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二节 时间与长度的测量课型:授新课课时:2一、教材分析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对下节课的快与慢做好铺垫。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5)学会读出停表示数。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确测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通过实际测量,让学生体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通过日常经验和自然现象,学会估测长度;(4)通过实际使用,让学生会读出停表示数。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三、学情分析(手写) 四、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突出科学课程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本节的重点,教学中力图将单调的实验基本操作,更富启发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体现其实际的应用价值,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映生辉的效果。注重科学发展观的教学,科学发展历程“问题解决发展问题解决发展”的暗线索隐含其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强调人的尺度,体现科学以人为本的宗旨。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难点: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六、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习题设计)(一)、引入新课 复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要计算速度必须知道什么量?怎样利用公路上的里程 碑大致测出汽车的速度?而相邻的两个里程碑之间的距离又是如何测得的?(二)、讲授新课 1、长度的测量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35页的“想想议议”,观察图12.3- -1中的帽檐直径AB与帽子高度CD哪个更长?图12.32中,中心的两个圆哪个面积更大? 提问:要求学生先看,再用已准备好的尺量,我们的视觉总可靠吗? 讲述:根据感觉来估测一个物体的大小,有时并不准确,所以我们在对物体的某些情况进行定量的描术时,必须学会采用专门的仪器来测量。(1).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常用的刻度尺有:直尺和三角尺、米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等。)(2)长度的单位: 国际主单位:米(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单位换算: 1km=100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00um 1um=1000nm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直尺、三角板),并介绍学生所用的刻度尺叫厘米刻度尺,其分度值为0.1cm即1mm,接着介绍1mm的长度即刻度尺的一个小格的距离。而1cm的长度即为刻度尺上的一个大格的距离,1dm即10cm的长度,1m即为1米的木头尺子的长度,向学生出示米尺。 举例让学生给相应的长度填上合理的单位。 如:1.一根崭新的粉笔长约70 2.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0 3.一个中学生的高度约为163 探究:如何使用刻度尺 学生活动: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 教师亲自操作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a. 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 b. 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c.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d.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强调:测量结果=数字+单位) 补充说明:使用刻度尺时,通常要将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左端,若零刻线磨损的,应另选一刻度线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学生讨论并活动:如何较准确测出硬币的直径、一页纸的厚度、细铜线的直径?讲述:为了准确的测出硬币的直径可采用平移法,利用辅助工具(三角板、直尺)测量。而测量一页纸的厚度和细铜线的直径,则可利用累积法,即先测出n个相同微小长度的总长度a,再除以个数n,可得一个的长度为a/n。 要求学生阅读37页的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距离。 2、时间的测量 (1) 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钟表 (2)时间的单位; 国际主单位:秒(s) 常用单位: 分(min) 、小时(h) 单位换算:1h=60min, 1min=60s 要求学生思考38页的“想想做做”,学会钟表的读书方法。 要求学生思考38页的“想想议议”,了解古代人计时的方法。 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世纪后, 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让学生看课文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 3、误差: 讲述:任何实验测量结果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由于受所用的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如在测量长度实验中,有的同学读刻度尺示数可能估计得偏大一些,而有的同学估计的可能小一些,而一个物体它的真实长度总是一定的,这个真实的长度叫做真实值,所以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由于仪器本身不可能做的非常精确,实验者对实验的观察总会有偏差,因此误差总是存在的,不能消灭,但尽量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会更接近真实值,误差较小。 (1)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2 错误: 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错误可以消除。(三)、课堂小结: 1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2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误差。(四)、布置作业: 1、 阅读教材,掌握时间及长度的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概括承受三方合同2篇
- 商品入仓库服务合同4篇
- 新解读《GB-T 31048-2014铜冷却壁》
- 草鱼收购合同6篇
- 合同范本印章怎么盖
- 食品供应协议合同范本
- 药厂木香采购合同范本
- 卫生院尘肺病康复站差错事故预防及突发事件处理制度
- 供电监理合同范本
- 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和感悟五篇
- 电动吊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梅溪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入学考试数学试卷
- 小学语文课本1至6年级古诗词大全
- 2024塑料术语规范
-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807经济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合集
- 阴道镜检查图谱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题培训》
- 2024-2029年中国直接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战略投资分析研究报告
- 2024年水域救援安全及基础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GB/T 43933-2024金属矿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 2023年考研政治真题(含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