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初三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初三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初三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初三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莲花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 三 年 级 语 文 试 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100分钟)命题人:李爱梅 审核人:李沁说明:1、全卷四大题,共7页。 2、答题前,请将班级、姓名、学号写在试卷密封线左侧指定的位置,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3、答选择题时,请将选定的字母写在题后的括号里;答填空题和简答题时,请将答案写在指定的位置上;作文写在作文纸的格内。 班级 序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得答题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 分一、基础积累与综合运用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狡黠( ) 腆( )着 桑梓( ) 脊( )梁 gun( )寡孤独 强gu( )不舍 chng( )目结舌 吹毛求c(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2分)A、 大扫除时,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B、 凡在科学上有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物质条件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经过刻苦的努力才获得成功的。C、 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D、 通过这件事情,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3、根据句子的内容,在横线上再续写两句话。(2分) 我们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 , 。 , 。4、请将相应篇名的序号填在句子后面的括号里。(2分) 当我临近的时候你们也许知悉了,可别打开油伞将我抗拒()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A、夜 B、雨说 C、我的叔叔于勒 D、傅雷家书 E、背影 F、故乡 G、老王 H、藤野先生5、听下面的对话,回答问题。(2分)某法官恳求某将军把某项军事秘密告诉他。他俩是好朋友,将军想了想,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将军:您能绝对保守秘密吗?法官:能!将军,我想我一定能做到。将军:那么,我也能做到。你认为将军把军事秘密告诉法官没有?为什么?6、读对联,要注意揣摩其中的寓意。下边是某人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写的两幅对联,请在括号里写出此人具体有哪些兴趣爱好。(2分)品韵方晓丝竹雅 ( )执毫始觉草篆神 ( )和二弦撷趣生旦净 ( ) 调七彩寄情梅竹松 ( ) 二、古诗文阅读7、古诗文积累(8分)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 。 ,白露未晞。沁园春雪中起承上启下过渡作用的句子是: , 。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2分)A、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B、 皆次当行 之次所旁丛祠中C、 乃丹书帛曰 得鱼腹中书D、 请献十金请说之9、请解释加点的词。(6分) 等死,死国可乎?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胡不见我于王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曹刿论战(节选)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0、 翻译下面的句子。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2分)11、 段中点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2分)12、 请从选文中找出两个古今意义不同的词,并解释其在文中的意思。(2分)13、 请写出一个来自曹刿论战的成语。(1分)三、现代文阅读(一)要成为你自己 周国平(1)童年和少年是充满理想的美好时期。如果我问你们,你们将来想成为怎样的人,你们一定会给我许多漂亮的回答。譬如说,想成为拿破仑那样的伟人,爱因斯坦那样的大科学家,曹雪芹那样的文豪,等等。这些回答都不坏,不过,我认为比这一切都更重要的是,首先要成为你自己。(2)姑且假定你特别崇拜拿破仑,成为像他那样的盖世英雄是你最大的愿望。好吧,我问你:就让你成为拿破仑,生成在他那个时代,有他那些经历,你愿意吗?你很可能会激动得喊起来:太愿意啦!我再问你:让你从身体到灵魂整个儿都变成他,你也愿意吗?这下你或许有些犹豫了,会这么想:整个儿变成了他,不就是没有我自己了吗?对了,我的朋友,正是这样。那么,你不愿意了?当然喽,因为这意味着世界上曾经有过拿破仑,这个事实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是你压根儿不存在了。(3)由此可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无论他多么羡慕别的什么人,如果让他彻头彻尾成为这个别人而不再是自己,谁都不肯了。(4)也许你会反驳我:你说的真是废话,每个人都已经是他自己了,怎么会彻头彻尾成为别人呢?不错,我只是在假设一种情形,这种情形不可能完全按照我所说的方式发生。不过,在实际生活中,类似情形却常常在以稍微不同的方式发生着。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或别的什么,惟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或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可见,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5)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这是真正的难题,我承认我给不出一个答案。我还相信,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我只能说,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要真切地意识到他的“自我”的宝贵,有了这个觉悟,他就会自己去寻找属于他的答案。在茫茫宇宙间,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存的机会,都是一个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存在。正像卢梭所说的,上帝把你造出来后,就把那个属于你的特定的模子打碎了。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但你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是没有人能够替代的。你死之后,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再活一次。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活出你自己的特色和滋味来。(6)你的人生是否有意义,衡量的标准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14、第3段中“彻头彻尾”指的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1分) 15、文章第2、3段是针对哪种人进行议论的?从而提出了“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最宝贵的还是他自己”的观点;第4段针对生活中自以为成了自己的人进行分析,阐明了什么道理?(2分)16、对第5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要成为你自己,首先要真正意识到“自我”的宝贵。 B作者借卢梭的话证明第句所表述的观点。 C第句中的“这一点”指的是“名声、财产、知识等等都是身外之物,人人都可求而得之”。 D“怎样才能成为自己”,这是一个难题,作者认为不存在一个适用于一切人的答案。17、文章最后一句是“坚持这一标准,你的自我才能闪放出个性的光华”。其中,“这一标准”是什么?这句话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启发吗?(2分)(二)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周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说是人类本身。18、文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 :(1分)( )19、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什么?(2分)20、第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1分)( )21、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2分) (三)自私的代价 越南战争中,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旧金山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午夜,他给家中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们帮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回去。” “ ”父母亲回答说。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们,他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受了重伤,他成了残疾人,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我们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好吗?” “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这样他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个人回来吧。他会有活路的。”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未见儿子回来。一个星期后,他们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到旧金山,在停尸房内,他们认出了他们的儿子,然而,他们惊愕地发现: 。22、通读全文,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一句话。(2分)(填在文中的横线上)23、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的“儿子”打完仗回到国内,不直接回家却“在旧金山旅馆里”“辗转反侧,夜不能寐”的原因是什么?给家中的“父母”打电话的目的、结果又是什么?(2分) 24、若你是文中的“儿子”,你会怎么做?为什么?(2分)25、请用一句简练的话评价文中的“父母”。(2分)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