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轮蜗杆设计_第1页
蜗轮蜗杆设计_第2页
蜗轮蜗杆设计_第3页
蜗轮蜗杆设计_第4页
蜗轮蜗杆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蜗轮蜗杆设计蜗轮蜗杆设计 摘要摘要 蜗杆传动从属齿轮传动 在现代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 蜗轮蜗杆包含两个部分 蜗杆和蜗轮 其齿形大多数由直线 平面或者平面上的曲线经过一次或两次展成运动 形成 由于蜗轮蜗杆结构性特点 它用于传递空间两相错轴间的运动和动力 蜗杆传 动机构多数情况下蜗杆为主动件 蜗轮为被动件 蜗杆传动具有传动比大 体积小 运转平稳 噪音小等特点 在机床制造业中 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应用尤为普遍 并 且几乎成了一般低速传动工作台和连续分度机构的唯一传动形式 冶金工业轧机压下 机构都采用大型蜗杆传动 煤矿设备中的各种类型的绞车及采煤机组牵引传动 起重运 输业中各种提升设备及无轨电车等都采用蜗杆传动 其他 在精密仪器设备 军工 宇宙观测仪器中 蜗杆传动常用作分度机构 操纵机构 计算机构 测距机构等等 大型天文望远镜 雷达等也离不开蜗杆传动 关键词关键词 蜗轮 蜗杆 目录目录 第一章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1 1 1 蜗杆传动的类型 1 1 2 蜗杆传动的特点 2 第二章 蜗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3 2 1 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 3 2 2 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6 第三章 蜗轮传动的失效形式 设计准则 材料和结构 7 3 1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7 3 2 蜗杆 蜗轮的材料和结构 8 第四章 蜗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0 4 1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10 4 2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11 4 3 蜗轮轮齿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12 第五章 蜗轮传动的效率 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13 5 1 蜗杆传动的效率 13 5 2 蜗杆传动的润滑 13 5 3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蜗杆传动由蜗杆 蜗轮和机架组成 用来传递空间两交错轴的运动和动力 如图 1 1 所示 通常两轴交错角为 90 蜗杆为主动件 1 11 1 蜗杆传动的类型蜗杆传动的类型 如图 1 2 所示 根据蜗杆的形状 蜗杆传动可分为圆 柱蜗杆传动 图 a 环面蜗杆传动 图 b 和锥面蜗杆 传动 图 c 圆柱蜗杆传动 按蜗杆轴面齿型又可分为普通蜗杆传 动和圆弧齿圆柱蜗杆传动 普通蜗杆传动多用直母线刀刃的车刀在车床上切制 可分 为阿基米德蜗杆 ZA 型 渐开蜗杆 ZI 型 和法面直齿廓蜗 杆 ZH 型 等几种 a b c 图 1 2 蜗杆传动的类型 如图 1 3 所示 车制阿基米德蜗杆时刀刃顶平面通过蜗杆轴线 该蜗杆轴向齿廓 为直线 端面齿廓为阿基米德螺旋线 阿基米德蜗杆易车削难磨削 通常在无需磨削 加工情况下被采用 广泛用于转速较低的场合 如图 1 4 所示 车制渐开线蜗杆时 刀刃顶平面与基圆柱相切 两把刀具分别切 出左 右侧螺旋面 该蜗杆轴向齿廓为外凸曲线 端面齿廓为渐开线 渐开线蜗杆可 在专用机床上磨削 制造精度较高 可用于转速较高功率较大的传动 蜗杆传动类型很多 本章仅讨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阿基米德蜗杆传动 图 1 1 蜗杆传动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2 1 21 2 蜗杆传动的特点蜗杆传动的特点 1 传动比大 结构紧凑 单级传动比一般为 10 40 40 z14 3 42 32 31 2 1 z2 28 3227 5228 7250 8128 80 40 2 模数m和压力角 由于蜗杆传动在主平面内相当于渐开线齿轮与齿条的啮合 而主平面是蜗杆的轴 向平面又是蜗轮的端面 见图 2 2 与齿轮传动相同 为保证轮齿的正确啮合 蜗杆 的轴向模数ma1应等于蜗轮的端面模数mt2 蜗杆的轴向压力角应等于蜗轮的端面压 1a 力角 蜗杆分度圆导程角应等于蜗轮分度圆螺旋角 且两者螺旋方向相同 即 2t 21 21 ta ta mmm 3 蜗杆的分度圆直径d1和导程角 如图 2 3 所示 将蜗杆分度圆柱展开 其螺旋线与端平面的夹角称为蜗杆的导 程角 可得 2 1 1 1 1 11 d mz d pz tg a 式中 pa1为蜗杆轴向齿距 mm d1为蜗杆分度圆直径 mm 蜗杆的螺旋线与螺纹相似也分左旋和右旋 一般多为右旋 对动力传动为提高效 率应采用较大的值 即采用多头蜗杆 对要求具有自锁性能的传动 应采用80 100 时 所以在齿数少 于以上数值时 弯曲强度校核可不考虑 图 3 1 蜗杆传动滑 动速度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9 3 23 2 蜗杆 蜗轮的材料和结构蜗杆 蜗轮的材料和结构 1 蜗杆 蜗轮的材料选择 根据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可知 蜗杆 和蜗轮材料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强度 更重要的 是要具有良好的减摩性 耐磨性和抗胶合能力 蜗杆一般用碳钢或合金钢制造 对高速重 载传动常用 15Cr 20Cr 20CrMnTi 等 经渗碳淬火 表面硬度 56 62HRC 须经磨削 对中速中载传动 蜗杆材料可用 45 40Cr 35SiMn 等 表面淬火 表面硬度 45 55HRC 须要磨削 对速度不高 载荷不大的蜗杆 材料可用 45 钢调质或正火处 理 调质硬度 220 270HBS 蜗轮材料可参考相对滑动速度vs来选择 铸造锡青铜抗胶合性 耐磨性好 易加 工 允许的滑动速度vs高 但强度较低 价格较贵 一般 ZCuSn10P1 允许滑动速度可 25m s ZCuSn5Pb5Zn5 常用于vs 12m s 的场合 铸造铝青铜 如 ZCuAl10Fe3 其减磨 性和抗胶合性比锡青铜差 但强度高 价格便宜 一般用于vs 4m s 的传动 灰铸铁 HT150 HT200 用于vs 2m s 的低速轻载传动中 2 蜗杆 蜗轮的结构 a b 图 3 3 蜗杆轴结构 蜗杆常和轴做成一体 称为蜗杆轴 如图 3 3 所示 只有df d 1 7 时才采用 蜗杆齿圈套装在轴上的型式 车制蜗杆需有退刀槽 d df 2 4 mm 故刚性较差 图 a 铣削蜗杆无退刀槽时d可大于df 图 b 刚性较好 图 3 2 滑动速度vs的概略值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0 a b c d 图 3 4 蜗轮结构 蜗轮结构分为整体式和组合式两种 如图 3 4 所示 图 a 所示的整体式蜗轮用于 铸铁蜗轮及直径小于 100mm 的青铜蜗轮 图 b c d 均为组合式结构 其中图 b 为齿圈式蜗轮 轮芯用铸铁或铸钢制造 齿圈用青铜材料 两者采用过盈配合 H7 s6 或 H7 r6 并沿配合面安装 4 6 个紧定螺钉 该结构用于中等尺寸而且工作温度变化 较小的场合 图 c 为螺栓式蜗轮 齿圈和轮芯用普通螺栓或铰制孔螺栓连接 常用于 尺寸较大的蜗轮 图 d 为镶铸式蜗轮 将青铜轮缘铸在铸铁轮芯上然后切齿 适用于 中等尺寸批量生产的蜗轮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1 第四章第四章 蜗轮传动的强度计算蜗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4 14 1 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蜗杆传动的受力分析 图 4 1 蜗杆传动受力分析 蜗杆传动受力分析与斜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相似 齿面上的法向力Fn可分解为 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 圆周力Ft 轴向力Fa 径向力Fr 如图 4 1 所示 蜗杆为主 动件 轴向力Fa1的方向由左 右手定则确定 图 4 1 为右旋蜗杆 用右手四指指向蜗 杆转向 拇指所指方向就是轴向力Fa1的方向 圆周力Ft1与主动蜗杆转向相反 径向力Fr1指向蜗杆中心 蜗轮受力方向 由Ft1与Fa2 Fa1与Ft2 Fr1与Fr2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确定 图 4 1 各力的大小可按下式计算 N 4 1 1 1 2a1 2 d T FFt N 4 2 2 2 21a 2 d T FF t N 4 3 tan 221trr FFF Nmm 4 4 iTT 12 式中 T1 T2分别为作用在蜗杆和蜗轮上的转矩 为蜗杆传动的总效率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2 4 24 2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 蜗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与斜齿轮相似 以赫兹公式为计算基础 按节点处的 啮合条件计算齿面接触应力 可推出对钢制蜗杆与青铜蜗轮或铸铁蜗轮校核公式如下 4 5 2 21 2 2 2 21 2 520520 zdm kT dd kT H H 设计公式为 4 6 1 2d m 2 2 2 520 H z kT 式中 T2为蜗轮轴的转矩 Nmm K为载荷系数K 1 1 5 当载荷平稳相对滑动速 度较小时 vS 3m s 取较小值 反之取较大值 严重冲击时取K 1 5 H 蜗 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 MPa 当蜗轮材料为锡青铜 b25 107时应取N 25 107 时应取 5 106 2 N 5 106 2 N 当蜗轮的材料为铝青铜或铸铁 b 300MPa 时 蜗轮的主要失效形式为胶合 许用 应力与应力循环次数无关其值如表 4 1 所示 表表 4 14 1 锡青铜蜗轮的基本许用接触应力锡青铜蜗轮的基本许用接触应力 0H 0H N N 10 107 7 MPaMPa 蜗杆齿面硬度 蜗轮材料铸造方法 适用的滑动速度 vS m s 350H B 45HRC ZCuSn10P1 砂 型 金属型 12 25 180 200 200 220 ZCuSn5Pb5Zn5 砂 型 金属型 10 12 110 135 125 150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3 表表 4 24 2 铸铝青铜及铸铁蜗轮的许用接触应力铸铝青铜及铸铁蜗轮的许用接触应力 H H MPaMPa 滑动速度vS m s 蜗轮材料蜗杆材料 0 5123468 ZCuAl10Fe3 淬火钢 25023021018016012090 HT150 HT2 00 渗碳钢 13011590 HT150 调质钢 1109070 4 34 3 蜗轮轮齿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蜗轮轮齿的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 由于蜗轮轮齿的齿形比较复杂 要精确计算轮齿的弯曲应力比较困难 通常近似 地将蜗轮看作斜齿轮按圆柱齿轮弯曲强度公式来计算 化简后齿根弯曲强度的校核公 式为 4 7 2 21 2 cos 2 2 FF Y mdd KT F 设计公式为 4 8 1 2d m 2 2 2 cos 2 2 F F Y z KT 式中 YF2 蜗轮的齿形系数 按蜗轮的实有齿数 Z2查表 7 6 F 蜗轮材料 的许用弯曲应力 F YN 0F 0F 为蜗轮材料的基本许用弯曲应力 如表 7 7 所示 YN为寿命系数 N 60N2Lh 当N 25 107时 取N 25 107 9 6 10NYN 当N 5m s 时常用上置式 图 5 1c 油面允许达到蜗轮半径 1 3 处 表 5 1 当量摩擦系数fv和当量摩擦角 v 蜗轮材料锡青铜铝青铜灰铸铁 蜗杆齿面硬度 45HRC 45HRC 45HRC 45HRC 45HRC 滑动速度vs m s fv vfv vfv vfv vfv v 0 010 1106 17 0 1206 51 0 18010 12 0 018 10 12 0 190 10 45 0 050 0905 09 0 1005 43 0 1407 58 0 140 7 58 0 1609 05 0 100 0804 34 0 0905 09 0 1307 24 0 130 7 24 0 1407 58 0 250 0653 43 0 0754 17 0 1005 43 0 100 5 43 0 1206 51 0 500 0553 09 0 0653 43 0 0905 09 0 090 5 09 0 1005 43 1 000 0452 35 0 0553 09 0 0704 00 0 070 4 00 0 0905 09 1 500 0402 17 0 0502 52 0 0653 43 0 065 3 43 0 0804 34 2 000 0352 00 0 0452 35 0 0553 09 0 055 3 09 0 0704 00 2 500 0301 43 0 0402 17 0 0502 52 3 000 0281 36 0 0352 00 0 0452 35 4 000 0241 22 0 0311 47 0 0402 17 5 000 0221 16 0 0291 40 0 0352 00 8 000 0181 02 0 0261 29 0 0301 43 10 00 0160 55 0 0241 22 15 00 0140 48 0 0201 09 24 00 0130 45 注 对于硬度 45HRC 的蜗杆 v值系指Ra 0 32 1 25 m 经跑合并充分润滑 的情况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6 表 5 2 蜗杆传动的润滑油粘度及润滑方法 滑动速度vS m s 1 2 55 10 1 15 1 25 25 工 作 条 件重载重载中载 运动粘度 40 mm2 s 100068032022015010068 喷油润滑 油压 MPa 润 滑 方 法浸 油 浸油 或喷油 0 070 20 3 5 35 3 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蜗杆传动的热平衡计算 蜗杆传动效率低 发热量大 若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逸 将使油温升高 油粘 度下降 油膜破坏 磨损加剧 甚至产生胶合破坏 因此对连续工作的蜗杆传动应进 行热平衡计算 在单位时间内 蜗杆传动由于摩擦损耗产生的热量为 W 1 1000 1 PQ 式中 P1 蜗杆传动的输入功率 KW 蜗杆传动的效率 自然冷却时单位时间内经箱体外壁散逸到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为 W 012 ttAKQ S 式中 KS为散热系数 可取Ks 8 17 W m2 通风良好时取大值 A为散热面积 m2 t1为箱体内的油温 一般取许用油温 t1 60 80 最高不超过 90 t0为 周围空气的温度 通常取t0 20 按热平衡条件Q1 Q2 可得工作条件下的油温为 5 3 0 1 1 1 1000 t AK P t S 1 t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7 a b c 图 5 1 蜗杆传动的散热方法 若工作温度超过许用温度 可采用下列措施 在箱体壳外铸出散热片 增加散 热面积A 在蜗杆轴上装风扇 图 5 1a 提高散热系数 此时Ks 20 28W m2 加冷却装置 在箱体油池内装蛇形冷却管 或用循环油冷却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8 结论结论 在这次毕业设计过程中 使我发现了自己不足的地方 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往 往通过课本上的知识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其中许多知识不需要死记硬背 只要能 正确理解它们中的含意 并能在设计时正确使用即可 同时在自己不能解决的时 候通过和指导老师 同学讨论 最终解决了问题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 使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来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 同 时也使自己学有所用 把这三年来在学校所学运用到实际当中 在这里我感谢 指导老师多年来的悉心教导 以及同学的大力帮助 经过这次设计让我明白了只有 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地更大的进步 西安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论文 19 致谢致谢 在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和 作者的努力下完成了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