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唐诗五首 野望 目标导航 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能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默写 重点 在反复诵读 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诗句朴素清新 流畅自然的语言 难点 结合诗句内容 体会诗人彷徨无依 孤独抑郁的情感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 野 指原野 在原野里 望 是向四处望 野望 眺望原野 2 作者名片王绩 约589 644 字无功 绛州龙门 今山西河津 人 唐代诗人 尝居东皋 号东皋子 原有集 已散失 后人集有 东皋子集 3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 王绩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诗人于隋大业年间举孝悌廉洁及第 除秘书正字 饧州六合县丞 简傲嗜酒 屡被弹劾 时天下已乱 遂托病还乡 其后浪迹中原 吴越间 唐初 曾待诏门下省 任大乐丞 后弃官归田 躬耕东皋 这首诗作于唐初 诗中流露出诗人避世退隐的意愿 2 主题归纳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 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 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 抒发了惆怅 孤寂的情怀 3 写作特点 1 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中间两联写景 经过情一景一情这一反复 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 符合律诗的基本章法 2 朴素清新 流畅自然 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 力矫齐梁浮艳板滞之弊 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式 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 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 4 问题探究诗歌的颔联和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颔联 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写出了诗人眼前静景 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枯黄的秋色 起伏的山峦间唯见些许余晖 多么宁静 开阔 美丽 接着 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 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牧归的生动场景 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 句中的四个动词 驱 返 带 归 用得自然而精警 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 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 把山山树树 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 字词全解 1 薄暮 傍晚 薄 接近 2 犊 d 小牛 这里指牛群 3 禽 泛指猎获的鸟兽 4 采薇 采食野菜 黄鹤楼 目标导航 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能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默写 重点 品味本诗自然洒脱的语言特色 学习情景交融 虚实结合的写法 难点 体味诗人抒发的人生失意和思乡的情感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黄鹤楼 故址在今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上 太平寰宇记 昔费祎登仙 每乘黄鹤于此楼憩驾 故号为黄鹤楼 此楼屡建屡毁 现在的黄鹤楼是1981年重建的 与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和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并称 江南三大名楼 2 作者名片崔颢 704 754 汴州 今河南开封 人 唐代诗人 全唐诗 中收录了他42首诗 著有 崔颢诗集 3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 全唐诗 卷一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 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 泛览眼前景物 即景生情 诗兴大作 写下此诗 2 主题归纳这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在仕途失意之际游览黄鹤楼的所见所感 抒发了吊古伤今之感 抒写了游子的乡愁 3 写作特点 1 意境开阔 气势宏大 此诗为黄鹤楼的名篇佳作 即便大诗人李白也曾有 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 之叹 因为这首诗写得实在太高妙了 诗人将黄鹤楼的传说与人生的感发写得如此空灵 如此真实 不仅情景交融 而且时空切换自然 意境深远而又不晦涩 犹如信手拈来 读之如行云流水 一泻而下 2 虚实结合 诗的前四句叙写仙人乘鹤的传说 写的是想象 是传说 是虚幻的 而后四句则是写实 写眼前所见 所感 抒发个人情怀 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巧妙地融为一体 目睹景物 吊古伤今 尽抒胸臆 富含情韵 飘逸清新 一气贯通 3 自然洒脱 诗的前四句一气贯通 跌宕转折 连用三个 黄鹤 两个 空 字 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 第四句又用三平调结尾 完全摆脱了格律和平仄的约束 自然流泻 意到笔随 情跃纸上 4 独具匠心的剪裁 本诗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 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结合 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登上了同类诗作的巅峰 4 问题探究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两句是如何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 诗的尾联是思乡名句 描绘的是江面上已一片暮霭 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 烟 字描绘了一种朦胧 弥漫 飘忽的景象 崔颢在这里用了一个 烟波 就把水波渺茫 暮霭沉沉的景象形象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在极有深度的视觉形象中蕴含着醇厚的韵味 它与 日暮 一同构成一幅灰暗的背景图 烘托出诗人的怀乡之情 黄昏时分 忙碌在外的人们都回家了 而自己呢 仕途失意 面对浩浩江水 独立在苍茫暮色之中 更添异地漂泊之感 诗作用一个 愁 字作结 点出了全篇的主旨 字词全解 1 悠悠 飘飘荡荡的样子 2 晴川 晴日里的原野 3 萋 q 萋 草木茂盛的样子 4 乡关 故乡 使至塞上 目标导航 了解诗人和诗歌写作背景 能够正确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默写 重点 品味雄浑道劲的语言特色 学习融情于景 虚实结合的写法 难点 发挥联想和想象 体会古代将士戍守边疆的艰苦 学习古人为国尽忠的精神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 使 出使 至 到 题目的意思是 奉命出使 到达塞上 这首诗作于诗人赴边途中 2 作者名片王维 701 761 字摩诘 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 后迁蒲 今山西永济 故又称蒲人 一生写了大量的山水田园诗 苏轼称赞他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与孟浩然齐名 并称为 王孟 著有 王右丞集 名作有 鸟鸣涧 从军行 观猎 使至塞上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等 3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 王维集校注 卷二 中华书局1997年版 开元二十五年 737 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凉州 当时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王维奉命出塞宣慰 察访军情 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诗人单车问边 虽有孤寂之感 但更多的是凌云之气 此诗作于赴边途中 写出塞时沿途所见之景 归纳探究 2 主题归纳这首五言律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苦行程 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 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3 写作特点 1 融情于景 虚实结合 这首诗首尾两联叙事 中间两联写景 前两联写此次出使的经历 在叙事写景中抒情 颔联写景虚实相映 表达悲壮情怀 后两联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 景中寓事 景中含情 颈联写景 以实写虚 融情于景 尾联叙事 衔接首联 2 雄浑遒劲 逼真传神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笔力苍劲 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试想 那茫茫无边的沙漠 只有用一个 大 字才能状其景观 在这纯然一色 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 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 是多么醒目 孤烟 二字正能状其神韵 孤烟 之后随一 直 字 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 直入人心 长河落日圆 茫茫的沙漠 没有山 没有树 只有黄河横亘眼前 视野所及 大漠无边无际 黄河杳无尽头 长 字便自然涌上诗人心头 而 长河 之上 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 这里的 圆 字与前面的 直 字 都用得逼真传神 难以言其妙处 4 问题探究如何理解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两句表现的图画美 探究1 这两句诗有画一样的构图 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地上的河流 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大漠 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 但是空间阔大 层次很丰富 探究2 这两句诗像画一样讲究线条 一望无际的大漠上 纵的是烟 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 寥寥几笔 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了景物的基本形态 概括性极强 仿佛抽象派画家的作品 探究3 这两句诗在色彩上也很丰富 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 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 静静地居于天际 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 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孤烟 直上高空 雄浑壮阔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 渡荆门送别 目标导航 了解诗人及诗歌写作背景 能够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默写 重点 在反复诵读 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领会本诗的意境美 语言美 难点 感悟诗人的家国之思 激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 荆门 即荆门山 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 与北岸虎牙山对峙 形势险要 战国时是楚国的战略门户 诗题中的 送别 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 是设想故乡的山水送别自己 2 作者名片李白 701 762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自称祖籍陇西成纪 今甘肃静宁西南 其先人流寓碎叶 今属吉尔吉斯斯坦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 今四川江油 青莲乡 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 诗仙 他的诗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 语言流转自然 韵律和谐多变 名作有 蜀道难 行路难 将进酒 望天门山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等 3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 李太白全集 卷十五 中华书局1977年版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荆门自古就有楚蜀咽喉之称 李白这次出蜀 由水路乘船远行 经巴渝 出三峡 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 目的是到湖北 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这时的诗人 兴致勃勃 坐在船上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 一路看来 眼前景色 逐渐变化 船过荆门一带 视野顿时开阔 别有一番景致 2 主题归纳这首五言律诗描写了诗人从蜀地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 展现了一幅由高山 大江 原野 明月 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3 写作特点 1 构思巧妙 脉络清晰 波澜起伏 开头两句是总叙 陈述诗人离开家乡 千里迢迢 乘船渡过荆门 这两句并不是什么惊人之笔 但它与以下诗句密切相连 丝丝相扣 具有穿针引线 贯穿全诗的重要作用 颔联 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 两岸平旷的景色 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 欣喜 的情感 最后的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两句 紧扣 送别 的诗题 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 2 意境高远 风格雄健 形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 江人大荒流 两句写得逼真如画 好似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 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这联诗句能以小见大 以一当十 容量十分丰富 包含长江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 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4 问题探究诗的颈联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是如何体现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的 此联上句写夜晚 仰观天宇 皓月当空 银辉四射 俯视江流 明月倒映 皎洁如镜 着一 飞 字 动感十足 神韵完备 既写出了 月亮走 我也走 的如影随形之感 又唤起了诗人童话般的美妙联想 月亮犹如天上来客 飞抵江流 沉落水底 亲近诗人 追随诗人 相依相伴 情意绵绵 下句写白天 仰望天空 彩云兴起 变幻无穷 形成了海市蜃楼的奇景 嵌一 结 字 引人联想 彩云犹如心灵手巧的美丽织女 一到早上 就铺撒出五彩斑斓的锦缎来 似在装点美丽的天空 又如迎接远道而来的诗人 这一联感受新奇 想象奇特 色彩斑斓 意境奇丽 充分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 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字词全解 1 平野 平旷的原野 2 大荒 辽远无际的荒原 3 海楼 海市蜃 sh n 楼 形容江上云霞多变形成的美丽景象 4 怜 喜爱 钱塘江春行 目标导航 搜集并与同学交流诗人的相关情况 诵读本诗 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想象 领悟诗中描绘的意境 重点 品味 赏析名句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难点 助读资料 1 题目解说 钱塘湖 即杭州西湖 春 交代了写作的季节 行 点明了行文的线索 春行 春天出游 题目点明了地点 季节 内容 2 作者名片白居易 772 846 字乐天 晚年称香山居士 太原 今属山西 人 唐代著名诗人 是继杜甫之后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 是 新乐府运动 的倡导者 著有 白氏长庆集 新乐府 50首和 秦中吟 10首都很有名 其中尤以 因事立题 的 新乐府 最有名 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作 3 背景资料本诗选自 白居易集 卷二十 中华书局1979年版 此诗是长庆三年或四年 823或824 春天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 他在杭州时 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 这首诗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 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 描绘得春意盎然 恰到好处 2 主题归纳这首七言律诗通过描写湖水 云脚 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等景物 展现了一幅景色明丽 春意盎然 充满生机的西湖早春图画 抒发了诗人的无限喜悦和对西湖的无比热爱之情 3 写作特点 1 构思巧妙 写景有序 本诗是写西湖的 西湖辽阔 景物名胜也特别多 要考虑从何处下笔 白居易选择了从孤山写起 然后按顺序来写 把我们引入了胜境 全诗分两部分 前者写湖边 后者写湖东 以孤山寺起 以白沙堤终 描写的景物浑然一体 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中间四句写了莺 燕 花 草四 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莺和燕是禽鸟 属动物 花和草是植物 这样的组合 是诗人精心选择的 2 紧扣特征 动静结合 本诗描写的高明之处在于紧扣季节的特征 把早春的西湖描绘得恰到好处 诗人写景 不仅写了一般的春景 更写了早春时节特有的景物 因此 早莺 暖树 浅草 春泥 等词语 令我们读了不禁赞美一声 真是早春季节啊 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 除了结构 描写 意境极具特色之外 遣词造句也十分准确 把莺 燕的神态及湖水的动 都描绘了出来 4 问题探究 1 如何理解 水面初平云脚低 一句 远望西湖湖水仿佛同堤齐平 白云重重叠叠 远看好像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甘肃省内铁路系统安检工作人员招聘40人(第二期)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郑州空中丝路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招聘实习生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1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内蒙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上海泛象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危险源安全培训感想课件
- 地铁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地铁公司级安全培训体会课件
- 广东省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方案解读
- DB13-T 1349-2025 超贫磁铁矿勘查技术规范
- 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 DL∕T817-2024立式水轮发电机检修技术规程
- 学堂在线 不朽的艺术:走进大师与经典 章节测试答案
- 几何公差培训课件
- 幼儿园意识形态培训内容
- 镇纪委组织农村干部培训材料
- 培训需求分析的课件
- 过程方法培训课件
- 工地充电房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