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卷材试题_第1页
防水卷材试题_第2页
防水卷材试题_第3页
防水卷材试题_第4页
防水卷材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 GB18173.1-2012实施日期为2013-06-01。2、高分子防水卷材标记方法应按类型代号、材质(简称或代号)、规格(长度宽度厚度)顺序标记。3、长度为20.0m,宽度为1.0m,厚度为1.2mm的硫化型三元乙丙橡胶(EPDM)片材标记为:JL 1-EPDM-20.0m1.0m1.2mm。4、高分子片材厚度允许偏差:1.0mm(10%),1.0mm(5%)。5、高分子片材表面应平整,不能有影响使用性能的杂质、机械损伤、折痕及异常粘着等缺陷。6、对于厚度小于1.0mm的FS2类复合片材,拉伸强度(纵/横)指标常温(23)时不得小于50N/cm;拉断伸长率(纵/横)指标常温(23)时不得小于100%,其他性能应符合标准要求。7、高分子片材用钢卷尺测量,精确到1mm。宽度在纵向两端及中央附近测定三点,取算术平均值;长度的测定取每卷展平后的全长的最短部位。8、高分子片材的外观质量用目测方法及量具检查。9、将高分子片材规格尺寸检测合格的卷材展平后在标准状态下静置24h,裁取试验所需的足够长度式样,诗篇距卷材边缘不得小于100mm。10、将高分子卷材在(232),相对湿度,45%-55%的环境下进行状态调节,调节时间不少于16h左右,仲裁时不小于96h左右,做温湿度记录。11、均质片、复合片、自粘片和点(条)粘片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试验按GB/T528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的规定进行,测试五个试验,取中值。12、FS2型片材拉伸试样为矩形,尺寸为200mm25mm,夹持距离为120mm,若试样拉伸至设备极限(如600%)而不能断裂时,可采用50mm夹持距离重新试验。13、试样夹持器的移动速度:橡胶类为(50050)mm/min;树脂类为(25050)mm/min,其中FS2型片材为(10010)mm/min.14、片材的不透水性试验采用十字型压板。试验时按透水仪的操作规程将试样装好,并一次性升压至规定压力,保持30min后观察试验有无渗漏;以三个试验均无渗漏为合格。15、裁取12050mm(高分子)纵横向各2个试件或10050mm(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2块试件,将制备好的试样弯曲180,使50mm款的试样边缘重合、齐平,并用定位夹或10mm宽的胶布将边缘固定,以保证其在试验中部发生错位;并将低温弯折仪的亮平板间距调到片材厚度的三倍。将低温弯折仪上平板打开,将厚度相同的两块试样平方在地板上,重合的一边朝向转轴,且距转轴20mm;在规定温度下保持1h之后迅速压下上平板,达到所调间距位置,保持1s后将试样取出,观察试样弯折处事都断裂,并用放大镜观察试样弯折处受拉面有无裂纹。16、片材的撕裂强度试验按GB/T529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中的无割口直角形试样执行,复合片取其拉伸至断裂时的最大力值为撕裂强度。试样结果取五个试样的中位数。17、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标准号为GB12952-2003.18、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的产品按有无复合层分类,无复合层的为N类、用纤维单面复合的为L类、织物内增强的W类。19、聚氯乙烯防水卷材长度、宽度不小于规定值的99.5%。20、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的标准号为GB12953-2003.21、聚氯乙烯、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标准试验条件温度为(232);相对湿度:(6015)%。22、抽样根据(相关方协议)的要求,若没有协议,可按表进行。不要抽取损坏的卷材。23、在测量厚度时,测量装置下足慢慢落下避免使试件变形。在卷材宽度方向均匀分布(10点)测量并记录厚度,最边的测量点应距卷材边缘(100)mm。24、高分子防水卷材拉伸性能试验机的夹具能随着试件拉力的增加而保持或增加夹具的夹持力,对于厚度不超过3mm的产品能夹住试件使其在夹具中的滑移不超过(1mm),更厚的产品不超过(2mm)。25、高分子防水卷材试件制备方法A矩形试件为(5010)mm200mm,标记间距离(1005mm),夹具间起始间距(120mm)。沥青防水卷材拉伸性能检测GB/T328.8-200726、试件制备:整个拉伸试验应制备两组试件,一组纵向5个试件,一组横向5个试件。27、试件在试样上距边缘100mm以上任意裁取,用模板,或用裁刀,矩形试件宽为(500.5)mm,长为(200mm2夹持长度),长度方向为试验方向。去除表面的非持久层28、试件在试验前在(232)和相对湿度(3070)%的条件下至少放置20 h。29、将试件紧紧的夹在拉伸试验机的夹具中,注意试件长度方向的中线与试验机夹具中心在一条线上。夹具间距离为(2002)mm,为防止试件从夹具中滑移应作标记。当用引伸计时,试验前应设置标距间距离为(1802)mm。为防止试件产生任何松驰,推荐加载不超过5的力。30、试验在(232)进行,夹具移动的恒定速度为(10010)mm/min。31、最大拉力单位为/50mm,对应的延伸率用百分率表示,作为试件同一方向结果。32、分别记录每个方向5个试件的拉力值和延伸率,计算平均值。33、拉力的平均值修约到5N,延伸率的平均值修约到1%。34、依据标准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 第8部分:沥青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GB/T328.8-2007适用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耐热性 检测GB/T328.11-200735、方法A:从试样裁取的试件,在规定温度(性能指标)分别垂直悬挂在烘箱中。在规定的时间后测量试件两面涂盖层相对于胎体的位移。平均位移超过2.0mm为不合格。耐热性极限是通过在两个温度结果间插值测定36、去除任何非持力保护层,在试件纵向的横断面一边,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大约15mm一条的涂盖层去除直到胎体,若卷材有超过一层的胎体,去除涂盖料直到另外一层胎体。37、试件试验前至少放置在(232)的平面上2h,相互之间不要接触或粘住,有必要时,将试件分别放在硅纸上防止粘结。38、一组三个试件露出的胎体处用悬挂装置夹住,涂盖层不要夹到。 39、制备好的试件垂直悬挂在烘箱的相同高度,间隔至少30。此时烘箱的温度不能下降太多,开关烘箱门放入试件的时间不超过30s。放入试件后加热时间为(1202)min。40、加热周期一结束,试件和悬挂装置一起从烘箱中取出,相互间不要接触,在(232)自由悬挂冷却至少2 h。然后除去悬挂装置,在试件两面画第二个标记,用光学测量装置在每个试件的两面测量两个标记底部间最大距离,精确到0.1。41、结果计算卷材每个面三个试件的滑动值的平均值,精确到0.1。42、在规定温度卷材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滑动平均值不超过2.0认为合格43、方法B结果计算:试件在任一端涂盖层不应与胎基发生位移,试件下端的涂盖层不应超过胎基,无流淌、滴落、集中性气泡,为规定温度下耐热性符合要求。低温柔性GB/T328.14-200744、从试样裁取的试件,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绕浸在冷冻液中的机械弯曲装置上弯曲180。弯曲后,检查试件涂盖层存在的裂纹。 45、整个装置浸入能控制温度在2040、精度0.5温度条件的冷冻液中。46、试验时,弯曲轴从下面顶着试件以360mm/min的速度升起,这样试件能弯曲180,电动控制系统能保证在每个试验过程和试验温度的移动速度保持在(36040)mm/min。47、试件从试样宽度方向上均匀的裁取,长边在卷材的纵向,试件裁取时应矩卷材边缘不少于150mm,试件应从卷材的一边开始做连续的记号,同时标记卷材的上表面和下表面。48、试件试验前应在(232)的平板上放置至少4h,并且相互之间不能接触,也不能粘在板上。49、试件放置在圆筒和弯曲轴之间,试验面朝上,然后设置弯曲轴以(36040)mm/min速度顶着试件向上移动,试件同时绕轴弯曲。轴移动的终点在圆筒上面(301)mm处。试件的表面明显露出冷冻液,同时液面也因此下降。50、在完成弯曲过程10s内,在适宜的光源下用肉眼检查试件有无裂纹,必要时,用辅助光学装置帮助。 51、两个圆筒间的距离应按试件厚度调节,即弯曲轴直径2mm两倍试件的厚度。52、规定温度的柔度结果试验中,一个试验面5个试件在规定温度至少4个无裂缝为通过,上表面和下表面的试验结果要分别记录。不透水性GB/T328.10-200753、装置中充水直到满出,彻底排出水管中空气。试件的上表面朝下放置在透水盘上,盖上规定的开缝盘(或7孔圆盘),其中一个缝的方向与卷材纵向平行。放上封盖,慢慢夹紧直到试件夹紧在盘上,用布或压缩空气干燥试件的非迎水面,慢慢加压到规定的压力。达到规定压力后,保持压力(241)h7孔盘压力(302)min。54、试验时观察试件的不透水性。所有试件在规定的时间不透水认为不透水性试验通过。55、保证卷材和测量装置的测量面没有污染,在开始测量前检查测量装置的零点,在所有测量结束后再测量一次。56、在测量厚度时,测量装置下足慢慢落下避免使试件变形。在卷材宽度方向均匀分布10点测量并记录厚度,最边的测量点应距卷材边缘100mm。57、对于细砂面防水卷材,去除测量处报名的砂粒再测量卷材厚度;对矿物粒料防水卷材,在卷材留边处,距边缘60mm处,去除砂粒后在长度1m范围内测量卷材的厚度。58、抽取成卷卷材放在平面上,小心的展开卷材,用肉眼检查整个卷材上、下表面有无气泡、裂纹、孔洞或裸露斑、疙瘩或任何其他能观察到的缺陷存在。59、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按标准GB18242-2008执行。60、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简称SBS防水卷材。61、按胎基分为聚酯毡(PY)、玻纤毡(G)、玻纤增强聚酯毡(PYG)。 62、按上表面隔离材料分为聚乙烯膜(PE)、细沙(S)、矿物粒料(M)。下表面隔离材料为聚乙烯膜(PE)、细沙(S)。63、SBS防水卷材产品按名称、型号、胎基、上表面材料、下表面材料、厚度、面积和本标准编号顺序标记。 64、10面积、3mm厚上表面为矿物颗粒、下表面为聚乙烯膜聚酯毡型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标记为:SBS PY M PE 3 10 GB 18242-2008 。65、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屋面和地下防水工程。66、地下工程防水采用表面隔离材料为细沙的防水卷材。67、SBS防水卷材胎基仅采用聚酯毡、玻纤毡、玻纤增强聚酯毡。 表面隔离材料不得采用聚酯膜(PET)和耐高温聚乙烯膜。68、SBS防水卷材卷材表面应平整,不允许有空洞、缺边和裂口、疙瘩,矿物颗粒粒度应均匀一致并紧密地粘附于卷材表面。69、SBS防水卷材拉伸性能按GB/T328.8-2007进行,夹具间距为200mm。70、SBS防水卷材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中方法B进行。71、SBS防水卷材低温柔性按GB/T328.14-2007进行,3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30mm,4mm、5mm厚度卷材弯曲直径50mm。72、SBS防水卷材耐热性按GB/T328.11-2007中A法进行。73、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按标准GB18243-2008执行。74、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简称APP防水卷材。75、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标准号为GB23441-2009。76、自粘卷材产品按无胎基增强分为无胎基(N类)、聚酯胎基(PY类)。77、自粘卷材产品按性能分为型和型,卷材厚度为2.0mm的PY类只有型。78、厚度用分度值为0.01mm、压力为(2050kPa、接触面直径为10mm的厚度计测量,轻轻落下立即读数,测量时应保证卷材平整。79、将卷材沿宽度方向裁取30mm宽的一条,在距卷材两端边缘100mm外,向内沿卷材宽度方向均匀测量五点,以五点的平均值作为卷材的厚度,扣除防粘材料的厚度。80、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N类)拉伸性能按GB/T328.9-2007的A法进行试验,夹具间距50mm,记录最大拉力(N)与最大拉力时延伸率。81、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N类)耐热性试验:裁取125100mm3个试件,试件粘在表面干净光洁的胶合板上,用质量为2kg、宽度(5060)mm的压辊反复滚压三次,沿卷材下端在胶合板上做好标记,将试件纵向垂直悬挂在(702)的烘箱中2h,取出用精度不小于0.5mm的量具测量试件下滑的距离。胶合板不应重复使用。82、PY类按GB/T328.11-2007中A法进行,试验温度(702)。83、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标准号为JC/T690-2008。84、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耐热性按GB/T328-11-2007中B法进行,试验温度(902),观察试件涂盖层相对于胎基是否滑动、流淌、,沥青是否滴落。85、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材拉伸速度为50mm/min,夹具间距200mm,分别取纵向、横向各五个试件的平均值。86、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标准号为GB18967-2009.87、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不透水性按GB/T328.10-2007中方法B进行。采用十字开缝盘,保持时间(302)min。88、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按GB/T328.8-2007进行,夹具间距70mm。89、防水卷材检测按GB50207-200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规定,现场抽样复验大于1000卷抽5卷,每5001000卷抽4卷,100499卷抽3卷,100卷以下抽2卷,先进行规格尺寸和外观质量检验,在外观质量检验检验合格的卷材中,任取一卷作物理性能检验。90、1、防水卷材、90、防水卷材技术性能项目 力学性能:拉力、拉伸强度(抗拉强度)、延伸率(伸长率) 温度性能:耐热度、低温柔性(低温弯折) 不透水性:动水压、保持时间。91、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柔性的试件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