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北京).docx_第1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北京).docx_第2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北京).docx_第3页
【教学设计】《新文化运动》(北京).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文化运动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京出版社八年级上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的内容。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续,冲击了封建主义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根基,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及著作;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2、 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解读得出结论,做到论从史出,以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民主与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作品。【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图的建筑是原北京大学的红楼,现为新文化运动的纪念馆。其中馆藏文物资料生动地再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你知道这场运动是怎样兴起的吗?它“新”在哪里?二、进入新课(一)新青年的创办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1)政治上,北洋军阀实行独裁专制统治;(2)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3)思想文化上,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原因)。2、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间、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出示图片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胡适、新青年杂志等时间:1915年9月标志: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主要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过渡:新文化运动又是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内容来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启迪国民的呢?(二)民主与科学1、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三提倡三反对”内容诠释抨击旧道德旧文化针对尊孔复古的逆流,新青年强烈抨击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和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只有民主科学才能救中国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提倡白话文,建设新鲜、平易、通俗的新文学(1)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出示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思考:“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为什么陈独秀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才可以救治中国的一切一切的黑暗?“德先生”(Democracy)指的是民主,即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用以反对封建专制;“赛先生”(Science)指科学,包含自然科学和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以及对事物看法的科学态度。由于当时尊孔复古的思想很严重,反对借孔孟之道恢复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成为新文化运动的突出问题,而反对迷信只能借助科学,同时,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制度来批判在当时还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不但新鲜,而且对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的广大青年和知识分子追求民主献身科学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民主”和“科学”成为了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两大口号和主要内容,成为了新文化运动“新”的特点,从而为启发国民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起了重大作用。过渡:新文化运动不仅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场文学革命,代表作是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三)文学改良与文学革命1、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1)课件出示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部分内容:胡适所提出的文学改良的主张,其实质就是从文学形式和内容上同时进行改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于是,白话文在全国推广起来,其中,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胡适的白话诗成为了其中的典范。在狂人日记中,鲁迅用辛辣的笔调,外科手术般的手法对封建道德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吃人的历史,号召人民起来进行革命,推翻那吃人的旧社会。(2)出示胡适的新诗两只蝴蝶,学生集体朗读。两只黄蝴蝶,双双飞天上。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胡适白话诗两只蝴蝶引导学生体会旧体诗和新诗的区别,认识文学是思想的载体,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提倡新文学的本质是推动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2、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意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不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总之,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三、本课小结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里反封建的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