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经济转型处境尴尬:发展与环保能否两全?.doc_第1页
草原经济转型处境尴尬:发展与环保能否两全?.doc_第2页
草原经济转型处境尴尬:发展与环保能否两全?.doc_第3页
草原经济转型处境尴尬:发展与环保能否两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草原经济转型处境尴尬:发展与环保能否两全?来源:/news/envir/homenews/200707/15043.html科学时报 郑金武 报道目前内蒙古尚需治理的荒漠化土地仍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0,另外已治理的荒漠化土地仍需要巩固、完善、配套和提高。其中,几个生态最为恶化的地区集中分布了50个贫困旗县和200多万贫困人口,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农牧产品产量低而不稳,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草原经济实现转型势在必行。发展旅游业或矿产开发也许是一条可行的路径,但是,过高的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让这条路并不好走。流水潺潺,木桥横渡,一方净池,池边木屋挂满金黄色玉米穗,屋旁金莲花摇曳飘香这是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牧民赵女士一家人现今生活的地方。赵女士的祖父是汉人,而祖母是蒙古族人,家里世代以放牧为生。不过到了她这代,情形发生了些变化。“之前家里养了300头羊,一家人在山上放牧。今年只养了50头,羊越养越少了。”为了生计,赵女士在这个池边搭起了小桥木屋,有游客来了要拍照,她就收每人5元钱。但自今年年初,从她家沿着路往东5公里的地方在采矿,开矿的爆破声打乱了这里的宁静。“前面开矿,对这儿会有点影响。”不过赵女士也表示理解,“现在牧民生活不好过,许多牧民可以到矿上打工,或者到旅游景点工作。”内蒙古今年缺水“今年特别旱,雨水少,草场不好。”赵女士告诉记者说,政府给她家分了60亩草场,前些年总共养了300头羊。但今年内蒙古地区干旱少雨,草场上的草又矮又少,草不够,只能养50头羊了。对今年干旱有同样体会的还有来自赤峰市城郊的老李:“今年白忙了!苞米收入估计最多四五千块钱,而去年收入有1万多元。”老李来自赤峰市城郊,政府分给他10亩地,原先一家人靠种苞米为生。他告诉记者,前两年雨水多的时候,苞米长势好,年收入有1万多元。在赤峰去乌兰布统草原的路上,记者看到公路两边成片的土地已被开荒,但光秃秃的在太阳底下泛着白光。老李告诉记者:“今年因为雨水少,许多山坡开了地都没法播种,一直荒着。较近的平原区种的苞米,只能抽地下水人工浇灌。”老李一脸无奈。地上无法下种,老李只能出来打工。老李来到了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这个景区为了扩大规模,方便更多的游客开车来旅游,正在兴修道路。老李成了这里的修路工人。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为了治理荒漠化,积极组织在公路两边的山上种植桦树。但记者沿路看到,这些桦树正成片成片死去,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老李告诉记者,这也是干旱缺水造成的。而在阿斯哈图景区当导游的汉族姑娘张欣蕾也明显感受到了今年的旱情。她告诉记者说,今年景区山坡上的金莲花又矮又小,去年的金莲花有小酒碗那么大,长得有半人高。“是因为今年雨水少。”张欣蕾来自赤峰市林西县,2005年就来到这个景区当导游。三年来,张欣蕾见证了景区山坡上金莲花的变化。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整个内蒙古地区年总降水量在32毫米(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至584毫米(赤峰市巴林右旗)之间,平均年总降水量400毫米左右。但内蒙古地区年蒸发量却高达1700毫米至2200毫米。今年天气异常,许多原本多雨的草原地区今年雨量都不足。脆弱的草原环境“内蒙古地区许多牧民家分到了6000多亩草场,但目前300亩草场才能承载1只羊的生长。”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刘晓林在赤峰市松山区挂职已经9个月。这一期间,刘晓林跑遍了赤峰市的大部分地区,深切感受到了近年来草原环境的恶化和草原牧民生活的艰辛。刘晓林说,近年来内蒙古草原退化非常显著,按草场目前的承载力算,1只羊至少需要300亩草场供应其生长所需的草料,6000亩草场最多只能养20只羊。只有这样的放养密度才能保障草原自然恢复不会退化。然而,现在草场放养的密度远远超过了这个数,许多牧民养牛羊的数量都在百头以上。每到一个草场,牛羊走过,留下的不是草根,而已经是沙地了。在内蒙古,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牛羊踩一脚,踏破上千年。”赤峰市市委宣传部的许科长向记者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草原上的土层沉积速度很慢,其形成需要上千年的时间,但土层又很薄,牛羊一脚就能踩破土层。在乌兰布统草原当地人设置的入口处,记者看到,这里的土层厚度不过10公分。离入口处不远的地方,斑驳的沙地已经露出,不再生长花草。一些地方有车轮碾过,车轮的印记中沙地也被翻了出来。而在许多草场,记者看到都是荒草夹杂着新草。刘晓林告诉记者,这也是因为今年干旱的原故,今年许多地方的草长势不好,都没有盖过去年的荒草。事实上,内蒙古自治区也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将以提高防沙治沙成效为核心,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力争到201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20,可利用草原植被盖度提高到42,目标是把自治区建设成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屏障。不过有专家指出,年降雨量400毫米是森林的警戒线,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造林非常困难,而内蒙古许多地区正处于这个警戒线的边缘,林地一旦被破坏,不但恢复困难,就连草地也失去了绿色屏障,处于沙化的边缘。此外,内蒙古境内和周边地区有很多沙漠和戈壁,是世界上有名的沙尘暴起源地。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下,土地本身的生产力极低,草场一旦过牧,要恢复的确十分困难。草原经济面临转型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尚需治理的荒漠化土地仍占全区总土地面积的60,另外已治理的荒漠化土地仍需要巩固、完善、配套和提高。其中,几个生态最为恶化的地区集中分布了50个贫困旗县和200多万贫困人口,干旱、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农牧产品产量低而不稳,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草原经济实现转型势在必行。有专家建议,在目前的气候环境下,我国内蒙古地区更应放弃游牧的生产方式,采取定牧和轮牧结合的方式进行畜牧业生产,还要控制牲畜存栏数,减低对草场的依赖。此外,发展旅游业,开发利用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也都是可选的路子。赵女士现今住的地方叫桦木沟御征泉。相传清朝康熙皇帝平定葛尔丹叛乱后班师回朝,途经桦木沟时,将士饥渴无处觅水,康熙用马蹄在沙窝中刨出一眼清泉,得名御征泉。这眼泉水冬不结冰,夏不干涸,与周围的森林草地、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一位来自辽宁的游客对记者说,这是难得的自然景致,是城市里的公园所不能复制的。赵女士和家人把这眼泉水拓宽,形成一口小池塘。此后,又在小池塘边搭建了小木屋,在屋旁种些玉米和金莲花。政府也在山上组织种树,长势不错。为了招揽游客,她和家人又在池塘边用小桦木搭了一座桥。她告诉记者说,这几年,北京、大连、天津等地来内蒙古旅游的人很多,御征泉是去乌兰布统草原的必经之地,许多游客都会在这儿停下来看看,拍照留念。游客多,她在这里的收入也不错。不过游客的增加也进一步造成了草原生态的压力。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为了发展旅游业,克什克腾旗等许多地方都在兴修公路,修路对草原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公路两边许多山坡山石裸露,自然恢复到原先的面貌至少需要三四十年。而在一些景区,许多商贩以出售野生动物食物或其制品为生。就在记者到达赵女士家所在的御征泉时,赵女士的丈夫刚把一个野鹿的头骨卖给一名游客,换得50元钱。上述那位官员说,这几年在草原上鹿、狐狸、狼等动物越来越少了,却多了在草原上到处打洞的老鼠。矿产开发小而多内蒙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白云鄂博的铁矿、稀土资源,鄂尔多斯的油气、煤炭等,都赫赫有名。随着近年来资源紧缺的形势不断显现,赤峰市也提出了打造中国有色金属产业基地的口号。对于在山上开采矿产,赵女士的态度有些犹豫不决。一方面她有些担忧,怕开矿影响了游客的到来。而相对于赵女士的担忧来说,赤峰市宁城县汐子镇胡墩梁村村民的担忧可能更甚。胡墩梁村离附近的铁矿厂只有1公里之遥,就在上个月,铁矿厂开采时,矿山放炮把周围房屋的玻璃都震碎了,飞来的碎石还砸断了村口的树木。红山晚报的记者在今年6月20日报道了这条新闻。但另一方面,赵女士也表示理解:“现在牧民生活不好过,许多牧民可以到矿上打工,或者到旅游景点工作。”据了解,在2003年以前,赤峰市下属的一个旗县财政收入不足5000万元,但在去年,该旗财政收入达到2.6亿元,其中的增长主要来自于矿产资源开发所得的税收。不过,中国矿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曾绍金指出,赤峰市目前大多以中小型矿厂为多,事实上,对于内蒙古这样生态脆弱的地区,不应鼓励开采中小型矿。而根据赤峰市市长徐国元介绍,2006年赤峰市规模以上矿山冶金企业已达73户;全市内已发现的1200余处矿产地,都有待通过招商引资开发。曾绍金还指出,目前许多地方矿产投资人短视行为突出,许多投资人为了尽快实现回报,在矿产开发过程中根本不顾环境问题。曾绍金说:“在西部地区开发矿产,还需要考虑环境成本、生态成本。”来自吉林大学的王世称教授也对西部地区矿产开发表示了担忧。我国的一些有色金属矿产具有品位低的特点,如钼的品位在0.2左右,钨的品位在0.8左右。“这相当于开采1吨矿石,就将产生1吨的尾矿。”王世称说,有色金属矿产往往是伴生矿,尾矿中许多有害元素会下渗影响周围水系和地下水水体。另外,在金或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