策总体系中指定目标和行动的落实 22 2 法国在全国设立了6个流域管理局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全国水质委员会 流域管理局既是法国水质管理的中心 又是财政独立的公共行政机构 负责流域内水污染控制 从经济上和技术上协助实行防止水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规划 23 3 英国则成立10个流域水务局来统一管理水资源 英国把一个流域作为一个整体 从水资源的开发 城市和工农业供水到污水的回收利用 水资源的综合平衡 从污染源治理 城市污水处理厂到河道净化工程 进行系统分析 统筹安排 24 二 水资源立法 1 英国早在1944年就颁发了水资源保护法 以后又在1945年 1948年 1958年 1963年和1974年颁布了有关的法律 目前英国对水资源管理 根据其国情 已摸索出一套经验和管理方法 25 2 在美国 水污染控制法于1948年开始生效 1965年成立了水资源利用委员会 负责制定统一的水政策 全面协调联邦政府 州政府 地方政权 私人企业和组织的工作 以及促进美国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保护 发展和使用 26 3 日本于1958年12月颁布了 水质保护法 和 工厂废水控制法 水质保护法 授权经济计划厅长官鉴别已出现重大污染或可能出现重大污染的公共水域 日本政府于1967年8月颁布了 环境污染控制基本法 清楚地阐明了有关概念和政策的基本方向 1971年6月 日本又颁布了 水污染控制法 其首要目的是纠正管理的方式 27 4 我国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立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1973年 制定了 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 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环境保护的法规性文件 28 1984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1988年1月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9年12月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等一系列与水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文件 使水资源保护与管理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29 二 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参加水文循环 在自然条件下 相互转化 综合开发地下水和地表水 实现联合调度 才能合理而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30 1972年 美国哈佛大学的雷维尔等人提出了一个恒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综合利用方案 该方案要求在旱季大量抽取地下水利用 同时腾出地下空间 把雨季多余河水蓄存在地下含水层中 实现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结合 循环利用 31 伊朗在开发戈尔甘平原的计划中 比较了三个综合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方案 一是利用非调节的地表径流结合开采地下水 浪费掉泛滥的河水 二是利用非调节的地表径流结合开采地下水 利用泛滥的河水对地下水进行人工补给 三是利用水库控制的地表径流结合开采地下水 无人工补给 对比结果 确定了第二方案为该地区水资源利用的最佳开采方案 32 三 强化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是借助某些工程设施将地表水自流或用压力注入地下含水层 以便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 达到调节控制和改造地下水体的目的 33 一 人工补给地下水的目的 1 补充地下水量 增大含水层的储存量 2 抬高地下水位 增加孔隙水压力 控制地面沉降 3 防止或减少海水入侵含水层 4 改善地下水的水质 5 改变地下水温度 6 保持地热水 天然气和石油地层的压力 34 二 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和水质要求确定回灌水的水质标准时 一般应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 回灌水源的水质要比原地下水的水质好 最好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2 回灌水不会引起区域性地下水的水质变坏和污染 3 回灌水中不应含有能使井管和过滤器腐蚀的特殊离子或气体 35 三 地下水人工补给的方法及适用的水文地质条件1 直接法 1 地表入渗补给法 较好的透水性 地表入渗补给法一般采用境塘 渠道 凹地 古河道 矿坑等地表工程设施及淹没德溉等手段 使地表水自然渗透流入含水层 一般地表上层应有较好的透水性 如 砂土 粉土 砾石 卵石等 36 淹没或灌溉入渗补给法灌区农闲时将水引入农田 使其入渗补给地下水 水盆地入渗补给法该方法包括水库渗漏和洼地 池塘渗漏补给 37 沟渠入渗补给法利用渠道渗水 渠底应控掉耕作土 铺垫砂石 定期放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为保持渠底渗透性 应经常清理渠底杂物和淤泥 38 河流入渗补给法利用天然河道 采取一定的工程设施 如修建拦蓄工程 清理河床 开挖浅井等 扩大河流水面和延长蓄水时间 跨洪水季节大部分流失的水通过人工引渗补给地下台水层 39 2 井内灌注渗水补给含水层上部若覆盖有弱透水层时 地专水渗入补给强度受到限制 为了使补给水体直接进入潜水或深部承压肯水层 常采用管井 大口井 竖井和坑道灌水注入地下含水层 在城市内将再生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储存于地下 因受场地限制也多采用管并回狸 40 41 自流回灌自流回灌是将回灌水导入回灌井中 使回灌井中的水位与地下水水位间始终保持一个水头差 形成水力坡度 以促使渗流不断补给地下水 但含水层必须保证水路通畅 具有一定透水能力 这种方法投资小 但效率也低 真空回灌真空回灌也叫负压回灌 适用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深 静水位埋藏深度大于10m rk层渗透性能较好的地区 对回灌量不大的深并也可适用 42 43 2 间接法 诱导补给法 砂 卵石地层 诱导补给法是一种间接的人工补给地塘 湖泊等 附近凿井 抽取地下水 使地下水位降 从而增大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水头差 诱导地面水大量渗入 此法一般在砂 卵石地层效果较好 44 45 四 建立有效的地下水源卫生防护带卫生防护带的划分第 带为戒严带 此带仅包括取水构筑物附近的范围 要求水井周围30加范围内 不得设置厕所 渗水坑 粪坑 垃圾准和废渣堆等污染源 井建立卫生检查制度 46 第二带为限制带 紧接第一带 包括较大的范围 要求单并或并群影响半径范围内 不得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 不得施用持久性或剧毒性农药 不得修建渗水厕所 渗水坑 堆放废渣或铺设污水管道 并不 得从事破坏深层土层活动 如含水层 亡有不远水的覆盖层 并与地表水无直接联系时 其防护范围可适当缩小 47 第三带为监视带 应经常进行流行病学的观察 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48 49 五 加强地下水污染的治理1换土法包气带土层可作为地下水的重要保护层 截留大量上部来的污染物质 经过自身的净化功能将大部分污染物去除 但由于在一定条件下所截留的末被降解的污染物在淋滤 解吸 溶解等一系列作用下释放 而成为地下水的重要污染源 因此 从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角度 如何发挥土层的净化功能 治理失去净化功能的污染土层就显得尤为重要 50 2物理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